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乘客持超過了餘值有效期的八達通乘坐公車,收費器上顯示「假卡」,公車司機暗中報警將該人拘捕。 最後八達通卡公司公開道歉,並將八達通餘值有效期由加值後100天加長為1,000天及承諾更新收費器韌體。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目前支援不記名的租用版成人、長者以及個人八達通(包括加註「學生」身分的成人八達通),但小童八達通、樂悠卡及加註「殘疾人士」身分的成人八達通暫不能被添加。

1999年,八達通擴展至非公共運輸的零售服務,同年推出自動加值服務及八達通手錶。 八達通(英語:Octopus)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2],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建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加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 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公車、鐵路及渡輪等公共運輸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其他公共運輸,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 加值方法亦由最初的增值機擴展至商店付款處、任何港鐵站客務中心、以信用卡或者銀行賬戶自動轉賬。 如已申請「八達通銀包」(前稱「好易畀」,英語:Octopus Wallet / O!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ePay)帳戶,亦可透過八達通行動應用程式加值。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香港以外的發展

2016年5月,九巴逐步將八達通收費器改裝,直接與報站機互通。 首輪工程在設有自動報站的巴士上開展[9],工程完成後,八達通分段收費將由GPS控制,以減少車長工作程序。 時至今日,八達通業務更擴展到停車場、停車收費錶、零售及飲食連鎖店、政府普通科診所、公眾康樂設施、圖書館服務、學校等,亦可內置作為學生證、屋苑住戶證、職員證(供車長啟動專營巴士的八達通系統、到站報到,及巴士公司員工免費乘車)等用途。 來回車票售價$70.0,購票日起計三個月內有效,適用於此路線、A10、A11、A12、A26、A26P、A29或A29P線往市區及機場車程各一次,乘客登車時需將指定方向車票投入錢箱。 來回車票售價$70.0,購票日起計三個月內有效,適用於此路線、A10、A11、A12、A17、A26P、A29或A29P線任何往市區及機場車程各乙次,乘客登車時需將指定方向的車票投入錢箱。 與此同時,安達臣道發展區首兩條公共屋邨——安達邨及安泰邨分別於2016年第一季及2017年第一季落成入夥。

  • 僅管香港電車路線大部分都與香港地鐵重疊,但這是香港最便宜經濟的交通,來香港絕對要試試。
  • 感應用信用卡支付的裝置設於二維碼掃瞄器的下方,港鐵現場示範時,使用信用卡入閘毋須一秒便完成交易,港鐵指其速度與八達通、二維碼相若,不過提醒乘客預先取出信用卡。
  • 曾有乘客持超過了餘值有效期的八達通乘坐巴士,收費器上顯示「假卡」,巴士司機暗中報警將該人拘捕。
  • 巴士、小巴方面,讀卡器有按鈕為雙向分段收費而設,於部分路線,乘客可自行按鈕,或通知司機選擇只支付分段車費。
  • 八達通執行長張耀堂表示會測試在其他型號手提電話機推行新服務[13],及與其他網路供應商討論合作的機會[14]。
  • 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5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

八達通公司由1999年起,出產融合八達通功能的「八達通手錶」。 截至2003年5月31日,總共有11,482隻八達通手錶流通於市面。 社會福利方面,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運輸票價優惠計劃、公共運輸費用補貼計劃都需要使用八達通,以使用及收取社會補助。 港鐵在車費優惠上,因為乘客使用八達通會比使用單程票更節省硬幣處理成本,同時為推廣使用八達通,當乘客使用八達通乘坐鐵路,大部分車程收取的車費比單程票便宜。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香港名牌廣場區

僅管香港電車路線大部分都與香港地鐵重疊,但這是香港最便宜經濟的交通,來香港絕對要試試。 九巴月票乃九巴於2018年3月1日推出之車資優惠計劃,月票售價$800.0,乘客可透過九巴月票自助販賣機購票。 到了2013年,九巴更換八達通收費器,並與車費顯示器合二為一。

