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人羣聚集或會帶來風險,港鐵公司於每月21日會提早關閉元朗站,列車也不會停元朗站。 不過2020年3月起就再沒有這個安排,只安排關閉部分出入口。 雖然於2016年起西鐵綫開始採用8節車廂行駛後情況有少許改善,故在繁忙時間正常情況下乘客一般須等候2班列車便可上車[13],不過根據2021年1月的媒體報導指於繁忙時間乘客仍然要等候多班列車,才能勉強擠進車廂[14]。 而於同年5月,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在立法會會議中提及元朗站在繁忙時間乘客就算等候3班列車也未必能夠上車[15]。 而根據2021年的元朗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的會議,議員均形容於元朗站上車十分困難,反映擠逼情況問題仍未解決[16]。 元朗站大堂設有兩個收費區,大堂中央被非收費區分隔,而兩個收費區亦各設有一處洗手間,為所有屯馬綫車站中獨有的。
- 其他嘅巴士站,包括元朗(東)巴士總站同青山公路嘅東頭村巴士站都距離較遠。
- 提供港鐵天水圍站、元朗市中心往來洲頭村、下灣漁民新村、落馬洲站/福田口岸的巴士服務,於2007年8月15日投入服務。
- 而車站連接Grand YOHO行人天橋的K出口早在2017年3月21日完成,但發展商多次延遲對外開放時間,直到同年5月31日約下午4時30分才正式啟用。
- 其後九巴購入的量產型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3-22)巴士投入服務,陸續上掛此路線,成為香港首條全線以12.8米超長陣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1946年,來往元朗及尖沙咀碼頭的3號線投入服務,每日固定班次7班。 16號線於1967年6月25日暫時停駛,直至同年7月25日重投服務,1970年2月15日配合元朗(東)巴士總站啟用,總站遷往元朗東。 1973年7月16日,九巴路線進行大規模重組,16號線於當天改稱50號線。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香港地鐵
新設計的三條車坑車站於2007年6月29日重新投入運作[6],其中專綫小巴及居民巴士使用西面車坑,而東面兩條車坑則用作口岸接駁路線B1及B2的總站。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在2006年轟動一時的巴士阿叔事件正是在行駛這條路線的巴士上發生[2][3],但當時68X線是來往元朗(東)至佐敦(匯翔道)。 2015年6月6日起,68X全面縮短路線至旺角(柏景灣),不再途經油麻地及佐敦;而2018年9月29日起往洪水橋方向新增的紫翠花園站位於屯門區,代表此線自1998年改經大欖隧道後,再於屯門區設站。
- 在九廣西鐵通車初期,由於當時西鐵的票價較其他往返區內和市區的巴士路線昂貴,故使用車站人流相當冷清,直到九鐵推出各項優惠措施以及有巴士公司開辦了往返區內及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後[10],車站乘客量才逐漸上升。
- 現時此站已因興建The YOHO Hub住宅和商場而停止使用。
- 提供港鐵元朗站、元朗市中心、屏山、洪水橋、屯門藍地往來深圳灣口岸的口岸巴士服務,於2007年7月1日起投入服務,以配合深圳灣口岸啟用。
- 呢個站之前係朗日路一部分,到動工嗰陣,朗日路向北移,本來北面嘅唔少村屋被收返用作工地,工程完成後到而家仍然係空地。
- 2015年6月6日起,此線獲提升至全日服務,取代主線在油麻地和佐敦的地位。
- 於1997年10月19日投入服務,途經元朗市中心、港鐵元朗站、大欖隧道、長青隧道、西九龍公路、西區海底隧道、西營盤、上環、中環、金鐘及灣仔。
- 此路線設有學生長途路線即日回程半價折扣優惠,12至25歲持有「學生身分」個人八達通卡的全日制學生憑該張八達通於同一天內乘搭此路線兩個不同方向,第二程可享有半價折扣優惠,惟兩程之間不可使用該張八達通進行超過九次金錢交易。
元朗(東)巴士總站(英語:Yuen Long (East) Bus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的巴士總站。 現時此站已因興建The YOHO Hub住宅和商場而停止使用。 輕鐵可以令本站嘅服務範圍擴張至青山公路(元朗段)沿線,對提高人流相當有效,但係人流以返工放工同返學放學嘅乘客居多。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九巴於2011年5月加價,此路線優惠票價亦跟隨上調,繼而於九月進一步減少優惠金額,2012年1月更取消全程收費的車資優惠,只餘下元朗來往落馬洲的分段收費仍提供優惠,直至2013年1月全面取消所有優惠,回復正價車費。 元朗站(英語:Yuen Long Stop)是香港輕鐵於東北面的終點站,代號600,屬單程車票第5收費區位於新界元朗市中心東北的形點II地面,與屯馬綫元朗站相鄰。 元朗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服務時間及班次
