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輸署會繼續推出措施以推動「香港好.易行」,締造行人友善環境,例如上環及灣仔的行人網絡連繫工程,另外亦為九所公立醫院的行人通道加設上蓋。 2021年11月9日,T2主幹路鑽挖機啟動禮於啟德豎井舉行,兩臺鑽挖機分別名為「瑞亞」及「維多利亞」,各自負責鑽挖東、西行線隧道。

  • 關於興建中與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的資料,分別載於表1及表2。
  • 香港的主要幹線包括大部分主幹路和快速公路,並編有幹線號碼,讓駕駛人迅速找到通往另一區最方便直接的路線。
  • 其實維港兩岸興建道路,都同時受到「保護海港司法覆核」所拖累,若不是受反填海的司法覆核影響,中環灣仔繞道早就建成通車。
  • 櫻桃街、渡船街、西九龍走廊等各幹道擠塞情況。
  • 將提供一條貫通將軍澳和西九龍的東西快速通道,紓緩九龍現有主要東西行方向的行車道路及將軍澳及之交通擠塞情況,支援沿線新發展項目。
  • 2021年11月9日,T2主幹路鑽挖機啟動禮於啟德豎井舉行,兩臺鑽挖機分別名為「瑞亞」及「維多利亞」,各自負責鑽挖東、西行線隧道。

此外,政府亦已展開成立鐵路署的籌備工作,以加強政府對鐵路規劃,包括新的跨境和本地鐵路項目的監管及推進,並優化鐵路安全規管。 為滿足預期新界西北的逐步發展所產生的交通需求,政府正推展一系列新界西北道路基建項目,包括11號幹線(元朗至北大嶼山段)、青衣至大嶼山連接路、元朗公路(藍地至唐人新村段)擴闊工程、屯門繞道,以及屯門區內主要道路增建工程。 中九龍幹線(英語:Central Kowloon Route)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貫通九龍西油麻地、何文田、土瓜灣、啟德至九龍東的九龍灣,全線均為三線雙程分隔公路,全長4.7公里,包括長3.9公里的隧道。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於2016年1月15日授權進行工程[1],預計需時七年多完成,最快2025年竣工。

六號幹線: 香港6號幹線

為進一步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港深政府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特區政府正積極考慮通過北環線支線經落馬洲河套地區接入深圳的新皇崗口岸,亦會通過專班與深圳共同探討優化羅湖口岸的交通接駁之建議。 專班亦已展開連接洪水橋及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的研究,以加強香港及深圳西部的交通聯繫,首階段研究預計在明年內完成。 六號幹線2025 6號幹線途經路段有:中九龍幹線、東南九龍T2主幹道、將軍澳—藍田隧道,全部都係隧道。 六號幹線 六號幹線尚有T2主幹路和中九龍幹線正在興建中,落成後此幹線將成為連貫將軍澳與九龍西的第二條主要幹道。 2009年7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委託工程顧問安誠-邁進聯營顧問公司進行東南九龍T2主幹路及前啟德機場南面停機坪的基礎設施的勘查研究、設計及建造。

  • 他說,因為六號幹線始終只是一條九龍的幹線,它能夠把東九龍到西九龍之間的連接做好,令將軍澳至九龍區的交通更暢順快捷,亦紓緩到觀塘一帶及油麻地內部的交通訴求,但香港的交通問通並不限於九龍。
  • 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預計在2022年落成, 工程費用約56億港元,較2008年估算的22億超支近1.6倍。
  • 政府一向致力推動環保及無障礙交通政策,就引入不同公共小型巴士緊急出口類型的新規定已於10月15日生效。
  • 長遠而言,運輸署正籌備修例,讓以流動程式顯示的電子駕駛執照與實體駕駛執照的法律地位相同,既便民又減低部門營運成本。
  • 2011年1月,東南九龍T2主幹路的探土工程(第一期)完成。
  • 此外,6號幹線一部分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完成後成為將軍澳連接市區的第二條隧道,打破以往只有將軍澳隧道一條主幹道路對外的局面。