A28線全程收費為$44.0[1][2],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6]。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7]。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4]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18]。 其中,跨公司的聯營路線亦納入月票計劃,乘客可憑「九巴月票」乘搭由九巴/龍運巴士提供的班次。 乘客憑月票可以在有效月份內,每日乘搭最多10程九龍巴士及龍運巴士[3](而「A」及「NA」線則可享原價二七折優惠,不會計算每天10程合資格車程;B1線則每日乘搭最多2程[4])。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九巴及龍運巴士再增電子支付方式 12.15起送乘車優惠券

1989年,通用儲值票通用範圍擴展至九巴、城巴部份接駁地鐵的公車路線,及快餐店或自助證件相機付款等非交通支付。 運輸署已於2017年6月發出「公共交通業界引進新電子繳費系統收取車資指引」。 公共交通營辦商如欲裝設新電子繳費系統收取車資,要先向運輸署申請,同時要提交系統測試報告,以證明系統具備處理交易量的能力、繳費交易時間短促、收款處有足夠空間安裝新系統、以及之前已諮詢員工等七個要求。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隨著智能手機愈趨普及,多種不設實體卡的電子錢包相繼興起,於各零售、服務市場掀起新一輪電子錢包市場爭奪戰。

港鐵各種全月通[37]、友禮會[38]等均要求乘客持有八達通以享優惠。 由2006年12月起兩間肯德基分店曾經接受使用八達通付款[34]。 但由於其中一間肯德基結業,現時關閘、黑沙環、澳門銀河及金沙娛樂場的肯德基分店不再接受使用八達通付款。 目前,只有澳門銀河內的亞洲美食坊、紀念品售賣亭、澳門百老匯、新濠影滙部份商店及港珠澳大橋澳門邊檢大樓的港珠澳大橋穿梭巴士售票處接受八達通付款。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另外,在深圳地鐵各站設定的深圳通銀行卡自助加值機除了可以加值深圳通外,也可以加值八達通。 現在深圳和香港兩地都有銷售八達通與深圳通合作,推出於深圳及香港專用的「互通行」智慧卡,可以在深圳的各大深圳通銷售點、便利店以及香港的部分OK便利店買到。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收費

[25] 2017年10月,八達通公司開始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更換計劃的最後階段,第一代八達通將分批在2018年1月起分批失效。 [26] 在2017年9月起,透過八達通服務站更換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可獲得新設計版面的新租用版八達通。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使用教學

其實在香港都將有類似乘車方案,港鐵宣佈由 12 月 23 日(星期六)起,乘客可用 Visa 感應式信用卡來乘搭 MTR,只要乘客使用感應式信用卡、扣賬卡,又或者綁定了這兩項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機與智能手錶,在淺藍色閘機的信用卡讀卡器一拍,即可秒速出入閘。 港鐵公司已簽訂了深圳地鐵的自動收費系統的合約,研究如何令八達通可於深圳地鐵使用。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2018年開始,在深圳地鐵各站設置的深圳通銀行卡自助增值機除了可以增值深圳通外,也可以增值八達通。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九巴月票自動售賣機

電子支付系統的普及,使香港巴士的收費服務亦與時並進,為乘客帶來了全新的電子支付方式! 現時九巴、龍運、新巴及城巴亦已提供多種電子支付方式供市民付款乘搭巴士。 港鐵宣佈由 12 月 23 日(星期六)起,乘客可用 Visa 感應式信用卡來乘搭 MTR,只要乘客使用感應式信用卡、扣賬卡,又或者綁定了這兩項支付功能的智能手機與智能手錶,在淺藍色閘機的信用卡讀卡器一拍,即可秒速出入閘。 港鐵也提,當中會採用先乘後付模式,系統將計算並收取乘客每日總累積車費,之後乘客可在銀行賬單查閱相關紀錄。 同時港鐵也將推感應式卡交易查詢平臺,凡乘客使用感應式信用卡或扣賬卡出入閘並完成車程,即可透過平臺查看該程應付之車費及行程紀錄。 近年英國倫敦、法國馬賽等地的 metro 已可直接使用信用卡,以 contactless 的方式出入閘乘車,而且車費更與使用當地交通卡的價錢相若,不論對 local 及遊客而言都是超方便。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九巴/龍運

