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遞區號(英語:postal code),中國大陸稱郵政編碼,香港稱郵區編號,是為達到郵件分揀自動化和郵政網絡數位化,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把全國劃分的編碼方式。 郵遞區號制度已成為衡量通信技術和郵政服務水準的標準之一。 郵區編號(英語:postal 五位數郵遞區號 code),中國大陸稱郵政編碼,臺灣和新加坡稱郵遞區號,是為達到郵件分揀自動化和郵政網絡數碼化,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把全國劃分的編碼方式。
- 政府組屋通常由大牌號表示其地址,郵遞區號的後3位通常即是大牌號。
- 1965年春季,臺灣郵政總局考察了西德、美國和瑞士的郵政編號制度,並開始設計一套適合臺灣的郵政編號系統。
- 請注意,中興新村的郵遞區號543在1990年代停用。
- 1990年3月21日,是中華民國的第八任總統大選,候選人只有李登輝一人,由出席的668位國民大會代表進行投票,最後李登輝獲得641票,高票當選。
除臺北市及其他省轄市地址有時不寫區名外(例如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簡為臺北市中山南路),郵政單位仍建議各市地址應寫區名及郵遞區號,以減少查閱及分揀的麻煩。 臺灣的郵區編號過去採行3+2制度,2020年3月3日起為改善投遞效率,將郵區編號改為3+3碼。 普通寫前3碼即可,例如新竹市為300,若完整書寫郵區編號可加快郵件遞送速度。 郵政編碼(英語:postal code),中國大陸稱郵政編碼,香港稱郵區編號,是為達到郵件分揀自動化和郵政網絡數字化,加快郵件傳遞速度,而把全國劃分的編碼方式。 五位數郵遞區號 郵區編號制度已成為衡量通信技術和郵政服務水準的標準之一。 郵遞區號最早由烏克蘭發明、於1932年12月啟用,但在第三年被放棄使用,後來德國將其再次採用。
五位數郵遞區號: 郵件資費查詢
瑞典自1968年5月12日起使用代表地理位置的5個數字來分類郵件。 10-19開首的編號屬於斯德哥爾摩;其他開首的編號中,較大的數字表示較北的城市。 許多郵遞區號是用數字,但如英國及加拿大也有使用羅馬字及數字混用編碼,使用數字編號的位數也各有不同,如美國使用5或9位數字,墨西哥使用5位數字,澳大利亞使用4位數字,印度使用6位數字。 巴拿馬、牙買加和香港不使用郵遞區號,紐西蘭只在投寄大量郵件時才使用。 五位數郵遞區號 一些網站必須輸入郵遞區號,如果居住地根本沒有使用,可以填寫00000。
安南區的郵遞區號710在1980年代為711使用。 隆田在1990年代停用,該區號720在1980年代劃分為隆田、官田鄉共用。 五位數的郵遞區號,前3碼維持不變,只是字尾再加2個數字,把每一個區域按照地點再做精密的分類,這樣郵件可以從分揀中心,直接的送到那個區段的郵務室手中。 郵遞區號三位改五位數便捷郵局作業,中華民國第8任總統李登輝高票當選,1985年3月21日,為了加速郵局作業,郵政總局決定將三位數的郵遞區號,擴增為五位數。
五位數郵遞區號: 中國郵寄到香港的郵編怎麼填寫?
