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快公屋編配計劃」公屋自選單位程序於2023年9月13日開始進行,首批為2人或以上家庭申請者,第二批為1人申請者。 帖文引來網民熱議,紛紛恭喜樓主「畢業」,「恭喜」、「恭喜曬!天水圍都好好住」、「近年交通做得幾好」。 亦有網民憂慮「凶宅」可能有靈異問題,疑惑樓主為何感恩,樓主則回應,「開工裝修之前,做啲儀式就OK啦,唔使咁在意!」。 任職食環署的丈夫及政府新聞處的妻子出現問題,懷疑丈夫有外遇而激烈爭吵,丈夫與妻子攤牌時,疑刀傷妻子後將其拋出大廈,他亦隨即跳樓身亡,兩人雙雙伏屍五樓單位平臺。 富商「水果大王」彭熾輝於單位內被前妻餵安眠藥後,被狂斬逾百刀倒臥客廳,頭顱幾近斬斷,兇手疑畏罪從七十七樓現場跳樓直插平臺泳池死亡;警員在屋內發現兩把菜刀、一把切肉刀及安眠藥,警方懷疑兇徒感婚姻不如意下毒手。

影響凶宅的估價以及能否獲得估價取決於四個因素,包括命案的性質,例如意外和家庭糾紛;第二是事件轟動的程度,例如有否被廣泛報道;第三是死者的人數;最後是事件發生距今時間。 銀行會看看這些單位與事故嚴重性,例如98年德福花園5屍案,就有銀行不批凶宅同層按揭,如果不是事發單位,當然審批準則會寬鬆一點。 凶宅放盤2025 女事主向代理查詢是否凶宅,代理稱有替事主看過凶宅網,也表示替事主做過銀行估價,認為如果單位是凶宅,銀行不會估到價。 女事主簽臨約,代理也問過業主單位是否曾出事,但業主說沒有,最後代理在臨約加一句,「由於曾有代理行指單位是凶宅,業主及代理在此聲明本單位沒有發生意外及已盡一切努力查證」,女事主之後落訂30萬。 由於凶宅並沒有政府的法律定義,因此每個人對凶宅的定義都略有不同,所以會見到有時凶宅的叫價與市價相約,因為可能在業主眼中,物業並不算是凶宅。 不過,作為買家始終對凶宅較敏感,即使不介意買入,亦想物業有個「折頭」,因此便要了解找出凶宅之方法。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凶宅四大查證方法

而賣方於2013年以466.7萬元一手買入上述單位,故持貨約八年,帳面獲利231.3萬元或近五成。 據市場消息指,荃灣昇柏山錄得一宗凶宅同層戶成交,單位為昇柏山中層RE室,實用面積523平方呎,以698萬元成交,呎價約13,346元。 凶宅放盤2025 例如位於港島的太古城,亦有凶宅放盤,叫價介乎900萬元至1,300萬元,較市價平約一至兩成。 在7月份,亦有報道,在位於將軍澳中心及沙田晴碧花園凶宅放售,當時叫價與市價相約,最終在議價後,成交價才較市價低約1成及2成。 有網民其後翻查凶宅資料庫,發現該單位疑似是涉及一宗發生在1997年的鳳姐兇殺案。 張某則不同意撤銷合同,認爲房屋發生工人觸電死亡的意外事故並不是人們通常認爲的“凶宅”,自己並不構成欺詐。

  • 剛才提到,如果嚴重的事故單位、同層單位有出現全層單位無法估價的情況,當然不一定只向一間估價行做凶宅估價,畢竟每間做法不同。
  • 任職食環署的丈夫及政府新聞處的妻子出現問題,懷疑丈夫有外遇而激烈爭吵,丈夫與妻子攤牌時,疑刀傷妻子後將其拋出大廈,他亦隨即跳樓身亡,兩人雙雙伏屍五樓單位平臺。
  • 而在法律、銀行、估價行及地產業界的角度來看,凶宅亦都有不同定義。
  • 銀行會看看這些單位與事故嚴重性,有些事隔逾20年都未必批同層單位按揭。

