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 大圍至紅磡段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將馬鞍山綫從大圍伸延至紅磡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提供更直接和方便的鐵路服務。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港鐵公司分別於柯士甸站以及前九廣西鐵沿線的屯門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八鄉車廠、荃灣西站及南昌站已發展物業(除柯士甸站外,原九廣西鐵沿線的物業的發展權及擁有權不屬於港鐵公司)。 屯馬線2025 乘客可以透過iOS或Android應用程式「MTR 屯馬線2025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輕鐵、荃灣綫、東湧綫、機場快綫、將軍澳綫、屯馬綫、東鐵綫及南港島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 因應屯馬線全線開通,運輸署會加強宋皇臺站接駁鄰近地區的公共運輸服務,並密切監察沿線公共運輸服務的運作情況,按實際需要作出適切調整。
-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 並於同年10月向中華民國交通部申請鹿港線可行性研究經費[6],並於2019年4月16日招標成功,開始進行可行性研究[8],並預計2020年6月完成並送審交通部[9]。
-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綫全綫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架空電纜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 至於餘下路段則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意味建造工程歷時超過9年的屯馬綫正式全綫通車[15][16]。
-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臺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轉線車站: 6個轉線站為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分別接駁至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 我們委託的顧問公司就屯門南延綫項目的建造工程及鐵路營運進行了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包括噪音、空氣質素、視覺和景觀等各方面,以及相關的緩解措施,盡量減低工程對鄰近社區及環境可能構成的影響。 同時,由於路綫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臺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屯馬線 港鐵公司分別於柯士甸站以及前九廣西鐵沿綫的屯門站、朗屏站、元朗站、錦上路站、八鄉車廠、荃灣西站及南昌站已發展物業(除柯士甸站外,原九廣西鐵沿綫的物業的發展權及擁有權不屬於港鐵公司)。
屯馬線: 通車歷史
屯馬綫全綫通車嗰日,鐵路迷羅哲琛先生嚮記者面前唱「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 之後,有唔同網友用咗《綠袖子》嚟做二次創作,作咗一曲《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成為唔少網民嘅熱話[2][3]。 屯馬線通車後,沿途有6個轉線站,包括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接駁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四通八達。 屯馬線 列車車門上方設有動態路綫圖;車卡連接位上方亦有顯示屏,顯示下一站和目的地。 屯馬綫屯門至錦上路及大圍至烏溪沙段為高架橋,為了發生意外時讓乘客可安全返回地面,該等路段每隔一段距離皆建有緊急樓梯及疏散處。 三款全月通加強版只在前一個月最後7天至該月首7天發售,乘客可於月票適用範圍的屯馬綫車站非付款區客務中心、售票增值機(顯徑站、啟德站、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購買,只收現金。
4月18日起,屯馬綫分6至8個晚上的非行車時間進行全綫列車測試,來回烏溪沙站與屯門站,自此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開始共用車隊營運。 5月2日,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當日的列車服務延遲至早上7時30分開始,以配合屯馬綫全綫大型列車測試,期間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受影響的乘客。 測試最後比原定時間提早完成,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因此分別於早上約7時10分及早上6時40分回復正常。 屯馬線 同年2月12日,港鐵召開記者會公佈屯馬綫一期通車安排和帶領傳媒參觀新車站以及試搭列車。
屯馬線: 臺中捷運
屯馬線一期列車將會全日使用啟德站1號月臺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後到紅磡站新3號月臺以西鐵線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尖東至屯門沿途各站。 至於西鐵線列車將會到紅磡站新2號月臺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最後駛到啟德站2號月臺以屯馬線一期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鑽石山至烏溪沙沿途各站。 屯馬線2025 同年2月14日,通車特別首班車於清晨約5時45分由啟德站開出,馬鞍山線正式併入屯馬線一期運作。 時任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總經理鄭羣興及常務總監劉天成在啟德站派發「驚喜紀念品」予乘搭頭班車的乘客,包括免費車票一張、港鐵吉祥物「鐵仔」零錢包一個及「鐵仔」巧克力一個(因為首日通車當天是情人節而派發巧克力)[21]。