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暖內衣有良好的透水氣度非常重要,因為人類皮膚會自然產生濕氣,若這層濕氣無法有效排走,會令人產生焗熱及濕黏的感覺。 20款樣本中,「Uniqlo」、「Giordano」、「Bossini」、「馬莎」、「The North Face」及「mont-bell」均屬透水氣度較高,穿上時較舒適。 20款樣本中,Uniqlo、Giordano、Bossini、馬莎、The North Face及mont-bell均屬透水氣度較高,穿上時較舒適。 標榜能吸濕發熱的保暖內衣,原理是纖維吸收人體蒸發的濕氣,水分子由氣態轉化為液態時會產生凝結熱的放熱現象,藉此提升布料溫度。 部分生產商會在纖維表面加入親水材質,用以提升布料的發熱效果。
纖維吸濕性愈好,發熱性能就-愈強,有生產商會在纖維表面加入親水材質,以提升布料的發熱效果。 但要注意,假如衣物的保溫效能較差,其實作用也不大,因為發熱後產生的熱量很快便會流失。 報告中指出各測試樣本的保暖程度差異頗大,當中保暖度最高為Baleno,平均保溫值為0.23clo,而保暖度較低的則是Topvalu及Gunze,平均保溫值為0.12clo。 在吸水速度的測試結果顯示,8款保暖內衣樣本吸水速度較慢,需1分鐘以上才能將水珠完全吸收,其中1款女裝運動底層衣,其貼向皮膚的一面的內層,需1分鐘以上才能把水珠吸走,僅獲1點評分。 Uniqlo測試樣本於洗濯30次後,平均保溫值提升為(clo)0.22,表現理想。 超極暖系列與一般的「H eattech」相比,擁有約 2.25 倍保暖度,而其透水氣度較高,適合當T 恤穿用。
消委會保暖內衣: HeatTech 透水氣度測試
遇上現在乍暖還寒的日子,一件大衣好像有點過火,只穿一件上衣又略嫌不夠,保暖衣與背心外套的搭配就恰到好處。 對保暖內衣外穿仍有顧慮的話,外搭背心外套,也是不錯的方法,為上身打扮加混時尚感。 而貼身的保暖衣亦相當修身,突顯纖瘦的手臂位置,不會為冬日打扮帶來臃腫感。 雖然近日溫度回升,但天文臺卻預料下週三天氣會再次轉冷,甚至低至6度,看來大衣和其他保暖衣物仍然未需要「打入冷宮」,還是要做好禦寒的準備。
- 而貼身的保暖衣亦相當修身,突顯纖瘦的手臂位置,不會為冬日打扮帶來臃腫感。
- 排列榜首的是 Wed’ze測試樣本,而mont-bell HeatTech則位列第二。
- 而「濕氣」會由皮膚表面透過衣物布料上的孔隙散發到空氣中。
- 消委會比對保暖衣在未洗前,及洗濯30次後的保暖程度,發現絕大部份樣本不但沒有減少,部分更勝未洗濯前,其中一款更比洗濯前約高出1.8倍!
- 而保暖值最高的為「Baleno」 ,平均保溫值有 0.23clo。
- 消委會估計,是由於樣本經洗濯多次後,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可以保存更多空氣,以防止熱量流失所致。
- 其平均保溫值由0.15clo下降至0.06clo,換言之其保暖能力於洗濯30次後下降6成。
保溫值升幅最多的「Thermo-wave」,平均保溫值由洗濯前的0.10clo增至0.28clo,前後相差約1.8倍,這可能是由於樣本經多次洗濯後,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能保存更多空氣所致。 相反,「音樂肌着」的保暖能力於洗濯30次後下降6成,平均保溫值則由0.15clo下降至0.06clo。 消委會估計,是由於樣本經洗濯多次後,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可以保存更多空氣,以防止熱量流失所致。
消委會保暖內衣: 馬莎 Marks & Spencer Everyday Warmth Thermal Heatgen Long Sleeve /T61/9100(購買)
而水分傳導性能方面,Baleno及The North Face為最出色。 消委會保暖內衣2025 15款日常內衣中,以Baleno Thermal Extra的保暖度最高,平均保溫值為 消委會保暖內衣 0.23clo(clo值為0等於一個沒穿衣服的人的狀態),名列所有樣本中的第3位。 而大家常穿的Uniqlo Heattech(這次的樣本是極暖Extra Warm)則為 0.17clo,名列所有樣本中的第9位。 另外,日本製的Heat Hot及柬埔寨製的馬莎內衣亦位列最保暖的頭5位之內。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模擬用家在整個冬季穿着樣本30次,再測量其布料的熱阻,當中15款產品均被證實會愈洗愈暖,其中6款產品保溫值比洗濯前高20%以上。
