鹽田永鎮宮原位於安順鹽場之南寮,建於民國41年,廟名取自祖廟北門永隆宮的「永」,四草大眾廟鎮海元帥的「鎮」,謂之為鹽田…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2025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2025 全臺灣第一家以美妝為主題的觀光工廠,美妝市場還是以女性消費族羣為主,因此觀光工廠內在很多細節想法上都特別細膩,從踏進…

  • 〔記者吳俊鋒/臺南報導〕臺南市仁德區大甲萬龍宮,暌違24年後再度舉辦建醮活動,精心打造的王船,今天在宋江陣、八家將等護持下,正式出廠、亮相,等待啟航,也宣告為期近1個月的廟會將熱鬧登場。
  • 保西代天府創建於鄭氏時期,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名為大人廟,於臺灣光復後,改名為代天府,直到民國84年因廟宇重建再改…
  • 萬龍宮丁酉科的建醮王船,在地方各界的恭迎下,由信眾合力送出廠,先「停泊」於廟埕,並立起桅桿,準備揚帆、啟航,現場也設案,提供參拜。
  • 現在的建築格局除主殿以外,還有供奉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三清殿,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供奉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殿,以及供奉關公的關公殿等等。
  • 河樂廣場為原中國城舊址,曾是臺南重要的商圈之一,經拆除後改建為親水公園,於2020年3月7日開幕,為臺南市區最大的親水廣場…

萬龍宮丁酉科的建醮王船,在地方各界的恭迎下,由信眾合力送出廠,先「停泊」於廟埕,並立起桅桿,準備揚帆、啟航,現場也設案,提供參拜。 仁德萬龍宮2025 萬龍宮主祀二府千歲,據廟碑記載,二府千歲於明永曆年間,由湖內鄉草仔寮莊李氏先祖自大陸奉請香火來臺,初時奉祀於李宅。 同治12年(1873),草仔寮信徒興建忠興宮供奉,因神威顯赫,信徒日眾,民國初年,港崎頭辛姓家人染有痛疾,其妻前往乞香迎回供奉,疾病告癒,辛家為感念神恩,遂雕塑神像奉祀,後因神恩被,漸為港崎頭莊民所共祀。

仁德萬龍宮: 埔里三獻清醮盛會 大甲媽、白沙屯媽今起東壇鑑醮祈福

本宮二府千歲,屬於王字輩,當然有豎旗的資格,由於曾經受過玉帝敕封為代天七巡王爺,威高權重,所以旗鬥可以造三副,高度為六丈六尺,是全臺最高的一對,而且是唯一水泥材質的旗杆。 本地開發甚早,清領時期原屬臺灣府鳳山縣文賢裏,日治時代改稱為臺南州新豐郡永寧莊,臺灣光復後改為二行、大甲兩村,分二行、塗庫、大甲、港崎頭等四角頭,本宮即位於港崎頭南側,主祀二府千歲、觀音菩薩暨玉皇大帝。 仁德萬龍宮 本宮背臨二仁溪,座北朝南,廟身分為三殿:後殿「靈霄寶殿」,中殿「大士殿」,前殿「二王殿」;興建時由後殿啟建,接中殿再接前殿,工程浩大,廟貌巍峨。 〔記者王姝琇/臺南報導〕臺中大甲鎮瀾宮日前到臺南會香駐駕安南區鹿耳門天后宮,天后宮特地將大甲媽祖壓轎金提供給有緣人免費索取。 安平道壇道長王浤儒指出,地方習俗確實不同,但都要與時俱進,重要的是心誠則靈;他另點出府城沒有壓轎金習俗的緣由,一解網友疑惑。 但有網友提出府城沒有壓轎金習俗「不宜跟風」;另一派認為「神明用金敕符所有宮廟都有,就跟壓轎金一樣,並非跟風」;亦有人覺得「府城雖沒有這習俗,但還是有這樣信仰的人,廟方無私分送給信眾,心誠則靈」、「不用想太多」。

現在的建築格局除主殿以外,還有供奉三清道祖(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的三清殿,供奉玉皇大帝的玉皇殿,供奉三官大帝(天官、地官、水官)的三官殿,以及供奉關公的關公殿等等。 御真影奉安殿算是臺南非常特別的一個景點,就位在新化國中內的角落,從這裡可以看見日治時期殖民教育的縮影,御真影的意思就… 仁德萬龍宮2025 仁德萬龍宮2025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2025 仁德萬龍宮2025 有著臺灣第一街稱號的安平老街,是300多年前荷蘭人在安平建立的第一條街道,早期街道的設計都僅供人與推車通行,因此街廓並…

仁德萬龍宮: 臺南不強制機車兩段式左轉 擴大試辦

壓轎金又稱墊轎金,神轎遶境時沿途停轎不會直接置於地上,而是在長板凳與神轎之間墊上壽金隔絕地面穢氣,信眾相信壓轎金是與媽祖最接近的聖物,沾有媽祖靈氣且數量不多,成為眾人爭相索取的神物;可隨身攜帶或放置家中清淨處。 〔記者吳俊鋒/臺南報導〕臺南市仁德區大甲萬龍宮,暌違24年後再度舉辦建醮活動,精心打造的王船,今天在宋江陣、八家將等護持下,正式出廠、亮相,等待啟航,也宣告為期近1個月的廟會將熱鬧登場。 民國64年,境內信徒為求永久奉祀之地,商議募款建廟,以利朝拜,乃集資鳩建公厝「二王壇」,公厝格局雖小,然信徒日增,不久,二府千歲降乩指示受玉皇大帝敕封為「代天七巡王爺」,此後境內外信徒更為絡繹。 日久,信眾有感於公厝規模狹小,民國66年倡議鳩資重建,先由辛、吳兩家捐獻廟地,自民國67動土,至民國73年竣工,並更廟名為「萬龍宮」,民國80年再增建旗杆一對,成今日所見之貌。 加德滿都王宮廣場(英語:Kathmandu Durbar Square),位於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是加德滿都谷地的三處王宮廣場(英語:Durbar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2025 仁德萬龍宮 仁德萬龍宮2025 Square)之一。 鄭耀輝說,萬龍宮上次的建醮是民國82年,這1科有些創新做法,元月中旬展開的社區巡安活動,出廠的王船也將跟著遶境,除了傳統陣頭之外,還邀請專業的森巴舞、樂儀隊等,共同參與啟航、迎駕的儀式,精彩可期。

2015年4月25日,加德滿都發生強烈地震,加德滿都王宮廣場受損嚴重,廣場上的古蹟神廟出現不同程度損毀[2][3]。 保西代天府創建於鄭氏時期,清康熙元年(西元1662年),名為大人廟,於臺灣光復後,改名為代天府,直到民國84年因廟宇重建再改… 官田水雉復育區位於官田區,是由高鐵贊助成立,臺南市政府農業處接手管理後,就正式更名為官田水雉生態教育園區,逐步朝向生… 菁寮是清領時期通往諸羅縣城必經要道的重要驛站,當時的菁寮,以現今南82線與南85線的十字路口為中心,因位處交通要道發展出… 河樂廣場為原中國城舊址,曾是臺南重要的商圈之一,經拆除後改建為親水公園,於2020年3月7日開幕,為臺南市區最大的親水廣場… 萬龍宮主委鄭耀輝指出,在醮典中,王船出廠是重要的階段,宣示著接下來的相關祭儀,將緊鑼密鼓展開,為這科跨年廟會,掀起首波高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