這些競爭者行為,對八達通的市場地位是一種大的挑戰,在香港本地媒體和網絡上也引起很多的議論[4]。 八達通(英語:Octopus)是香港通用的電子收費系統[2],於1997年9月1日啟用,實體八達通透過內建晶片在信用卡大小的塑膠卡片,為卡片增值後放置在接收器上即能夠完成付款過程。 八達通最初只應用在巴士、鐵路及渡輪等公共交通工具,後來陸續擴展至其他公共交通,以至零售業務,後來更普及至在學校、醫院、辦公室及住所等的通行卡。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八達通隱私資料事件

目前八達通分為五種:租用版(小童、成人、長者和個人八達通、樂悠咭)、銷售版、銀行發行版八達通流動電話卡及手機八達通。 租用版八達通由公司借予客戶,客戶需繳付一筆可退還的按金,以覆蓋卡成本及內存餘值不敷時的一次備用金額。 銀行發行版八達通則是由認可銀行或金融服務公司發行,附有八達通功能的卡或產品,例如花旗銀行的「Citi八達通白金信用卡」。 八達通流動電話卡是附加上八達通功能的手機 SIM 卡,只需使用一部經由八達通測試及具備 NFC(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機,手機八達通是從八達通加入設有流動支付的手機,兩者都可同時發揮八達通與流動通訊兩大功能。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港鐵巴士

此外,使用者亦可以購買「八達通PC閱卡機」,透過網際網路,於電腦上查詢。 除原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外,其餘都是新成立負責非付款業務的附屬公司,業務包括由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發展及經營的獎賞積分計劃「八達通日日賞」、顧問服務、客戶研究服務等。 八達通控股有限公司擁有5間附屬公司,包括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八達通獎賞有限公司、Octopus International Projects Limited、八達通投資有限公司及八達通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2015年8月5日,八達通公司展開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更換計劃,以自願形式為客戶更換第一代租用版八達通。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香港渡輪:離島尋找香港更多元風貌

另外,八達通卡有限公司亦在2007年11月21日推出了「Hello Kitty銷售版成人八達通連匙扣套裝」,乃該公司首次推出以毛公仔為媒介的非卡類八達通,在部份7-11便利店有售。 日本知名卡通人物Monchhichi亦推出Monchhichi造型迷你版八達通,在Monchhichi飾物專門店及部份網上首飾店有售。 八達通卡有限公司已經擴展他們的海外業務,贏得多張合約去擴大八達通在香港以外的業務,業務包括荷蘭和中國長沙。 為慶祝八達通推出二十週年,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推出新標誌,同時推出印有新標誌的第四代八達通卡,改用平面設計;惟新設計發佈後即被網友批評[8]。 中文的「八」可以代表「很多」,也因其與「發」諧音被視為幸運數字,也與「發達」諧音。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交通

成人二維碼車費與成人八達通相同;特惠二維碼車費則與小童八達通相同。 九巴車費優惠機(KMB Fare Saver),是九龍巴士設置在全港不同地點的器材。 乘客只需將八達通放於機件讀卡器上拍卡,並即日乘搭指定九巴路線,即可享有車費優惠,運作模式與港鐵特惠站相似。 如果想使用信用卡支付交通車費並可同時享用「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則建議可申請及使用 Citi Octopus 信用卡,交通車費可享近 6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折優惠!

