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原來可以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的診療中心或醫技科室,以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外設的華為荔枝苑社區健康服務中心使用醫療券支付門診醫療護理服務的費用。 醫健通醫療券 致電醫療券結存查詢熱線透過互動語音系統可以查詢到醫療券餘額、可用於視光服務的醫療券金額、來年1月1日將發放至戶口的醫療券金額,以及預計將於當日因超過累積上限而被取消的醫療券金額等資訊。 例如為了讓長者申領醫療券過程更便捷,只需一次登記,無需每次提前申請。
- 香港政府在2009年首次推出長者醫療券計劃,旨在透過資助,鼓勵長者善用私營基層醫療服務,減輕公共醫療負擔。
- 醫療券會以電子方式透過「醫健通」系統發放同使用,無任何實體醫療券(毋須打印出來),所以長者使用時,無須預先登記或領取醫療券。
- 同時為保障公帑的使用,衛生署會定期或隨機進行監察,嚴肅跟進懷疑有虛假配偶關係聲明的個案,並轉交執法機構調查。
- 長者醫療券試驗計劃早在2009年1月1日推出,當時本港所有年滿70歲的長者每人每年獲發5張面 值50元的醫療券。
- 根據長者合資格使用醫療券的年份,相應的醫療券金額會存入其戶口內。
雖然衛生署同步推行了實時電話短訊通知的功能,但長者在已登記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處使用完醫療券後,依然會如常收到一份載有更新醫療券餘額的「醫療券使用記錄」,上面寫有扣取前的金額、已扣取的金額及剩餘的醫療券金額。 答:所有使用醫療券的長者都可以向醫療服務提供者提供一個能夠收取電話短訊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電話號碼可屬於長者本人、家人或照顧者。 當使用醫療券支付醫療服務時,系統會經電話短訊作實時通知,內容包括已使用的醫療券金額。 答:醫療券計劃同步推出電子同意書取代紙本同意書,長者在以醫療券支付時,只需將香港身份證插入智能身份證閱讀器,即代表確認同意使用相關的醫療券金額,毋須再在紙本同意書上簽署,方便長者使用醫療券。 答:夫妻共用醫療券有限制,雙方的醫療券戶口成功連結後,當長者本人醫療券戶口內的餘額耗盡,即可選擇使用配偶戶口內的醫療券餘額,使用的金額不設上限,但不得超過該次所獲醫療服務的費用。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的用途
18 歲以下人士 / 精神上無認知能力的人士,應由父母或監護人簽署「使用疫苗資助同意書」。 醫健通醫療券 向已登記醫療服務提供者出示有效的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並示意使用醫療券。 當醫健通的登記生效時,你將透過你選擇的通訊方式,收到一組八位數字的授權號碼通知你登記成功。 在一般情況下,屬於醫健通可互通資料範圍內的電子健康紀錄,將於核實身份後約30分鐘至1小時內上載至系統。 因此,建議你向醫護機構給予互通同意以取覽你的資料之前,先預留足夠時間。
在確保長者與配偶的同意下,他們要一起出示身份證和申報婚姻狀況,並登記一次。 醫健通醫療券2025 然後,雙方的醫療券賬戶將在電腦系統連結,直到其中一方提出書面請求退出。 連結賬戶後,如果某方的醫療券賬戶餘額不足,則可以使用配偶賬戶的醫療券餘額。 長者到診時,只須出示香港身份證或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並表明會使用醫療券。 該醫療機構亦會提供「醫療券使用記錄」,讓長者得知所使用的醫療券數量。 醫健通醫療券2025 本港長者醫療券上限目前是2,000港元一年,如每年未用完的醫療券金額,可以在下年繼續使用,轉撥年期不限,但累積的醫療券總額不得超過8,000港元。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問題5:其中一方無法親身辦理連結手續要怎麼辦?
根據《2023至2024財政年度財政預算案》,政府計劃投放一定財政資源予「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和優化長者醫療券措施,詳情有待在今年第三季公佈。 醫健通醫療券 此外,因為健保預算不足,導致健保藥價偏低或無法列入健保給付,已造成醫師和病患用不到較新、較有效的藥物,也無法使用基因定序等先進的醫療檢驗及儀器,以致許多病患得不到應有的治療。 這情形在癌症等重大傷病特別嚴重,也讓我國起步較早的精準醫療,逐漸陷入落後他國的窘境。 訂閱後能閱覽名家專欄及專題報道,更可參與會員Live Chat。
同時為保障公帑的使用,衛生署會定期或隨機進行監察,嚴肅跟進懷疑有虛假配偶關係聲明的個案,並轉交執法機構調查。 衛生署亦提醒長者,他們不會在長者使用醫療券時要求提供銀行帳戶資料或點擊任何網站連結。 除了以上方法外,衛生署新推出的實時電話短訊通知功能,將長者每次已使用的醫療券金額透過電話短訊發送到指定的電話號碼,為保障長者的利益。 如果長者發現電話短訊扣除的金額與服務收費不符,可以與處理交易的醫療服務提供者聯絡,以釐清收費金額。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問題7:每次使用配偶醫療券都需要對方一同前往嗎?