消委會過去曾測試了20款聲稱具保溫、保暖、防寒效能的長袖內衣,當中15款為日常穿着的內衣,另外5款聲稱適合於運動或戶外活動時穿着的底層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2025 主要比較各樣本的成分吻合度、功能表現(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及耐用程度(布料強度、洗濯後的尺吋及外觀變化及抗起毛球度等)。 很多消費者都擔心保暖內衣愈洗愈不暖,消委會發現結果恰恰相反! 消委會保暖內衣 當中「Thermowave」升幅最大,從0.1clo升至0.28clo! 相反,「音樂肌着」清洗30次後,保溫值從0.15clo跌至0.06clo,下跌六成。 消委會解釋指,保暖內衣愈洗愈暖或因樣本經清洗多次後,布料蓬鬆度增加,纖維間保存更多空氣,阻隔熱量流失。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20款Heattech大比拼!Baleno勝Columbia UNIQLO愈洗愈保暖
當然,保暖內衣除了講求保溫效能,其舒適程度,如透氣、吸汗程度、以及衣物布料會否含致敏化學物都是選擇保暖內衣的關鍵。 當環境溫度低於人體表面溫度時,人體產生的熱量便會透過衣物布料由內向外流失。 消委會保暖內衣 而在常見的內衣布料材質中,羊毛、聚丙烯腈(acrylic)、粘膠及莫代爾的隔熱性就較高。 值得一提的是,消委會報告再次反映價錢高低並不代表一切。
- 測試主要想比較保暖內衣的功能表現,包括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及耐用程度包括布料強度、洗濯後會否變形、抗起毛球度等。
- Uniqlo測試樣本於洗濯30次後,平均保溫值提升為(clo)0.22,表現理想。
- 消委會發現不同的保暖內衣,平均保溫值可相差約1倍,並分別推介了男女保暖內衣之王,其保暖性能高而又同時排汗乾爽。
- 測試中保暖度較低的樣本,其布料厚度都是0.5毫米或以下;另外,布料紗線的密度愈高,紗與紗之間的氣孔容量就愈大,纖維間就能保存愈多空氣。
- 因此,在洗濯這款保暖內衣時,除了袖口領口等,需要稍用力搓洗外,其他部位只需輕力搓洗便可。
其他樣本如「Uniqlo」的保溫值亦由0.17clo升至0.22clo;「Baleno」則由0.23clo升至0.26clo;「Topvalu」亦由0.12clo升至0.19clo。 從消委會的測試結果可見,多款保暖內衣經過多次洗濯後,保暖能力不跌反升。 消委會保暖內衣 在測試中, 消委會把保暖內衣洗濯30次,然後測量其布料的熱阻,記錄在洗濯前後保暖效果的變化。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透水氣度
消委會曾就市面20款Heattech保暖內衣樣本進行測試,即睇:消委會保暖內衣測試結果;另外,UNIQLO專家亦教大家保暖內衣正確穿著方法。 氣溫急降,又要出動保暖內衣禦寒,不少人擔心著得多、洗得多,可能會令內衣的保暖能力減弱。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曾測試20款保暖內衣,發現當中有15款會愈洗愈暖,部分內衣的保暖能力甚至比未洗前提高20%。
消委會保暖內衣: 內衣愈洗愈暖的祕密
不過,Thermowave內衣在洗濯30次後,出現縮水及輕微勾線的情況,而Bossini則出現扭骨。 雖說高領保暖內衣的感覺比V領及U領的更接近一般襯衣,但要令後者兩款營造外衣感覺,也不是難事。 只要加一條短絲巾作頸飾,像chocker,即時提升整體形象,減去內衣的味道。
消委會保暖內衣: 保暖效果相差可逾倍
這可能是因樣本經多次洗濯後,使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能保存更多空氣。 在20款保暖內衣及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當中,結果發現保暖程度懸殊。 消委會保暖內衣2025 其中最低和最高保溫值的保暖內衣,分別是0.12 clo和0.23 clo,相差接近1倍;運動底層衣樣本的保溫值更由0.1 clo至0.32clo,相差超過2倍。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貴唔係最好?平價都可以保暖
要清洗內膽保暖內衣,假如直接放在洗衣機、熱水洗或用力搓洗時,容易造成「抽絲」現象,意即內在纖維損壞。 因此,在洗濯這款保暖內衣時,除了袖口領口等,需要稍用力搓洗外,其他部位只需輕力搓洗便可。 15款保暖內衣中,最貴是日本製的「破無素足」女裝內衣,售$479,但其平均保溫值只有0.17clo,反而馬莎$199的女裝保暖內衣,平均保溫值達0.21clo。
消委會保暖內衣: 馬莎