然而,倘若客戶(即準買家/租客)查詢有關「凶宅」問題,地產代理應採取合理及切實可行的步驟去查覈,例如從物業的土地查冊記錄中,查覈有否業主的死亡記錄,並如實告知客戶有關記錄。 假如土地註冊處並無有關記錄,或從其他途徑查證後仍無法解答相關疑問,便應向客戶交代清楚,避免引起誤會。 準買家要保障自己利益,在睇樓時要多問一句:「單位是否凶宅?」及清晰介定所指心目中「凶宅」是什麼定義,再讓地產代理回答。 如果代理經盡力查證後,回答單位不是凶宅,但最終卻是凶宅,代理未必須負上責任;反觀代理沒有經盡力查證,則可能負上失實陳述的責任了。 如果本身單位是以「長命契」(Joint teanacy) 的方式持有,只要在生持有人把「死亡證」在土地註冊處上註冊,已可繼承遺產,同時可以避過印花稅。

凶宅放盤: 樓市資訊 美聯物業

九宮飛星流年所在方位吉凶與家居所在位置之影響,風水佈局關系十分密切,可以說兩者間是相輔相承之關系。 凶宅放盤 九宮飛星每年飛臨的方向都不一樣,要想每年家中風水好,每年都要知道九星飛臨的吉凶方位,飛臨家中什麼位置,以便佈局更好風水,令家人有所彼益。 因此銀行在估價時會考慮案件的嚴重性,例如曾經發生過分屍或謀殺的單位估價,會低於曾發生自殺事件的單位。

  • 同時,屋苑管理處可能會更瞭解物業的狀況,以及最近有沒有事故發生。
  • 後來,警方在葉位於沙田的住所將他拘捕,控以兩項謀殺罪及一項嚴重傷人罪,陪審團裁定被告謀殺罪名成立,法官判被告死刑,惟當時已廢除死刑,葉改判終身監禁,傷人罪則判入獄18個月,同期執行。
  • 比亞迪股份去年盈利166.2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約4.5倍,受新能源車銷量增長帶動。
  • 警方其後破案,兇手是一名風師水,兇手行兇後更把單位佈置成自殺假象,並掠去130萬港元。
  • 一般來說,若最終銀行願意估價也可繼續申請按揭,但可能在估價上未必估足,故準買家要有一炮過找清的心理準備。

兇手先與妻子潛逃至汕頭,再與情婦前往武漢,香港警方向中國內地政府提出協助要求,兇徒最終在當地被判死刑。 本港土地問題令劏房盛行,美孚facebook羣組就流傳一則放租帖文,美孚新邨有業主將單位改裝成劏房出租,每間套房實用面積為180呎,包獨立廚房及廁所,月租8000元。 另外,地監局提醒,消費者向代理查詢有關「凶宅」時,應使用清楚的字眼例如有否兇殺案、自殺案,而非「有冇污漕嘢」、「古靈精怪嘢」等等。

凶宅放盤: 凶宅四大查證方法

剛才提到,如果嚴重的事故單位、同層單位有出現全層單位無法估價的情況,當然不一定只向一間估價行做凶宅估價,畢竟每間做法不同。 凶宅放盤2025 凶宅放盤2025 不過就算成功獲估價,都不一定可以成功批出按揭,視個別銀行而定,有些銀行態度保守,就算肯批,都會有凶宅估價折讓。 凶宅放盤 所以買家最好先向多間估價行查詢或找專業的按揭中介幫忙。

有一名疑似是「業主」或「代理」的網民,日前在Facebook羣組「業主銀主筍盤」連文帶圖發帖,指放售西灣河興民大廈底層一個實用面積為192平方呎的單位,標明是「凶宅放售」,售價為220萬。 凶宅放盤2025 有業主或代理最近在網上發帖,指放售西灣河一個實用面積為192平方呎的「凶宅盤」,叫價220萬,並公開了內部環境,有網民直呼恐怖,甚至留言表示「好似兇案現場未清理」。 因此如果牠進入單位後亂叫亂吠,甚至對住某牆角「嗚嗚」怒視,可能是見到不尋常物體。

