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上週三(26日)到訪所見,A地皮現時空置,被鐵絲網圍封,長滿雜草。 規劃署資料顯示,該地段曾在2010年9月申請興建三幢村屋,但被城規會以「擬建的三幢小型屋宇均有多於50%的覆蓋範圍位於『鄉村範圍』和『鄉村式發展』地帶外,也沒有涉及特殊情況,足以支持批予許可」為由拒絕。 翻查資料,相關項目曾經備受爭議,在合併發展前,屯門新慶路的公屋發展計劃本來擬興建約8,000夥,但後來卻大減至1,500夥,房屋署亦承認曾先後5次與部分區議員及鄉事派「摸底」,被形容為橫洲事件翻版。 署方表示,發展位於屯門新市鎮邊陲以北,現時土地主要用作棕地用途,當中包括露天貨倉、鄉郊工場、製冰和漂染廠及倉庫,並夾雜臨時住用構築物、農地、墳墓及骨灰龕。

  • 據悉,新慶路康寶路一帶現時為未發展土地,該土地主要用作棕地用途,包括露天貨倉、鄉郊工場、製冰和漂染廠及倉庫,同時夾雜零散的臨時住用構築物、農地、墳墓及骨灰龕。
  • 記者上週三(26日)到訪所見,A地皮現時空置,被鐵絲網圍封,長滿雜草。
  • 翻查政府文件,原計劃的新慶路公屋項目佔地8.7公頃,但貼近原居村落「新慶村」的一段收地範圍,劃界凹凸不平,有兩處特別凹了下去,這兩幅土地有避過收地的嫌疑,其中一幅(A地皮)與潘女士的住所僅一屋之隔。
  • 而查冊所得,有明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為KWOK WAI MING。
  • 政府2014年時曾提議,在屯門新慶路興建8,000個公屋單位,五次「摸底」後卻遭屯門區議會反對,城規會及後批准範圍內兩個地產商豪宅項目,建屋計劃的大片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 至於另一幅避過收地的B地皮,查冊所見,現時地主為協權有限公司(UNION KIND LIMITED),公司唯一董事是蕭照財,亦是新慶村的原居民。

兩名蕭姓新地主同住,報稱住址正在新慶村內,該村為蕭姓;而鄭姓新地主的報稱地址則在屯門稔灣村,該村原居民為鄭姓,故三人均應是原居民。 署方估計,是次計劃可興建21,600夥公營房屋單位,容納約61,000名人口,預計入夥年份為2030至2033年。 記者嚴選屯門7大美食推介,包括主打無味精住家飯的閨•家、Facebook米線關注組推介的雲川燒米線、泰式香蕉煎餅泰小子、性價比高漢堡店屯門牛等。 元朗區的洪水橋北新發展@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4,434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6,254人。 屯門新慶村2025 主要街道包括洪水橋田心村、洪水橋丹桂村、洪水橋新生村、屏山新慶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4,430,年齡中位數為 屯門新慶村 41.8歲。

屯門新慶村: 屯門新慶村

記者上週三登門造訪,發現上址用作寫字樓,由有明發展有限公司經營,地下停泊近十架包括寶馬、AUDI等的名車,旁有一個流水風水池。 據悉,該公司從事物業買賣,職員透露是「買地返來,幫人申請改做倉」,可謂倉地「龍頭大佬」。 但該職員稱,公司經營者正是地主,但強調並非姓蕭,附近倉地亦非由他們代理或出租。 而查冊所得,有明發展有限公司的董事為KWOK WAI MING。 屯門區的藍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2,39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3,078人。 屯門新慶村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豫豐花園,綠怡居,怡廬,詠柏苑,屯子圍。

合併後,屯門新慶路及康寶路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將涉29.7公頃,當中包括社會福利設施 、 屯門新慶村2025 屯門新慶村 幼稚園、學校、零售設施、休憩用地、兒童遊樂場、公共運輸交匯處及其他基礎配套設施。 規劃署表示,政底決定合併新慶路及康寶路兩幅相鄰土地,以作綜合規劃發展,並已完成擬議發展的發展概念圖。 屯門新慶村 資料顯示,該址鄰近屯門藍地的私人屋苑「茵翠豪庭」和原居村落新慶村。

