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最感受到同行如敵國,當然是在二樓,連接一期和二期的行人天橋上。 後來家樂福結束營業後,惠康只承租了三樓的樓面,這畫面也不復見,後來惠康亦搬到時代廣場。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時至今日,只有taste仍然屹立不倒,是市中心人流最暢旺的超市。

一位民眾上個月到內湖家樂福買東西,前腳才跨出電梯,發現不對勁立刻跳出去;沒想到下一秒,電梯就往上爆衝到頂樓,還發生劇烈碰撞聲,幸好民眾反應靈敏逃了出來,否則恐怕會被暴衝電梯夾斷腿。 結果,排隊入店的「蛇餅區」不得不設在地下的商場通道,但Donki 的顧客和商場其他顧客仍是要利用同一條電梯上落,在假日難免會有混亂,商場方面亦有作出人流管制。 至於一樓及二樓亦有約幹變動,原先位於一樓的卓悅遷到二樓與萬寧、Colourmix和莎莎等為鄰,形成化粧及個人護理用品專區;而同層的「3香港」專門店則遷到鄰近的華都大道而未有跟隨其他電訊商遷到地下。 週一(11日)凌晨近5時,一輛私家車與一輛的士於屯門龍門路55至65號新屯門中心對開相撞,兩車車頭嚴重損毀,據報兩名司機及乘客合共5人浴血,其中私家車司機一度被困車內,需由消防救出,幸眾人傷勢不重,由救護員送院治理。 事後私家車司機未能通過酒精呼氣測試,涉嫌「酒後駕駛」被捕,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一名84歲姓馬老婦,疑因失平衡在扶手梯上向後跌倒,站在其背後的52歲女兒、及53歲媳婦擬將她扶穩,卻3人一同失足滾下,其同行家人報案求助。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超級廣場

該超級廣場佔地逾27,000平方呎,結集傳統街市及雜貨功能於一體。 該新店亦設有多種特色服務,包括售賣不同種類的新鮮食品、游水海鮮、中式菜檔、壽司及流動小食攤位等。 另一方面,大型時裝店I.T時裝,以月租40萬元租入家樂福原址下層10000平方呎樓面。

  • 業主把家樂福原址下層其餘部分重新裝修,分成多間商鋪,鋪位面積介乎258至10,559平方呎,包括山崎麵包,雞仔嘜及多間服裝店。
  • 其中最貼近樓梯位的旺舖呎租可達150元,商場的食肆比例由現時的20%增到25%至30%,時裝店比例亦由21%增至30%。
  • 至2017年6月止,家樂福旗下有1,507家超級廣場,其中法國243家,歐洲其他地區458家,拉丁美洲338家,亞洲370家,其他地區94家。
  • 事隔多年,日資百貨激安之殿堂(海外稱為Don Don Donki)亦再看好荃灣區,已預租海之戀商場近五萬平方呎樓面,作為香港第二間分店,預計於年尾開幕。
  • 佔地在1,000至3,500平方米(約300~1000坪)之間,此類型店舖的品牌識別包括Market和Bairro。
  • 而當年新都城中心的情況更嚴峻,因為當年新都城住宅只是剛剛入夥,而本身第二期的商場面積已超過一百萬平方呎,商舖供應非常多,第三期商場急需要有一個旗艦商戶。

家樂福和騰訊共同打造的首家智慧門市「Le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Marche」5月也在上海開幕,沃爾瑪更與京東到家合作「前智雲倉」。 一期UG樓引入時裝品牌Mango(其後由萬寧Baby取代其位置,亦於2020年結業)。 2010年8月引入兩大國際時裝品牌H&M及ZARA,合共租用面積達6.2萬平方呎的舖位,已於2011年首季開業。 商場亦引進4個化妝品牌:SK-II、Lancome、Biotherm、Kiehl’s,合共租用約8,000平方呎。 此外,吉之島百貨店亦落實續租9年,合共3層的樓面面積與之前相若。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臺灣人為何不去中國玩?原因讓陸網也認同