Suica(JR東日本)及ICOCA(JR西日本)這兩個電子貨幣系統都嘗試學習八達通這個優點。 2000年,九巴透露絕大部份的巴士車費是以八達通收取,只有極少部份是靠輔幣收取。 例如於2009年的標準,過半數的紅隧過海綫是收費是HK$9.3,就需要至少五個輔幣(一個$5、兩個$2、一個$0.2及一個$0.1)。

新八達通機的收費聲響與舊型號及九巴新型號有別[21],亦增設交易資料聲音報讀功能予已登記殘疾人士八達通語音功能的視障人士[22]。 龍運巴士早於1998年12月19日率先在A31及A41兩線接受八達通繳費;九巴到2000年年底在全線車隊裝妥八達通收費器(黑白LCD屏幕)。 至2001年,使用八達通繳付車資的乘客佔總載客量69%;到翌年12月使用率已增至78%。 專營巴士乘客每天約有四百萬人次,當中近九成以八達通繳付車費,而八達通收費器須由車長人手操作。 為了確保車費系統妥善運作,運輸署規定營辦商須不時檢查及維修系統。 與此同時,原有股東協議經已終止,而股東亦同意將聯俊達原來屬「非牟利機構」轉為「商營機構」,並繼續履行其首要任務,為既有及將來的交通運輸機構提供八達通票務系統。

長遠來說,考慮到租用八達通讀卡器的月費,一次性購入其他讀卡系統較便宜。 因此,一些學校或住宅決定不使用八達通,而是自行設立自己的感應式讀卡系統。 交易時間平均只需0.3秒,交易完成後,讀卡器會發出「嘟」的聲音,顯示屏會顯示被扣除的金額及卡的餘額。 柴氏質疑城巴改以普通巴士行走豪華巴士路線的做法是「搵笨」,稱已根據《商品說明條例》向海關作出投訴,[67]並獲海關正式立案調查。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68]在此之後,A12線、[69][70]A29系列路線[71]及A11線[72]亦因使用普通巴士而先後分別遭相關區議員及區議會投訴。

2021年6月8日,香港政府公佈香港消費券計劃選定了包括八達通在內的四個指定儲值支付工具讓市民分期領取5,000元消費券[19]。 2013年3月,八達通宣佈正與網路供應商合作商量及討論合作,將八達通與SIM卡結合,透過手提電話提供八達通服務,預計於同年推出Octosim,即附帶八達通功能的SIM卡[9][10],長遠發展至可以應用於網路購物[11]。 同年10月,八達通聯同電訊盈科行動通訊推出「八達通行動電話卡」,推出初期只適用於6款具備近場通訊功能的手提電話[12]。 八達通執行長張耀堂表示會測試在其他型號手提電話機推行新服務[13],及與其他網路供應商討論合作的機會[14]。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港鐵特別用途八達通

另外,由於在香港以外(除深圳)並無加值服務,市民只能用銀行或信用卡作「自動加值」,現時的加值額已調升至500元一天。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八達通卡除了可經過附有八達通卡閱讀器的商店或交通工具公司加值外,近年多間信用卡發卡銀行亦推八達通自動加值,並推出多項優惠大力推廣。 持卡人可為最多6張八達通申請自動加值服務(3張持卡人及3張家屬親人),可選擇每次$150、$250、$500或$1000加值。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 路線全長

八達通為世界上最早發展以及最成功的電子貨幣,普及程度亦為世界最高,為全球多個國家及地區發展電子貨幣系統的典範及參考對象。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截至2017年,市面流通逾3,450萬張八達通卡,相當於每位香港人平均持有5張八達通卡,每日交易宗數超過1,300萬,金額超過1.5億港元。 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憑藉此經驗取得在荷蘭、中國大陸長沙、新西蘭奧克蘭及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杜拜[3]發展電子收費系統的合約,並於2012年先後與嶺南通與深圳通聯合發行二合一卡。 2018年,香港市場上新款付款方法開始進行大勢擴張,包括轉數快、AlipayHK(香港版支付寶)、WeChat Pay HK(香港版微信支付)等。