專綫小巴方面,32線以此站為總站,因車站設計問題,小巴只能短暫停留。 604線官方總站為元朗(鳳翔路),營辦商卻於2005年自行延長路線至此站。 本線搬遷洪水橋巴士總站前,主要採用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及配電子路線牌箱的都普車身丹尼士三叉戟巴士。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2007年6月24日,本線搬遷至洪水橋後,因為洪水橋巴士總站的調頭位問題,所以原先行駛本線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巴士被迫「全數撤離」,換入前龍運巴士的1998年丹尼士三叉戟及配電子路線牌箱的2000年都普車身丹尼士三叉戟巴士。
B1線投入服務初期客量欠佳;延長至天水圍及拉直元朗市走線,並與大部分途經元朗大馬路的巴士路線設置轉乘優惠後,客量穩步上揚。 2015年3月21日起,九巴更會在逢週末及公眾假期抽調長達12.8米的Enviro500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MMC及富豪B9TL(3ATENU、3AVBWU)支援此路線,以紓緩其擠逼的問題,並縮短乘客候車時間[41][42]。 其後九巴購入的量產型Enviro500 MMC 12.8米(3ATENU3-22)巴士投入服務,陸續上掛此路線,成為香港首條全線以12.8米超長陣巴士行走的專營巴士路線。 1988年9月18日,輕鐵的第1期通車、位於元朗東巴士總站南端的露天元朗站同時啟用。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香港元朗地鐵站
1987年,九巴試驗雙層空調巴士時,首輛MCW雙層空調巴士(DP1932)獲派行走本線試驗,但行走首天便無法繼續行走,最後DP1932被拆去空調系統,變回普通巴士(車隊編號為S3M145)。 因應元朗站物業發展項目工程,朗樂路於2022年2月1日臨時封閉,68F臨時不經此站,其後同年12月19日因不再繞經朗日路而改為永久實施。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2023年1月,因應中港通關,所有Enviro500 MMC 12米改為前屬龍運巴士的仍配置行李架版本,以應付乘客需要,至10個月後,重新加普通版本行走。
於2004年4月18日投入服務,取代原有A70及A74線,途經天富苑、天晴邨、嘉湖山莊(美湖居、麗湖居、景湖居)、天水圍游泳池(只限回程)、天慈邨、朗屏邨及元朗廣場。 此特別班次於2013年9月2日投入服務,途經蕉徑、八鄉、港鐵錦上路站、錦田、凹頭及博愛醫院,只於上課日上午繁忙時間開出一班(0700)。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2003年12月20日啟用的元朗站地處元朗新市鎮東面邊緣,除服務形點及元朗舊墟各村落外,亦透過輕鐵連絡元朗大馬路一帶。 雖然港鐵巴士K73綫以「元朗西」為循環點,但實際上並非停靠此站,而是在附近的輕鐵豐年路站和元朗安寧路停站(2015年12月13日前)。 於2016年10月30日,此路線取消循環運作,並以此站為終點站。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2015年中,港鐵公佈元朗站物業發展項目招標結果,項目由新地以93.2億港元一筆過預繳付款投得,較市場估值高約25%。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新界區專線小巴38線
除了968月臺配備水泥纖維質坑板上蓋,其餘附設混凝土候車亭。 本總站原本設在元朗鳳翔路附近(近鳳琴街體育館),即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最晚在1970年代初已經存在。 2022年3月23日,Grand YOHO第3期椿柱工程已獲準恢復進行,並於同月30日復工。 政府指,經港鐵為沉降橋躉灌漿及加固後,有關橋躉的沉降幅度已減少至12-13毫米,地盤註冊建築專業人士提出復工要求,提交打樁工程修訂圖則,並建議緩解措施,確保工程復工不會對橋躉及鐵路結構安全造成影響。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政府在考慮屋宇署、港鐵及機電署意見,批准地盤工程於同月30日復工。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港鐵巴士K65線
3部升降機及12部扶手電梯穿梭來往月臺至大堂,以及大堂至出口。 地面設有巴士總站、小巴站等交通服務的公共運輸交匯處,北面是元朗舊墟。 為更便利使用輕鐵服務的乘客,港鐵提供接駁巴士服務,穿梭多個位於新界的輕鐵車站,每日接載成千上萬的乘客。 公司的綜合收費系統更讓使用八達通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的乘客享用免費接駁巴士服務,來往多個屋苑與指定輕鐵車站。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九龍巴士54線