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019年7月18日宣佈,港鐵沙中綫顯徑、鑽石山、啟德三個新車站以2020年首季為啟用目標,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的鐵路正式稱為「屯馬綫一期」(Tuen Ma Line Phase 1)[10],以方便顯徑及啟德居民使用新的鐵路服務,並於2019年10月28日開始試營運。 屯馬綫(Tuen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8個行政區的車站[註 2],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同時,由於路線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臺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屯馬綫所使用的列車共有兩種,分別是近畿川崎列車(IKK-Train)以及屯馬綫中國製列車(TML C-Train)。
屯馬線: 使用車輛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線。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號誌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線全線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高架電車線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屯馬線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三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屯門站和啟德站至烏溪沙站,及每20分鐘一班的紅磡站至啟德站。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2021年6月28日(即屯馬綫全線通車後第二天) ,位於紅磡站與何文田站之間的架空電纜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1998年,政府推出《香港第三次整體運輸研究》及《香港第二次鐵路發展研究》,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綫(沙中綫)。 在地鐵公司及九鐵公司2001年提交給香港政府的投標計劃書中,分別建議以獨立路綫及馬鞍山鐵路延綫的形式興建沙中綫,走綫基本與現有屯馬綫大圍至紅磡段及東鐵綫過海段重合。 為協助屯馬線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於在大圍站3號月臺通道入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未來四班往屯門方向列車的抵站時間;此外,港鐵公司亦於美孚站轉車通道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屯馬線及荃灣線各方向未來兩班列車的抵站時間。 由於馬鞍山線沿線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線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線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計畫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屯馬線: 列車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卡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屯馬線通車後,沿途有6個轉線站,包括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接駁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四通八達。
屯馬線: 屯馬線下月27日全線開通
屯馬綫(粵拼:tyun4 maa5 屯馬線 sin3;英文:Tuen 屯馬線 Ma Line)起緊嘅時候叫做東西走廊,係香港鐵路有限公司嘅路綫之一。 呢條線連貫新界西、九龍西、九龍東同新界東,由原本嘅西鐵綫、馬鞍山綫同埋新起嘅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段)連成。 大圍站到啟德站一段喺2020年2月14號通車,連埋原本嘅馬鞍山綫,夾埋叫「屯馬綫一期」(烏溪沙站↔啟德站)[1],而全綫喺2021年6月27號通車,總行車時間71分50秒至75分鐘。 另一方面,屯馬綫全綫十分迂迴,往返新界東西兩端必須經過九龍,一般不會有乘客搭足全程。 雖然屯馬綫能為乘客提供更多轉綫選擇(例如轉乘東鐵綫由以往只能在大圍轉乘,變成可於該站或紅磡轉乘),部份車程可透過轉綫次數較少的方式往返,但並不代表所需時間因而減少[67]。 事實上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只須乘搭263(屯門)及269D(天水圍及元朗),在城門隧道轉車站轉乘40X、43X(大水坑至烏溪沙)、46X(大圍及顯徑)、47X(沙田圍及車公廟)及49X(第一城及石門),無論走綫上及所需時間均比屯馬綫更直接,更有優勢。
屯馬線: 屯馬線一期通車
2023年4月,彰化縣政府交通處修改彰南線的部分路廊以及站點設置,路線縮短至25.3公里,其中高架段約9公里,平面路段約16.3公里,並將設站數目減少至15站,終點站也由二林轉運站預定地縮短至二林市區的位置[14]。 而沙鹿商圈老大哥的火車站前因開發腹地飽和,商圈漸往北移至鹿寮中山路一帶,包括大型傢飾名店、連鎖藥局、美食餐廳以及鹿峯國小、鹿峯夜市等,是沙鹿在地士紳指名度相當高的居住區域。 近期在臺中港科技產業園區、臺中港風電產業園區、關連工業區、臺中港物流園區迅速發展,來自梧棲、清水的新就業移民也首選該區域,主因就是看中生活機能便利,與交通建設齊備。 屯馬線 臺中市政府交通局將其列為屯區捷運路網第一階段,目前辦理可行性研究中。
屯馬線: 屯門南延綫
屯門-南昌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全日通大致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所有輕鐵路綫及所有港鐵西北接駁巴士綫。 屯馬綫整合香港前九鐵五個鐵路建設項目,當中包括九廣西鐵第一期[6]、九龍南綫[7]、尖沙咀支綫[8]、馬鞍山鐵路[9],以及沙田至中環綫「東西走廊」新建路段[10],以上鐵路定綫經過多番變遷,亦曾以不同路綫之名服務市民;最終,九鐵公司確定「東西走廊」走綫東至烏溪沙,西至屯門,中途繞經九龍半島。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訊號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屯馬線: 通車日期
