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某中學明明知道(根據教育局提供的資料)有 90% 的學生屬於 Band 1,10% 屬於 Band 2,並且大部分學生在「成績次第」中排名前 40%,但該中學卻不能向外界公開這些數據。 教育局會依據三次小學呈報的學生校內成績名次(通稱為呈分試,通常在五年級下學期和六年級上、下學期),再加上每所小學過去畢業生中一入學前測驗的成績,進行調整,從而為全港的小六學生計算一個總分。 這個總分將所有學生按照高低排序,這種排序稱為「成績次第」。 將這個次第平均分成三個組別,就形成了第一、第二和第三「派位組別」,即所謂的 Band 1、Band 2 和 Band 中學band 1 3 學生。 這裡不進一步說明「派位組別」和「成績次第」的具體用途。

  • 而每間學校的程序都或有出入,家長應盡早向心儀學校查詢,以免錯過期限。
  • 例如某小學今年共有100人升中,根據其學兄學姊的中一入學前香港學科測驗成績,今年有50%的學生被列為「Band 1」組別。
  • 參加派位的學生將於四月尾收到統一派位申請表、統一派位申請須知以及所屬學校網中學一覽表,家長須於五月頭將統一派位申請表經子女交回子女就讀小學再呈上教育局。
  • 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基督教團體有 中學band 1 147 間,天主教團體有 88 間,佛教團體有 23 間,道教團體有 6 間,嗇色園辦有 5 間,回教團體有 中學band 12025 1 間中學。 內地家長如果想要爲孩子準備到香港中學插班,一定要記得提前做好準備,最好不要等教育局分配學位,要主動申請,香港不分小升初、初升高,選擇一所好中學,後面孩子上大學才更有利。 但是,教育局並不會公佈每名學生所在的所屬組別,並非對學校的等級劃分。 也就是說“band1學校”這種說法其實是根據以往錄取的學生組別來定的,如果一所中學過往所錄取的學生大多數都屬於Band1學生,那這所學校就被大家認爲是Band1學校。 如果成績介乎兩組之間,不肯定子女的「派位組別」,就建議採取保守政策。 例如成績介乎第一及第二「派位組別」之間,可以選擇學位較多的BAND 1 學校爲第一志願,其他就全部選擇BAND 2 中學,即使最後屬「第二派位組別」,仍然有機會獲派首三志願。

中學band 1: 教學情況

第一階段:自行分配學位此階段最多佔中學的30%中一學額,家長可選擇最多兩間中學,並自行向學校提交申請表格,有關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不參與「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直資中學、所有私立中學則不會經教育局程序收生,家長需要自行向學校申請。 而每間學校的程序都或有出入,家長應儘早向心儀學校查詢,以免錯過期限。

  •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畢業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 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公開試大取得更好的成績,不盡是學校老師的功勞。
  • 在 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他們的學生於四科核心科目中,超過九成都考獲第 2 級或以上!
  • 它包括了辦學理念,行政管理,以及師資,師德,師能等眾多因素。
  • 內地家長如果想要爲孩子準備到香港中學插班,一定要記得提前做好準備,最好不要等教育局分配學位,要主動申請,香港不分小升初、初升高,選擇一所好中學,後面孩子上大學才更有利。
  • 然而,這種根據學生最終成績劃分中學 Banding 的方法也存在一些困難。
  • 教育局其實並無把「Banding」資料公開,理由是避免一些學校被標籤。

德雅中學是一所津貼英文女子中學,是深水埗區的頭十名學校,效法教育家聖若望鮑思高創立的「預防教育法」,結合基督教傳統與創新來教導學生。 今年在深水埗區排名第五,所以學校Banding 上一定屬於Band 1B。 而在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有大約 62.2%的中六生獲本地學士課程取錄,中六畢業生升學率更有大約 96.4%! 絕對是區內的精英學校,而學校亦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比賽及國際考試,放眼國際。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是一所津貼Band 1C的男女英文中學,為拓展學生多元化的學習經驗,他們更會用英語話劇培育資優生,可見學校教好英文的決心! 20%的學校老師更有博士學歷,在2020年的文憑試中,有94%的學生考獲本地副學位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中學band 1: 學校環境

教育局把全港所有小六畢業生按學業成績分成三個組別:組別一至組別三。 「組別一中學」是指它的中一新生大部份來自組別一的小六學生。 「組別 1A, 1B, 1C」的區分是來自組別一學生的多少。 英中,即是以英語授課的中學;中中,即是以中文授課的中學。 現在,香港的中學實際上不再二元地分為英中和中中了,但坊間及傳媒仍常使用「英中」指「傳統英文中學」及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 中學band 1 這裡提供的英中/中中分類只作參考,請用戶小心求證。

