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四組棕地羣合共涉及約11公頃的棕地,而透過與其相鄰的土地合併研究,建議研究的範圍合共約31公頃。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擬建的牛潭尾站將設於《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的研究範圍之內,預計毗鄰研究範圍內多項新發展項目將與北環綫項目建築週期相近。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因此,比起一般建造工程,工程團隊需要較長時間與各項目擁有人如政府部門、公共設施機構及相關持份者等協調及溝通詳細設計方案及施工安排,當中包括處理有關施工界面銜接及整合的事項,確保各項目能互相配合,並如期及順利落成以服務社區。 在研究過程中,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範圍已伸延至覆蓋鄰近土地,當中包括約12公頃的棕地,以便綜合規劃及發展。 規劃署於2019年11月公佈《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下稱《棕地研究》)。

  • 換言之,這12公頃棕地,是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320公頃正在規劃中的新發展區項目的一部分,而該項目預計合共可提供31,000房屋單位,以及經濟和社區設施。
  • 爲回應社會對加快落實發展的意見,發展局早前已表示會爭取於二○二四年起分階段爲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展開工程,期望人口和企業能提早入夥,上述建議的企業及科技園正是有潛力可較早展開的工程
  • 以面積計算,約75%的有營運的棕地位於新界西北(即1,060公頃),其次為新界東北(佔總面積的23%,即326公頃)、新界東南(佔總面積的1.4%,即20公頃)及新界西南(佔總面積的0.6%,即8公頃)。
  • 目前,政府不排除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包括「新發展區」模式)爭取充分善用所涉及的土地,現階段就發展模式及收地補償安排作定案仍言之尚早。
  • 牛潭尾堆填區位處元朗牛潭尾村以東,於1973年啟用,並在2年後停止運作。
  • 牛潭尾由幾條原居民村及非原居民村組成,當中面積最大的攸潭美村保留了昔日的鄉村面貌及風俗文化,置身其中定必可感受其精彩之處。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牛潭尾由幾條原居民村及非原居民村組成,當中面積最大的攸潭美村保留了昔日的鄉村面貌及風俗文化,置身其中定必可感受其精彩之處。 牛潭尾站亦將設友善及無障礙車站設施,如升降機、無障礙通道及客用洗手間,方便有需要人士進出車站及使用;此外,站內亦設有育嬰間,方便乘客能於舒適的環境餵哺母乳及照顧嬰兒。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新田購物城或作企業及科技園 牛潭尾土地用途研究2023年內完成

由於北環綫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仍在進行中,圖像只作概念展示用途,展示內容亦僅供參考,可能會有所變化。 以面積計算,約75%的有營運的棕地位於新界西北(即1,060公頃),其次為新界東北(佔總面積的23%,即326公頃)、新界東南(佔總面積的1.4%,即20公頃)及新界西南(佔總面積的0.6%,即8公頃)。 在行業方面,佔最大面積的行業是一般倉庫/貯物,佔26.8%;其次是建造業,佔26%,物流業佔13.2%,車輛維修及相關行業佔9.7%。

政府亦檢視牛潭尾地區,建議研究範圍涉及擬建牛潭尾車站周邊地區,包括18公頃零散棕地,其餘的主要是寮屋區和常耕或荒置農地,涉及多種土地用途地帶,計有「綜合發展區」、「住宅(丁類)」、「工業(丁類)」、「康樂」和「綠化地帶」。 如果假設整個地區會用作房屋發展,粗略估計上述18公頃零散棕地日後會帶來超過6,000個公營及私營房屋單位供應。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北部都會區大計,規劃署早前完成的第二階段棕地檢視工作,認為牛潭尾地區約18公頃棕地可作房屋發展。 由於北環綫或於牛潭尾設站,為更全面檢視牛潭尾地區的土地用途,當局建議進行《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檢討研究》)。 發展局今(27日)回應議員質詢,指短期內會展開研究,目標是於2023年內完成。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該局又指,不排除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包括「新發展區」模式)爭取充分善用所涉及的土地,目前難以就發展模式及收地補償安排作任何定案。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政府首兩階段檢視棕地表

除了建造車站、鐵路隧道和列車路軌,北環綫項目的建造工程亦包括興建車廠,作列車停泊、繁忙時間列車調動、列車檢查、維修和清潔等用途,以應付北環綫日常營運需要及未來鐵路發展。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目前新界有1,579公頃的棕地,當中1,414公頃有作業營運,共有7,373個有營運場地,餘下165公頃沒有營運。 本港土地供應不足,社會各界提出多項增加土地供應的措施,發展新界棕地是其中一項,並引起不少討論。 本文會從以下幾方面討論這個問題,包括棕地的定義、本港棕地數量,以及現階段適宜發展房屋的棕地等。