3月21日,帶您回顧歷史上的今天,1985年3月21日,郵遞區號正式由3位數改為5位數,加速郵局作業。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1990年3月21日,李登輝接受國民大會的代表投票,當選成為中華民國第8任總統。 1965年9月,《編訂臺灣郵區各局局號之研究報告》出爐,並於同月24日發出公文,對內推行四位制「臺灣郵區局名編號」,以期方便分揀、避免不必要的錯誤,同時簡化大宗郵件處理工作,以及為處理郵件機械化餔路。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請注意,番路鄉在1980年代的郵遞區號為600,與嘉義市共用同一區號。
- 隆田在1990年代停用,該區號720在1980年代劃分為隆田、官田鄉共用。
- 加拿大的郵遞區號為3加3共6個字的拉丁字母及數字混用編號,書寫時前3字和後3字通常以空白分開,其中奇數位(第1字、第3字、第5字)為英文A-Z字母,偶數位(第2字、第4字、第6字)為阿拉伯數字0-9。
- 此外,信封也在這1天開始標準化,以利郵差方便運送。
- 2.海外地區的郵政編碼一般由5至7位數字組成,標示派遞範圍內按地區和街道劃分的所有大廈。
- 請注意,中西區的郵遞區號700在1980年代用於中區、東區、南區、西區、北區、安南區。
- 茂林區在1980年代的郵遞區號為903,與屏東縣高樹鄉同號。
阿里山鄉在1980年代同時編有阿里山及吳鳳兩地,但區號相同。 蒜頭在1980年代為六腳鄉蒜頭村專用,但在1990年代停用。 請注意,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使用300(新竹市)區號。
五位數郵遞區號: 城市 City Post
2.海外地區的郵政編碼一般由5至7位數字組成,標示派遞範圍內按地區和街道劃分的所有大廈。 由於香港高樓大廈林立,住宅及商業地址超逾300萬個,若要有系統地為每個地址編配獨一無二的郵政編碼,編碼或會長達15位數字,因此在香港使用郵政編碼系統並不方便。 1.香港郵政現時採用的機械揀信系統具備光學文字閱讀功能,可辨識超過90%列印或手寫的英文地址和列印的中文地址,以及按個別派遞段分揀郵件,因此在香港引進郵政編碼系統以提升郵務運作效率的作用不大。
請注意,中興新村的郵遞區號543在1990年代停用。 請注意,內壢於1990年代停用,現為中壢區的320區號。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平鎮區在1980年代為320區號,與中壢市(後改區)共用同一區號。 觀音區在1980年代區號328為新坡,之後改為觀音鄉(後改區)的328區號。
五位數郵遞區號: 郵編庫
法國的郵遞區號始於1972年,共5個數字:首2位代表省,後3位分別代表城市、地區和郵政分局。 五位數郵遞區號 新加坡的郵區編號為6位編碼,前兩位對應郵區(全國分為28個郵區),每個郵區可能有2個到6個這樣的2位數號碼,第3位對應一條路或一個小的街區。 政府組屋通常由大牌號表示其地址,郵區編號的後3位通常即是大牌號。 對於沒有大牌號的地址,根據郵區編號,通常可以精確定位到一幢建築。 巴拿馬、牙買加和香港不使用郵區編號,新西蘭只在投寄大量郵件時才使用。 一些網站必須輸入郵區編號,如果居住地根本沒有使用,可以填寫00000。
五位數郵遞區號: 香港地址的郵政編碼查詢
此外,信封也在這1天開始標準化,以利郵差方便運送。 加拿大的郵區編號為3加3共6個字的拉丁字母及數字混用編號,書寫時前3字和後3字通常以空白分開,其中奇數位(第1字、第3字、第5字)為英文A-Z字母,偶數位(第2字、第4字、第6字)為阿拉伯數字0-9。 市民如須在網站填寫香港的郵政編碼,可考慮留空該欄或嘗試其他人士慣常使用的“000”、“0000”、“000000”或“HKG” 等方法。