凶宅放盤: 按揭計算機

銀行會看看這些單位與事故嚴重性,有些事隔逾20年都未必批同層單位按揭。 比較轟動全港的是98年德福花園5屍案,就有銀行不批凶宅同層按揭,亦有銀行同層8個單位不獲估價。 地監局指,所謂「凶宅」在法律上並沒有定義,各人對「凶宅」的理解及接受程度都不同。 同時,有關物業內曾否發生死亡事件,也並非《地產代理條例》下訂明地產代理必須向客戶提供的物業資料之一。 但所謂「盡量小心」及「盡一切應盡的努力」 (exercise due care and due 凶宅放盤 diligence),實情也是用「正常人」(reasonable 凶宅放盤 man) 認定為合理的情況下進行。 幾日後,女戶主將全幢十座做估價,卻發現全部估足,但明明十座曾有凶宅,為何會估到價?

凶宅放盤: 【朗然: 房協居屋】11月30日起接受申請! 申請資格須知! 同居屋有咩分別?

但有資深投資者表示,由於近年新盤、二手樓價急升,令一些急欲置業、但又「唔信邪」、不迷信的年輕買家轉投凶宅市場,所以近年極低價盤源減少,但一直亦偶有成交,若欲刻意物色凶宅單位,可向物業代理查詢。 最後買家最好向代理以及管理處查詢單位的背景,雖然沒有規定代理需要主動向買家交代物業是否凶宅,但如果買家問到,就需要盡一切應盡的努力去搜查資料回答。 同時,屋苑管理處可能會更瞭解物業的狀況,以及最近有沒有事故發生。 部份銀行的網上估價並不會為凶宅作估價,網上系統多反映物業價值為「0」、「N/A」或「需致電職員聯絡」,視乎凶宅的轟動情況,有時會波及全層,甚至凶宅上下層單位,都不能估價。 然而,每間銀行對凶宅的取態不一,即使是凶宅亦會提供估價,但價格可能明顯低一截。

凶宅放盤: $220萬凶宅!西灣河鳳姐被殺單位放盤 網民睇相都驚:原裝血跡?

受案件影響,當時同層的單位即時跌價超過20%,銀行也不肯為該層單位做按揭。 放售的德福花園單位是轟動一時的「五屍命案」凶宅,該宗謀殺案發生於1998年,5名女性因飲用混合礦泉水及山埃的符水,集體毒發身亡。 警方其後破案,兇手是一名風師水,兇手行兇後更把單位佈置成自殺假象,並掠去130萬港元。 據瞭解,同層單位曾於本月初發生燒炭自殺事故,上述單位業主翌日即以700萬元放盤,放盤不足一週,最終減價2萬元易手。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凶宅公屋曝光 月租最平826

但所謂「盡量小心」及「盡一切應盡的努力」 凶宅放盤 ,實情也是用「正常人」 認定為合理的情況下進行。 所以如果註冊業主過世,他的死亡證可能會被註冊上土地註冊處。 當我看見註冊處上有死亡證紀錄,我們可以要求業主出示死亡證,從中獲知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及死因。 由於流年飛星流轉不同,每一宮位加臨的星宿也不一樣而產生吉凶,所以才會被稱為九宮飛星。 至於坊間提出的另一個做法,就是向銀行查詢「物業估價」,但就必須多查幾間。 因為不同銀行對凶宅取態不一,部份華資銀行傾向對凶宅較保守,網上系統多反映物業價值為「0」、「N/A」或「需致電職員聯絡」。

凶宅放盤: 香港仔/鴨脷洲

例如「墜樓案」凶宅死者的死亡地點會列為大廈平臺,而並非單位的地點內,單憑「死亡證」也未必得知單位是否凶宅。 但如果死亡原因為內臟移位、或頭骨爆裂等,則可推斷死者是跳樓,故「起跳點」的單位可視為凶宅看待。 根據地產代理監管局的指示,單位是否「凶宅」並非《地產代理條例》下地產代理須提供的訂明的物業資料。 但根據《操守守則》,代理需在經營過程中秉持誠實、忠誠和嚴正的態度向客戶提供服務,並在履行職務時也須盡量小心、及盡一切應盡的努力。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凶宅可以洗白?