  • 與此同時,政府現正進行的《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已包括擬建的牛潭尾站及相關鐵路設施,因此在牛潭尾站設立車廠相對更為可行。
  • 牛潭尾校舍於2014年落成使用,提供全職事奉科課程、教牧進修科課程及信徒裝備科課程。
  • 根據初步規劃,研究範圍內大部分人口將居於擬建的牛潭尾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牛潭尾站,讓他們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 當初村民興建村內小學時,為了令校名更文雅,將校名內的地方名由牛潭尾改為攸潭美,村名也因此而改變。
  • 近年為了讓更加多人瞭解這個社區,當區開展了「藝術在鄉村」計劃,包括公眾導賞團、創作主題油畫藝術牆等,加強社會大眾對攸潭美村的認識。
  •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瞭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 《檢討研究》的提議有利於政府部門今後談妥牛潭尾地域的發展模式,和分配更優化的科學研究。

此外,新田購物城坐落於新田/落馬洲發展趨勢核心區的北邊,在新田/落馬洲發展趨勢核心區的專案可行性的,基本用地性質整體規劃中,提議作公司及科技園區主要用途。 該用地性質提議及相關的建築工程,設計會在將要進行的勘察科學研究中再作優化。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為回復時代對加速推進發展趨勢的建議,發展局早期已表明會爭得於二○二四年起階段性為新田/落馬洲,發展趨勢核心區進行工程專案,期待人口數量和公司能提前進夥,以上提議的公司及科技園區,恰好是有潛能可較早進行的工程專案。 《檢討研究》會思考商業用地在基礎建設上的侷限和總體發展前景,便於儘早為用地性質、發展趨勢主要參數及技術性可行性分析明確提出基本建議。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新界有1,579公頃棕地

該局又指,會爭取於2024年起分階段為新田/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落馬洲發展樞紐展開工程,而企業及科技園則為有潛力可較早展開的工程。 該局補充,在有關工程啟動之前,若業權人有任何計劃把該用地作合適的短期用途,當局會評估個別情況及作適當考慮。 《檢討研究》會審視用地在基建上的限制和整體發展潛力,以便早日爲土地用途、發展參數及技術可行性提出初步意見。 《檢討研究》的建議有助政府日後敲定牛潭尾地區的發展模式和安排更細化的研究。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目前,政府不排除以任何合適的方式(包括「新發展區」模式)爭取充分善用所涉及的土地,現階段就發展模式及收地補償安排作定案仍言之尚早。

此外,預計牛潭尾站建造工程將鄰近現時營運中的高速鐵路隧道,我們須在工程展開前為現有鐵路設施進行保護工程,而在進行挖掘時亦會謹慎監察施工,確保施工不會對現有高鐵運作構成影響。 工程團隊亦會按需要實施一系列緩解措施,以減少對公眾、周邊社區及環境的潛在影響。 項目團隊於推展北環綫項目的每個階段均應用建築資訊模型技術(BIM),使建築的內外設計一目瞭然,方便整合及溝通。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車站位置

10月27日,香港發展局廳長黃偉綸表明,牛潭尾地域的用地性質反省來源於今年較早期規劃,署進行的第二階段棕地檢查工作中,相關工作報告表明在牛潭尾地域約18公畝,棕地可作房子發展趨勢。 充分考慮將來北環線將於牛潭尾設站,為更全方位檢查牛潭尾地域的用地性質,包含進一步提升房子商業用地的概率及釋放出來北環線產生的潛在性發展趨勢機會,政府部門那時候提議開展一項《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並逐漸籌畫。 在第二階段檢視,政府檢視位於上水及元朗的棕地羣,這個棕地羣有四組,可能具潛力在短、中期內作公營房屋發展。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鄰近

雖然政府公佈新界棕地的總面積,但現時難以估計所有這些棕地可提供住宅單位數目。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所謂「棕地」,一般是指位於新界的某些農地或鄉郊土地,該等土地大多由私人擁有,並已荒廢及改作其他與周邊環境不協調的土地用途,包括貨櫃場、停車場、修車工場、物流作業、鄉郊工場、露天貯物、廢料回收場、建造機械及物料貯存等。 這些農地或鄉郊土地大多呈不規則形狀及大小,當中夾雜了不少村落、寮屋、常耕或休耕農地、植被羣或山丘等。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新田/落馬洲涉12公頃棕地