此外,長者醫療券計劃亦會同步推出電子同意書,以及新增實時電話短訊通知服務,務求進一步便利長者使用醫療券。 醫健通醫療券2025 只有已登記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醫生纔可提供政府資助的疫苗接種服務。 市民 / 家長可透過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的網站瀏覽參與「疫苗資助計劃」的私家醫生名單。 而已登記參與計劃的私家醫生亦會在其診所內張貼「疫苗資助計劃」標記及海報,以供市民識別。 市民 / 家長可與參與計劃的註冊西醫診所聯絡,查詢是否須要預約。 所有使用醫療券的長者都可以提供一個本地流動電話號碼,以接收來自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實時短訊通知,增加保障。
此外,當局還將推出一系列改進措施,包括使用電子同意書代替紙質同意書,並計劃增加電話短信通知。 在長者和配偶使用醫療券時,系統將實時通知雙方以保障他們的利益。 長者醫療券計劃現容許兩名有配偶關係、均年滿 65 歲並合資格使用醫療券的長者,在雙方同意下並連結其醫療券戶口後可共用對方的醫療券。 雙方戶口連結後,當其中一方的醫療券戶口內的餘額耗盡,即可以使用其配偶戶口內的醫療券。 如長者已使用過醫療券作醫療服務,就無須開設另一個戶口作疫苗資助之用。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金額有多少?
長者醫療券的適用範圍於4月28日擴大至聽力學家、營養師、臨牀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共4類醫療專業人員所提供的基層醫療服務,以及由他們按長者健康需要而處方並提供的醫療設備,如助聽器等。 除此以外,醫療券不可兌換成現金、轉贈他人或與別人共享(夫妻除外),使用醫療券的金額亦不可以超過該次醫療服務收費。 醫療券會於每年1月1日存入戶口內,不設提前發放,亦不可以預支未發放的醫療券。 醫健通醫療券 每年計劃期內剩餘的醫療券金額,可累積到下年使用,但累積上限為$8,000。 可是,視光服務配額則不可以累積,如果兩年期內用唔曬$2,000則會自動失效。 長者可以在任何已登記參加計劃的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截至2022年第二季季末(即6月底),已登記的服務提供者逾10,800個。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2023|餘額查詢及申請方法一覽|醫療券可以買什麼?津貼幾多錢?
至於視光醫療券服務,如長者在兩年期內未能用完配額,餘額將會失效,不可累積至下一個兩年期。 另外,醫療券只供合資格長者本人使用,不可以轉贈別人、與別人共享甚或出售。 每位合資格有高風險情況的長者在疫苗資助計劃下接種PCV13,醫生可獲 $760 的政府資助。 香港只有一款PCV13註冊供應,而供應該疫苗的公司同意以淨價每劑 $660 向醫生提供用於疫苗資助計劃下。
醫健通醫療券: 開設戶口及使用醫療券
答:在施政報告的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中,政府預計於2023年第四季開始實施為期三年的先導計劃,配合「慢性疾病共同治理計劃」一同於推出。 2019年4月1日,食物及衞生局推行自願醫保計劃,15日大至80歲長者都可以投保,認可保險產品保障包括醫療券不涵蓋的合資格住院及日間手術費用。 所以無論是因病求醫,或是為了預防疾病而進行身體檢查,也可以使用醫療券繳付醫療開支。 已獲監護委員會授予法定權力的監護人可替精神上無認知能力人士作出重要的決定。 至於沒有決斷能力而未有法定監護人的人士,多由親屬或社工在保障該人士的利益及福利的前提下,以折衷的方法(沒有正式授權)協助處理有關事宜。 另外,每名長者每兩年的視光服務配額為2,000元,未使用的配額屬使用者個人所有,因此視光服務的配額不可共用。
醫健通醫療券: 資料更新同意書
已登記醫療服務提供者會為長者申報使用醫療券,並給長者一份「醫療券使用記錄」,系統亦會即時以電話短訊通知有關長者或其指定的家人/照顧者。 除此之外,如果有連結夫妻共用醫療券,在戶口成功連結後就會收到電話短訊通知。 而長者在使用配偶的醫療券戶口支付醫療費用後,配偶的指定電話號碼亦會收到電話短訊通知。 長者每次使用配偶的醫療券時,須向醫療服務提供者出示其配偶最新的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的副本以作核對,但毋須對方一同前往。 醫健通醫療券 不會讀寫的人士可在一名成年人見證下在簽名欄按指模,以示同意使用政府資助作疫苗接種服務。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問題9:電子同意書是甚麼?
