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小豬親親後,由小豬石的左邊繞過整片石羣,來到一舊大石之上(之後才發現這是石天門頂),可清楚地看到山脊。 我們由300米高的川龍上走至765米高的妙高臺,雖然上行了400多米,因緩緩上斜有回氣位,且山路易走,加上沿途有美景,完全不辛苦。 川龍大帽山 川龍大帽山2025 說到飲茶,不得不提川龍兩間大家最熟悉的茶樓:「彩龍」和「端記」,兩間茶樓各有其捧場客。
- 第一次前往端記茶樓的朋友,總會被琳琅滿目的食物選擇「嚇親」;更難以想像的是,居然絕大部分都是直接在茶樓的廚房製作。
- 此段路是全日最難行的路,到處都有塌樹,山徑幾乎是看不見,最後200米更是非常跣。
- 「禾秧石林」就在禾秧山山頂之上,也名叫王母石林,石林面積甚廣,主要集中在山頂。
- 經過扶輪公園後,轉入大帽山道,大帽山郊野公園遊客中心近在咫尺。
- 大帽山是香港最高的山峯,又作大霧山,海拔957米。
- 假若天朗氣清,回望下去可看到葵青及大嶼山,青馬大橋、昂船洲大橋都清晰可見,風景非常遼闊。
而食物款式與一般茶樓差不多,有興趣可以嘗試川龍名產西洋菜。 相信大家一來到,就會留意到一個最矚目的白色球狀物體 川龍大帽山2025 – 那就是香港天文臺於一九九九年裝置的天氣雷達。 天文臺就是利用這個雷達監測暴雨及熱帶氣旋等災害性天氣。 今天遇到的驚喜特別多,先是藍天白雲的好天氣;繼而發現美麗的小竹林及舒服的林蔭上山路;以及上走瞭望臺的開揚美景。
川龍大帽山: 香港第一高峯
從山路一直蜿蜒而上,由於地勢高和開揚,可以飽覽九龍、獅子山以至元朗等地風光。 與小朋友及長輩去慣了商場連鎖式茶樓飲茶很沒有新意? 那不妨找天到這個位於荃灣大帽山山腰的鄉郊自助式茶樓,嘆山水茶食著名的本地西洋菜! 川龍大帽山2025 荃灣大帽山川龍村有兩間老字號茶樓,端記茶樓及彩龍茶樓。
好友相當靈活又沒所謂,於是改變計劃,早上在川龍喫過最愛的西洋菜後便起步上大帽山。
川龍大帽山: 郊遊設施
另外,你可能會發現,愈接近山頂,高大的樹木就愈少。 事實上,大帽山因地勢較高,所以較適合矮小的灌木生長。 但即使如此,這裏的物種也很豐富,不少生物都愛在這裏繁殖,如蝴蝶、蛇類及不同種類的鳥。 我們匆匆一行都看到了畫眉、八哥、麻雀、及一大羣飛起的中國寶寶(正名為白頭鵯)。 一直走着,耳邊亦響起了畫眉、鷹鵑與灰頭鷦鶯的獨特叫鳴。 川龍大帽山 不要以為動物一定會躲起來,我們在上山途中就發現了一隻大草龍躺在路中心,一動也不動,我們移動牠的尾巴也仍然不動,還以為是死掉了。
今次介紹川龍端記茶樓,茶樓戶外面積位置較大,景觀開揚,在一樓的露臺位置可望到大帽山景。 第一次前往端記茶樓的朋友,總會被琳琅滿目的食物選擇「嚇親」;更難以想像的是,居然絕大部分都是直接在茶樓的廚房製作。 【明報專訊】疫情持續半年有多,大家都不能出埠,難道只能悶在家中發呆?
