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用初期,有居民認為地面廣場的指示牌不清晰,從媽閣不太清晰如何進入巴士總站,建議地面廣場應加多些指示路牌。 而升降機位置不清晰,對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不太方便;到達巴士站後發現指示才較清晰,且設計新,暫時對巴士站感到滿意,又認為巴士站上落客分流設計不錯。 有居民亦表示不擔心像關閘地下巴士總站之前出現水浸的情況,相信啟用後期配套會完善。 有行動不便人士表示 雖然廣場設有升降機前往地下巴士站及停車場,但在進入巴士站需要先打開防火玻璃門,對於行動不便尤其輪椅人士,在沒有人幫助的情況下較喫力。 天平邨巴士總站2025 該人士指是特意到場熟習,從巴士站離開前往地面廣場要打開一道門纔可以通往升降機,但坐在輪椅上難以開門,他亦嘗試了幾次才能成功開門,又指出現場指示不清晰的問題[49]。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粉嶺南區來往上水、石湖墟及聯和墟的巴士服務。 為配合清河邨第一及第二期入夥,於2008年12月7日起繞經清河邨巴士總站。 2023年6月5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出席立法會全體會議時回應輕軌路線及未來營運公司相關問題時提到,交通樞紐及輕軌站有少量商業元素,有三至四個鋪位,但在首次開標後沒有收到任何標書,認為暫時沒人感興趣,並計劃在年內再度開標[25][26]。 2019年1月8日,運輸基建辦公室於離島區社區服務諮詢委員會上介紹的輕軌建設狀況,爭取該交通樞紐於同年完工。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是277E的特別班次,提供上水、清河邨及粉嶺南來往鑽石山、新蒲崗、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於2013年8月24日開辦,於每日早上及下午部份時段提供服務,是觀塘區往返北區的三條常規巴士路線之一。
天平邨巴士總站: 工程建設期間
2023年5月10日至15日,配合地庫一層餘下(80%)的巴士車道改性瀝青層鋪裝工作,期間巴士總站暫停使用,發車總站調整至“西灣湖景大馬路/媽閣碼頭”站[67]。 工程隨後按時完工,該重鋪路面的費用由承建商承擔,承建商並提供隨後的兩年保固期[68]。 本路線提供翠麗花園、天平邨及皇府山往來港鐵上水站的巴士服務,於1989年11月27日投入服務,本路線在規劃時,最初命名為70A線,後正名為270線,初時往來天平及太平(即今北區醫院),途經上水火車站(現稱上水站)及石湖墟,1990年5月7日起繞經新入夥的翠麗花園。 九巴270線獨佔天平邨巴士總站的十個年頭內,除了路經的早上繁忙時間輔助路線270P在1996年至1999年曇花一現外,一直未有其他路線進駐。 直至2000年6月4日,假日路線261R提升為每日服務的261線,並將北區之總站由上水總站遷移至此,天平邨總站纔出現第二條駐站巴士路線,而輔助路線261P亦在2011年2月14日改以此為終點[2]。 2011年9月,當局曾擴闊總站車坑,使車長達12米的巴士能夠駛入270線的車坑。
- 立法會直選議員兼傳新澳門協會理事長林宇滔認同當局分階段開放通樞紐設施,有助改善候車環境,緩解區內的交通壓力,他希望政府科學考慮市民的需求,完善交通樞紐的管理,令交通樞紐發揮更多作用。
- 2011年3月,政府跨部門包括運輸基建辦公室、交通事務局、土地工務運輸局、文化局、旅遊局、港務局和建設發展辦公室組成的“媽閣交通樞紐規劃協調小組”完成該交通樞紐的設計,計劃於2012年上半年啟動招標程序,爭取與澳門輕軌系統一期同步竣工。
- 安盛苑(英語:On Shing Court)是天平邨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有一座樓宇,樓高34層[3],每層共有18個單位,在1990年落成,首次推出時售價為177, ,000港元,由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安盛苑管業處)管理,並擁有業主立案法團。
