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人須向房委會/房協提交相關證明文件,房委會/房協會按既定政策處理,包括在取得申請人的同意後,按適用機制將面對健康或個人問題的個案轉介社會福利署(社署)作家庭情況評估,以考慮可否豁免因曾受惠於資助自置居所計劃而不可再次申請資助房屋的規定。 在投票日早上,廉政公署拘捕一對夫婦,其中女子任職衞生署文書主任,二人涉嫌在網上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於選票上蓋3個或以上「剔」號致無效票,涉嫌在選舉期間內藉公開活動煽惑另一人不投票或投無效票。 另外,廉署下午再拘捕一名51歲女文員,涉嫌轉載前區議員李文浩籲投無效票的帖文,廉署將向法院申請手令通緝李文浩。 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在2023年12月10日舉行,是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港區國安法》、2021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和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後的首次區議會更替。 當中選出香港十八區區議會44個雙議席地方選區及176個地區委員會議席;連同179個委任議員及27個當然議員,合共470個議席,任期四年(2024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房委會提供「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讓合資格的合法租戶入住房委會轄下的公屋單位。 香港房屋協會(房協)則提供「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選項,讓合資格的合法租戶可毋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獲安置到由房協發展和管理的專用安置屋邨。 選擇「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符合房委會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資格準則。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這10組地塊已規劃作「綜合發展區」或「住宅(甲類)」,地積比率介乎5至7.5,而有關業權擁有人仍未根據土地用途地帶發展有關用地。 發展局今日(五月十三日)公佈,將會根據《收回土地條例》(第124章),收回在法定分區計劃大綱圖上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三組地塊內的私人土地,作資助房屋用途。
元朗南收地賠償: 香港文匯網
上水區鄉事委員會主席侯志強表示,對現有特惠賠償金額感無奈,形容其與樓價相差千萬裏。 多年來樓價和地價上漲數十個百分比,但賠償定率僅增幾個百分比,認為賠償應適當提高,對居民方為公道。 經核實後,受影響人士如有住屋需要,清拆組會將有關個案轉介香港房屋委員會或香港房屋協會,以便審核他們的安置資格。
- 房委會/房協若接獲舉報並證實他們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其居住年期,仍須遷離其公屋單位。
- 至於在港島、九龍已發展區範圍內,舊批農地一律視作等同新界甲區農地計算特惠補償,舊批屋地則會按照反映收回土地鄰近屋地價值的補償率另行計算。
- 運輸及房屋局總土木工程師(工務計劃)康榮傑指錦田南的發展用地已預留興建兩間小學和一座綜合大樓,而綜合大樓有空間調節作為社區設施,首要目標是做好當區交通,錦田南兩年前已開展前期工程,料交通不成問題。
- 選擇「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寮屋住戶須在緊接清拆前登記日期前在已登記/持牌住用構築物連續居住滿最少 2 年,並符合房委會的全面經濟狀況審查。
- 倘申請經確立符合「須通過經濟狀況審查」安置資格,房屋署會因應可供編配單位的供應,向合資格的申請者發出配房通知信。
- 上述三組地塊,以及七組其他地塊,早前被選取納入已規劃作高密度房屋發展的私人土地的檢視工作。
當村住戶聲稱,政府事前未向土地持份者諮詢,商討賠償、安置方案,地政處更限住戶3個月內搬遷,實為強權收地。 有鄉委會主席支持錦田南發展展開前期交通工程,冀政府對土地持份者收地應按照橫洲、菜園村模式賠償並妥善安置受影響村住戶。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收地賠償 香港政府於今年2月刊憲,建議在元朗錦田南進行道路工程,以配合該處日後的公營房屋發展預期帶來的交通需求。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房屋用地
