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約10多分鐘,幾看到拱形設計的中式圍牆,名為「感恩門」,又是一中西結合的好例子。 門後,是六七個人高的十字架,襯上沙田全景,真是如夢似幻,一點也沒有人在香港的壓迫感。 隱藏在沙田鐵路站附近的山頭上,有座純白的十字架,人站在城門河,抬頭也能看見這個神聖浪漫之地--道風山。
- 以「每天活出圓滿」(Living in Fullness Everyday)為宗旨,透過多元化的事工協助信徒與他們的鄰舍在身、心、社、靈各種生活層面都留心察驗生命本源的同在。
- 道風山
- 由於華人佛、道教徒是艾香德傳教的目標,後來在沙田創辦現在的「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並請來丹麥建築師設計龐大的中式建築羣,利用中式建築減低他們的抗拒感。
- 願我們共同加深思想,豐富彼此作為旅居者的經歷。
甫一上山,絕對會驚嘆連連,貌似傳統的中式建築,襯上名字「道風山」,還以為是道教的聖地,哪想到竟是基督教聖地。 一大片中式座園建築,亭臺樓閣、小橋流水、否陣松樹,搭配客家屋村式的純白外牆,感覺寧靜舒適。 留心看屋項,不是中國的脊獸,而是十字架,兩者明明風馬牛不相及,卻又出奇地合襯,毫無違合感。 入口為一道石拱門,上刻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 道風山十字架 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殿頂瓦列分兩行,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簷角飛翹,攢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簷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聖殿外掛着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它對沙田友來說不會陌生,在市中心望向山林,就會看到矗立著的巨大白色十字架。 道風山現屬二級歷史建築,更曾獲沙田區議會選為「 沙田十景 」之一。 道風山十字架 要注意這裡是靜修營地,屬私人地方,平日不正式開放給公眾遊覽,但碰巧近月舉辦陶瓷展覽及導賞團,大家可以趁秋意漸濃的假日上山避世靜心,瞭解一下它的歷史。 道風山
他更會招待旅遊而來的佛、道教徒,跟他們一起生活、 向他們傳教。 道風山十字架 記者覺得他的理念相當遠大,就像在挑機般 的。 雖所謂「 猛虎不及地頭蟲 」,但他的確成功令不少人轉投基督教,部分更成為牧師。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站在十字架下抬頭看的畫面,這個角度仰望,很壯觀。 道風山的第一個打卡點就是道風山的拱門「道風大千」。 拱門入口上刻有「道風境界」四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
- 昨天是佛誕假期,丈夫提議我們趁着假期,一起到道風山親近神,靜修一下。
- 離開「聖殿」後,我們便向生命門的方向進發了。
- 這兩次起義與十字架山的起源有關:由於家人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位置,他們開始安放象徵性的十字架[1]。
- 小朋友在「感恩亭」內飽餐一頓後,我們便沿路離開,往「明陣」進發。
- 拱門入口上刻有「道風境界」四大字,另一邊則刻上「道風大千」。
由於天氣太熱,帶着小朋友上山,倍感喫力,因此我們還是選擇在大圍站乘的士上車,並步行下山。 現在屯馬線通車,住在九龍的朋友,也可以選擇在鑽石山站轉乘屯馬線往大圍站,十分方便。 步行方法:大家可以在沙田港鐵站B出口,沿着天橋步行至新城市中央廣場,在排頭村,沙田萬佛寺附近有小路直上道風山墳場旁邊,地點不太難找的,需時約20分鐘。 大十字架
道風山十字架: 沙田站後山「隱世聖地」 曾是「沙田十景」
此外,「聖殿」的外圍掛着一個大銅鐘,並在鐘上刻有「榮歸上帝」的字眼。 道風山十字架 眼見金燦燦的陽光映襯着白色的雲朵,白色的雲朵點綴着藍色的天空,藍色的天空襯託着藍色的「聖殿」圓頂,真是有一種天人合一的感覺。 當我站立在「聖殿」前,我更得感到上帝創造的偉大,人是何等的渺少。
人們可沿着迂迴曲折的路徑走,可進入禱告和默想中。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東歐原有由戰時德意志帝國領導控制的政治結構土崩瓦解,立陶宛從德國手上宣佈獨立。 十字架山成爲立陶宛人爲和平、爲國家、爲立陶宛獨立戰爭期間失去的親人祈禱的地方。 在幾個世紀的歷史中,這個地方已經成爲立陶宛天主教徒以和平方式忍耐所面臨威脅的象徵了。 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蘭立陶宛聯邦以後,聯邦構成國立陶宛大公國及部份波蘭被併入俄羅斯帝國。 波蘭人和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兩次反抗俄國的起義,都未能成功。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不管你是電影迷、基督徒、歷史或建築狂,還是純粹的山友及影相愛好者,都會在這趟旅程找到趣味。 