安盛苑(英語:On Shing Court)是天平邨內的居者有其屋屋苑,有一座樓宇,樓高34層[3],每層共有18個單位,在1990年落成,首次推出時售價為177, ,000港元,由康業服務有限公司(安盛苑管業處)管理,並擁有業主立案法團。 如地球物理氣象局發出八號風球並同時發出第二級(黃色)或以上風暴潮警告期間,位於地庫二層的重型客車上落客區及地庫三層的輕型車輛及電單車停車場於八號風球發出後90分鐘起關閉,屆時停泊於相關停車場的車輛均不能進出[41]。 2022年6月起,因應配Wright Explorer車身的富豪超級奧林比安12米(AVW)的故障率高及年事已高而退役,陸續換入富豪B9TL 12米(AVBWU)行走。 2017年6月,此路線加入一輛配備雙輪椅位的Enviro500 MMC 12米(ATENU),方便往來北區醫院的輪椅人士乘搭。 但此車已於2020年1月15日起改掛71K線,其後於2021年11月以前屬龍運巴士重新加入該車款,至翌年7月再次撤離。
天平邨巴士總站: 九巴70K線
至於輕軌媽閣站仍在施工中,當局將其中一部升降機短期內開放使用,有需要市民可直達站內地下月臺層,再沿無障礙通道前往巴士總站[65]。 天平邨巴士總站2025 天平邨巴士總站 天平邨巴士總站 兩海坊會副理事長李仲言表示,隨着媽閣交通樞紐內巴士系統正式啟用,將有效改善區內南北交通擠塞問題,積極構建起以輕軌為主幹、巴士為基礎輔助的交通系統。 為方便居民使用,尤其長者盡量適應,建議透過媒體及坊會等向大眾特別是長者提供協助,鼓勵有需要人士使用無障礙設施,並在設施附近提供一些簡易圖文包及實境圖片,加強正確指引。 總站開放初期,宜增加工作人員駐場,為有需要居民提供協助[50]。 2022年10月6日,受COVID-19疫情影響,交通樞紐及輕軌站建造工程延誤74個工作天,竣工日期延至2023年3月,工程超支約0.7%,超時2.9%。
他又建議因應情況加開巴士路線沿旅遊塔和西灣方向分流乘客至中區[57]。 2014年7月9日,澳門輕軌澳門半島線首個相關工程”媽閣交通樞紐建造工程”進行公開招標競投,截標日期為2014年9月10日,最長施工期為1399天。 公共建設局及交通事務局指,於早前已留意到相關情況,並已派員到現場跟進。 經檢查車道結構層並無出現破損,初步評估為現有車道路面飾面層的強度及粘結力不足,在承受巴士的重量和行車摩擦力後,出現脫皮、破裂等情況。 針對現場的路面破損問題,公共建設局已經安排原工程承建商跟進,並會於同年1月4日晚上開始進行修復工作,期間會先清除現有路面的飾面材料,以及進行初步處理[63]。
天平邨巴士總站: 班次
公共建設局表示,通往媽閣交通樞紐地下巴士站的扶手電梯半開放空間,因暴雨導致出現滴水及積水狀況,已先後聯同工程承建商、監理公司、設計單位,以及質量控制單位實地瞭解及跟進。 期間發現早前重鋪瀝青路面後的沙泥沒有完全清理,在暴雨期間流入排水渠引致淤塞積水。 天平邨巴士總站 原為引入自然通風而採用的半開放設計空間,因應近日天氣仍不穩定和會有暴雨,會先採取臨時措施遮擋,並將參考是次情況考慮添加應對措施,減少暴雨期間雨水濺入室內和經戶外樓梯倒流入內[70]。 天平邨巴士總站 天平邨巴士總站 公共建設局表示,原工程承建商已清除路面的飾面材料,而通往巴士站的其中一條扶手電梯在上一日接受例行檢查,現已恢復正常使用。
- 現場僅張貼告示稱「維保工程進行中」,而輕軌公司或公共建設局也未見有任何訊息發布[72]。
- 為方便居民使用,尤其長者盡量適應,建議透過媒體及坊會等向大眾特別是長者提供協助,鼓勵有需要人士使用無障礙設施,並在設施附近提供一些簡易圖文包及實境圖片,加強正確指引。
- 天平邨巴士總站(Tin Ping Estate Bus Terminus,城巴地點代號為TPI),位於新界北區上水天平路48號天平商場外、皇府山第一座斜對面,乃一小型有蓋巴士總站。