元朗南發展定位為元朗新市鎮的擴展部分,按現時建議的發展規模,將提供約32,900個住宅單位,可容納新增人口約98,700人,並創造約13,700個就業職位。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在11月28日至12月1日於電視廣播城舉辦《2023年區議會選舉論壇 區議會地方選區 / 地區委員會界別候選人論壇》,在無綫新聞臺、myTV SUPER以及香港01、點新聞、橙新聞、港人講地、幫港出聲、HKG報等網上媒體播出。 當中無綫新聞臺以延後一小時形式播出,並安排以多畫面模式的左方小畫面暨第二聲道播出,主畫面暨第一聲道則如常播放原定常規節目,故此播放期間會受廣告時間影響。
發展局強調暫時不考慮以發展香港新市鎮模式在上述的地方進行大規模的收地行動,另外亦不排除公私營合作的可能性。 至於古洞北及粉嶺北一帶,政府已刊憲收地,受影響住戶會於今年底開始陸續遷出,該帶料可提供約7.18萬夥,容納約18.8萬人口,公屋比例約七成。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折騰多年後終上馬,而洪水橋站、古洞站,以至北環線尚在提綱中,但已形成東北一帶的發展氣候。
元朗南收地賠償: 政府
至於安置問題,發展局表示受影響豬場可考慮搬遷,地點必須位於禽畜廢物管制區,並符合有關規定,如受影響豬場在市場上找到適合的私人土地,政府可就規劃或地政程序方面提供意見及適切協助,但當局未有提及會否主動替豬場覓地,以及相關賠償問題。 有關修訂是因應「元朗南房屋用地規劃及工程研究—勘查研究」(「勘查研究」)制定的「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而作出,以推展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元朗南發展計劃。 元朗南收地賠償 為按照「勘查研究」的建議,保留現有住宅社區,位於田寮村附近的兩塊土地將由「未決定用途」地帶改劃為「住宅(丁類)」地帶。
覈準特惠津貼的計算機制已在 2018 年 5 月及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2022 年 5 月優化,詳情請參閱地政總署編製的「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3)(A) 部分。 關於受影響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的資格準則可參閱地政總署編製的「為受政府發展計劃收回土地及清拆行動影響的業主、租客及佔用人而設的一般特惠補償安排及寮屋住戶安置安排簡介」的第(2)部分。 2013年4月16日,香港政府展開在元朗南發展房屋的可行性研究;待發展完成,它會成為元朗新市鎮的延伸部分。 有關地段位於元朗南及元朗公路、公庵路與大欖郊野公園之間,涉及約200公頃土地,當中93公頃是露天貯物場、工場和倉庫,47公頃為屬荒地,土地價值偏低;目前當中85%屬於私人土地,有約2,400名居民。
元朗南收地賠償: 香港電臺
根據報告,計劃可分2期進行,最快2029年可完成首階段工程,可供首批市民入住,而整個工程最快可以於2032年完工。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發展局加快土地發展流程推出「5招20式」,建議修訂《城規條例》等5條法例,包括容許未有撥款便可開始收地,將可加快收地程序18個月等。 房協最新就該用地,向城規會申請放寬地積比率限制,以興建約720夥資助出售房屋,預計2028年落成。 新地執行董事郭基煇指出,將一幅農地轉換成住宅用途,動輒須花上10多年時間。 首先是向城規會申請闖關,需時8至10年;過關後規劃署須訂定相關框架條款,需時10至12年;接下來才進入商討補地價的階段。 新地主席郭炳聯表示,只要政府收地建屋後不再推出私人市場售賣,符合公共用途原則,同時提供合理賠償,新地接受及支持收地。
元朗南收地賠償: 投票率
已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但尚未獲得補償及安置安排的非住用寮屋住戶,無須就上述計劃另行遞交申請。 然而該些住戶仍須透過證明自 2018 元朗南收地賠償 年 5 月 10 日或以前已一直居於有關的非住用寮屋,來符合登記訂明的要求。 至於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受影響人士必須已在地政總署為持牌非住用構築物/已登記非住用寮屋住戶進行的一次過自願登記中登記及符合登記訂明的要求。 已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但尚未獲得補償及安置安排的非住用寮屋住戶,則無須就上述計劃另行遞交申請。 清拆前登記一般會在發展項目的規劃土地用途、發展範圍和推行計劃確定後盡快進行,目的是蒐集發展範圍內目前的佔用情況和現有構築物的狀況資料。 倘日後政府須清拆任何構築物及遷置構築物內的佔用人以進行擬議的發展項目,所得的資料會作為評估安置及/或發放特惠津貼(如適用的話)的其中一項資格準則基礎。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收地: 元朗南再住多10萬人 區議會憂迫爆