五位數郵遞區號: 中國大陸郵寄到臺灣郵編
比如北部省的阿斯克新城,郵編是59650,59是北部省的區號,其首府裏爾的郵編是59000。 這是香港郵編介紹頁面,本頁面包括以下內容:香港郵政編碼方案、信封例子及地址的寫法格式、中國郵寄到香港的郵編寫法、香港郵編查詢的參考連結等。 這是臺灣郵編介紹頁面,本頁面包括以下內容:臺灣郵政編碼方案、信封例子及地址的寫法格式、中國郵寄到臺灣的郵編寫法、臺灣郵編查詢的參考連結等。 1965年春季,臺灣郵政總局考察了西德、美國和瑞士的郵政編號制度,並開始設計一套適合臺灣的郵政編號系統。 五位數郵遞區號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討論,1970年3月20日,臺灣開始實行自己的郵遞區號制度,當時的郵遞區號是由3位數組成。
五位數郵遞區號: 使用規則
東沙羣島的郵遞區號為817,中沙羣島的郵遞區號為818,在1990年代停用。 那瑪夏區原稱三民鄉,區號在1980年代為847,與甲仙鄉同號。 茂林區在1980年代的郵遞區號為903,與屏東縣高樹鄉同號。
五位數郵遞區號: 臺灣
此編碼不適用於均有各自的郵政機關的香港、澳門,且香港和澳門未使用郵政編碼。 馬來西亞的郵區編號由法國郵政協助研發,共5個數字。 其中首2位代表州、城市或幾個縣,後3位則為投遞郵局。 比如大山腳郵編是14000,14是威中縣東部和威南縣的區號,而使用X9XXX通常為新興城鎮或旅遊勝地、如浮羅交怡、雲頂高原、依斯干達公主城等。 馬來西亞的郵政編碼由法國郵政協助研發,共5個數字。 中國大陸的郵區編號採用4級6位編碼制,首2位表示省、市、自治區,第3位代表郵區,第4位代表縣、市,最後2位代表投遞郵局。
五位數郵遞區號: 臺灣郵編(3+3)快速查詢
馬來西亞的郵遞區號由法國郵政協助研發,共5個數字。 比如大山腳郵編是14000,14是威中縣東部和威南縣的區號,而使用X9XXX通常為新興城鎮或旅遊勝地、如蘭卡威、雲頂高原、依斯干達公主城等。 臺灣的郵遞區號系統初期是將全臺灣由北至南劃分為9區,並以逆時針方向從西向東編號。 然而,由於郵件量的增長,以及臺灣經濟的發展,郵政人員難以僅靠人力有效解決郵件分類與投遞的問題,因此在1985年7月1日,郵遞區號由原先的3位數擴展為5位數。
五位數郵遞區號: 郵編
臺灣的郵遞區號過去採行3+2制度,2020年3月3日起為改善投遞效率,將郵遞區號改為3+3碼。 大部分地區的房屋門牌有註明所在地鄉、鎮、市、區名及其郵遞區號,例外如臺北市全市門牌無標示區名和郵遞區號。 中華郵政建議在國內直式標準信封背面加印郵遞區號一覽表,以便查閱。
臺灣的郵區編號過去採行3+2制度,2020年3月3日起為改善投遞效率,將郵遞區號改為3+3碼。 五位數郵遞區號 普通寫前3碼即可,例如新竹市為300,若完整書寫郵遞區號可加快郵件遞送速度。 大部分地區的房屋門牌有註明所在地鄉、鎮、市、區名及其郵區編號,例外如臺北市全市門牌無標示區名和郵區編號。 中華郵政建議在國內直式標準信封背面加印郵區編號一覽表,以便查閱。 除臺北市及其他省轄市地址有時不寫區名外(例如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簡為臺北市中山南路),郵政單位仍建議各市地址應寫區名及郵區編號,以減少查閱及分揀的麻煩。
五位數郵遞區號: 郵區編號
政府組屋通常由大牌號表示其地址,郵政編碼的後3位通常即是大牌號。 對於沒有大牌號的地址,根據郵政編碼,通常可以精確定位到一幢建築。 法國的郵區編號始於1972年,共5個數字:首2位代表省,後3位分別代表城市、地區和郵政分局。
