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心照料盡職盡責,醫德高尚溫暖人心。」西藏拉薩新生兒小旦增的父母帶他複診時,贈給西藏自治區婦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的錦旗上寫著這兩行大字。 北京兒童醫院地下一層的輸液大廳裏,加裝了一排排色彩鮮豔的「青蛙椅」。 椅子下方能夠存放水瓶、揹包,一旁配有小後備,可供患兒家屬陪同。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一名患兒家長告訴記者,雖然人多需要等候,但就診流程規範有序,分診時就開化驗單,大大減少複診量,儘可能節約了時間。

  • 拿起其中一幅彩筆繪就的醫生畫像,唐書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8歲女孩畫的,她前段時間患了肺炎,症狀較重,經過悉心治療,4天后退燒,一個多星期後痊癒。
  • 蔡長海董事長期勉新竹附醫,以病人為尊,以員工為重,以醫院為榮,秉持健康關懷創新卓越的精神,邁向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醫學中心。
  • 仁濟醫院現時共有五間牙科診所,分別設於荃灣、土瓜灣、筲箕灣、觀塘及粉嶺,為市民提供優質但費用低廉的牙科服務。
  • 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趙成鬆介紹,為應對就診壓力,全院醫療資源向內科、發熱咳嗽門診傾斜,開設了肺炎序貫治療門診。
  •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回答絕對會全力以赴完成準醫學中心工作後,「大仁哥」也當場叮囑衛福部對於南投醫院的需求,務必竭盡所能予以幫忙。
  • 中心除普通科門診外,亦設有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及其他多元化服務(詳見服務範疇),以滿足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中醫藥學蘊藏著中華民族傳承數千年的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是中國古代科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自1998年於荃灣成立第一間中醫門診以來,本院致力發展,務求為廣大市民提供優質的中醫藥服務。 於2002年,在中國銀行(香港)的鼎力支持下,本院於西營盤西邊街開設第二間中醫門診-「仁濟醫院中銀醫療中心-中醫診所」,為該區居民提供中醫服務。 於2011年開始投入服務之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位於仁濟醫院B座七樓,為求診者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包括中醫推拿、小兒推拿、針灸、敷貼及牽引療法等,為不同程度的痛症求診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有效地紓緩他們的痛楚。 在2016年,中心增設中藥顆粒,為有需要以中藥輔助痛症治療的求診者提供配劑服務。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醫院概覽

位於下葵涌分科診所及特殊教育中心之「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於2007年成立,鄰近荔景港鐵站,面積超過6,000平方呎。 中心除普通科門診外,亦設有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及其他多元化服務(詳見服務範疇),以滿足服務使用者的需要。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仁濟醫院牙科診所由仁濟醫院董事局(並非由醫院管理局管轄之仁濟醫院)營運, 為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仁濟醫院現時共有五間牙科診所,分別設於荃灣、土瓜灣、筲箕灣、觀塘及粉嶺,為市民提供優質但費用低廉的牙科服務。 至今,仁濟醫院的牙科服務已伸展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北區,為更多的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於2003年成立,並於2015年遷至荃灣仁濟醫院新大樓的「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荃灣區)」面積超過9,000平方呎,中心內設有十間診症室、兩間針灸室、一間評估室及中藥房。 除提供普通科門診外,更提供不同的專家門診服務(包括:內科、皮膚科及針灸科)及公務員中醫服務。 在2003年,本院有幸成為首批與醫院管理局合辦中醫門診的醫院之一,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共同開辦「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仁濟)」。 在2007年,本院再次與醫院管理局合作,於葵青區開辦「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牀教研中心(下葵涌)」。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北京市升級暴雪橙色預警,發佈七條響應措施

仁濟醫院於1973年由仁濟醫院董事局創辦,當時,醫院僅有一百張病牀,主要提供康復服務。 隨著荃灣區人口激增,院方因應社區的需求,不斷拓展新服務與設施;1991年醫院更成為醫院管理局(下稱醫管局)轄下的公立醫院。 迄今,仁濟醫院已發展為一所提供急性及延續護理服務的全科醫院,截至2022年12月31日,醫院共有病牀809張,為荃灣及鄰近地區市民提供具質素的醫療服務。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香港的中醫藥業正迅速發展,除政府逐步加強對中醫藥的規範外,醫院管理局亦積極籌辦中醫專家門診及科研中心,於實證醫學的基礎上發展中醫藥學,進一步將中醫藥技術納入香港醫療體系,從而增強巿民大眾對中醫藥之信心。 「進院時,旦增剛出生21天,呼吸困難,口脣青紫,一測血氧飽和度,只有67%。」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援藏醫生、西藏自治區婦產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馮藝告訴記者,檢測發現,小旦增系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隨後,經過針對性的治療和精心護理,小旦增順利康復出院。 「要做到心中有數,動態安排醫生。」李淑華告訴記者,在發熱門診就診量較大的工作日晚上和週末,其他內高高室的人手也會前來支援。