家樂福於1996年開始進軍印尼市場,現今家樂福為印尼全國最大的連鎖超市(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已有38家分店)。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2022年7月19日,統一集團於深夜11時40分於證券交易所3樓召開記者會宣佈,由統一企業斥資311億元買下法商家樂福持有臺灣家樂福60%股權,臺灣家樂福成為統一集團百分之百獨資公司[9],2023年6月30日完成交割[10]。 而在中東地區由杜拜Majid AlFuttaim集團經營,使用與法國家樂福大本營不同之獨立風情特色logo,即與Majid AlFuttaim集團logo一致基礎上調成紅藍相間顏色,該集團家樂福涵蓋了阿聯酋、沙特阿拉伯、肯雅、黎巴嫩、埃及、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巴基斯坦等中東國家地區。 Carrefour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十字路口」,起因為1960年6月開始營業的第一間家樂福超市,就在法國安錫Parmelan 大道和 André-Theuriet 大道的十字路口旁。 以Donki 在港現時的規模,在物流上應該已上軌道,新店該不用預留太多空間作庫存,因此屯門店可以用盡面積作全港最大賣場。 除了這四間分店外,當年家樂福亦預租了馬鞍山新港城中心四期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分別超過十五萬平方呎的樓面。

2019年起,家樂福重視消費者權益,並送自有產品至中華民國無添加餐飲食品發展協會(Anti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Additive Clean Label Organization of Taiwan)驗證。 截至2020年6月,已有126種產品送驗並通過檢驗合格[8]。 Carrefour現行的企業標誌第一次出現是在1966年,其設計概念取自法文商標字首C,C的右端延伸一個藍色箭頭,左端一個紅色箭頭,象徵四面八方的客源不斷地向着Carrefour聚集。 電梯是通行工具,不知為何突然變成遊樂園設施,來到內湖家樂福,發現有座電梯被貼上「保養中」的字條,整整貼了一個月還沒修好,一查之下才知道案情不單純。 搭電梯上下樓稀鬆平常,但要是搭乘時,電梯突然向上爆衝成了大怒神,可是會讓人嚇壞。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停車場

2021年11月初,一期UG層(唐吉訶德同層)大部份位置圍封逾半年後重開,分拆為多間舖位,美心食品集團擁有的星巴克重新裝修後於原舖位重開,而新進駐商店包括BEANS荳子,英王麵包店,GU,望月,以及由富臨集團經營的Terrace in Seaside等。 同年11月,國際品牌Calvin Klein Jeans和Calvin Klein Underwear、時裝店D-Mop及上班時裝Playlord;以及多個國際著名化粧品品牌,如Estee Lauder、Bobbi Brown、Benefit與植村秀等亦陸續登場,進一步鞏固商場於新界西北區的領導地位。 1999年,信和集團為商場翻新,千禧年代容不下音樂噴泉,整座被拆卸。 據報導,信和集團租務部總經理陳欽玲解釋,考慮區內缺乏展覽空間,而大雲石的階梯藏有很多機器,移走噴泉和階梯可騰空8,000呎空間,再辦車展、食品展等展覽增加商場額外的收入。

一個商場的標誌消失,換來是全新界最大的展覽場地,面積超過10,000平方呎。 近年港人愛湧上山「打卡」,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看夠千篇一律的商場,想來點不一樣的景色。 後方有幾層高的雲石階梯,前方是大型噴泉,有音樂和七彩射燈;抬頭看,還有中世紀街燈、左右兩側的歐陸建築裝飾,藍天白雲假天花,這不是威尼斯人,而是80年代的屯門市廣場。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商場設計

由於當時的家樂福這樣的知名大型連鎖超市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有充分的餘地挑選供應商,因此很多中小供應商對家樂福設置的苛刻門檻是「敢怒不敢言」。 家樂福在進駐亞洲第一個市場—臺灣時,將「Carrefour」翻譯成「家樂福」,取「家家快樂又幸福」的意思,這個名稱成為該集團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標。 「新零售」市場在大陸百家爭鳴,宜家集團日前也在上海宣佈,由旗下宜家購物中心投資開發,上海「臨空宜家薈聚綜合體」正式開工。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租賃市況|NOVO LAND 1.23萬租出 租金回報逾3釐

