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教授李友梅指出,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是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 踏上新徵程,爲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基層治理共同體提供學理支撐,可以在以下幾方面加強研究。 在夯實治理基礎層面,圍繞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完善黨建引領的社會參與制度等加強研究,圍繞加強村(居)民委員會規範化建設、健全村(居)民自治機制、優化村(社區)服務格局等加強研究,圍繞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基層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社會力量參與基層治理激勵政策等加強研究。 王天予2025 在健全管理和服務機制層面,深入研究如何推進城鄉社區服務標準化建設、提高社區服務設施利用效率等,深入研究如何暢通和規範經營主體、新社會階層、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等參與社會治理的途徑,深入研究建立完善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體系、建立健全城鄉社區工作者分級培訓制度等。 在積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層面,圍繞共建全國基層治理數據庫、推動基層治理數據資源共享、推行適老化和無障礙信息服務等加強研究,助力加強基層智慧治理能力建設。 40多年前,廣東改革先輩們以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歷史自覺率先推動改革開放,秉持“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和精神,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大膽地幹,使廣東從一個農業省份一躍成爲全國經濟大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34年位居全國第一。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考察廣東的重要講話中指出,要“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這一定位爲高水平謀劃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和目標指引。 王天予2025 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指明瞭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關鍵所在。 珠三角地區過去長時間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發展方式維持經濟快速增長,土地資源緊缺、能源需求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都先於全國其他地區顯現。 面對這些問題,大灣區內地各市率先轉變發展方式、提高增長質量,走高質量發展之路並取得顯著成績。

王天予: 多名高層官員調動 王天予任運房局常祕 蕭家賢掌差估署

何珮玲自1991年加入政務職系,曾在前政務總署、前衞生福利科、前公務員事務科、前財政科、前政制事務局及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服務,其後在2013年初出任副行政署長,及後出任政策及項目統籌處處長,直至2017年起出任發展局副祕書長(規劃及地政)。 本期光明網理論學術動態導讀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基層治理共同體、綠色稅制、中國式現代化、數字文化等話題,歡迎網友踊躍參與討論。 羅智光又讚揚何淑兒過去34年盡忠職守,對工作熱誠投入,出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常任祕書長(通訊及創意產業)期間,致力推廣香港作為區域通訊樞紐的地位,並落實多項措施推動香港創意產業的發展。 他並指,邱子昭出任懲教署署長以來,致力以穩妥、安全和人道方式,配合健康和合適的環境羈管交由該署監管的人士,並與社會大眾及其他機構攜手合作,為在囚人士提供更生服務。

  • 珠三角地區過去長時間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的傳統發展方式維持經濟快速增長,土地資源緊缺、能源需求緊張、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都先於全國其他地區顯現。
  • 至於在高樓齡屋邨方面,她形容房委會現需以「螞蟻搬家」的形式進行重建,預計美東邨、白田邨(較舊的部份)等重建項目需時至少十年。
  •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指出,數字文化消費具備傳播迅捷、寓教於樂、互動性強、綠色環保等特點,有望成爲引領新消費的主引擎,牽引國內市場持續回暖。
  •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大灣區成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既肯定了廣東高質量發展已經取得的成績,也點到了大灣區下一步發展的關鍵,爲新時期大灣區更加有力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 他亦稱,蕭家賢在差餉物業估價方面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相信他能帶領差餉物業估價署面對未來的挑戰。

如今,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這一時代新課題,必須學習傳承改革先輩們的擔當精神和改革精神,堅持“兩個結合”,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堅持改革於法有據,實事求是打通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中的障礙,把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新時代的改革熱土。 王天予 一批改革舉措落地見效,爲全國提供了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指導支持下,一系列原創性改革舉措在大灣區落地。 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三個自貿區體制、機制和政務服務創新不斷,深圳前海累計推出制度創新成果800多項,超過70項在全國複製推廣,廣州南沙累計形成改革創新成果913項,410項改革創新經驗在國家、省、市複製推廣。