我們亦正籌備與三間專營巴士公司商議新專營權的事宜,以確保新專營權在2023年展開後,能繼續為市民提供安全及有效率的公共巴士服務。 香港的主要幹線包括大部分主幹路和快速公路,並編有幹線號碼,讓駕駛人迅速找到通往另一區最方便直接的路線。 六號幹線2025 主要幹線每隔一段距離亦設有里程標誌,告知駕駛人身處在幹線上的位置。 此前,由於運營和網絡基礎設施等方面面臨多重挑戰,南非長途客運鐵路幹線服務於2021年全部停運,這給南非普通民眾,特別是收入有限的民眾出行造成極大的困擾。

六號幹線: 工程

2013年5月14日,土木工程拓展署向海濱事務委員會啟德海濱發展專責小組提交T2主幹路有關工程的最新情況的資料文件。 六號幹線 與此同時,T2主幹路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亦在同年獲批,而興建方法亦由沉管改為採用隧道鑽挖機。 陳恆鑌亦認同,他指香港回歸前有過三次整體報告,而六號幹線就是在第三次整體報告時所規劃,不過發表時已是1999年,至今已近20年。 六號幹線2025 這不但反映香港現時的交通基建仍在執行20年前的計劃,也反映出回歸後這20年來,也沒有新的一份整體交通報告。

六號幹線為本港策略性道路網絡的重要部分,為西九龍至將軍澳新市鎮之間提供一條主要幹道,並在啟德和藍田設有交通交匯處。 六號幹線亦為必要的公路基建, 可以發揮策略性運輸功能,以支援新發展項目,包括西九文化區 、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西九龍站、郵輪碼頭、啟德發展區和九龍東核心商業區,以及將軍澳的住宅/工業發展項目。 六號幹線建成後, 在繁忙時段往來將藍隧道位於藍田交匯處西面出入口與中九龍幹線位於啟德交匯處的東面出入口的行車時間,估計會由現時約 15 分鐘減至約 3 分鐘。 將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交通網絡往來九龍東、西部, 以及前往公路沿線的發展項目。 運 輸 署 策 劃 的 新 幹 線 編 號 系 統 及 出 口 編 號 系 統 已 投 入 運 作 。 透 過 提 供 更 清 晰 的 資 料 , 駕 駛 者 即 使 不 認 識 所 駛 經 主 要 幹 線 的 道 路 六號幹線 名 稱 , 亦 能 很 方 便 地 計 劃 長 途 行 程 。

六號幹線: 香港巴士大典

同時,為乘客提供更佳保障,我們正籌備修訂法例,提高非法載客取酬及與的士服務有關的違法行為的罰則。 馬坎達指出,隨着聖誕、新年假期的臨近,恢復長途客運鐵路幹線服務,旨在方便更多的普通民眾出行,特別是低收入羣體將成為此間最大受益者。 「重新開放這些鐵路路線,有助於那些因長途旅行的高昂成本而陷入現金短缺的通勤者。」她說。 當地時間3日,南非客運鐵路局對外宣佈,恢復該國長途客運鐵路幹線服務,以方便更多收入有限的普通民眾出行。 運 輸 署 已 展 開 「 認 路 記 號 碼   不 用 路 路 查 」 的 宣 傳 運 動 , 讓 駕 駛 者 熟 悉 新 系 統 。 所以陳恆鑌認為,現在急需一份新的策略性交通報告,以符合香港現今的交通狀況、人口分佈、出行模式等,因此他希望可以盡快啟動第四次的全港整體運輸策略報告。

四個路段中,將藍隧道預計2021年落成,工程費用約151億元,較15年5月估算的82億上升近8成。 相信建成後由將軍澳市中心前往東區海底隧道只需要5分鐘,比現時節省10分鐘,車程由約7公里減至約4.2公里。 主要工程項目包括建造全長3.4公里雙線雙程主幹路、通風大樓, 機電設施以及其他相關工程。