  • 除此,從今年起也計畫以2年時間,協助南投醫院完成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及高危險妊娠、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緊急外傷、加護病房照護等各項的重度級評定,以符準醫學中心之要求。
  • 民進黨立委蔡培慧積極為南投縣向衛福部爭取醫療資源,行政院長陳建仁4日應蔡培慧邀請,親至部立南投醫院視察,並指示衛福部要在2年內協助部立南投醫院達到急重症急救責任醫院標準,以捍衛南投鄉親的醫療平權。
  • 除了24小時急症服務,仁濟醫院以耳鼻喉科、耳鼻喉頭頸外科以及全關節置換手術服務的急性及延續護理服務著稱。
  • 各地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應開盡開」。
  • 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由仁濟醫院董事局(並非醫院管理局管轄之仁濟醫院)營運,為求診者提供中醫服務。
  • 位於荃灣市中心的仁濟醫院現時是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其中一所急症醫院和耳鼻喉頭頸外科的專科轉介中心,亦是本港其中一所專責提供全關節置換手術服務的公立醫院。
  • 至今,仁濟醫院的牙科服務已伸展至香港島、九龍及新界北區,為更多的市民提供牙科服務。

仁濟醫院自1998年於新界荃灣成立第一間中醫門診,於2002年獲中國銀行的支持在香港島西營盤西邊街西區社區中心開設第二間中醫門診。 2003年仁濟醫院與醫院管理局簽訂合作備忘,共同開辦「仁濟醫院中醫門診暨科研中心」,是首批與醫管局合辦中醫專科門診及中醫科研醫院之一,進一步將中醫藥技術納入香港醫療體系。 2007年仁濟醫院再次與醫管局合作,開辦「仁濟醫院暨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及臨牀教研中心」,該中心以腫瘤科為主,輔以針灸科。 於2009年開始投入服務之「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深水埗區)」位於長沙灣政府合署,此診所乃由醫院管理局及本院合作開辦的第三間中醫教研中心,中心面積約3,000平方呎。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2025 除普通科門診外,中心也提供中醫專家門診服務,包括內科及針灸科專家門診。 為拓展服務,中心更於明愛醫院及區內鄰近的長者中心提供外展針灸服務,為不同的求診者提供適切的治療。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服務簡介

1962年8月25日,發起人葉德範不幸辭世,荃灣商會推選邱德根繼任商會理事長並繼續領導籌建仁濟醫院的工作。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1967年,仁濟醫院董事局正式運作,邱德根擔任主席,正式向香港政府申請於關門口村原址興建仁濟醫院。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本院有2,500位員工,其中208位為醫生、884位為護理人員、248位為專職醫療人員和1,160位其他職系員工包括行政與支援服務工作人員。 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由仁濟醫院董事局(並非醫院管理局管轄之仁濟醫院)營運,爲求診者提供中醫服務。 於2011年開始投入服務之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位於仁濟醫院B座七樓,爲求診者提供優質的中醫服務,包括中醫推拿、小兒推拿、鍼灸、敷貼及牽引療法等,爲不同程度的痛症求診者提供合適的治療,有效地紓緩他們的痛楚。 在2016年,中心增設中藥顆粒,爲有需要以中藥輔助痛症治療的求診者提供配劑服務。