團隊亦正積極研究應用可供製造和裝配的設計(DfMA)及組裝合成建築法(MiC),減少現場施工程序,提升工程質量。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1970年代興建的新界標誌性大規模鄉郊豪宅錦綉花園便是在牛潭尾的雞公山掘山泥進行填塘工程,改變原生河流走向,導致村內失去部分河溪水源。 牛潭尾位於元朗以東,雞公嶺以北,三面環山,往昔水源豐足,早於一百年前已經吸引農民聚居,形成元朗最大面積的農村,當年曾出產元朗絲苗米,蔬菜產量亦甚豐,不少農民就在牛潭尾耕田種菜,養活後代,為香港市民供應新鮮農作物。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當初村民興建村內小學時,為了令校名更文雅,將校名內的地方名由牛潭尾改為攸潭美,村名也因此而改變。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車站解構

規劃署一直分階段檢視這450公頃棕地,以評估當中有多少適合作短、中期公營房屋發展。 另外,新田購物城位於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北部,在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可行性研究的初步土地用途規劃中,建議作企業及科技園用途。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爲回應社會對加快落實發展的意見,發展局早前已表示會爭取於二○二四年起分階段爲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展開工程,期望人口和企業能提早入夥,上述建議的企業及科技園正是有潛力可較早展開的工程。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車站設計

牛潭尾站採用的主色調呼應了坐落於當區山勢廣闊、生機勃勃的雞公嶺 ;車站設計亦以取材自附近山嶺小徑及前攸潭美小學的色彩作點綴。 巧妙的用色讓乘客在北環綫的旅程中彷如親身走訪牛潭尾社區,沉浸於自然美景之中,用另一種方式體驗區內獨特的文化及地區特色。 北環綫沿綫社區各具特色,擁有自然風光、迷人景緻、歷史建築等不同風貌。 在擬定每個車站的主題顏色及設計時,我們會以當區獨特風貌、歷史及社區地標作為重要的靈感來源,期望新車站能在帶動新發展的同時,與社區和諧融合。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擬建的牛潭尾站將設多個出入口,鄰近區內不同地方,包括擬議的公共運輸交匯處,以配合牛潭尾地區的未來整體發展。 張競達又說,即使在新界,新市鎮與鄉郊的地積比率也有不同,若果棕地近市中心,地積比率可以是5倍,但若果棕地位於較遠的錦田,地積比率低過1倍。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車站知多啲

該局又稱,目前未有考慮把凹頭納入就牛潭尾地區的《檢討研究》,因凹頭一帶的土地大部分的用地已有多個私人的發展項目、公營房屋發展研究及已落成的私人房屋發展。 換言之,這12公頃棕地,是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320公頃正在規劃中的新發展區項目的一部分,而該項目預計合共可提供31,000房屋單位,以及經濟和社區設施。 現階段粗略預計上述四組棕地羣合共可提供超過10,000個公營房屋單位。 規劃署表示,爭取將部分單位落成的時間壓縮至由工程可行性研究起計大約10年內,以增加短中期供應。 根據初步規劃,研究範圍內大部分人口將居於擬建的牛潭尾站的步行範圍內,方便居民步行至牛潭尾站,讓他們使用高效便捷且低碳的鐵路服務,提供更多的出行選擇。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元朗屯門大埔地料提供逾2萬公屋

至於現時凹頭一帶的土地,由於該區大部分的用地已有多個私人的發展項目、公營房屋發展研究及已落成的私人房屋發展,政府現階段未有考慮把凹頭納入就牛潭尾地區的《檢討研究》。 與此同時,政府現正進行的《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已包括擬建的牛潭尾站及相關鐵路設施,因此在牛潭尾站設立車廠相對更為可行。 考慮到車廠選址需鄰近北環綫鐵路走綫、可容納列車停泊及地勢平坦的土地、配合新發展區的規劃及對鐵路服務的需求,我們就擬議走綫附近區域多個位置進行了初步可行性研究。 牛潭尾堆填區(英語:Ngau Tam Mei Landfill)是香港一個已關閉的垃圾堆填區,佔地約2公頃,為香港面積最小的堆填區之一。 牛潭尾堆填區位處元朗牛潭尾村以東,於1973年啟用,並在2年後停止運作。 新界大部分土地均屬載於集體政府租契(前稱「集體官契」)內由私人持有並被分類為「農地」的「舊批約地段」。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 土地供應緊張 新界棕地達1,579公頃 近三成可發展房屋 棕地發展潛力大解構

《檢討研究》的提議有利於政府部門今後談妥牛潭尾地域的發展模式,和分配更優化的科學研究。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牛潭尾土地用途檢討研究2025 現階段,政府部門不清除以一切適合的方法(包含“新發展區”方式),爭得充足靈活運用所涉及到的土地資源,目前就發展模式及收地賠償分配作定罪仍言之尚早。 首階段檢視已於2019年完成,涵蓋較接近現有基建設施的160公頃棕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