王天予: 【官員任命】政府公佈多名高層官員調動 王天予將任運房局常祕長及房屋署長【內附詳細名單】

她於2007年7月至2010年5月出任勞工及福利局副祕書長(福利),並於2010年5月至2012年3月出任電訊管理局總監,並於2012年4月起出任通訊事務總監至今。 現任海事處處長王天予,今年2月1日起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祕書長及房屋署署長,接替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唐智強;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祕書長袁小惠,同日起出任海事處處長。 他指,唐智強過去37年一直盡忠職守,對工作熱誠投入,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房屋署署長期間,竭誠效力,制訂和檢討政府有關公共和私人房屋發展的政策和策略。 政府今宣佈,發展局副祕書長何珮玲將在下週一出任創新辦總監一職。

  • 2022年大灣區經濟總量比2017年增長約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內地九市GDP達到10.468萬億元,佔廣東全省的81.07%,進出口總值達7.94萬億元,佔廣東全省的95.6%。
  • 政府今宣佈,發展局副祕書長何珮玲將在下週一出任創新辦總監一職。
  • 深圳連續三年被全國民營企業評爲“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廣州連續兩年在國家發改委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全國前列,其中有18個指標獲評全國標杆。
  • 同時也要考慮重建成本效益、重建潛力、有否遷置資源,以及樓宇結構等情況,才考慮是否推行屋邨重建。
  • 楊何蓓茵又感謝王天予和袁民忠盡忠職守,指王天予出任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署署長期間,領導房屋委員會和房屋署竭力加快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推出各項提速、提量、提效、提質的措施。

可在現有環境保護稅中增加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型稅目,直接對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徵稅;對已有綠色稅種進行稅目稅率改造,突出碳排放要素,促進社會發展低碳轉型。 同時,探索創新綠色稅收機制,完善碳稅普惠制,研究制定碳定價回報機制,面向社會公衆根據碳排放不同課徵碳稅的同時,漸進式差異化地對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進行稅收返還,引導公衆建立綠色消費理念。 企業是工作崗位的提供者、經濟增長的推動者、綠色發展的踐行者,其不僅是綠色稅制約束的對象,還是綠色稅制產生及創新的推動主體;立法機關在政策制定時,應建立綠色稅制社會聯動機制,吸引企業、非政府組織、學術界等多方主體共同參與,使社會公衆能通過綠色稅制對就業、收入、消費產生的影響做出合理反應,進而倒逼制度設計更加有效。 王天予 在遭受三年疫情衝擊和國際上“脫鉤斷鏈”“去風險”等不利因素衝擊下,大灣區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在新發展格局中的支點作用日益凸顯。 2022年大灣區經濟總量比2017年增長約3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內地九市GDP達到10.468萬億元,佔廣東全省的81.07%,進出口總值達7.94萬億元,佔廣東全省的95.6%。