問題是,有些業主未必會即時處理這個手續,有可能在真正進行轉讓時才進行,變相有機會在進行查冊時,業主根本尚未註冊,而在準買家繳付訂金後,纔在註冊處中反映出來。 若果物業屬「分權契」(Tenant in common),物業是以遺產方式來承辦就未必會把死亡證註冊上去。 【公屋/公屋申請/特快公屋】上樓萬事足,有公屋申請者表示,一家三口輪候7年半,首兩派都拒絕了不合心水的單位,最終透過特快公屋申請,獲編配到天水圍1個370呎問題單位。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香港6大搵樓網比較:28Hse/Hse730/591等

有外資行則百無禁忌,認為凶宅不屬「業權瑕疪」,可照樣做到估價。 一般來說,若最終銀行願意估價也可繼續申請按揭,但可能在估價上未必估足,故準買家要有一炮過找清的心理準備。 另外,透過查冊如果發現註冊處上有死亡證紀錄,可要求業主出示死亡證,從中獲知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及死因。 不過,如果死亡人士是租客,買家其實並不能透過查冊瞭解,過去不少凶宅的死者都不是業主而是租客,因此透過查冊瞭解單位是否凶宅亦有限制。 香港的銀行會將所有凶宅資料列入不公開的黑名單,如果銀行給出的估價有問題(明顯低於市場價),或是拒絕提供估價,可能代表單位是凶宅。

“凶宅”,絕大部分購房者在選購房屋時,都會盡量避開的一類房屋。 近日,重慶大足區法院便審理了一起“凶宅”買賣引發的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 不過,雖然單位沒有賣家肯接手,但一直有租客租住,最新的租客以以1.1萬元承租,租金較同類型單位低,但未知租客的國籍。

以往買家聽到「凶宅」兩字則避之則吉,二手市場難去貨的情況下,物業拍賣行就成為主要出貨渠道,約2000年後的十多年,不少欲置業投資收租或自用的買家,都透過拍賣執平貨,再隔數年轉售獲利,至少可以賺數十萬元。 凶宅放盤2025 【樓價 / 置業 / 買樓 / 天水圍 / 嘉湖山莊 / 凶宅】本港樓價持續高企,巿民為了「上車」可以去到幾盡? 凶宅放盤 有業主在社交平臺發帖,將天水圍嘉湖山莊1個448呎的2房凶宅放盤,售價為468萬元,帖文強調已請師傅處理風水問題,又用30萬元做大裝修,稱適合2類人士入住。 惟網民看過照片後,慨嘆連凶宅呎價都要過萬元,「香港樓價仲恐怖」。 『宅谷地產資訊網』只提供資訊媒介平臺給予網絡使用者放盤或搜尋樓盤,資訊內容由第三方提供者提供或由『宅谷地產資訊網』從其他參考資料或來源獲取。

而監管局就建議買家向代理底業主查詢是否「凶宅」時,不憑使用含糊字眼,如有否「污糟嘢」和「乾唔乾淨」等,而應明確提出問題,如「有關物業或同層單位內,有否曾發生過非自然惡亡事件,如自殺案、兇殺案?」。 而在法律、銀行、估價行及地產業界的角度來看,凶宅亦都有不同定義。 伍冠流自言是個極嚴守紀律的投資者,每次入貨前,都會先訂下目標價,若稍有超出預算,也絕不追價。