六號幹線: 運輸基礎設施

運輸署會因應實施擠塞徵費後中環的交通情況,在充分顧及香港的最新社會和經濟情況後,決定如何落實中環電子道路收費先導計劃。 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以及中九龍幹線是未來六號幹線中的重要部份。 六號幹線將會成為一條連接西九龍和將軍澳的東西方向高速公路,料可紓緩現時九龍東、西部及將軍澳道路交通網絡的壓力。

六號幹線: 六號幹線

2011年1月,東南九龍T2主幹路的探土工程(第一期)完成。 2019年剛開始,施工近九年的中環灣仔繞道和東區走廊連接路本月20日通車,港島北塞車情況可望紓緩。 其實維港兩岸興建道路,都同時受到「保護海港司法覆核」所拖累,若不是受反填海的司法覆核影響,中環灣仔繞道早就建成通車。 六號幹線2025 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線(沙中線),由「大圍至紅磡段」及「紅磡至金鐘段」組成,為一個全港策略性的鐵路項目。 「大圍至紅磡段」連接馬鞍山線及西鐵線,當中有大圍站、顯徑站、鑽石山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土瓜灣站、何文田站和紅磡站,組成屯馬線。

六號幹線: 道路結構資訊

將提供一條貫通將軍澳和西九龍的東西快速通道,紓緩九龍現有主要東西行方向的行車道路及將軍澳及之交通擠塞情況,支援沿線新發展項目。 東南九龍T2主幹路(英語:Trunk Road T2, Southeast Kowloon)是香港6號幹線的一部份,連接九龍城區啟德及觀塘區茶果嶺,全線均為雙線雙程分隔主幹道,全長3公里,當中2.7公里為隧道。 其西面將連接中九龍幹線,途經九龍灣一帶,東面出口為茶果嶺,並且連接將軍澳-藍田隧道前往將軍澳南。

六號幹線: 通車日期

相信建成後可以為將軍澳進出車輛提供另一條通道,減低對市中心居民在交通和環境方面的影響。 特區政府正全速推進港珠澳大橋港車北上不設配額計劃,致力簡化有關的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待疫情受控和免檢疫通關逐步實施後,可讓合資格香港私家車無須事先取得常規配額經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 計劃所需的登記系統和作業信息平臺的預備工作已接近完成,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當局會繼續敲定計劃的實施安排細節。

六號幹線: 東南九龍T2主幹路

然而,陳恆鑌表示,香港仍有其他交通問題未解決,需要及早正視。 法院其後裁決城市規劃委員會敗訴,使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的工程批准被迫取消,並且指出有關填海計劃必須附合3個條件:1. 截至今年9月,我們已完成172個項目,另有78個項目正進行施工,此外亦會為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屋邨的行人通道加建升降機。 專營巴士方面,運輸署已成立新的專營巴士安全小組,負責制訂具前瞻性和積極主動的策略,進一步提升專營巴士安全。

六號幹線: 【財政危機】(1)面對逾千億財赤 香港喫老本維生 公共財政何去何從 管浩鳴:擴闊稅基開徵銷售稅 林素蔚:引入糖稅保市民健康

鐵路基建方面,屯馬線已於今年6月全線開通,港鐵公司正積極推行措施追回紅磡至金鐘段的工程進度,並已展開信號系統的測試及更新工作。 政府已督促港鐵公司在全盤檢視追回進度措施的成效及工程的整體完成進度後,在短期內公佈預計通車時間。 六號幹線 六號幹線 在過去兩年,我們亦已邀請港鐵公司就東湧線延線、屯門南延線、北環線及洪水橋站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