大部分「銀行發行版八達通」在推出初期並未有附加EMV晶片,後期才陸續加上,只有大新銀行發行的「大新八達通App卡」是在推出時已附有EMV晶片,以配合香港銀行卡晶片化計劃。 銀行發行版八達通持卡人只可以透過使用相關銀行戶口(信用卡戶口或綜合戶口的支票戶口)為八達通自動增值,當該八達通的剩餘儲值金額低於HK$0時,便會自動增值HK$250,每24小時只能自動增值一次,而相關戶口的連繫亦不能更改(否則須交還予發卡銀行註銷)。 「銀行發行版八達通」,一般由銀行或金融機構發行,目前所有「銀行發行版八達通」均備有個人八達通功能以及銀行卡功能,同樣儲存了持卡人的年齡以判斷所屬的年齡組別(成人或長者[52]),可以享用自動增值服務,以及享用相關優惠(例如:輕鐵的個人八達通積分優惠)。 用戶遺失了這張八達通,只會遺失了卡內的儲值金額和消費記錄,並不會遺失任何個人資料。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除了三種為不同身份的人士而設的一般八達通,八達通公司亦有發行個人八達通。

不過,八達通及AlipayHK以外的支付工具一般無法自動分辨乘客類別,小童長者付款前要先按優惠鍵,增加付款時間。 九巴在北區區域性巴士路線重組後,部分路線的雙向分段收費(如73A、76K及77K線),必須使用八達通付款,並於落車時再次拍卡;如落車時未有拍卡,便會繳付全費,現時已擴展至所有設有雙向分段收費的路線。 新巴同時承諾若八達通收費器失靈,會豁免受影響乘客的車費[18]。 城巴於1999年1月完成安裝ERG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Transit八達通系統,是首間專營巴士公司裝設該系統[12],亦是首間營辦商推出「八達通免車費保證計劃」,當八達通收費器不能運作時,持有八達通卡的乘客可免付該程車費[13]。 巴士八達通機正面2025 地鐵有限公司自1979年通車起,車票收費系統採用磁卡全自動操作,單程及儲值車票皆為附磁帶的膠卡,以封閉系統形式營運;及後通用儲值票亦擴展至用於九鐵及巴士公司(例如九巴)。

[17]2019年12月31日,正式為iPhone用戶以O! 為慶祝八達通推出二十週年,八達通卡有限公司於2017年9月推出新標誌,同時推出印有新標誌的第四代八達通卡,改用平面設計;惟新設計發佈後即被網民批評[8]。 公眾人士請注意,由2020年8月8日(星期六)起,九巴下列17條路線將增設以下短程分段收費的車資優惠。 這項紀錄維持至2015年深宵機場巴士路線NA29開辦後被打破,但仍一直為最貴的日間專營巴士路線,直至於2021年該紀錄再被869線超越。

至於使用信用卡入閘的收費,港鐵表示信用卡入閘只設成人收費,票價與使用八達通或二維碼入閘相同。 若乘客想乘搭東鐵線頭等車廂,需以信用卡在月臺的頭等覈準器拍卡。 但車廂內的讀卡器則仍未支援信用卡,預計2024年第三季車廂讀卡器纔可使用信用卡。 港鐵宣佈,由12月23日起,推出感應式信用卡支付入閘服務,除了機場快線,全線重鐵車站均至少設有兩部支援感應式信用卡的閘機,部份較多旅客使用的車站,例如尖沙咀站、中環站、會展站,則會有更多新款閘機。 售賣機設於SHOP 1933、指定有蓋巴士總站及大型轉車站,擬購票乘客須按照機上屏幕指示,透過八達通付款,月票會即時載入該張八達通卡,每張八達通卡可同時購買及記錄當月及下個月有效的九巴月票。 可以,但同一張信用卡或支付帳戶替多於一位乘客付款,每次支付巴士車費交易須相隔 5 分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