仁濟醫院是九龍西醫院聯網其中的一員,並且設有800張住院病牀,主要為葵青區和荃灣區的居民提供全面的急症、延續護理、日間護理及社區醫療服務。 本院以滿足不同區域的市民對中醫服務的需求為目標,分別於荃灣區及西貢區開設「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及「仁濟醫院西貢社區中醫診所」,而位於長沙灣的「綜合醫療中心」亦於2018年正式啟用,當中亦設有中醫診症服務。 在2016年,本院欣獲善長捐助,於西營盤的中醫診所增設「仁濟醫院吳曦明中醫診室」,以服務更多區內居民。 陳建仁昨赴南投醫院視察時,蔡培慧出席並強調幅員廣大的南投縣需要廣泛的醫療服務,才能讓鄉親擁有更平等的醫療資源,因此南投醫中計畫進度不能慢、預算不能少;蔡培慧也提醒陳建仁和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南投縣目前缺乏專業醫師,必須與臺中榮總、彰化基督教醫院的醫學中心合作,予以支援。 〔記者謝介裕/南投報導〕南投縣醫療資源十分匱乏,在立委蔡培慧積極為民喉舌奔走下,今日行政院長陳建仁在衛福部次長王必勝、中辦副執行長陳錦倫等人陪同下,特別前來部立南投醫院巡視,並當場允諾全力提供人力及經費,期2025年能達成準醫學中心的目標。 仁濟醫院董事局於2005年與香港執業眼科醫生會合辦「仁濟醫院鄭承隆眼科診所」,由眼科醫生會派出專業眼科醫生註診,為市民提供眼科檢查及專科治療。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中醫文章

仁濟醫院曾卓明中醫痛症中心由仁濟醫院董事局(並非醫院管理局管轄之仁濟醫院)營運,為求診者提供中醫服務。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小兒呼吸科主任孟繁崢介紹,為方便家長下班後帶患兒就診,醫院協調全院兒科診療資源,增設「黃昏門診」,同時還增設了兒科病牀,醫護人員全力以赴,緩解患兒候診時間長、重症患兒住院難等問題。 按照主管部門的指導和調度,各地根據患者數量增開相關診室和治療區域,擴充病房資源。 各地二級醫院、婦幼保健院、中醫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兒科「應開盡開」。 系統顯示,發熱門診的開放診位數為29個,候診人數為163人,最長等候時間93分鐘。 從統籌院內資源、全力擴增診室和牀位,到延長接診時間、醫護人員連軸轉「不下火線」,再到及時分診分流、縮短患者等候時間,記者在多地看到,醫院切實保障兒童呼吸道疾病診療需求,為孩子們帶來更多安心。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中醫

為進一步協助有需要的人士,仁濟醫院牙科診所已加入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綜援)計劃及「長者牙科服務資助計劃」。 醫院一共有10間仁濟牙科診所,覆蓋荃灣、土瓜灣、筲箕灣、觀塘、粉嶺、大埔、深水埗、北角、大圍及元朗,提供優質價廉的牙科服務 . 仁濟醫院早於1973年便投入服務,旨在為荃灣及鄰近地區提供急症及延展護理服務。 1991年它正式成為醫院管理局九龍西聯網轄下的主要公立醫院之一。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醫療服務

在吉林省舒蘭市人民醫院,午休時間已過,薛斌診室裏的患者依舊接連不斷。 「這段時間出診,有的醫生來不及喝水、上廁所,一坐就是一天。因為每個患者都很急,儘量不讓大家等。」薛斌說。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同濟醫院兒科主任祖曉紅告訴記者,當這個數字超過20,就會啟動應急機制,病區醫生忙完後會聚到門急診幫忙,開放所有診室,直到降至個位數。 請注意,因應疫情關係,2021年7月23日開始已實施特別探訪安排及作預約登記。 但訪客於探病前需要提供新冠病毒的陰性檢測結果及預先填寫健康申報表,如訪客已接種兩劑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並於探訪前滿14天,則可豁免檢測。 如果你是合資格人士(即香港身份證的持有人)並擁有醫療保險,便可以報銷公立醫院費用。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服務時間:

據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針對兒童呼吸道疾病高發形勢,近期各地醫院兒科「應開盡開」,優化診療流程,提高服務效率。 向來待人親切而有「大仁哥」之稱的行政院長陳建仁,除在會中稱許蔡培慧對南投醫療問題十分關心外,也以一貫溫文儒雅的作風詢問南投醫院同仁有沒有信心達標? 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回答絕對會全力以赴完成準醫學中心工作後,「大仁哥」也當場叮囑衛福部對於南投醫院的需求,務必竭盡所能予以幫忙。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服務範疇

若沒有資格領取綜援,如果符合要求並通過入息審查,你也可以申請公立醫院免醫療費、撒瑪利亞基金、關愛基金醫療援助項目。 1973年8月28日,仁濟醫院正式成立,醫院成立初期是一間只有一百多張病牀的小型社區醫院[1][2]。 1959年,荃灣商會理事長葉德範聯絡地區的紳商人士周卓明、周坤成、許添、邱子田及何傳耀等開始籌備興建地區醫院工作,取「仁者存心,痌瘝在抱;濟世利眾,保健為先」的首字聯成新醫院的名稱。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中醫藥