吉之島租約由1998年7月開始生效,為期12年,吉之島於同年12月初開幕。 屯門市廣場開業初期有佔地30萬呎八佰伴百貨公司,最先開業之酒樓為龍威海鮮酒家(已結業),數月後美心大酒樓(已搬遷到商場附近的屯門大會堂)開幕。 初期商場租戶以小商戶為主,一樓時裝廊開設有多間非連鎖式服裝店及鞋店,同層另有G2000服裝店(該舖位由商場開業至H&M(已結業)開張前一直由G2000租用)、大家樂、肯德基等連鎖店。 2005年,商場與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設立全港首創的「i-kidz遊戲平臺」。 同年12月,信和置業斥資3億元擴建商場第1期,將位於3樓的停車場變身成零售店舖,擴建後零售面積會增加20萬呎,令整個商場面積增至逾100萬呎,店舖數目亦由約300間增加至380間。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平臺

1987年開始,信和集團分3期建成屯門市廣場,成為新界西第一個大型商場。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不久,家樂福宣佈,香港所有分店會於2000年9月全線結業。 不過,屯門分店的結業日期,比官方宣佈的早了一點,當時超市仍然開放,但只限旁邊的租戶暫時繼續經營,家樂福的自家部份已不再讓顧客進入。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香港

2018年,UA屯門市廣場戲院租約期滿,於3月11日結業後轉由嘉禾旗下最新品牌StagE營運,共有4個影院,提供近500個座位,投資額達3,000萬元,同時引入日式cafe。 商場呎租100至700元,並設置多間Pop-up Store。 屯門市廣場一期四樓原有橫跨兩層的兒童遊樂場、高爾夫球場、滾軸溜冰場和2個網球場,商場有電梯到達平臺,多元化的康樂設施和公共休憩空間吸引不少居民,惟平臺於90年代不再對外開放。 直到2009年,地政總署列平臺為公共空間,才重新對所外開放。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屯門私家車的士互撼釀五傷 私家車司機涉醉駕一度被困

而當年新都城中心的情況更嚴峻,因為當年新都城住宅只是剛剛入夥,而本身第二期的商場面積已超過一百萬平方呎,商舖供應非常多,第三期商場急需要有一個旗艦商戶。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港鐵近年將杏花新城翻新及重新定位,成為港島區的體育用品暢貨中心(Outlet)。 但曾幾何時,杏花新城也是有著特色的歐陸風格,還有就是九十年代法國超市家樂福的所在地。 屯門市廣場住宅分3期發展,合共提供1,968夥單位,兩房單位佔八成,建築面積400餘至600餘方呎,實用率較低,僅得75%。 2015年,位於一期地下的蘇寧電器租約期滿暫時結業,原址被分拆成多間店鋪,並安排原本位於二樓的電訊商及手機專門店遷入,其中數碼通及電訊盈科旗下的HKT, csl.及1010率先於六月下旬開幕,而衞訊則於七月開幕,另蘇寧亦於原址重開,但店鋪面積比之前縮減約一半。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家樂福掀包材革命 年底全面停用保麗龍

從上圖可見,當年的範圍包括現今的馬莎百貨、LOG-ON、以及stage戲院等等。 而當年三樓的其餘部分仍然是停車場,後來信和在2005年尾向政府補地價,將停車場改建為二十萬呎零售樓面,即現時名苑、允記及MUJI等一大片範圍。 在家樂福撤出香港後,百佳曾經租用除了屯門市廣場外,其餘三間原家樂福的舖位經營多年,但受到網購,以及其他對手如佳寶、U購等影響,百佳店舖的規模近年也有縮減的趨勢。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2013年7月14日,信和聯同港青創意藝術教育計劃合作舉辦「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展覽邀請包括馬屎埔村、打鼓嶺、坪輋、古洞北、菜園新村等多個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村村民,與多名本土藝術家合作參展。 事源於有份參展本土著名漫畫家小克,其20幅畫作的其中一幅含有「強烈爭取城鄉和諧共生」的字眼,並令商場一名租務部職員認為尷尬敏感而偷偷除下,令小克極為不滿,最終磋商不果而盛怒把其所有作品拿下,而其餘的藝術家也附和而放棄展覽,成為香港史上最短的展覽。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臺灣