雖然該單位是「凶宅」,但戶主仍因為1個原因相當感恩,感嘆成功「畢業」,又祝願其他人「早日安居」,網民紛紛留言恭喜。 日前1個曾發生鳳姐兇殺案的西灣河192呎兇宅於網上放盤,發文者指業主即將移民,有意以220萬元放售,並附上多張實拍相片,形容「輕輕裝修便可入住」。 不過網民看過相片卻直呼怕怕,指單位裝修殘舊,猶如「啱啱警方交還個兇案現場咁」,更指廚廁的發黴生鏽情況令人聯想到兇案血跡,感到不寒而慄。 有代理透露,同類型單位一般叫價約750萬元,故是次成交價較市價低7%。 不過,屋苑去去年12月錄一宗高層RE室成交,成交價為703萬元,與是次單位僅相差約5萬元。 凶宅放盤2025 此外,據網上滙豐銀行及渣打銀行估價資料,估價同為676萬元,故是次成交價更估值高出3%。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凶宅定義|凶宅影響房價?買到凶宅怎麼辦?凶宅怎麼查?

據知,單位丟空多年後,房署先後安排兩批租客入住,當中有一家三口均為男性,亦「頂唔順」單位陰森,因常聽到哭泣女聲,遷入不久即搬走。 後來,警方在葉位於沙田的住所將他拘捕,控以兩項謀殺罪及一項嚴重傷人罪,陪審團裁定被告謀殺罪名成立,法官判被告死刑,惟當時已廢除死刑,葉改判終身監禁,傷人罪則判入獄18個月,同期執行。 凶宅放盤2025 凶宅放盤 更重要一點,如果死者根本並不是「註冊業主」,只是單位的租客,租客在單位內過身在查冊時並不會反映出來。

不過,也有部分外資銀行認為凶宅不屬於業權瑕疵,可以做正常估價。 另外,與一般物業按揭申請一樣,買家亦要確保自己有良好供款能力,銀行才會批出按揭。 凶宅放盤2025 另外,如果發生的單位屬於「極兇」宅,則會影響同層以及同座的單位估價,令到同層凶宅的估價都會有折讓。

有部分發生兇案單位還會牽連同樓層甚至上下層的單位,如曾經發生殺夫烹屍案的康怡花園,事發單位的同一樓層及上下一層的各單位,均被銀行拒絕提供物業估計,香港有兇宅網站收錄這類單位的資料可供買家查閱。 買家在簽訂臨時買賣合約前可要求賣方及物業代理聲明有關住宅單位不是凶宅,如賣方或物業代理作出誤導陳述,可要求取消交易及取回訂金,並向地產代理監管局投訴。 凶宅放盤2025 本網站為一站式凶宅及物業按揭資訊分享平臺,本網站所分享之服務計劃內容及價錢,均由本網站向相關銀行及金融機構銷售員查詢及提供,僅供參考。 而且一旦發現註冊紀錄有「死亡證」,又是否代表業主一定在單位內過身呢? 雖然「死亡證」會列出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但準買家也只能透過內容作出估算。

有網民翻查凶宅資料網頁資料,發現涉事單位疑似是曾發生鳳姐疑因性服務不周而遭斬死單位。 現時網上有些「凶宅網」,會列出一些發生過事故的單位,部份會明確列出單位座數,但亦有部份只會寫出高中低層來標示。 另外,買家亦可在網上搜查打算買入的單位相關新聞,找出最近有沒有一些轟動事故,如有任何懷疑可向代理查詢。 買房一定要實地看房,買家可以在看房時,向大廈同層住戶、物業管理處、保安等瞭解房屋及業主、租客情況,説明判斷該房子是否為凶宅。 在香港,地產代理監管局有規定,地產仲介在交易中作出欺詐或失實陳述,會遭受紀律處分,包括罰款,最嚴重可被撤銷牌照。 因此,若買家向仲介詢問單位是否為凶宅時,仲介有責任和義務告知實情。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2023必看攻略!(持續更新)