屯門新慶村: 倉地「龍頭大佬」未被收地 地主為原居民

受影響市民聯同區議員於今日(6日)在屯門區議會向發展局代表遞信請願,要求完善周邊配套及進行充分諮詢。 會上,譚就兩幅土地避開收地向規劃署及房屋署代表查詢,獲回覆不清楚固中原因。 房署總規劃師方德韶承認,當局2014年將項目提交區議會時,「準備得倉卒」, 現時正由土木工程拓展署研究可行發展方案,但強調規劃仍未成熟,未能交代發展詳情及時間表。 屯門欣田區議員賴嘉汶表示,除新慶路及康寶路的公營房屋發展計劃外,現時屯門54區正在興建兩個大型公屋計劃,日後屯門西北區人口定必會急速增加,對附近居民造成重大影響。 【Now新聞臺】政府計劃在屯門藍地發展公營房屋項目,範圍內除德保雪粒外,亦有一些作業,包括車房等受影響。 他們聯同附近新慶村村民批評政府事前無諮詢,至今未知搬遷及賠償安排,感到很徬徨。

公屋計劃現時目標是在短時間內落成2.16萬夥公營房屋,而相關配套或未能同步落實,也是居民關心的問題,區內的交通配套及社區設施亦向來為人詬病。 屯門新慶村 賴嘉汶指,隨着屯門西北區急速發展,現時藍地交匯處已經不勝負荷,經常出現嚴重擠塞,更蔓延至青麟路、屯門醫院,甚至屯門公路,影響全屯門區居民。 屯門新慶村 屯門新慶村2025 據悉,新慶路康寶路一帶現時為未發展土地,該土地主要用作棕地用途,包括露天貨倉、鄉郊工場、製冰和漂染廠及倉庫,同時夾雜零散的臨時住用構築物、農地、墳墓及骨灰龕。

屯門新慶村: 屯門豫豐花園3房「移民盤」減價近7% 以505萬元沽 同屋苑業主跌市增持自用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9,200,年齡中位數為 屯門新慶村 屯門新慶村 41.8歲。 她亦認為,新慶路康寶路公屋的交通只靠擴闊的L7路作主要出入路段不足夠應付龐大流量,相信五柳路日後將成交通樽頸位,而出入的主要交通通道仍需要依賴藍地交匯處,使其無法起分流作用,塞車問題亦未能解決。 署方建議,將現時大綱圖的「住宅(戊類)」和「綠化地帶」,改劃成為「住宅(甲類)」和「政府、機構或社區」地帶。

  • 賴嘉汶表示,收地賠償和安置是將會是在地居民最關注的問題,要求政府需要充分諮詢受影響的市民。
  • 主要街道包括洪水橋田心村、洪水橋丹桂村、洪水橋新生村、屏山新慶村。
  • 受影響市民聯同區議員於今日(6日)在屯門區議會向發展局代表遞信請願,要求完善周邊配套及進行充分諮詢。
  • 他又稱,保留區內工業亦是討論的焦點,但據其親身觀察,收地範圍內多是車場、貨倉、寫字樓,認為政府需清楚交代避過收地的兩幅土地現時及將來的土地用途,亦要解釋劃界的原因,有關地主是否與原居民有利益關係等。
  • 政府一度稱建屋數量不變,但及後又回應指要重新研究,目前仍正在研究,包括向西面延伸建屋範圍,以及增加地積比率等方法,稱兩部份可分別興建1,700及5,600個公屋單位。
  • 兩名蕭姓新地主同住,報稱住址正在新慶村內,該村為蕭姓;而鄭姓新地主的報稱地址則在屯門稔灣村,該村原居民為鄭姓,故三人均應是原居民。
  • 有「橫洲翻版」之稱的屯門新慶路公屋項目,由8,000個單位縮至1,500個,但政府於9月底強調,計劃的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單位數字仍有待敲定,預計發展建議在現有十年計劃後方可完成」。