川龍大帽山: 荃灣川龍村隱世山腰傳統茶樓 登大帽山 交通路線|親子好去處
由於用以灌溉的山水水質優良,因此這裏出產的西洋菜非常著名,清甜而且無渣,端記和彩龍都可以點白焯西洋菜。 禾秧石林就在前面,到處都是大石,只要加點想像力,有些大石就像一條毛毛蟲。 川龍大帽山 記得在高處先尋找山徑落山,回望石羣真是壯觀。 由於通山跑玩石時亂走一通,所以必須確認路線正確後,方可繼續前進。 川龍大帽山 之後左面會見到城門水塘,前面又會見到小豬石。
在很接近禾秧山處有一個分叉路,靠左行繞到禾秧山的後方,當見到「10」大石就轉入去。 另外,與其他郊野公園遊客中心不同的是,這裏更設有極地博物館基金的展館。 此基金創辦人為港人熟悉的李樂詩博士,主要推動人類對地球兩極的認識。 當中最叫筆者印象深刻的是一隻只生活在南極的帝皇企鵝鶵鳥標本。
川龍大帽山: 山水甘甜 豆品嫩滑可口
沿着原路下山,回到一個管理員的站崗後就可看到路牌指示往川龍。 這段路與上山的路不再一樣,多是石子路或泥路,感覺像行山多一點。 其實在途中,你會經過施樂園 – 香港青年旅舍協會的其中一所旅舍。 這裏會為遊人提供簡單的住宿服務,鼓勵遊人多接觸大自然。
川龍大帽山: 分享此文:
帝皇企鵝的模型從來只有在我的案頭上,想不到今次竟可這麼近地看着牠的標本。 再繼續沿着大帽山道上走多五分鐘,就會看見漁護署設立的遊客中心就在左側。 最令人感興趣的應算是一個設有數個洞洞的箱,只要伸手進去就可摸到一些植物,從而猜一猜箱內究竟是什麼植物。
川龍大帽山: 路線地圖
遠足研習徑全長約一公里,路勢平坦,最特別的是沿途設有說明牌及站點,故十分適合遠足初哥從中學習及實踐遠足應注意的事項。 大帽山郊野公園位於新界中部,就在大欖郊野公園的東面,面積約一千四百四十公頃。 川龍大帽山 然而,要登上這個高峯其實也不太難,只要從荃灣地鐵站乘坐巴士,就可到達位於山腰的郊野公園入口。 方案二則是步行穿過閘口,向大帽山天氣雷達站的球形護罩「波波」進發。 從閘口前往雷達站需時至少半個鐘,大家宜量力而為,必須帶備足夠食水及穿合適裝束。
川龍大帽山: 遊客中心
這與剛下雨又不一樣,在霧裏一切都若隱若現,露珠小顆小顆的,呈現着與眾不同的美態,連葉子都顯得特別綠油油。 沿大帽山路走至荃錦公路乘51號巴士 (「郊野公園」站) 可回荃灣,但需留意51號巴士為循環線,記緊在站頭看看行駛的方向。 我們在「雷公田村」站下車,往 Farm Milk Company Limited 農場鮮奶有限公司 喫甜品。 上次試了凍的薑汁撞奶,今次試了熱的,薑味更香,奶依舊的滑,味道平衡,味美。
川龍大帽山: 使用條款及免責聲明
由於岩石隨時有機會滾下,故大家在走這路時便要留神一點了。 重要聲明:本網站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等方式運作,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網站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川龍大帽山: 路線川龍>響石墳場>妙高臺>大帽山>荃錦公路
妙高臺山頂建有一個峯火瞭望臺,頭頂兩個波波就是大帽山天氣雷達站。 川龍大帽山2025 「妙高臺」東面是「禾秧山」,高海拔771米,是大帽山的東南脊,緩緩垂至老圍,就是今次的路線。 「禾秧石林」就在禾秧山山頂之上,也名叫王母石林,石林面積甚廣,主要集中在山頂。 交通:在港鐵荃灣站或荃灣西站如心廣場乘九巴51號,於郊野公園站下車。 要在川龍離開往荃灣市中心,可於川龍小巴站乘專線小巴8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