車站南面是興建中的The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2025 YOHO Hub南面住宅及商場YOHO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MIX、青山公路元朗段及YOHO MALL 形點。 根據刊登在港鐵網站,2010年6月13日起適用的輕鐵乘客指南單張[5],此站的中文及英文站名改為「元朗」及「Yuen Long」,取消「總站」字眼,即還原為1988年通車時之名稱。 隨著新元朗中心落成,下面的新輕鐵總站於1993年9月6日清晨六時十四分啟用,[4]取代巴士總站旁邊的露天舊總站。 元朗(西)巴士總站最早於1970年面世,散落在元朗大馬路與豐年路一帶。 現今元朗商會中學對出的行人天橋口,當時建有兩組平行式月臺暨停車處,乃第一代元朗(西)巴士總站之所在,九巴54、76線(今76K線之前身)及77線(今77K線之前身)皆由該站開出。 然而,該總站面積細小,令51、56(K66線前身)及64線(今64K線之前身)須在豐年路路旁泊街,沿用「元朗(西)」作站名。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九龍巴士64X線
自1988年起,輕鐵一直是新界西北區內的主要交通工具,隨著新市鎮的建設,輕鐵網絡亦不斷擴展。 自2003年天水圍支綫通車後,輕鐵網絡擴展至36.15公里,共有68個車站。 輕鐵既服務新界區日益增加的人口,也為港鐵提供接駁交通服務。 輕鐵乘客可於元朗站、天水圍站、兆康站及屯門站轉乘屯馬綫 。 於2012年8月6日上午去程班次投入服務,2013年5月20日增設以此為總站的下午回程班次,2014年9月15日上午去程班次由媽橫路(山水樓)縮短至由此開出,2019年10月21日起延長元朗(德業街),此站改為中途站。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車站佈局及設施
政府為配合輕鐵工程,在元朗總站附近闢建新巴士總站(現在的本總站),並於1988年輕鐵通車前正式啟用,取代位於鳳翔路的巴士總站(該總站現時成為多條專線小巴的總站)。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往來流浮山的巴士服務,於1961年4月6日起投入服務(前身為九巴路線24),2003年12月19日起配合九廣西鐵(現稱港鐵屯馬綫)於翌日通車改稱K65,並繞經港鐵天水圍站。 提供元朗市中心、屏山、廈村、屯門、深井往來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荃灣西站的巴士服務,於1973年7月16日起投入服務,經黃金海岸。 為配合元朗站物業發展工程,總站於2019年12月22日臨時遷往形點。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車站興建
專綫小巴方面,通宵路線607S的官方資料顯示曾以此站為總站。 該路線於2010年7月停辦,自此一度沒有任何專綫小巴路線以元朗(東)為總站。 直至2013年8月25日,77線分拆出77B線,後者曾一度以此站為常規總站。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元朗站 (輕鐵)
九廣西鐵(現屯馬綫一部分)於2003年12月20日通車,元朗站是其中一個車站,附設的公共運輸交匯處率先於11月27日啟用[4]。 九龍巴士68X線是香港一條來往元朗洪水橋(洪福邨)和旺角(柏景灣)的巴士路線,途經屏山、元朗市中心、長沙灣、深水埗等地,取道大欖隧道、荃灣路及葵涌道特快往返。 [1]為洪水橋、廈村及元朗市直達深水埗及旺角一帶的主要對外路線之一。 1980年代中期,輕便鐵路工程進行,在元朗大馬路中間鋪設路軌,元朗(鳳翔路)巴士總站受到影響。
現時有9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亦有11條小巴路線途經此站。 在九廣西鐵通車初期,由於當時西鐵的票價較其他往返區內和市區的巴士路線昂貴,故使用車站人流相當冷清,直到九鐵推出各項優惠措施以及有巴士公司開辦了往返區內及邊境管制站的巴士路線後[10],車站乘客量才逐漸上升。 屯馬綫元朗站位於元朗新市鎮東面,是一個架空車站,車站長約420米,闊約40米,而大堂及月臺均屬架空。 此外,由於上蓋預留發展作住宅項目,因此車站結構支柱較一般車站巨型,同時大堂亦設有預留出入口位置。
元朗巴士總站地鐵出口: 路線數目
大欖隧道於1998年5月通車後,九巴安排大部分往返元朗及市區的路線改經三號幹線,同時取消來往此總站及深水埗的68線。 更甚的是,主要使用元朗(東)總站的68X線於2007年6月24日遷往洪水橋[2],令此站重要性大不如前,站內只限專營巴士使用的車坑大多已告荒廢。 此站前身為「元朗(東)巴士總站」,設有多達九條車坑,曾為元朗區最具規模的巴士總站。 自從大欖隧道於1998年5月通車,大部分來往元朗及市區路線改經三號幹線後,駐站巴士路線大幅減少,令總站地位大不如前,站內只限專營巴士使用的車坑大多已告荒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