- 同時因現場路段有不同程度損毀,對電單車駕駛者存在安全隱患,車輛進入改道路段時需留意路面情況及以安全車速行車[42]。
- 下環坊會會長張麗珍、副理事長羅錫坤聯同議員梁鴻細、顏奕恆到現場瞭解,發現路面有多處防滑層脫落,工程出現嚴重問題,情況堪憂。
-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或由上述路線往上水方向轉乘本路線,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天平邨巴士總站(英文:Tin Ping Estate Bus 天平邨巴士總站 Terminus)是位於香港新界北區上水天平邨的巴士總站。 天平邨巴士總站 天平邨巴士總站(Tin Ping Estate Bus Terminus,城巴地點代號為TPI),位於新界北區上水天平路48號天平商場外、皇府山第一座斜對面,乃一小型有蓋巴士總站。 2023年9月,媽閣站開通在即,中區社區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建議在該輕軌站開通前重新規劃步行及行車路網的設置,同時加建行人天橋,以滿足日後大量人、車流通行需要[56]。
天平邨巴士總站: 公共交通設施
傍晚繁忙時段由離島經西灣大橋往澳門內港方向車輛較多,西灣湖景大馬路進入河邊新街一段堵塞嚴重,施工現場維持兩線行車,但因路面收窄,媽閣總站部分巴士泊位與行車道並無分隔,巴士離站時與其他車輛爭道,電單車穿插其中,路面情況混亂,險象環生。 同時因現場路段有不同程度損毀,對電單車駕駛者存在安全隱患,車輛進入改道路段時需留意路面情況及以安全車速行車[42]。 天平邨巴士總站2025 2022年11月26日,公共建設局表示交通樞紐已具備使用條件,將爭取短期內,開放當中的廣場,地下巴士站和停車場等設施予大眾使用[15]。 2023年8月,交通樞紐開放不足一年,工程卻長做長有,最新是部份上蓋建築正在進行「維保工程」。
天平邨巴士總站: 啟用日期
鄭安庭亦質問交通樞紐配套設施問題,交通局僅回應指交通樞紐內設數個商舖,澳門輕軌股份有限公司已著手準備相關招租工作,以提供更多的配套元素。 天平邨巴士總站 另外,交通事務局會持續關注媽閣交通樞紐各類設施的使用情況,適時優化[69]。 天平邨巴士總站 媽閣交通樞紐,位於澳門半島西南面媽閣的大型交通樞紐,設有三層地庫,包括巴士總站、的士站、旅遊巴上落客區、私家車及電單車停車場,與澳門輕軌媽閣站無縫連接。
天平邨巴士總站: 九龍巴士261P線
有首次使用該停車場的駕駛者表示出入閘需要手動,離開時再前往收費處排隊繳費,較為落後,建議盡快更換智能停車場閘門,對設施不便民表示失望。 有由地面廣場步行至地下巴士站的居民表示,步行前往非常迂迴,對長者等行動不便人士較不友善[53]。 交諮委黃萬濱又稱,交通樞紐之啟用正好為當區的交通填補空白,但交通樞紐內部分無障礙設施的貫通情況仍有改善空間,當局在運作初期多瞭解市民需求,及時作出優化處理;且行人通過地面廣場時會發出聲音,認為平整道路方面不夠完善,既然地面廣場已啟用,當局應為使用者提供安全環境。 此外,當區一直缺乏停車場泊位,媽閣交通樞紐停車場的投入使用可有效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他在試用停車場後感覺良好,而且停車場可直通地面廣場及轉乘公交前往離島,未來更可轉乘輕軌前往位於離島的口岸及機場,對於連接澳門半島與離島的長遠交通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天平邨巴士總站: 九龍巴士270線
2023年1月14日,公共建設局再啟用多一臺升降機連接至巴士總站,該升降機位於輕軌媽閣站地面層,作為無障礙通道供市民使用。 另外,巴士總站車道路面受損毀的飾面,當局稱,已於同年1月11日完成清除,因工程仍在保固期,故承建商須無償負責相關修復工作,當局將敦促提交方案,以儘快開展修復工作[20]。 2023年11月,媽閣站確定在2023年12月開通,下環坊會擔憂受內港南雨水泵站影響,啟用後導致區內人流車流增加,加劇下環至媽閣一帶交通擠塞情況,希望政府檢視和梳理區內交通規劃。 有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指,政府尚未公佈輕軌媽閣站正式開通日子,希望多公佈資訊讓社會瞭解進度,而交通樞紐隨輕軌站啟用後更多設施同步開放,周邊交通配套和行人設施須及早作規劃,做好人車分流措施、轉乘和景點指引等。