全校語文政策:使用普通話教授中文,廣東話教授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其他科目實施全英語教學。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著重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及分析、解難、表達、創意、批判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 學校鼓勵各學科舉行跨課程活動,以融匯不同的學科知識,並因應學生的能力及需要,設計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使學生能更有效學習不同的學科知識,並推動電子學習,使學生能在課後進行自主學習。

中學band 1: 元朗中學Band1 7大盤點 校內外活動 培養學術、德育兼備年輕人

在 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聖母玫瑰書院有大約80%的中六生獲本地學士課程取錄! 數字十分驚人,入了聖母玫瑰書院,就好像已經有入大學的入場卷,收生過程一定競爭激烈。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是一所英文中學,秉承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透過學校,傳道服務」及 「全人教育」的辦學精神,向學生提供優質教育服務。 在 2020 年度的文憑試中,本地學士課程取錄比率就有54%,當中95%更成功升學,所以一直與同區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成績相約。

想知道中學的「Banding」,除了「靠估」的收生派位組別資料外,亦可以參考學校的公開試成績,及大學入讀率等。 大部分中學都會公開這些數據,因此參考的價值、可信度亦更高。 在「統一派位」中,第一派位組別(「BAND 1」)的學童會先獲分派學位,組別中又以隨機編號最小的先獲分配。 換言之,在「第一派位組別」中,隨機編號最小的該為申請學童,他的第一志願學校會被最先分配。 教育局會將全港學生的分數按高低排列,再平均分成三組,包括第一、第二、及第三派位組別,亦即俗稱的「BAND 1」、「BAND 2」和「 BAND 3 」。 每個組別分別佔全港33.3%學生,「第一派位組別」為排名最高的全港頭33.3%學生,「第二派位組別」為排中間的33.3%學生,「第三派位組別」就是排名最低的33.3%學生。

中學band 1: 新界北區直資中學

此階段最多佔中學的30%中一學額,家長可選擇最多兩間中學,並自行向學校提交申請表格,有關申請不受地區限制。 教育局每年都會把全港升中的小六學生的考試成績,平均分成三個組別,即是第一派位組別(Band 1)、第二派位組別(Band 中學band 1 2)和第三派位組別(Band 3)。 每個組別均佔全港三分之一的學生:「第一派位組別」是全港成績排名最高的33.3%學生,「第二派位組別」是中游的33.3%學生,「第三派位組別」就是下游的33.3%學生。 因此,如果一所中學實施「全開英文班」,俗稱為「英中」,我們可以推斷該中學收納的新生絕大多數來自 Band 中學band 12025 1 派位組別的小學畢業生。

中學band 1: 統一派位 (中學)

東華三院陳兆民中學是一所資助英文男女校,在最近一屆已公佈的文憑試成績評估出來的中學排名中,於同區排名排第七名,是數一數二的葵青區中學。 中學band 12025 中學band 12025 而中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93%,而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 的比率亦有69%,亦是Band 中學band 1 1學校的實力表現。 因為東華三院一直積極推動全人教育,就曾經有學生於英國裏茲大學獲東華三院獎學金管理委員會審批,而有機會修讀法律系,而學生亦有機會到三藩巿、倫敦、洛杉磯等地方學習,這就是有資源的優勢。 教育局其實並無把「Banding」資料公開,理由是避免一些學校被標籤。

中學band 1: 資助中學

BAND 1學生多來自中高產家庭,BAND 3學生多來自基層家庭,兩者的家庭對子女的學習支援不可同日而語。 BAND1學生的家庭有更好的學習設備,更多的學習資源,有條件去名牌補習社補習,有能力聘請家庭補習教師。 中學band 12025 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公開試大取得更好的成績,不盡是學校老師的功勞。

中學band 1: 元朗區中學排名

家長可於每年十二月和三月經小學向教育局申請跨網派位,如申請獲審批,學生將轉往居住的地區進行派位,否則將於小學所在校網進行派位,申請一經審批,不得再作任何的變更。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景嶺書院的資訊。 教育成效並不能只看學生的終值成績,還要看增值成績。

中學band 1: 教學語言

人們常常談論中學的「Banding」等議題,這讓很多人誤以為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但事實上,教育局從未為中學制定過這種「分類」,大眾所謂的「Band 1/2/3 中學」只是普遍的共識。 這種組別分類僅用來簡單區分不同學校的教育水準或學生素質,並且可幫助選擇適合的中學。

中學band 1: 新界北區(6所”Band1″)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沙田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沙田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沙田區,但有部分學位會分配給深水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大部分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通過全面及均衡的課程設計,鼓勵同學修讀不同範疇的學科,並建立積極進取,敢批判、主動學習的求學精神。 其他學科亦通過多元的活動,例如參觀、遊學團、工作坊及學習經歷日等,讓學生走出課室,體驗第一身學習經歷。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中學band 1: 學校類別