另外,政府為進行公共工程而根據相應條例為政府設定地役權或其他永久權利,以及為政府而設定暫時佔用土地的權利時,有關私人土地或因此而受到不利影響。 政府根據《收回土地條例》和《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收地,受影響土地於收地公告張貼後三個月復歸政府所有。 因應2023年香港選舉改革,政府當局重新劃分選區,全港18區設立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取消單議席單票制,每個選區兩席議員,一共選出88名議員。 候選人須獲得所在選區最少50名,但不多於100名選民的提名;及須獲得有關地方行政區的每個地區委員會(即分區委員會、地區撲滅罪行委員會及地區防火委員會)最少3名,但不多於6名地區委員會界別選民的提名。
元朗南收地賠償: 選舉制度及議席分配
今屆特區政府「每日解決一個問題」,秉持實事求是、碎步前進的策略,一洗頹風,而解決土地問題始終是首要任務。 除了在內地引起關注之餘,更有外媒形容為「以生產iPhone的方式養豬」,震驚中外。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綜合媒體報道,首幢「養豬大樓」已於去年10月投產,採用自動化管理,料每年可飼養120萬頭活豬,生產豬肉10萬噸以上;但有業內人士認為,一旦豬隻染上疾病,擴散風險會相當高。 由香港再出發大聯盟舉辦的論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事先預備問題的環節,[26]而由香港電臺舉辦的論壇則只設候選人自我介紹及由候選人回答即場抽籤分配問題的環節。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3詳細攻略!(持續更新)
12月4日,廉政公署拘捕一名38歲男子,涉嫌煽惑他人在區議會選舉中不投票。 12月5日,廉政公署落案起訴該男子,控告他涉嫌在選舉期間,於其個人網上社交媒體專頁轉載一則煽惑他人杯葛區議會選舉的貼文,廉署並獲裁判官簽發手令,通緝該貼文的原作者,即黃世澤。 2021年立法會選舉,新思維及民主思路的成員皆成功入閘參選,狄志遠更成功當選立法會議員。 惟截至提名期完結,民主思路只有一位成員成功入閘參選,新思維兩位成員皆沒有取得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頂著一個肚腩,穿上一雙卡其色工作鞋的他,為合豐第二代負責人,身旁還坐著兒子陳滙璋,以及兩名姪兒陳冠文、陳冠傑。 劉國勳議員認為,目前的「四級制」按區域分級,部分計算公式自1988年以來都沒有更新,土地價值難免脫節。
元朗南收地賠償: 選舉論壇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民建聯發展事務發言人劉國勳議員指政府建議與他過去多年的倡議一致,對此表示歡迎及支持,相信可以解決以往收地補償不公平的問題,從而減少爭議;而放寬棕地業務經營者申領津貼的門檻及賠償限制,亦可提升經營者搬遷復業的機會。 當政府引用條例收回土地,取消業權人的法定權益,或土地業權人的法定權益因政府的行動而受影響,政府會按同一條例的規定作出補償,可獲補償的權益受有關條例限制。 不過,政府的一貫做法,是建議按特惠補償率發放補償,作為完全及最終解決所有根據有關條例提出的補償要求。 政府換屆在即,房屋問題仍然未解決,未來增加房屋供應繼續是重要施政,新政府宜羅列出短、中、長期增加房屋供應的計劃,盡管遇到重重阻力,又或環境因素未能完全配合,但亦要下定決心,才得以落實增加供應。 特首李家超成立的4個專責小組今日陸續展開首次會議,當中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主持的「土地及房屋供應統籌組」,提及「基建先行」的概念制度化,以及統籌各部門善用土地提供社會設施,將在第4季提交建議。 柯比表示,這個物體與之前被擊落的中國氣球有不同之處,這個物體看似沒有機動性,只靠風向支配,目前不清楚這個物體從何而來,亦不知道是誰擁有這個物體。
元朗南收地賠償: 收回土地特惠補償率