六號幹線: 工程圖片

中九龍幹線由九龍灣交匯處至油麻地交匯處之間,為了配合環境,工程分多段各有特色,包括鑽挖式隧道、明挖回填式隧道、海底隧道、高架道路及地面道路等[19]。 路政署正在進行馬頭角城市設計概念研究,希望利用興建幹線的契機,改善當區環境。 初步構思是把翔龍灣以南約3公頃的沿海土地活化,建議遷移土瓜灣驗車中心,以騰出土地大量作綠化,希望該地與海心公園的整體綠化率提升至30%[20]。 他解釋說,T2主幹路是六號幹線中重要部分,因它處於中九龍幹線和將藍隧道的交匯處,在於分流來往九龍灣、觀塘及將軍澳的主要道路。 一旦中九龍幹線和將藍隧道建成,而T2主幹路仍未完工,該區即成為了車輛的交匯處,匯聚大量車流,使九龍灣、觀塘一帶成為塞車重災區。 為使主要運輸基建能滿足更長遠土地發展的運輸需求,我們於2020年12月開展《跨越2030年的鐵路及主要幹道策略性研究》,目標於 2023年第四季構建香港未來的主要運輸基建發展藍圖,並適時推展所需的運輸基建項目。

六號幹線: 發展里程

該幹線可以減輕培正道、佛光街、漆鹹道、太子道、龍翔道、呈祥道、界限街、亞皆老街、加士居道、東九龍走廊、啟德隧道、 櫻桃街、渡船街、西九龍走廊等各幹道擠塞情況。 路政署預計中九龍幹線通車後,道路使用者在繁忙時間取道中九龍幹線,行程約為5分鐘,比較現時節省25至30分鐘[6]。

六號幹線: 幹線

6號幹線與2號幹線(東區海底隧道九龍出入口)、3號幹線(油麻地出入口)和5號幹線(啟德隧道九龍灣出入口)連接。 興建中的主要道路工程包括六號幹線(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和中九龍幹線)、大埔公路(沙田段)擴闊工程、蓮麻坑路西段(平原河至坪輋路)擴闊工程、粉嶺繞道(東段),以及青山公路青山灣段擴闊工程。 本地道路方面,將軍澳—藍田隧道及將軍澳跨灣連接路的建造工程正進行得如火如荼,以期於明年同步開通,屆時在繁忙時間來往將軍澳和東九龍將可減省約20分鐘車程。 六號幹線 我們亦正全力推展六號幹線餘下項目,包括中九龍幹線和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 六號幹線2025 6號幹線是建築中連接西九龍、東九龍和將軍澳的幹線公路,由位於東段的「將軍澳—藍田隧道」、中段的「T2主幹路」和「茶果嶺隧道」,以及西段的「中九龍幹線」組成,西起大角咀(連接3號幹線),東至將軍澳。

運 輸 署 工 程 師 陳 振 平 今 日 ( 六 月 三 日 ) 在 記 者 會 上 表 示 , 更 換 幹 線 編 號 交 通 標 誌 及 安 裝 新 出 口 編 號 交 通 標 誌 六號幹線2025 的 工 作 , 已 在 本 年 五 月 完 成 。 香 港 採 用 的 出 口 編 號 系 統 , 每 條 主 要 幹 線 都 會 將 最 東 面 或 最 南 面 的 出 口 編 號 定 為 「 1 」 , 編 號 然 後 依 次 在 下 一 個 出 口 遞 增 。 此外,我們已展開交通運輸策略性研究的籌備工作,目標是在2025年年底完成研究並制訂一份運輸策略藍圖。 我們將會在稍後的第三項議程更詳細地介紹策略性研究的目的和範疇。 該幹線將會可以大幅度減輕5號幹線及7號幹線的交通擠塞情況,並改善九龍的塞車情況。 此外,6號幹線一部分的將軍澳-藍田隧道完成後成為將軍澳連接市區的第二條隧道,打破以往只有將軍澳隧道一條主幹道路對外的局面。