實力已經是不用懷疑了,相信大家都知道現在學位難求! 而在今年的學校排名中,香島中學就排在深水埗同區的第九位,是頭十的鐵膽,亦都相傳他們只收band 1的小學生,相當嚴格。 即使它是直資學校,但它都會幫助優秀及家境清貧的同學,會予助學金幫助,學校亦因此連續兩年獲取「關愛校園獎」,直資學校不是隻有富有家庭纔可接觸。

大部分中學都會公開這些數據,因此參考的價值、可信度亦更高。 升中選校時,家長經常提到學校「BAND幾?」、「Banding」等問題,令不少人誤以爲中學的「Banding」是官方資料。 乙部:乙部受子女所屬的校網限制,家長可以填寫最多30間校網內的中學,並按意願排先後次序。 中學band 1 總體較好的學生組成的學校也就意味着學習習慣、學習氛圍會更好一些,所以Band 1的學校更受青睞。 而且,學生如果能上Band 1 學校,某種程度上來說升學就有了保障。 相信各位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可想而知,附近環境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學校亦經常提升教育方法,例如以新科技加入教學,多媒體教學基本已套用於各科目,老師們都已經完成資訊科技的訓練,與時並進,在這個變化多端的世界,學校同樣都要改變才做到作育英才的偉大任務。 而「他區」是指該中學,在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階段,提供學位予其他地區。 官立學校是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及直接資助計劃(直資)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中學band 1: 元朗中學6.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另一種較為廣泛理解和接受的方法是,根據中六學生的成績來區分各中學的 Banding。 許多中學每年都會公佈畢業生的公開試成績(例如:DSE 達 3322+2 比率)和升學比率(例如:入讀8大比率、升讀本地及非本地學位課程比率、中六畢業生升學率)。 大致上,根據這些統計數據,依照成績的高低,將中學大致分為 Band 1、Band 2 和 Band 3,每個 Band 還可以細分為 A、B、C。 AfterSchool 是一個針對DSE而設的網上補習平臺,課程涵蓋多個 DSE 科目,讓同學足不出戶就可以享有優質教學。

總括而言,BAND 3學校只是中一學生入校的成績差,並不表示它的辦學成效和教學質素差。 因為學校的好壞不是以它招收學生的成績高低來論定的。 中學band 12025 它包括了辦學理念,行政管理,以及師資,師德,師能等眾多因素。 在這些方面,BAND 1學校並不必然就比BAND 3學校好,事實上有些BAND 1學校在這些方面都比BAND 3學校差。 中學band 1 不少BAND 中學band 12025 3學校的老師反而更有教學熱誠,更願意去了解和關心學生。 對於學生生活上的困難,以及學習成績以外的需要,也會給與更多的實際幫助。

中學band 1: 新界中學排名

不少家長望子成龍,希望子女可以進高Banding高排名的學校,可是排名不代表一切,有時候排名相差幾位的學校可能實際上成績上分別不大,然而校風差距甚遠,因此也要列入考慮。 古語有云,孟母三遷,選擇學校時除了成績和校風,環境也是一大要素。 中學band 1 若學校環境不佳,龍蛇混雜,學生上學下課亦可能會受到影響。 相反,若學校位處於有書卷氣、清幽的地方,學生或多或少都會受到薰陶。

所以,孩子如果進入Band 1 學校,考入港八大的機率就比較高。 不過,由於「第一派位組別」會優先派位,如果肯定子女屬「第一派位組別」,亦可以將所有BAND 1 學校先填入,才填BAND 2 中學band 12025 學校。 即使網內所有BAND 1 學校都不取錄,仍然能確保入讀BAND 2 學校機率比「第二派位組別」的學童高。 中學band 1 當大約得出子女「派位組別」及中學的「Banding」後,就以此為據填寫志願。 一般建議按照子女所屬的「派位組別」,選擇同一「Banding」的中學。

中學band 1: 升中2023|喇沙書院2024/25學年中一入學講座5大重點 「自行分配學位」報名面試全攻略

我們搜邏一些關於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的報導,讓你有更多資料去了解這學校。 全校語文政策:學校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公民、經濟與社會(中一至中三)、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六)、旅遊與款待、圖書館課、體育科及社創課程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中學band 1 學校注重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各項活動及每日早會均以英語進行。

中學band 1: 全港中學排名2023(更新3月1日 12:30pm)

故此,以公開試成績來比較BAND1和BAND3學校的教育成效,並不公平,亦不恰當。 香港並沒有任何學校評級制度,教育局也從沒有列明哪一所中學是BAND 1中學,哪一所是BAND 2或BAND 3。 一直以來家長動輒掛在口邊的學校BANDING,其實只和香港升中的派位機制有關,和辦學質素無關。 回到家長最關心的學業成績上,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一直都是Band 1,在2020年的文憑試中,他們的學生就有超過93%考獲本地學士課程最低入學要求,即是他們九成已經可以參與JUPAS! 數據證明一切,家長們如果在為小朋友找葵青區中學而煩惱,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絕對是你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