天平邨巴士總站: 天平邨總站
隨著本路線的Dennis Dart年事已高需要退役,由2012年2月18日起,引入五部配備歐盟五型引擎的MCV Evolution車身富豪B7RLE 12米單層空調巴士(AVC)服役,以替代原有五部Dennis Dart,進一步提升本路線的服務水平。 而本路線唯一一部Enviro200(AAU29/RA4045),亦於數日後被調走,改派另一部富豪B7RLE(AVC47/RF6781)替代,成為73K線以外,另一條全線以富豪B7RLE為掛牌車的九巴北區路線。 其中一部掛牌車(AVC45/RF5190)於2012年4月3日起上掛「屋宇署-立即申報新界村屋僭建物」全車身廣告,為首部上掛全車身廣告的同款巴士。 商場地下及二樓設有多間商鋪,主要租戶包括麥當勞餐廳、大快活快餐、屈臣氏、7-11便利店、百佳超級市場、日豐物業代理、佳寶凍肉超級市場及中式酒樓,其他租戶包括髮廊、藥房、中醫診所及雜貨店等,商場亦設有一部中國銀行及匯豐銀行櫃員機。
天平邨巴士總站: 路線資料
商場三樓則是康文署轄下的天平體育館,設有羽毛球場、健身室及乒乓球桌。 天平邨巴士總站 於2022年9月30日投入服務,途經菁田邨、和田邨、欣田邨、兆康苑、上水站、天平邨及聯和墟,只於平日繁忙時間提供服務。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提供上水及清河邨來往九龍灣、牛頭角、觀塘等地的特快巴士服務。 於2013年8月24日開辦,是觀塘區往返北區的三條常規巴士路線之一。
天平邨巴士總站: 交通樞紐地面廣場工程質量問題
2014年12月16日,九巴安排全港首輛宇通ZK6128HG1 12米(AYT1/TB3420)首航及上牌此路線。 此路線於1995年短暫改回利蘭勝利二型行走,之後再度加入都城嘉慕威曼都城11米(S3M)及梅斯特斯平治O305(ME)行走。 上述列表內容為截至2022年11月的掛牌車資料,轉載自hk2007.buscess網站。 如要查詢路線的掛牌車輛調動,請參考hk2007.buscess網站中的詳細資料。
另外,在交通樞紐地面層和一樓打造一個佔地約10,000平方米的廣場及空中花園。 天平邨巴士總站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古慶祥表示,交通樞紐啟用能透過整合各項公共交通工具,優化澳門半島與路氹之間的公交運輸接駁系統,提升公交服務的效率及水平。 未來澳門將會以輕軌作為主要出行工具,有關系統能否改善市民出行習慣、舒緩半島交通,只能等輕軌真正投入使用後,才能體現出交通樞紐的真正效益。
2018年11月6日凌晨4時許,天賀樓15樓一單位發生火警,伴隨多響爆炸聲,近1000名住客在睡夢中驚醒,倉皇逃生,其中,起火單位一名住客更沿外牆爬到樓下單位求救。 有區議員指天祥樓亦曾發生敲破火警鐘玻璃但火警鐘沒有鳴響的事件[20]。 天平邨管理公司就表示據2018年1月由註冊消防承辦商進行的年檢顯示大廈火警警報系統「符合消防處規定」[21]。 天平邨巴士總站設有單、雙坑各一,並建有與天平商場結構相連的上蓋頂棚,覆蓋整條單坑以及雙坑之候車月臺;現時靠近天平商場的一條車坑闢作中途站之用,277E、277P線則共用靠近天平路的雙坑。 2023年6月19日,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他自己在剛過去到場視察後,承認工程有問題,但不是有很大問題,現正跟進處理中。
天平邨巴士總站: 天平邨