若是首次使用醫療券,已登記醫療服務提供者會免費為長者開設個人的醫療券戶口。 根據長者合資格使用醫療券的年份,相應的醫療券金額會存入其戶口內。 答:夫妻共用醫療券從7月28日開始正式實施,符合醫療券使用條件的長者在雙方同意下就可以連結雙方醫療券戶口,然後便可共用對方的醫療券。 雙方戶口連結後,當其中一方的醫療券餘額用完後,就可以使用配偶戶口內的醫療券餘額。 醫健通醫療券 除了識別計劃標誌外,接受疫苗接種的人士或其照顧者亦可登入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網站,瀏覽已登記參與計劃而又提供外展服務的醫生名單。
醫健通醫療券: 瞭解並於系統以電子方式注 同意使用的醫療券金額
受資助的人士或其家長 / 監護人簽署同意書是用以表明其同意使用政府資助接種疫苗,以及讓其 / 其子女 / 其受監護人的個人資料轉交予政府、醫院管理局或有關的醫療人員。 接受疫苗接種人士 / 家長 / 監護人應妥善保存所有的疫苗接種記錄 (針卡)。 受資助的人士或其家長 / 監護人必需於接種疫苗前填妥並簽署有關同意書。
醫健通醫療券: 醫療券問題1:優化長者醫療券計劃有甚麼措施?
已登記的醫療機構都會在當眼處貼有醫療券標誌(見下圖),你亦可按此查看合資格醫療服務者名單。 但受託人(如:親友/家庭傭工)士必須帶同一份事先由家長 / 監護人填妥及簽署的「使用疫苗資助同意書」。 同意書應在醫生 / 醫護人員確實兒童 / 受監護人可以接種疫苗後才遞交。
所有醫療券會根據長者合資格使用年份,在每年1月1日直接存入合資格長者的醫療券戶口內。 申請方法很簡單,只要去任何已登記嘅醫療服務提供者出示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細閱及同意「醫療券使用者同意轉交個人資料」內容後,完成簡單登記程序即可。 當長者使用配偶的醫療券時,必須向醫療服務提供者出示其配偶的最新香港身份證副本以作核對。 如果其中一方因行動不便或長期臥牀等特殊情況而無法親身辦理連結手續,他們需要填寫並簽署共用醫療券同意書,並攜帶缺席一方的有效香港身份證副本到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執業地點完成相關程序。
為確保雙方的安全,長者和配偶在成功連結戶口後,會收到本地流動電話的實時短訊通知,確保雙方均知悉戶口連結。 長者醫療券計劃同時推出電子同意書,取代紙本版,以確認同意使用醫療券。 當長者使用醫療券支付醫療服務費用時,只需將香港身份證插入智能身份證閱讀器,便表示同意使用相關醫療券金額,無需再簽署紙本同意書。 本港的長者醫療券是無需要進行任何申請,所有年滿65歲以上並持有有效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均可以在已登記的醫療機構使用醫療券。 如有使用需要,長者可以前往任何已登記的醫療機構,出示自己身份證,細閱並簽署同意「醫療券使用者同意轉交個人資料」內容後,將由醫療機構進行簡單登記程序,即可以免費開設醫療券戶口。
醫療券會以電子方式透過「醫健通」系統發放同使用,無任何實體醫療券(毋須打印出來),所以長者使用時,無須預先登記或領取醫療券。 每位長者在2018年6月8日及2019年6月26日更獲發額外$1,000一次性金額,可累積醫療券金額上限提升至$8,000,沒有年期限制。 每張醫療券面值為$1,讓長者可彈性支付診金,而每次使用的醫療券金額亦不設上限。 檢索長者的戶口記錄(按有關長者身份證上的符號標記,選擇其香港身份證的符號標記,並將身份證插入智能身份證閱讀器。如在特殊情況下未能使用智能身份證閱讀器,可輸入長者身份證號碼及出生日期。 答:如果長者在與配偶連結醫療券後希望取消登記,可以向醫療券事務科提出書面請求選擇退出與配偶共用醫療券。 核對長者香港身份證或《豁免登記證明書》上的個人資料,以核實長者的身份及確保他是該身份證明文件的持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