發文者續指,單位五臟俱全,只要輕輕裝修便可入住,而部份銀行亦可提供按揭。 凶宅放盤 有代理或業主日前於facebook羣組分享凶宅放盤帖文,單位位於西灣河興民大廈底層,實用面積約192平方呎,因業主即將移民,有意以220萬放售。 發文者指,單位本身有「長情租客」,租住3年以上,至早前5月尾搬走,並附有租客正在居住的單位實拍相片。 兩次編配無果,樓主一家三口轉戰申請特快公屋,選擇了天水圍1個問題單位入夥。 凶宅放盤2025 樓主指出,該單位因有1名老伯「空中飛人」變成「凶宅」,但由於屋邨方便小朋友上學,仍感恩能夠「畢業」,「本身住開元朗十幾年,希望大家都早日安居」。 該公屋申請者於Facebook羣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表示,他以「新界3人」類別輪候公屋7年半,去年獲首派到屯門蝴蝶邨,但因為女兒上學「太遠」又不願意轉學,唯有拒絕單位,之後二派屯門大興邨,同樣拒絕。

凶宅放盤: 凶宅類別、樓價有幾抵?

如果買家只是買入同層的單位,為取得較高估價,可同時間向多間銀行查詢以及申請按揭。 若果認為銀行估價過低,可找按揭轉介公司為其向銀行作估價平反。 事實上,要full pay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借不到按揭,而是否可以成功估到價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因為就算「註冊業主」過世,目前法例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把「死亡證」註冊。

該代理行朋友還表示,大部份代理行也有內部文件指出這點,於是女事主聯絡代理對質,代理卻表示,向律師查問過死者是由單位墜樓至平臺,由於在平臺死亡,故單位不算是凶宅,並拒絕退票。 幸好支票存放在律師樓,女即時CUT票力保不失,但也同時發律師信予業主通知合約無效,及發信予代理尋求賠償。 一般如果單位業主過世,註冊記錄會有「死亡證」,通常可以看到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買家可從中看出端倪,往往跳樓者的死亡地點為大廈平臺,死亡原因多為「內臟移位、頭蓋骨爆裂」。 但需要注意的是,查冊只能查出業主是否過世,如果租客死亡是查不到的。 關於凶宅,政府官方也沒有清晰的定義,但一般來說,凶宅是指在這所房子裡住過的人是非正常死亡的,比如自殺或者是兇殺。 而關於這些命案的消息報導會被一些人或媒體發佈到網路上,因此目前也出現了不少可供查詢凶宅資訊的網站,但由於資料都是非官方組織蒐集的,未必百分百準確,只能作參考。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香港6大搵樓網比較:28Hse/Hse730/591等

事實上,除了上述直擊的「沙田第一城」放盤外,我們過去也曾報道過一些購買兇宅疑雲的奇聞。 有準買家曾透過代理買入日出康城「領凱」一個高層單位,簽完臨約才知道單位曾發生事故。 當時女事主稱,簽約前已私下做過銀行估價,同層及上下兩層都估足,又搜尋過凶宅網,只發現同座跳樓死亡事件,但報紙卻無報道是哪一層、哪個單位。 遺產僱傭兵Asset Cadet是一項為死者家屬聯繫銀行、保險公司、證券經紀和其他實體的服務。 電子提示服務的對象是業主和《銀行業條例》(第155章) 下的認可機構。

凶宅放盤: 凶宅放盤: 凶宅四大查證方法

唐某認爲,張某隱瞞該房屋出現非正常死亡事件,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構成欺詐,遂將張某起訴至大足法院,請求撤銷雙方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要求張某返還全部購房款並賠償其他損失。 由於兇手患有精神分裂,法官將她判處無限期入住小欖精神病治療中心,其後於1995年獲釋。 銅鑼灣伊利莎伯大廈A座26樓一單位的住客,發現鄰區單位花槽有血水滲出及惡臭報警,警方從花槽掘兩具如「木乃伊」被包裹的男屍,及後證實死者為新加坡經營「炒金」生意的少東兄弟,來港追債時被下毒手,兇手至今仍未落網。 近日1則放盤帖文在facebook羣組熱傳,顯示1間位於嘉湖山莊的中層448呎2房單位正在放售,帖文列明為「凶宅」,稱適合有宗教信仰及陽氣旺盛人士,並已請師傅到場處理風水及完成打齋,亦花了30萬元裝修大翻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