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殿頂瓦列分兩行,外形成八角形,藍瓦紅梁,簷角飛翹,攢尖頂中央豎立一十字架,每一簷角上,都豎立四個僧侶小像,聖殿外掛著一口從「景風山」搬來的大銅鐘。 道風山(英語:Tao Fong Shan)位於香港新界沙田,是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命名之一座山。 於1930年建成的建築羣,現已成爲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而其東面屹立著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爲該處的地標。 信義宗神學院前身爲信義神學院,於1913年創建於中國湖北灄口(漢口附近),屬中華信義會。 1948年年底,因大陸時局動盪,遷來香港,成爲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之神學教育機構。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內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由沙田A2出口,步行上山大約半小時,若孩子還小,小編K就建議搭的士直接上山,一路遊完一路走下山,輕鬆自在。 下山的路均是修築的好水泥地,梯級分明,難度很低。 以「每天活出圓滿」(Living in Fullness Everyday)為宗旨,透過多元化的事工協助信徒與他們的鄰舍在身、心、社、靈各種生活層面都留心察驗生命本源的同在。
道風山十字架: 生命 ‧ 燭 ‧ 光
根據指示牌上的簡介,「明陣」是在中世紀用作取代遠赴耶路撒冷朝聖的靈修工具。 現在的「明陣」建於2005年,給人作靈修及親近神時使用。 喺亭嘅牆上璧畫係一個又一個嘅聖經故事,好似五餅二魚等,但壁畫上嘅人物樣貌同裝扮都係以古代中國人為繪製。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文化之旅中華聖經文…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開設了不同向度的道風遊,讓到訪人士,無論是信仰小組、學校團體、還是歷史或藝術學人,都能更深入瞭解道風山的特色,更懂得欣賞道風山這個珍貴的寶藏。 道風山十字架 信義宗神學院前身為信義神學院,於1913年創建於中國湖北灄口(漢口附近),屬中華信義會。 1948年年底,因大陸時局動盪,遷來香港,成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之神學教育機構。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最棒打卡景點「道風山」! 巨型白色十字架及復古中式建築羣及教堂, 拍下藝術感滿滿的照片,文化旅遊不能錯過的景點!
高12米嘅十字架上面刻咗「成了」二字,雖然我哋未參透呢兩個字嘅深層意思,但喺十字架旁邊就有一班信徒喺度唱聖詩,我哋望住個十字架配合沙田市景,心靈都覺得非常舒暢。 最後,雖然呢個十字架係近期嘅打卡熱點,但大家記住喺呢度影相要尊重自己同尊重宗教。 聖殿 以紅木柱、藍色瓦頂同白牆為設計,外型貌似迷你版嘅北京天壇。 聖殿最多可容納70人,係道風山崇拜祈禱嘅主禮堂。 聖殿外面亦有由上海黃金記冶造嘅大撞鐘,上面刻有榮歸上帝同蓮花十架標誌。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沙田道風山!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超大十字架+罕有中式教堂!】
這兩次起義與十字架山的起源有關:由於家人無法找到造反者屍體的位置,他們開始安放象徵性的十字架[1]。 在面向道風山墳場入口的右手邊,便有一條小徑直往沙田。 道風山十字架2025 途中,我們會看到沙田萬佛寺,蜜蜂場,最後便到達新城市中央廣場。 我們在IKEA的小食部買了一人一杯雪糕,為今天的行程劃上完美的句號。 我們要返回「聖殿」及離開中式庭院再往前走,便到達「明陣」了。
道風山十字架: 歷史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係二級歷史建築,喺1930年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創辦,當時為咗吸引本地華人信奉,所以將大量中國式建築融入園區。 命名道風山,道代表「上帝的話」、風就代表「聖靈的能力」、而山就指「修道場所」。 道風山(英語:Tao Fong Shan)位於香港新界沙田,是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命名之一座山。 於1930年建成的建築羣,現已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而其東面屹立着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 於1930年建成的建築羣,現已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而其東面屹立著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