醫院除提供廿四小時急症室服務外,還有多元化的專科醫療及專職醫療服務。 本院同時亦管理兩間普通科門診診所,分別為戴麟趾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及伍若瑜夫人普通科門診診所,為區內市民提供多元化的基層醫療護理服務。 由2020年3月起,上述三間教研中心將因應醫院管理局新營運合約推行政府資助服務,為巿民提供內科及針灸治療。 三間教研中心亦分別修改名稱為「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荃灣區)」、「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葵青區)」及「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深水埗區)」。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門診時間

山西省太原市壩陵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走廊裏,幾名家長帶著孩子正在排隊候診。 中心主任侯彥介紹,中心是山西省兒童醫院醫聯體單位,有多位兒科醫師坐診,配備充足的兒科專科用藥,開展血常規及超敏C反應蛋白、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流感病毒抗原檢測(甲乙流)等檢查。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在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兒科門診,走廊長椅上坐滿了等待就診的兒童和陪伴的家長。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記者發現,門診醫生電腦屏幕的左上角,都有一個醒目數字,顯示著實時排隊候診人數。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健康檢查

中心以腫瘤科為主軸,輔以針灸科,冀能為有關治療及醫學帶來新的契機。 2009年,本院的中醫服務拓展至九龍區,於長沙灣政府合署與醫院管理局合作開辦第三間中醫教研中心—「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教研中心(西九龍)」。 位於荃灣市中心的仁濟醫院現時是醫管局九龍西醫院聯網其中一所急症醫院和耳鼻喉頭頸外科的專科轉介中心,亦是本港其中一所專責提供全關節置換手術服務的公立醫院。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服務時間

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深水埗區)與明愛醫院合作之外展中醫服務已於2023年7月起恢復服務。 由仁濟醫院-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深水埗區)派出註冊中醫師前往明愛醫院病房,為病人施行針灸或內科服務,以治療疾病和調理身體。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2025 自2020年3月起,仁濟醫院的中醫門診分別設於醫院本部、葵青區和深水埗區,提供資助中醫全科諮詢和針灸服務。 院內的門診設有9間診室、1間評估室和中藥房,提供中醫診療、針灸服務、內科、皮膚科等專科門診。

在吉林省舒蘭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長春市兒童醫院中西醫結合科主任薛斌正在為患兒診療。 作為醫聯體單位,長春市兒童醫院派駐專家團隊,4個月來幫助舒蘭市人民醫院兒科住院療區由原來的1個療區20張牀位,擴增至2個療區42張牀位。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近日分享一則病例,有一位60歲阿伯上廁所時,偶爾會出現血尿情況,且血尿時沒有痛感,就醫後才發現「長了一顆5公分大的膀胱腫瘤」,他診斷後決定使用微創電刀手術刮除,刮下來的腫瘤重達約70g,外觀跟「炒肉絲」非常相似。 例如,一般眼科診症(包括1種藥物)的費用為港幣420元,其他手術的額外費用可在這裏找到。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醫學新突破 糖尿病藥物注射每年僅需3次

仁濟教育服務始於1980年代,現時共開設23所學校,包括6所中學、5所小學及12所幼稚園或幼兒中心。 在山西省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由於患兒驟增,牀護比不足,每個護士都忙得團團轉,但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常常讓護士們「心頭一暖」。 「科室病房本來是三層,病人增加後我們又多開了一層,醫護人員也儘可能往‘呼吸’調,大家都是加班加點,‘輕傷不下火線’。」太原市婦幼保健院兒內科主任薛萍告訴記者,科裏200餘張牀位近期一直滿負荷運轉。 我們的使命是為你帶來可靠的醫健資訊,讓你可以為自己和家人作出最好的選擇。

民進黨立委蔡培慧積極為南投縣向衛福部爭取醫療資源,行政院長陳建仁4日應蔡培慧邀請,親至部立南投醫院視察,並指示衛福部要在2年內協助部立南投醫院達到急重症急救責任醫院標準,以捍衛南投鄉親的醫療平權。 屏東一名黃姓女士在洗腎5年後,發現罹患膀胱腫瘤,近2年來歷經5次開刀與追蹤,卻仍復發,後續到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就醫,經泌尿科黃冠勳醫師檢查發現,除了膀胱,輸尿管也有腫瘤,在進行「手輔式後腹腔鏡腎輸尿管切除術」後恢復良好,也減少一般腹腔鏡手術的後遺症。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我們的編輯團隊和醫療專家均具豐富經驗,致力製作高質素而精采的資訊內容,從預防到治療,一路陪你活出健康人生。 仁濟醫院社會服務部積極響應社會的動態需求,重點關注老年人、康復、青少年和兒童護理、培訓和志願服務等5項工作。 除了24小時急症服務,仁濟醫院以耳鼻喉科、耳鼻喉頭頸外科以及全關節置換手術服務的急性及延續護理服務著稱。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醫院訊息