另外,古慶祥收到市民反映指,系統內似乎缺乏一些無障礙設施,部分有需要人士在使用樞紐內的電梯系統、閘門時略有不便。 因此,古慶祥認為,除了空間和硬件外,政府亦要考慮不同類別人羣的需求。 建議當局在設施落成使用的初期,多瞭解社會大眾的實際需要,著重改善和優化各種設備的功能,令有關配套更符合市民出行訴求[52]。 天平邨巴士總站2025 2023年6月16日晚間至6月17日凌晨,受一道活躍西南氣流和低壓槽影響下,地球物理暨氣象局一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期間交通樞紐和未啟用的輕軌站出入口滴水嚴重,大量雨水由出入口的坡道流入巴士站車道,但站內的去水位完全不能去水,需要現場職員動手掃走。 天平邨巴士總站 而通往媽閣交通樞紐地下巴士站的扶手電梯的半開放空間,以及巴士站大堂仍有滴水,均以地拖桶接水及擺放小心地滑的告示牌。
他又提到,現時巴士及私家車的出入囗均與南灣湖景大馬路相連,該路段位於西灣大橋引橋入口,加上車速較快,建議適當加設減速提示牌,並考慮未來加建行人天橋,以取消現時連接西灣湖景大馬路兩側的斑馬線,以達到人車分流效果,亦更好保障行人過路安全[48]。 2022年12月3日,交通樞紐啟用首日,有市民特意到場打卡參觀,有市民相信待輕軌媽閣站開通後可吸引更多乘客及便利轉乘,並有市民建議在地面廣場增設多些公共或便民設施,同時由地面廣場到地下巴士站中途可增設更多指示牌。 亦有行動不便長者反映,升降機外設有擋門,乘搭時需先自行開門才能進入造成不便,希望優化相關無障礙設施佈置。 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黃萬濱認為,交通樞紐建成後對區內交通運載力有較大改善,認同先開放巴士站及停車場等設施,可緩解區內交通壓力及停車位不足問題,他又相信隨著其他部份逐步開放,總站內巴士路線將逐步增加,並建議政府持續完善鄰近路面設施[46][47]。 2023年1月,直選議員鄭安庭在書面質詢宣稱,收到市民反映媽閣交通樞紐地面廣場部份瓷磚疑似因固定不穩而發出的異響,廣場的瓷磚地面亦會形成積水;地庫巴士站的車道路面亦出現毀爛和坑洞。 交通事務局代局長李頴康引述公共建設局回應,媽閣交通樞紐廣場範圍採用升高地臺系統的設計,雨水透過地磚之間縫隙直接流入架空的排水層,達到迅速排水的目的。
天平邨巴士總站: 服務初期
為便利新春期間計劃到媽閣廟一帶之公眾,2023年1月21日(農曆年三十)中午12時至1月24日(農曆年初三)晚上11時59分,位於地庫三層的公共停車場免費開放予駕駛者停泊[40]。 此路線在2014年8月起全線低地臺化,全數餘下之非低地臺巴士更換為富豪B7RLE 12米(AVC),在是次更換用車之前,亦間中出現該車款行走此路線的特見[20][21]。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內轉乘上述路線往高鐵西九龍站,或由上述路線往上水方向轉乘本路線,本路線之車程為免費。 由本路線於上車後兩小時半內轉乘上述路線往九龍方向,或由上述路線往上水方向轉乘本路線,第二程可獲 $4.20 的折扣優惠,若第二程路線車費相等或低於 $4.20,則免費轉車。 由於天平邨及翠麗花園步行來往都不會很遠,而且快過搭車,所以甚少乘客會坐足全程,主要是方便兩地居民接駁鐵路,或往來石湖墟一帶商場及街市購物。
天平邨巴士總站: 廣場及天台花園
2023年12月,媽閣站啟用在即,輕軌公司表示正開展新一輪招標工作,有部分人有興趣和查詢,他相信有客流便有商戶進駐。 其中站內票務大堂設4個鋪位,月臺層則有2個商鋪,大部分在閘外的非付費區[27]。 天平邨巴士總站 另外在交通樞紐範圍內設有6間商鋪,合共12間商舖正開展新一輪招標;周邊廣告燈箱58個,期望增加廣告收益[28]。 為配合媽閣交通樞紐及輕軌媽閣站工程的需要,土地工務運輸局就西灣湖景大馬路展開道路重整,第一階段工程於2014年12月5日開標,工程造價為2千5百萬和3千1百多萬澳門元,工期約120天[5]。 由九龍巴士營運的一條路線,為978線的特別班次,提供聯和墟及上水往上環、中環、添馬艦及灣仔的巴士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