王天予: 利敏貞出任商經局常祕 王天予接任通訊事務總監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王天予、袁小惠和何珮玲均為資深政務主任,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有信心他們能在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 至於升任懲教署署署長的林國良1984年3月加入懲教署任職懲教主任,於2008年1月晉升為懲教事務高級監督,於2009年10月晉升為懲教事務總監督,於2010年9月晉升為懲教署助理署長,並於2014年12月起出任懲教署副署長。 她續稱,要解決問題便要持續增建公屋,而政府已覓地330公頃土地,在未來十年可提供31.6萬夥公屋。 同時亦正於東湧99區、藍田德田邨及安達臣道石礦場公屋等3個項目,共4座大廈試行「組裝合成」,期望能加快建屋進度。 至於在高樓齡屋邨方面,她形容房委會現需以「螞蟻搬家」的形式進行重建,預計美東邨、白田邨(較舊的部份)等重建項目需時至少十年。 同時也要考慮重建成本效益、重建潛力、有否遷置資源,以及樓宇結構等情況,才考慮是否推行屋邨重建。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黨中央、國務院圍繞大灣區建設作出一系列規劃,針對深圳前海、珠海橫琴、廣州南沙等粵港澳重大合作平臺作出一系列部署,涉及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極其繁重,僅廣州落實南沙方案就有264項任務,完成其中的每一項任務都是硬仗。 因此,必須堅持釘釘子精神,持續用力、久久爲功,大力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幹事創業精神,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着一代幹。 王天予2025 建立容錯機制,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爲擔當者擔當、爲負責者負責、爲幹事者撐腰,全方位激發幹部活力。 王天予2025 王天予 黨中央、國務院於2019年頒佈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後,又先後制定出臺了前海方案、橫琴方案、南沙方案和河套規劃,並明確了四大合作平臺建設的總體要求、發展目標和路徑措施。 國家發改委、財政部、人社部等陸續發佈金融、財政、稅收、科創、人才、就業等方面的政策文件,“1+N”規劃政策體系逐步完善。

王天予: 文化

他又指,林國良在懲教署累積了33年豐富經驗,對部門運作和人事管理擁有深厚和全面的知識,深信他能帶領懲教署面對未來的挑戰。 楊何蓓茵又感謝王天予和袁民忠盡忠職守,指王天予出任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署署長期間,領導房屋委員會和房屋署竭力加快增加公營房屋供應,推出各項提速、提量、提效、提質的措施。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羅淑佩、陳潔玲和李頌恩均為資深政務主任,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有信心她們能在新崗位提供專業高效的服務。 聶德權又說,蔡立耀在出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以來表現專業,對工作充滿熱誠,積極提升部門的效率和服務水平。 對於蕭家賢的任命,聶德權說,他具備優秀的管理和領導才能,並在差餉物業估價方面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深信他能帶領差餉物業估價署面對未來的挑戰。

王天予: 王天予

西九文化管理局現任行政總裁栢志高提早在去年11月離任,政府同月18日宣佈借調原為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的馮程淑儀,往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出任署理行政總裁,為期約6個月。 她續說,袁民忠出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期間,帶領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負責制訂、統籌和監督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推展大灣區建設的整體政策、策略和措施。 本人非常榮幸能加入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的班子,成為房屋局局長。 我與我的團隊必定會與發展局、運輸及物流局及其他相關部門緊密溝通合作、互相支持,致力改善市民住屋問題,為香港人建設更美好的家。 王天予2025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羅智光表示,利敏貞及王天予均為資深政務官,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有信心她們可於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服務,帶領其部門克服各項挑戰。

王天予: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中國人民大學和平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代志新表示,近年來,我國綠色稅收體系建設步伐顯著加速,綠色稅制改革在調整能源結構、促進節能以及增加財政收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儘管我國在環境保護和經濟綠色轉型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與綠色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須從多角度發力,進一步落實綠色稅制,助推綠色發展目標。 王天予 王天予2025 在面臨環境污染和經濟下行的雙重壓力時,合理提高資源稅及環境保護稅稅率水平以促進社會綠色轉型和增加財政收入的同時,需配合相應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保持宏觀稅負水平穩定,減少企業因多重約束性綠色政策疊加而導致生產成本過大的問題。

王天予: 多名高層官員調動 王天予任運房局常祕 蕭家賢掌差估署

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新發展階段的新使命。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王天予 政府今(15日)宣佈多名高層官員調動,現任海事處處長王天予,下月1日將接替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唐智強,擔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及房屋署署長;現任商務及經濟發局副祕書長(通訊及創意產業)袁小惠,將在下月1日出任海事處處長。 王天予2025 另外發展局副祕書長(規劃及地政)何珮玲,下週一(18日)將出任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差餉物業估價署副署長蕭家賢,則會接替展開退休前休假的蔡立耀,擔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 在“一國兩制三法域”下探索粵港澳三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則銜接和機制對接,促進生產生活要素順暢流通,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