許多郵區編號是用數字,但如英國及加拿大也有使用羅馬字及數字混用編碼,使用數字編號的位數也各有不同,如美國使用5或9位數字,墨西哥使用5位數字,澳洲使用4位數字,印度使用6位數字。 由於本地收件人在無需使用郵政編碼的情況下已能享有優質的派遞服務,因此香港郵政並無計劃引進郵政編碼系統。 為了便於在臺灣內部的遞送,需要用臺灣當地使用的語言來寫清詳細地址,最好填寫上臺灣郵編以便讓臺灣的郵局分發、郵遞員遞送。 1985年的改變只是開始,郵遞區號在未來的年份繼續演變。 由於過多的代碼不容易記憶,並且必須改變信封的書寫方式,1991年2月1日,郵遞區號又改為3加2位數的格式。
中正機場為機場建成後指定的區號,於1990年代停用,改為大園鄉(後改區)的337區號。 Solo上陣的李權哲演出親自填詞的《Myself》,他事前坦言有兩、三年沒有出現在大眾面前,他將自己的故事和決心寫在歌詞中,讓大家知道他已經變得不一樣。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最終權哲的初舞臺總票數是44,884票,排名第二。 1990年3月21日,是中華民國的第八任總統大選,候選人只有李登輝一人,由出席的668位國民大會代表進行投票,最後李登輝獲得641票,高票當選。
郵區編號最早由烏克蘭發明、於1932年12月啟用,但在第三年被放棄使用,後來德國將其再次採用。 五位數郵遞區號2025 1985年7月1日製定了五位數郵遞區號,將原先三位數郵遞區號加上兩位代表投遞段編號,使得可以利用機器分類到投遞段。 郵政總局在考慮到民眾便利性與郵局作業負擔之下,將五位數郵遞區號改為三加二制郵遞區號,前三碼為行政區編號,後兩碼的投遞段編號改為大宗收件戶專用的「投遞專用號碼」。 並設置書寫欄在信封之右上方及左下方,來提高民眾書寫的意願。 中國大陸的郵遞區號採用4級6位編碼制,首2位表示省、市、自治區,第3位代表郵區,第4位代表縣、市,最後2位代表投遞郵局。
五位數郵遞區號: 香港寄翻大陸需要郵編嗎?
加拿大的郵遞區號為3加3共6個字的拉丁字母及數字混用編號,書寫時前3字和後3字通常以空白分開,其中奇數位(第1字、第3字、第5字)為英文A-Z字母,偶數位(第2字、第4字、第6字)為阿拉伯數字0-9。 市民如須在網站填寫香港的郵政編碼,可考慮留空該欄或嘗試其他人士慣常使用的「000」、「0000」、「000000」或「HKG」 等方法。 請注意,中西區的郵遞區號700在1980年代用於中區、東區、南區、西區、北區、安南區。 在2000年代與西區合併為中西區後沿用郵遞區號700。 西區的郵遞區號703在2000年代因中、西區合併而廢止。
五位數郵遞區號: 臺灣內部郵編
此外,香山鄉於1990年代停用,現為新竹市香山區的300區號。 竹東鎮在1980年代為311區號,與五峯鄉共用同一區號。 請注意,新興區的郵遞區號800原適用於新興區、前金區、苓雅區、鹽埕區、鼓山區、旗津區、前鎮區、三民區。 大社區在1980年代的郵遞區號為811,與楠梓區同號。
新加坡的郵遞區號為6位編碼,前兩位對應郵區(全國分為28個郵區),每個郵區可能有2個到6個這樣的2位數號碼,第3位對應一條路或一個小的街區。 政府組屋通常由大牌號表示其地址,郵遞區號的後3位通常即是大牌號。 對於沒有大牌號的地址,根據郵遞區號,通常可以精確定位到一幢建築。 新加坡的郵政編碼為6位編碼,前兩位對應郵區(全國分為28個郵區),每個郵區可能有2個到6個這樣的2位數號碼,第3位對應一條路或一個小的街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