2003年6月,圍繞著家樂福“進場費”的問題,上海炒貨行業協會集體抵制向家樂福供貨,成爲當時轟動一時的新聞。 那場抵制供貨風波的起源是家樂福長期以來向供貨商收取高額的附加費,導致很多炒貨食品企業不堪重負。 根據上海炒貨行業協會公佈的一份“家樂福收費清單”,其中有20項收費項目被供應商認爲屬於“不合理收費”。 比如:法國國慶店慶費:10萬元/年、新店開張費:1萬元至2萬元、老店改造費:1萬元至2萬元、海報費:2340元/店、新品費:1000元/店、堆頭費:3萬元-10萬元/店,出廠價讓利:銷售額的8%、服務費:銷售額的1.5%-2%等等。 由於當時的家樂福這樣的知名大型連鎖超市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有充分的餘地挑選供應商,因此很多中小供應商對家樂福設置的苛刻門檻是“敢怒不敢言”。

例如,最初家樂福設有最低價格保證,否則差額會雙倍奉還,但於2000年8月卻突然取消了。 唯恆地先後入稟法院,就家樂福租用馬鞍山新港城及將軍澳新都城三期的商舖樓面,向租戶追討違反租約賠償,及要求法庭強制家樂福履行租約協議[123]。 至2017年6月止,家樂福在全球共有3,194家超市,其中法國1,059家,歐洲其他地區1,753家,拉丁美洲149家,亞洲43家,其他地區190家[3]。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另一方面,Donki 母公司PPIH 雖然在財務報表上豪言,會在2024年前在港開設二十四間分店,但近期在日常營運上明顯出現不少成本控制措施,直接影響其購物體驗,甚至影響貨品的質素。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王者降臨大西北 屯門市廣場Don Don Donki tmtplaza

原本位置除了吉之島租用的面積外,其餘部份均被拆為多個小店舖,吸引其他較小的商號進駐。 同時,商場亦配合家樂福,把2至3樓部份地區圍封,並增設了可以讓購物車使用的扶手電梯,詳情下文再說。 作為商場擁有者的信和集團,眼見八佰伴的結業,一定會嚴重影響屯門市廣場的人流。 因此,當八佰伴在1997年11月結業後,信和看準場內有不少的租戶,在場內租用空間營業,所以信和集團在可行的情況下,通知租戶繼續在12月起在原址暫時繼續營業,當中大部份租戶接受此安排,並命名為「生活天地」,租金則由信和集團收取。 2006年10月,家樂福的全球第1,000家大賣場於北京郊區開幕(2009年12月,在大陸已有156家分店)。 目前在中國大陸的主要競爭對手有沃爾瑪、大潤發、華潤萬家等。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量販店

較早前談過,AEON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在續租屯門店時,其承租面積雖然有所減少,但相信已經和商場業主信和有君子協議,在續租一年內商場不會開設同類商店。 最終該舖位在丟空一年後,才開設Donki 在屯元天的首間分店。 自從八佰伴於1997年結業後,新港城中心人流欠佳,後來頂上,恆基自營的千色店在當年亦缺乏吸客能力。 恆基把二樓及三樓一大片樓面騰空,更加設了四部travelator,迎接家樂福之餘,也方便顧客可利用手推車往來地下及二樓,以及在二樓及三樓店內使用。 租約落空後,這四部travelator沿用到2016年翻新後拆除。 2022年3月,日本藥妝店松本清進駐屯門巿廣場一期UG層,於7月13日正式開幕。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屯門市廣場租金收益可增三成