北京兒童醫院副院長趙成鬆介紹,為應對就診壓力,全院醫療資源向內科、發熱咳嗽門診傾斜,開設了肺炎序貫治療門診。 同時,醫院施行檢驗、影像、藥學及收費窗口聯動,增加工作人員數量,延長工作時間,保障臨牀需求。 中醫大新竹附醫今日(12月12日)舉辦五週年院慶,主題為「病人優先,智慧醫療」。 新竹縣長楊文科和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院長陳自諒,議員,各級民代,醫界,學界、企業界,法界等貴賓共同出席等貴賓共同出席,一起切蛋糕慶生。

因應醫院管理局就新型冠狀病毒最新情況啟動的「緊急應變級別」,除非個別原因,公立醫院實施特別探訪安排。 多年來,一直以社區醫院之角色為萬華地區民眾提供方便親切的服務,扮演我們作為社區居民健康守護者的角色。 拿起其中一幅彩筆繪就的醫生畫像,唐書生告訴記者,這是一個8歲女孩畫的,她前段時間患了肺炎,症狀較重,經過悉心治療,4天后退燒,一個多星期後痊癒。 保證關鍵崗位的接診能力,提升候補梯隊的專業診療能力……記者採訪瞭解到,多家醫院積極調度醫療資源,醫護人員加班加點、全力以赴。

蔡長海董事長期勉新竹附醫,以病人為尊,以員工為重,以醫院為榮,秉持健康關懷創新卓越的精神,邁向卓越優秀的國際一流醫學中心。 院長陳自諒宣佈好消息,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醫學榮獲擴散磁振影像急性缺血性中風自動分割軟體,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精進獎。 仁濟醫院於1973年成立,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並提供急性、康復、復康、療養服務的慈善性質地區全科醫院, 仁濟醫院位於香港新界荃灣仁濟街7-11號。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牙科診所

南投醫院目前已如火如荼興建癌症治療中心,規劃為地下2樓,地上3樓半,經費約5000萬元,預計明年可完工,緊接著將再蓋健康促進大樓,目前尚在規劃及送審中,若也能順利發包動工,屆時完工後,便可達標成為全縣唯一醫學中心級的醫院,讓南投鄉親的健康獲得更好的照護。 除此,從今年起也計畫以2年時間,協助南投醫院完成緊急醫療能力分級及高危險妊娠、急性腦中風、急性冠心症、緊急外傷、加護病房照護等各項的重度級評定,以符準醫學中心之要求。 衛福部次長王必勝指出,中央對此問題也十分重視,所以今年度遂先透過醫中支援計畫,包括三軍總醫院、萬芳醫院、臺大新竹分院、臺中榮總等醫院都有參與,並輔導南投縣建立急重症區域聯防機制外,中央還挹注醫學中心等級之專科醫師人力共28名醫師,經費合計1億4000多萬元。 2015年七月仁濟醫院成立中醫門診,其目的除了提供社區民眾更多樣的醫療服務。 仁濟醫院董事局承諾分擔9,000萬元重建仁濟醫院費用,最快於2011年7月開始動工,估計工程需時約4年半,重建後仁濟醫院除一般基層健康服務外,更會設立專科服務中心,並有一個「一站式」的社區健康中心[5]。 仁濟醫院(英語:Yan Chai Hospital)是香港新界荃灣區的一間公立醫院,同時也是一個慈善機構,提供醫療、教育及社會等服務。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 行政院長力挺 南投醫院準醫學中心計畫邁步走

醫院至今已發展成為4棟建築,設有700多張住院牀位,旗下有2,000名員工。 仁濟醫院痛症中心2025 除醫療服務外,本院亦十分重視健康推廣,特安排註冊中醫師在全港各區主講不同主題的中醫健康教育講座,並以優質中藥材搭配出多款切合不同時令的保健湯包和花草茶,旨在提高大眾對預防保健和養生的意識,鼓勵市民及早調理身體,防患未然。 在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兒內科診室裏,主任醫師唐書生的診臺上放著一幅幅五顏六色的兒童畫,這些都是小患者送來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