賴嘉汶表示,收地賠償和安置是將會是在地居民最關注的問題,要求政府需要充分諮詢受影響的市民。 新慶村居民代表黃楚文估計,該兩幅土地較為接近原居民村落,繞過它們是避免與公屋項目太貼近。 黃強調,村民及區議員反對公屋項目是基於當局未有提出完善的交通配套,批評政府「插針式建屋」無視居住環境太迫的問題。 屯門新慶村2025 這間在屯門藍地的車房經營已40年,政府計劃在藍地一帶收地,興建公營房屋。 政府2014年時曾提議,在屯門新慶路興建8,000個公屋單位,五次「摸底」後卻遭屯門區議會反對,城規會及後批准範圍內兩個地產商豪宅項目,建屋計劃的大片被分割得七零八落。

屯門新慶村: 屯門藍地擬建逾2萬夥公屋 料容納約6.1萬人 最快2030年入夥

附近的新慶村,部分地方亦納入收地範圍,約80戶受影響,包括已居住50多年的吳先生,他指政府去年八月曾入村短暫諮詢。 兩日後就通知要收地,沒有交代過安置及賠償安排,令他們感覺很徬徨。 屯門新慶村2025 屯門新慶村 至於另一幅避過收地的B地皮,查冊所見,現時地主為協權有限公司(UNION KIND LIMITED),公司唯一董事是蕭照財,亦是新慶村的原居民。 A地皮及後一拆為四,除了一幅土地繼續由地主麥順發、梁葵嬋持有外,其餘三幅在2012年3月分別出售予鄭志堅、蕭吉興及蕭錦強。

屯門新慶村: 屯門新慶村 位置地圖

有「橫洲翻版」之稱的屯門新慶路公屋項目,由8,000個單位縮至1,500個,但政府於9月底強調,計劃的研究工作尚未完成,「單位數字仍有待敲定,預計發展建議在現有十年計劃後方可完成」。 雖然項目短時間未能上馬,但在收地範圍內紮根多年的非居民仍面臨被迫遷的命運;相反,有原居民持有的土地,包括一幅曾申請興建丁屋被拒的丟空地皮,以及另一幅正營運倉地投資公司的棕地,卻恰好避過收地劃界。 屯門新慶村 規劃署及房屋署代表今日(1日)在區議會上表示,不清楚兩幅土地避過收地的原因。 據早前規劃署提交予區議會文件,政府計劃在屯門新慶路及康寶路兩幅土地,興建大型公營房屋,預計可興建2.16萬夥,容納約6.1萬人,料2030至2033年入夥。 有區議員表示,區內有其他公屋計劃正在進行,落成後,屯門西北將會激增十多萬人口,憂周邊配套追不上人口增長。

屯門新慶村: 屯門藍地一帶擬收地建屋 村民及廠戶不滿欠諮詢及補償建議

政府一度稱建屋數量不變,但及後又回應指要重新研究,目前仍正在研究,包括向西面延伸建屋範圍,以及增加地積比率等方法,稱兩部份可分別興建1,700及5,600個公屋單位。 翻查政府文件,原計劃的新慶路公屋項目佔地8.7公頃,但貼近原居村落「新慶村」的一段收地範圍,劃界凹凸不平,有兩處特別凹了下去,這兩幅土地有避過收地的嫌疑,其中一幅(A地皮)與潘女士的住所僅一屋之隔。 屯門新慶村 她自嘲說:「鄉下人鍾意鄉下地方。」但其住所位於新慶路公屋項目範圍內,將被政府收地起屋,她對此表現得甚為氣憤。 屯門新慶村 規劃署日前向區議會提交文件,決定合併屯門新慶路及康寶路兩幅土地,以作綜合規劃發展。 整個發展計劃佔地近30公頃,預計可興建2.16萬夥公營房屋,容納約6.1萬人,估計入夥年期為2030至2033年。 他又稱,保留區內工業亦是討論的焦點,但據其親身觀察,收地範圍內多是車場、貨倉、寫字樓,認為政府需清楚交代避過收地的兩幅土地現時及將來的土地用途,亦要解釋劃界的原因,有關地主是否與原居民有利益關係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