2023年8月,無線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線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纔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線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2016年10月15日,港鐵開放快將啟用的何文田新車站予公眾參觀,有網民發現一機房當時被冠以「環境控制系統房(東西線)」,但在該站正式啓用後已移除東西線之名。 然而對於大圍至紅磡一帶新建路段,從展開工程到完工於沿途所設的「裏數牌」,一直都以EWL(東西線)稱之。 屯馬線 「臺中都會區捷運路網細部規劃」經多次協調後,紅綫改由臺鐵豐原至大慶捷運化取代,並選擇綠綫(103~119站)[c]作為優先路綫。 屯馬線 2004年1月,高鐵局完成「臺中都會區大眾捷運系統優先路綫規劃」,於3月22日陳報交通部審查,並於7月15日報請行政院覈定[33][29]。
屯馬線: 月臺職務
南投捷運系統,簡稱南投捷運,是臺灣南投縣一座規劃中的大眾捷運系統和輕軌運輸系統,主要規劃服務範圍在南投縣境內。 由南投縣政府工務處規劃,並同時納入臺中捷運橘線延伸線作整體路網規劃[1]。 上述只表列於香港西九龍站附近主要上落客位置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路線。 如欲查詢更多有關香港西九龍站附近的專營巴士及專線小巴服務及收費詳情,請使用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或聯絡巴士公司或專線小巴營辦商。 屯馬線2025 因應屯馬線全線開通,運輸署會加強宋皇臺站接駁鄰近地區的公共運輸服務,並密切監察沿線公共運輸服務的運作情況,按實際需要作出適切調整。 此外,港鐵公司會推出優惠票價,並與其他公共交通服務營辦商提供轉乘優惠。
屯馬線: 營運設備
因此,當該延綫完工以後,屯馬綫將成為自2008年東區海底隧道鐵路專營權完結以來,第一條由多於一間公司持有業權的港鐵路綫。 屯馬線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2年統計數字[41],2021年疫情較為緩和的月份全段以每平方米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70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荃灣西站至美孚站,載客率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86%。 屯馬線 「全月通1(上水/烏溪沙-尖東)」、「全月通2(屯門-南昌)」及「全月通3(屯門-紅磡)」是一種透過八達通來使用的月票,其月票記錄在八達通的內置晶片內。
屯馬線: 轉乘路綫
同年11月20日,馬鞍山線所有車站完成擴建工程,所有月臺由4卡長度擴建至8卡,擴建的月臺部分啟用;馬鞍山線亦於2017年1月15日起,採用與西鐵線相似運轉模式,逐漸將原有4卡編組列車更換為8卡編組列車。 2017年12月24日,馬鞍山線完成列車編組改組,全線改以8卡列車運轉;西鐵線亦於2018年5月27日完成列車編組改組。 屯馬線由沙田至中環線大圍至紅磡的新建路段與原有的西鐵線以及馬鞍山線連接而成,在規劃及建築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屯馬線2025 Corridor)或東西線(East West Line)[4]。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佈屯馬線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線,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5]。 彰化捷運,簡稱彰捷,是臺灣彰化縣一座規劃中的大眾捷運系統和輕軌運輸系統,主要規劃服務範圍在彰化縣境內。 由彰化縣政府工務處規劃,並同時納入臺中捷運綠線延伸線作整體路網規劃[1]。
屯馬線: 屯馬線
基本設計委託技術服務案及基本設計階段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案,經公開閱覽、公告招標等程序,評選委員會於10月順利評選出優勝廠商,待完成議價後即可辦理決標及簽約,以加速計劃進行。 2017年3月23日,納入前瞻基礎建設計劃[8],並於2018年9月12日經行政院覈定可行性研究[9][10][11],2021年3月4日綜合規劃研究報告呈報交通部審查。 改善車站附近的行人道路網絡, 包括將橫跨湖景路近湖月街的 行人天橋(湖月橋)改為更直接 方便的地面行人過路設施。
然而,有關房地產市場的分流現象值得關注,開發商和房地產業者應密切關注市場變化並作出適當的調整。 2015年7月6日,林佳龍市府的臺中市交通局以橙綫重新規劃雙港輕軌,更改胡志強市府的原先版本[13]。 屯馬線2025 屯馬線 11月22日,基本設計技術服務、專案管理由《臺灣世曦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林同棪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兩家中標。 駕車人士應提前計劃行程,並透過不同的途徑(例如電臺交通消息及運輸署「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瞭解最新的交通情況。
屯馬線: 車站數目
同時,啟德站D出口亦在清晨5時20分率先開放予市民使用[12][13][14]。 港鐵與九鐵在2020年2月11日就屯馬綫一期簽訂補充服務經營權協議,對屯馬綫一期通車後的營運安排作出規限,為期兩年。 為了使香港鐵路有限公司能賺取商業回報,九鐵每年向港鐵支付定額款項,在經營權有效期內總值4.65億港元[11]。
以往是東鐵綫及西鐵綫終站的紅磡站,亦是粵港直通車總站,而在屯馬綫通車後,紅磡站將成為屯馬線及東鐵線的轉線站,為進一步強化鐵路樞鈕的角色,紅磡站會在現有車站下的平臺位置,加建全新的屯馬綫及東鐵綫月臺,而車站大堂亦會全面翻新,以新佈局示人之餘亦增加連接通道及扶手電梯等設施。 設計方面,紅色為主的大堂,閣樓將裝置波浪形天花,而以雕刻及玻璃圖案形式創作的車站藝術品《失而復得》,會分佈在站內不同位置,配合尼龍袋圖案的月臺玻璃,承載着昔日經紅磡回鄉的記憶。 屯馬線全線通車,大家除着眼車程時間,也關心新落成車站宋皇臺站及土瓜灣站,以及擴建車站紅磡站的設計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