王天予: 利敏貞出任商經局常祕 王天予接任通訊事務總監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王天予、袁小惠及何珮玲三位同為資深政務主任,具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有信心他們可在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服務。 王天予 他亦稱,蕭家賢在差餉物業估價方面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相信他能帶領差餉物業估價署面對未來的挑戰。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表示,王天予、袁小惠何珮玲都是資深政務主任,具備出色領導和管理才能,有信心他們能在新崗位為市民提供專業高效服務;而蕭家賢在差餉物業估價方面擁有豐富專業知識和經驗。 王天予2025 羅淑佩於1989年7月加入政府,曾任職勞工主任及貿易主任職系,1990年7月轉職政務職系後,於2022年4月晉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 她曾在多個決策局及部門服務,包括前銓敍科、前政務總署、前憲制事務科、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前貿易署及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 她於2010年8月至2016年9月出任旅遊事務副專員,於2016年9月至2020年9月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祕書長,並從2020年9月起出任運輸署署長。

王天予: 【官員任命】政府公佈多名高層官員調動 王天予將任運房局常祕長及房屋署長【內附詳細名單】

廣東省及大灣區內地九市各自出臺有關實施意見、工作方案,將大灣區建設的總要求、總部署、總任務分解爲一張張施工圖、任務書。 “廣深港”“廣珠澳”兩大科技創新走廊初具雛形,粵港澳三地教育、科技人才聯合優勢開始顯現。 人流物流資金流往來更加頻繁,全灣區各行各業呈現出生機勃勃的發展局面。

王天予: 王天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等多個重大會議、重要場合上,對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新徵程上,以改革創新精神把粵港澳大灣區建成世界一流灣區,必須學深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切實把學習成效轉化爲謀劃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新思路新舉措,做好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各項工作。 對標黨和國家對大灣區提出的各項要求,比照世界一流灣區的發展水平,大灣區建設還面臨不少挑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粵港澳大灣區“是在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個關稅區、三種貨幣的條件下建設的,國際上沒有先例”。 由於三地之間的制度、規則、機制差異,人員、資金、技術、貨物、業務發展和信息自由流通仍存在障礙,港澳人員在內地的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仍不夠便利,市場一體化建設還有明顯差距,大灣區經濟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還要進一步挖掘,大灣區三地的疊加優勢還未充分發揮。 聶德權同時感謝退休的唐智強和蔡立耀,讚揚唐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祕書長及房屋署署長期間,致力制訂和檢討政府有關公共和私人房屋發展的政策和策略,在實行《長遠房屋策略》的主要範疇上貢獻良多。

王天予: 文化

現任差餉物業估價署副署長蕭家賢將於2月8日起出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接替將展開退休前休假的蔡立耀。 楊何蓓茵指,王天予在過去三十四年一直盡忠職守,王天予在出任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署署長期間,在制訂公營及私營房屋政策方面擔當重要角色。 她說,袁民忠在過去三十八年一直盡忠職守,袁民忠在出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期間,帶領新成立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辦公室,並負責制訂、統籌及監督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參與推展大灣區建設的整體政策、策略及措施。 王天予2025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自2017年7月正式啓動以來,各有關方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紮實推進各項工作。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第一階段目標任務已較好完成,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羣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大灣區開發建設成爲全國高質量發展進程中的一大亮點。 利敏貞1988年8月加入政務職系後,於2012年4月晉升為首長級甲級政務官,曾在前皇家香港警務處、前布政司辦公室、懲教署、前文康廣播科、前運輸科、前貿易署、政務司司長辦公室及前衞生福利及食物局服務。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班子能在國家主席習近平見證下宣誓,意義極其重大。 我們定必竭盡所能,為建設更理想居住環境、經濟發展及改善民生作出貢獻。 王天予 我們衷心感謝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來到香港出席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顯示極大的鼓勵和關懷,為「一國兩制」之下香港的未來發展增加了強大的信心。 房委會今天(12日)舉行公開會議,房署署長王天予首次以署長身份,在會議中交代房署最新工作策略。