布料所用紗線密度愈高,紗與紗之間的氣孔就愈多,纖維間就能保存愈多空氣。 日常內衣的排汗快乾較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的表現遜色,5款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的排汗快乾表現較佳,不過價值最貴的Columbia,保溫值則是眾多樣本之中最低。 消委會建議在戶外工作或運動,除了在乎保暖度,亦要留意排汗快乾功能。 有不少市民都擔心洗得多會影響保暖程度,是次報告則發現大部分樣本洗濯30次後,保暖程度沒有減弱,有部分樣本如雞仔嘜、Bossini、Uniqlo,洗濯後的保溫值反而增加。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平價保暖內衣足夠日常禦寒
9款保暖內衣洗濯後保溫值上升20%或以上,其中保暖能力升得最多的為「Thermowave」,平均保溫值由洗濯前的0.10clo增至0.28clo,前後相差約3倍,這可能是由於樣本經多次洗濯後,布料的蓬鬆度增加,令纖維間能保存更多空氣所致。 消委會同時指出,Thermowave內衣於洗濯30次後出現縮水及輕微鈎線,而Bossini內衣則出現扭骨情況。 消委會是次測試保暖內衣,主要比較各產品的功能表現,如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另亦有耐用程度測試,包括布料強度、洗濯後會否變形、抗起毛球度等等。 測試主裂選擇保暖度為輕度或中度的款式,質料大部分採用普遍的人造纖維或混合纖維;而測試樣主的售價由$99至$559不等(為測試該年價錢)。
消委會保暖內衣: 保暖內衣|Baleno保暖程度勝Columbia?
日本NHK電視節目《R的法則》曾介紹4件衣物穿搭術,指穿得多不一定代表比較暖,反而太密實會令體溫急漲,排出的汗水會吸熱,最終反而會令體溫下降,適得其反。
消委會保暖內衣: 消委會保暖內衣測試|UNIQLO保暖度被Baleno打低 有Heattech愈洗愈暖?
消委會解釋,不少保暖內衣經多次洗濯後,布料的蓬鬆程度增加,令纖維間能保存更多暖空氣,防止熱量流失,自然可保持身體暖笠笠。 結果發現,在15款日常內衣樣本中,「Baleno」的保暖度最高,惟較易起毛球。 洗濯前平均保溫值(clo)為0.23,而洗濯後的平均保溫值(clo)為0.26。 在樣本中檢出微量遊離甲醛,消委會建議大家將內衣清洗一次才穿著。 消委會的測試亦檢視各樣本的透水氣及排汗快乾的能力,在吸水速度的測試結果顯示,8款保暖內衣樣本吸水速度較慢,需1分鐘以上才能將水珠完全吸收,其中1款女裝運動底層衣,其貼向皮膚的一面的內層,需1分鐘以上才能把水珠吸走,僅獲1點評分。 星期二晚冷鋒將會抵港,除夕最低只有7度,大家記得注意保暖!
消委會保暖內衣: 保暖內衣愈洗愈暖?消委會解構保暖內衣4原理 (09:
當中當中15款為款是常見品牌的日常穿着 HeatTech,如Uniqlo、Giordano、Baleno、馬莎、雞仔嘜等。 測試主要想比較保暖內衣的功能表現,包括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及耐用程度包括布料強度、洗濯後會否變形、抗起毛球度等。 另外,消委會又模擬用家在整個冬季穿著樣本30次,再測量其布料的熱阻,結果發現有多個樣本均會愈洗愈暖,當中有6款的保溫值更比洗濯前高20%以上。
消委會測試20款聲稱具保溫、保暖、防寒效能的長袖保暖內衣,當中15款為日常穿着的保暖內衣,另外5款為聲稱適合於運動或戶外活動時穿着的保暖底層衣,男女裝各佔一半。 消委會發現不同的保暖內衣,平均保溫值可相差約1倍,並分別推介了男女保暖內衣之王,其保暖性能高而又同時排汗乾爽。 消委會測試20款男女裝保暖、防寒長袖內衣,包括15款日常穿著的保暖內衣,以及5款運動或戶外活動底層衣,售價由99元至559元不等,主要比較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和耐用程度。 消委會測試20款男女裝保暖、防寒長袖內衣,比較其保暖程度、透水氣度、排汗快乾程度和耐用程度。
消委會保暖內衣: 保暖程度與布料關係密切
而大家常穿的「Uniqlo Heattech(這次的樣本是極暖Extra Warm)」則為 0.17clo,名列所有樣本中的第9位。 另外日本製的「Heat Hot」及柬埔寨製的「馬莎」內衣亦位列最保暖的頭5位之內。 排汗快乾效能取決於內衣的吸水速度及水分傳導性能,測試對象中,8款內衣包括馬莎、雞仔嘜、莎娜美、Heat Hot、Uniqlo及Gunze等吸水速度慢,布料需用多於1分鐘才能把水珠完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