道風山十字架: 挪威人建中式教堂 向佛、道教徒傳基督教
之後見到有一道石拱門,上刻的一面有「道風境界」的四個字,另一面有「道風大千」的四個字,拱門旁的建築物名「會議廳」。 斜斜面對的是繪瓷部的屋背,牆上繪了一幅「道風山全圖」大瓷畫,真是一件難得的藝術品。 到達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後,自然會見到綠色鐵門,便可以把鐵門推開了,一行便會找到迷宮,這個迷宮是為了祈禱默想而設,沿著迂迴曲折的路徑走,可進入禱告和默想中。
道風山十字架: 生命門與十字架
依照信義宗傳統,聖餐桌擺在中間,仿照佛教中的祭祀臺。 聖殿兩旁掛有頗具古文風味的《聖子贊》和《聖靈贊》。 目前,聖殿可容納70人聚會,週一到週四進行早禱,週一到週五進行午禱和晚禱,主日進行二場禮拜,分別以粵語和英語進行。
道風山十字架: > 香港好去處搜尋
今次介紹給大家的是市區45分鐘行山好地方,而且人流極少,還有充滿特色的中式教堂於山上,好適合weekend到去享受這一片寧靜。 在主建築羣外圍小徑經過一條窄路,由長長階梯鋪出的窄路的盡頭,有一道窄門,名為「生命門」。 兩旁對聯寫著:「寛路行人多並無真樂」,「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 經過「生命門」後,便是道風山著名的「巨型白色十字架」。 第二個打卡點就是道風山的主要建築物「聖殿」。
1922年,他參照佛教寺院制度,在南京創立景風山基督教叢林,招待佛教和道教徒學道。 後因戰爭,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把工作遷移至香港。 艾香德牧師於1952年3月13日安息主懷,葬於道風山基督教墳場。 聖殿底層的靜室名爲“蓮花洞”,供個人或小組默想。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我們希望藉著各類型事工幫助您與上帝建立更牢固的關係。 無論你處於人生的任何階段,我們都歡迎您的參與。 願我們共同加深思想,豐富彼此作為旅居者的經歷。 丈夫看到我,便抬頭對我說:「感謝主!我沿途有你。」我們在忙碌的人生中,究竟追趕甚麼?
道風山十字架: 沙田十字架打卡朝聖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從山坡下有一條石頭窄路,共一百步,可走入只供一個人大小進入的“生命門“,窄門兩旁寫有”寬路行人多並無真樂 道風山十字架2025 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 而進入”生命門“後,抬頭髮現橫批爲”博愛“,題字的人是”孫文“(孫中山),兩旁寫有”你們往普天下去 傳福音給萬民聽“。 院內有中式風格的涼亭”感恩亭“,亭子旁邊有立有道風山十字架。 這個高四十尺的巨型十字架是全港最大的十字架,上面刻着”成了“,在此高處可俯瞰沙田市中心,也可在此默想主的十字架。 旁邊有一塊大石鐫刻着”活在主內“,彷彿提醒着路人要在生活中常常與主同行。
道風山十字架: 十字架山
一踏進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便看到石拱門上寫着「道風境界」。 此一「道」字,不禁教人聯想到老子在《道德經》裏提及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風山十字架 我想,當時的佛教和道教徒來此地方修學,必定被「道風境界」這四個大字而深深吸引着。
離藝術軒不遠處是基督教退修營舍雲水堂,此處可接待多至40人,供個別信徒或教會團體租借作退休僻靜及會議之用。 嵌入兩邊石壁則有兩處刻有經文的木板,分別寫着:“清心的人有福了 因爲他們必得見上帝 馬太五章八節”和“耶穌基督的寶血能洗淨我們一切的罪 約壹一章七節”。 首先,我們眼看這個「明陣」十分簡單,但是要走完,一點也不容易。 走到一半的時候,我不期然地想,為甚麼還沒到呢? 道風山十字架2025 原來,人生也是一樣,人生的路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路途崎嶇不平,但我們要認清楚方向,相信按着神的心意,衪必定會帶我們走到終點站。
道風山十字架: 香港動漫節2023:【動漫節首賣週邊+6大福袋!咒術迴戰+我推的孩子+鏈鋸人+水星的魔女】
昔日道風山創辦人艾香德牧師逢禮拜六率領學生在此行懺悔禮拜,之後在洞內靜禱一小時。 神學院大部分的學生均來自香港,但亦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是來自超過十六個不同的國家;另外大約三分之一的教授來自世界七個不同國家。 信義宗神學院已漸漸從一所本地的神學院蛻變爲地區性的神學院。
「生命門」是由中國國父孫中山題字的,門的兩旁刻有對聯「寬路行人多並無真樂,窄門進者少內有永生」。 我們站在這裏,便向小朋友解釋何謂寬路,何謂窄路。 窄路不容易走,盼望我的小孩,能一生跟從主的腳蹤,到老都不偏離。 離開十字架,經過見到中式教堂,寫著「聖殿」兩個字,裡面正在舉行活動,不能內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