公屋聯會副主席藍偉良提到,新界東北洪水橋一帶住宅最快於2023年落成,未來7至9年預計可容納17萬至19萬人口,當中逾七成為公屋。 洪水橋周邊還有不少農地為四大發展商持有,政府要收地,就應挑選這類已具有發展潛力的農地。 城鄉兩者在發展過程中不時相互角力,今次的角力場位於元朗南,政府計畫收地建屋,預計首批居民於二○二八年遷入,有三個養豬場及兩個養雞場在收地範圍之內,須另謀出路。 發言人又指,設10年期限為局方一直沿用的基準年期,亦具需要性,以免有投機人士伺機混水摸魚,局方事前未有與業界進行商討。 如居住於房協的租住單位,住戶亦須於住滿五年時申報是否在本港擁有私人住宅物業。
政府是根據香港相關條例收回私人土地作公共用途,受影響的註冊土地業權人可按有關條例向政府提出法定補償申索。 政府根據《收回土地條例》和《道路(工程、使用及補償)條例》收地,受影響的土地於收地公告張貼後三個月歸還政府。 當局會與相關土地業權人和受影響住戶及業務經營者保持溝通,妥善處理補償及安置事宜。 元朗南收地賠償 署方又指出,該發展計劃包括工地平整和基礎設施工程,讓已平整的土地可用作發展公營房屋、容納棕地作業的多層樓宇、鄉村遷置區、公共休憩用地及部分環保運輸服務預留用地。
當時政府引例收回79幅私人土地,涉及3.5公頃面積,當中包括鳳池村、楊屋新村和永寧村3條非原居民村落。 元朗南收地賠償 政府早前就精簡發展程序提出多項建議,包括公共用途的改劃一旦經行會覈準,就可展開洽談收地程序。 劉國勳議員相信,配合優化收地賠償制度,雙劍合璧,可以更大力度加快公營房屋項目發展,掃除爭議,市民可以加快上樓,安居樂業。 元朗南收地賠償 政府計劃修訂收地補償制度,包括把「特惠分區補償制度」的四個級別合併為兩個級別,劃一所有發展用途的收地補償;及降低棕地業務經營者「露天與戶外業務經營者的特惠津貼」營運年期的門檻及賠償的限制。 選擇「免經濟狀況審查」安置的受影響合法租戶須在緊接清拆前登記日期前在有關物業居住滿最少7年,並符合「不得擁有住宅物業」等相關規定。
根據現行的農作物特惠津貼評估機制,地政總署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一般會在收回土地或清理前進行初步視察,以初步估計所涉及農作物的範圍和種類。 在收到申索後,地政總署及漁護署會再進行實地視察,漁護署會進行農作物點算及評估。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至於農用工具和農舍等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政府也會在同一時間張貼拆除農場雜項永久改善設施通知書,邀請受影響人士提出申索。 不符合特惠補償或安置資格的住戶的情況包括:住戶擁有香港住宅物業、所居住的構築物屬於違法搭建(即沒有寮屋登記或土地文書紀錄)、或住戶是現有公屋租戶等。 在清拆前登記中記錄在案的構築物/寮屋住戶,不論住戶是否符合安置資格,均可以獲發住戶搬遷津貼,金額視乎住戶人數而定。 換言之,即使在本港擁有住宅物業、為現有公屋租戶、正在或曾享有任何形式的資助置業計劃或相關福利、相關構築物屬於違法搭建(即非持牌或已登記牌構築物)的住戶遷出時亦可領取搬遷津貼。
元朗南收地賠償: 選舉結果
惟截至提名期完結,所有有意參選的民主派人士皆沒有取得足夠三會成員提名而未能報名參與今屆的區議會選舉。 寮屋住戶搬遷津貼的計算基準參考基本裝修費用,搬遷費用、固網電話搬遷費用,以及裝修期所需的一個月租金。 已婚人士必須與配偶一同申請(已離婚、正進行法律程序辦理離婚、配偶未獲香港入境權或已去世者除外),不得分戶。 除此之外,尚有不少的政府部門,亦製作了由其首長率領部下呼籲選民投票的宣傳短片,計有保安局[42]、公務員事務局[43]、警務處[44]、入境事務處[45]及房屋局[46]等。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收地賠償: 元朗南年底收地 逾500戶迫遷 居民望李家超到訪
刊憲當日,地政總署職員到其中一條受影響的吳家村進行人口凍結登記,不過吳家村村民強烈反對錦田南收地發展規劃,其中一名村代表更批評,政府在刊憲前完全沒有與居民作任何諮詢,認為強行收地做法不妥。 本港現有四十三個本地豬場,集中在元朗一帶,政府前年提出發展元朗南新市鎮擴展部分,發展範圍涉及三個豬場,將不予保留。 古洞北及粉嶺北新發展區的分區計劃大綱圖已於2015年6月16日獲得行政長官批准。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元朗南收地賠償 在工務計劃中編號為774CL 及7759CL 的擬建道路工程及排污設備工程的圖則及計劃已在2015年12月刊憲。 受政府發展清拆行動影響的合資格業務經營者,倘若其業務運作無違反地契條款,即使運作不足 2 年或不接受政府發放的特惠津貼,仍可以在現行政策下就土地被收回而造成的損失,根據有關條例向當局提出法定補償申索,作為替代選項。 計劃接受申請的期限已延長至 2024 年 元朗南收地賠償2025 12 月 31 日,以容許住戶有更多時間瞭解登記計劃和進行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