同時,家樂福也租用商場內的2至3樓部份地區,兩商戶陸續於1998年第四季開業。 家樂福於1997年進入新加坡(首間開設的分店成為新加坡第一百個購物中心),在新達城與獅城大廈共設有2家分店。 鑒於新加坡市場的業務沒有擴充與發展潛能,難以於中長期取得市場主導地位,因此家樂福於2012年底結束新加坡兩間分店的營運。 即便是維持營業的店鋪,或者賣場的面積大大縮小,比如:青島家樂福香港中路店[119]。

屯門市廣場1期地下至4樓均設有停車場,2期B樓及地下,3期B3樓至地庫亦設,備有逾1000個泊車位,每天24小時為顧客和租戶提供服務,吉之島及Taste超級市場更為顧客提供泊車優惠。 2023年8月,日本連鎖燒肉店牛繁的副線「一人燒肉實施店」第二間香港分店進駐屯門巿廣場一期UG層AEON屯門店內,於10月24日正式開幕。 到同年8月16日,臺灣洪瑞珍三文治首間香港分店於商場開幕,首天售出2,500件三文治[12]。 同年12月16日,日本北海道拉麵店一幻拉麵第四間香港分店於商場開幕,開業首五天更特設拉麵買一送一優惠[13]。 音樂噴泉為大商場專利  為吸引家庭客「香港購物商場的歷史論述」專頁創辦人及城市研究者何尚衡早前接受《01社區》訪問曾指,「廣場」意念本來自歐式廣場(plaza)。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跨層遊樂場本規定為公共空間   部分設施卻成禁區

家樂福在2012年6月更在北京分店成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第一家擁有黨支部的外資零售商[79]。 家樂福(法語:Carrefour,法語發音:[kaʁfuʁ];原意為「十字路口」)是一家法國的大型零售集團,為歐洲第一、亦為2022年時世界第七大零售商,總部位於法國馬西,也是超級廣場業態的首創者。 至2017年12月止,家樂福在30多個國家共開設12,300家門市,是2019年世界五百強中的第81大企業[2]。 2021年,日本迴轉壽司店壽司郎進駐屯門巿廣場,於2021年2月26日開業[14]。 而一期UG層多個舖位,以及ZARA舖位已經空置,Facebook羣組「屯門牛」拍攝到疑似DONKI員工在場內檢視一份印有「DONKI」字樣的文件,隨即引來網民指「驚安之殿堂」唐吉訶德(Don Don Donki)極可能在該處開設新分店。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15]2021年3月10日,一期UG層正式圍起唐吉訶德裝修圍板,於同年7月20日正式開幕,佔地2.8萬呎,為全港銷售面積最大的分店。

香港的兩大超市,即百佳和惠康,不停向供應商施壓,導致供應商受到壓力下,不再供商予家樂福,導致家樂福的貨源愈來愈少。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家樂福傳出結業消息後,傳媒雖紛湧到家樂福採訪,但分店方面卻採取封鎖消息態度,不容許傳媒接觸員工。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2025 2006年,原與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公司佳信銀行(Cetelem)合作的簽帳卡取消,改成與臺灣聯邦商業銀行合作推出之家樂福聯名信用卡與家樂福萬用金融卡;2011年改與玉山銀行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

屯門家樂福電梯意外: 零售業在電子支付的佈局

屯門市廣場開業初期,有佔地30萬呎的日資百貨公司八佰伴,面積佔廣場近四成,可見是商場的主要骨幹。 97年的金融風暴,掃走全港的八佰伴,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八佰伴是街坊對屯門市廣場另一個集體回憶,那時整個屯門市廣場空了大半,人流大跌。 其後,八佰伴的位置換上來自歐洲的家樂福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 除了屯門市廣場,只有荃灣灣景廣場、元朗新元朗中心商場及杏花邨纔有家樂福超市,惟2000年,家樂福退出香港市場,而屯門市廣場早在1998年與吉之島簽了12年租約。 家樂福在1990年代開始打算以香港為基地逐步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救護員為3名傷者治理後送院作進一步醫治,她們分別頭、手及腳受傷,幸仍清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