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指出,數字文化消費具備傳播迅捷、寓教於樂、互動性強、綠色環保等特點,有望成爲引領新消費的主引擎,牽引國內市場持續回暖。 王天予 新徵程上,應協同推進文化和科技體制改革、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佈局、建立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釋放數字文化消費潛力。 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郭躍文、王天予指出,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堅持摸着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不失時機、蹄疾步穩深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推動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 必須學習傳承改革先輩們的擔當精神和改革精神,堅持“兩個結合”,堅持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相結合,堅持改革於法有據,實事求是打通規則銜接、機制對接中的障礙。 持續用力、久久爲功,大力發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幹事創業精神,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建立容錯機制,把“三個區分開來”落到實處,爲擔當者擔當、爲負責者負責、爲幹事者撐腰。 在規劃建設管理中,必須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緊扣羣衆所思所願所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嚴防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羣衆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民生問題;及時聽取灣區各方面人士對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建議,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

王天予: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大灣區成爲“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既肯定了廣東高質量發展已經取得的成績,也點到了大灣區下一步發展的關鍵,爲新時期大灣區更加有力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 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爲“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明確了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 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居於全國領先地位,發展空間大,在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 從人口總量看,僅廣東省常住人口就超過1億人,是全國第一人口大省。 大灣區吸引了大量科技創新人才,海外發明專利授權量佔到全國的1/4以上。

政府公佈四項高層官員任命,海事處處長王天予下月1日出任運輸及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房屋署署長,接替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唐智強;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祕書長(通訊及創意產業)袁小惠同日出任海事處處長。 政府宣佈,運輸署署長羅淑佩下月15日出任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署署長;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祕書長陳潔玲本月10日出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發展局副祕書長(工務)李頌恩下月28日出任運輸署署長。 王天予 政府指,發展局副祕書長何珮玲,下週一(18日)出任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總監。

高新技術企業規模持續壯大,廣東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6.9萬家,連續七年居全國第一,營業收入總額超10萬億元,已成爲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核心力量。 大灣區內地九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廣東全省佔比達95%,僅廣州南沙2022年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就突破900家,2023年上半年南沙高新技術行業產值達到115.26億元。 科技創新綜合水平邁入全球“第一方陣”,“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羣連續四年位居全球科技集羣第二位。 “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不斷深化,港珠澳大橋、廣深港高鐵等一大批基礎設施投入運營。 香港進入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珠三角成爲港澳青年創業熱土,在廣東的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累計孵化港澳項目約4000個、吸納港澳青年就業約5500人,港澳居民在內地生活發展更加便利,港澳同胞的國家認同感不斷加強。

聶德權亦指,蔡立耀出任差餉物業估價署署長時表現專業,積極提升部門的效率及服務水平。 政府今日宣佈,現任運輸署署長羅淑佩將於8月15日出任房屋局常任祕書長/房屋署署長,接替將展開退休前休假的王天予;現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祕書長陳潔玲將於7月10日出任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專員,接替已展開退休前休假的袁民忠;任發展局副祕書長(工務)李頌恩將於8月28日出任運輸署署長。 大灣區建設是一項舉世關注的工程,更是一項事關粵港澳三地的民心工程。 在規劃建設管理中,必須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緊扣羣衆所思所願所盼,不忘大灣區開發建設的初心,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嚴防形式主義和弄虛作假,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羣衆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民生問題。 及時聽取灣區各方面人士對大灣區建設的意見建議,圍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着力打造宜居宜業宜遊的優質生活圈,通過大灣區建設更好地把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使粵港澳三地民心更加緊密地連在一起,讓粵港澳大灣區成爲三地居民的幸福樂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