陳恆鑌認為,其中一個需要討論的是泊車轉乘,但政府要設計如何讓市民願意轉乘? 六號幹線 私家車是香港交通較嚴重的問題,截至2018年,全港車輛達77萬,而私家車即佔了55萬,是全部車數目的7成,也是道路擠塞主要原因之一,要解決香港交通問題,就絕不能忽視這一部分。 我們會全速推動智慧出行,善用科技以促進交通管理和提升道路以至交通設施的使用效率,例如我們已推出十億元的智慧交通基金、推展自動泊車系統項目、發放更多實時交通及出行資訊,以及設置交通數據分析系統等。 此外,運輸署正積極研究法例修訂,希望締造有利條件,促進自動駕駛車輛科技在香港的發展和應用。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亦提出在現有羅湖站及上水站之間增設一個新鐵路站和將北環線向東延伸。 有關初步構想會因應發展局的進一步研究,考慮有關地區土地用途規劃、預期新增的人口及就業數目,以及發展時間表再作詳細探討,務求以最有效方式滿足當區居民及就業人士的交通需要。

六號幹線: 【交通災難】司法覆核禍害 六號幹線拖延20年 九龍區塞車死結更緊

他指出,從前港英政府,每10年就會有一份總體交通研究報告,當中會有一個整體道路及鐵路網的規劃,反映未來10年、20年應該有甚麼要做、怎麼去做,每一個項目都有長遠的規劃。 六號幹線2025 他說,因為六號幹線始終只是一條九龍的幹線,它能夠把東九龍到西九龍之間的連接做好,令將軍澳至九龍區的交通更暢順快捷,亦紓緩到觀塘一帶及油麻地內部的交通訴求,但香港的交通問通並不限於九龍。 六號幹線 而將軍澳跨灣連接路預計在2022年落成, 工程費用約56億港元,較2008年估算的22億超支近1.6倍。

六號幹線: 工程概要

2002年時工程預計造價為約100億元[2][3],政府於2016年《財政預算案》中公佈項目造價升至437億元。 對於造價飆升,當局解釋100億元只屬初步估算,其後有就設計作出改善及加設新設施[4],惟有意見認為政府「報大數」,以避免工程一旦超支時難以要求立法會追加撥款[5]。 工程延誤亦大大增加了興建成本,現時公佈T2的造價為160億,與2008年預計的79億多了81億元。 前文提過的將藍隧道,1998年規劃時稱為「西岸公路」,改名是因為現時隧道不再走經海岸,故轉稱「將軍澳——藍田隧道」。 T2主幹路不再填海而用沉管隧道,故原本連接的「西岸公路」也要配合,而這個配合,就是增加茶果嶺隧道。 對於九龍的主要幹道,港府其實早在20年前已有規劃,在1998年的《啟德(北部)分區草圖及啟德(南部)分區草圖》中設計,若規劃實現,由將軍澳至西九龍填海區,只需12分鐘車程。

六號幹線: 工程

屯馬線全線於2021年6月27日通車,而東鐵線過海段則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 圖三顯示截至2022年年底位於港島、九龍和新界的主要道路基礎設施計劃。 關於興建中與規劃中的主要道路工程的資料,分別載於表1及表2。

六號幹線: 香港6號幹線

受此影響,包括約堡、開普敦、德班等主要城市的火車站隨後陷入無人問津的困境,近年來鮮有人光顧。 隧道工程將應用隧道鑽挖機、明挖回填、鑽挖打破、以及鑽挖爆破方法。 同時將採用多種革新技術,包括常壓刀盤更換系統建造主隧道、泥漿加壓平衡鑽挖機,並配合頂管系統來建造連接隧道。 六號幹線 2003年2月27日,保護海港協會向法院提出司法覆核,質疑中環灣仔繞道工程的填海面積過大,認為城市規劃委員會通過的灣仔填海計劃第2期工程違反《保護海港條例》。 渡輪服務方面,資助離島渡輪航線更換船隊的計劃第一階段已展開,為六條主要離島渡輪航線採購22艘新船,包括四艘混合動力渡輪以作試驗。 的士方面,我們會繼續與業界攜手合作,進一步提升的士服務質素,例如舉辦嘉許計劃及引入更多可接載輪椅乘客的的士型號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