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不少法院判決案例,認為不一定要限於賣方產權持有期間,也不一定僅限於在「專有部分」求死而致死的地點,才能認定為凶宅。 換句話說,黃志偉強調,假若以自溺頂樓水塔來說,法官可能會認定所有住戶共飲屍水多日,且頂樓水塔部分仍為社區所有權人持份,因而判斷屬於凶宅。 經絡按揭今次分享凶宅買賣及申請按揭資訊,幫助大家置業路上避開陷阱。 不過,若果沒有銀行知曉事故在這個單位發生,遑論可以為估價打折,這個時候又應怎麼辦? 技術上,業主可以通知銀行該單位是凶宅或凶宅同層,從而讓銀行調整估價;不過現實上沒有人會這樣做,原因是物業會即時貶值,凶宅紀錄永恆存在估價行,將來放賣會出現大幅折讓,筆者並不建議採用這種方式。

  • 目前同時經營部落格、Podcast、房地產及線上課程,專門幫助小資上班族達成人生三件事:理財 x 買房 x 斜槓。
  • 而大型代理行由於盤源較多,通常擁有較齊全的屋苑凶宅資料,但規模較細的代理行或未必掌握全面資訊。
  • 成交單位同層有單位曾於2016年發生自殺命案,而一般凶宅同層單位成交價低市價10%或以上,是次成交單位則以市價成交。
  • 準買家亦可於土地註冊處查冊是否出現死亡紀錄,不過要注意就算有紀錄也未必屬於死於非命,需要進一步查證。
  • 市場錄到最近一宗凶宅單位個案,粉嶺碧湖花園3座一個實用面積400平方呎的單位,8月中以365萬元易手,呎價9,125元。
  • 兇手先與妻子潛逃至汕頭,再與情婦前往武漢,香港警方向中國內地政府提出協助要求,兇徒最終在當地被判死刑。
  • 金融科技平臺ROOTS上會打造香港首創網上按揭申請表,一次過免費幫客戶向多間銀行遞交申請,無須再踏入銀行分行用手填表。
  • 不僅是出席人數,區分所有權人所持有的區分所有權比例(屋主持有坪數佔總社區坪數比例)也須達標。

以上述曾發生5屍命案的德福花園單位為例,事發至今雖已近20年,但恒生和渣打銀行的網上物業估值服務,仍未能為同翼8個單位提供估值,而中銀進一步收緊,同層共16個單位都不提供估價。 業界人士補充,銀行不提供網上估值,不代表一概不接納按揭申請,銀行會視乎案發距今的時間、承按單位與案發單位的距離等等,再考慮申請人是否已落實簽約購入單位,再決定是否接納按揭申請。 需要留意的是,單位若發生非自然死亡事故除了影響自身估價,還有可能波及同層或上下層單位,使得批出較少成數的按揭或調高按揭息率。 凶宅同層2025 凶宅同層2025 凶宅同層 因此,各位準買家在買入相關單位前,切記仔細調查單位背景、計算購買風險及議價。 凶宅同層2025 首先向地產代理及業主查詢,如果對方知道該單位是凶宅,有責任向準買家言明。

凶宅同層: 凶宅類別、樓價有幾抵?

在樓市小陽春下,二手市場交投暢旺,買家就連「凶宅 凶宅同層 」同層單位都不放過,更以高於銀行估價成交。 近日有1宗成交的特別之處,就是「事故」只是發生數日後,同層單位便以高於銀行估價3%賣出。 2013年,元朗洪水橋雅珊園一個低層單位發生燒炭自殺命案,令同層單位無法獲銀行承造按揭,據傳媒報道,有新婚夫婦2年後買入該單位後,才發現銀行拒絕提供按揭貸款,最終撻訂,損失數十萬元。

他說,只要這些「凶宅」不太「兇」,如跳樓、燒炭等事件,準買家也可以接受,但涉及謀殺,就差一點,因這類事件令買家不開心、經常有陰影,這類樓要低價纔可賣出。 【凶宅查冊方法】置業是人生大事,買到「心頭好」固然可喜,但最怕是買到「凶宅」,有必要事前多瞭解和查閱物業的狀況。 為免買入「凶宅」單位,事前最好做足5件事,包括向業主和代理查詢、查閱凶宅網站、凶宅查冊、參考銀行物業估價,以及簽買賣合約時訂明賠償條文,希望減低「中招」的機會。 凶宅沒有法定定義,但地產行業一般將之分為三類,(一)自然死亡:價格比市場價低一成至兩成;(二)自殺事故:折讓率超過兩成;(三)謀殺、多人死亡、或涉及孕婦:折讓三成以上。 另外要注意的是,若涉及跳樓事件,死者高層單位跳樓至一層單位平臺身亡,就會令死者躍出的高層單位,以及在低層單位,雙雙變為凶宅。 雖然「死亡證」會列出死者的死亡地點及原因,但準買家也只能透過內容作出估算。

凶宅同層: 黃詠欣:「凶宅」同層單位會影響按揭申請嗎?

樓市近月跌勢加劇,市民置業取向亦出現大幅度轉向,「淡友」首次全面主導市場。 花旗銀行於9月就市民置業意向進行調查,隨機訪問過千人,看好樓市的受訪者由2021年同期的38%,大幅下跌至最新僅12%。 凶宅同層 取而代之是不看好樓市的受訪者,由去年佔25%比例,大幅增加至最新的51%,按年增幅驚人,並為該報告近10年來首次看淡樓市人數的比例過半。 凶宅同層 凶宅同層2025 好在有信心的人們始終相信,等到陰霾散去,香港依然是那個便捷宜居的摩登都市。

然而,內政部函釋規定,只限建築物「專有部份」發生非自然死亡,纔算是凶宅。 世上凶宅實在太多,不懂風水誤住凶宅,輕則損財重則喪命而不自知的人,實在也不少。 凶宅外觀不一定難看漂亮的房子也不一定就是吉屋,凶宅最恐怖的,是它看不見的煞力和地氣如果你不想誤住凶宅,平白斷送自己的健康和人生,選屋租屋時,請一定要擁辨識「凶宅」,讓你住得健康又安心。

凶宅同層: Q8. 凶宅同層會否影響按揭申請?

市場上對凶宅沒有統一的劃分標準,但通常而言,如果某單位發生非自然死亡個案,例如燒炭、跳樓、甚至兇殺案等,該單位就會被認為是凶宅。 然而,換個角度看,凶宅是已成定局,即使再有不幸的事件發生,都不會大幅影響估價,因此亦有投資者,喜歡從估價偏離市價的凶宅中尋寶。 傳媒翻查資料顯示,單位原業主早於2012年以約150萬元購入單位,2015年曾經兩次透過拍賣公司推出市場拍賣,當時開價255萬元,惟未有人承接,事隔6年卻賣貴43萬元。

執業大律師陸偉雄指,地產代理有責任釐清所有行家知道的資訊及向買家解釋不利資料。 惟法律上沒有對兇宅作出定義,建議買家可同時向其他地產代理查詢求證,買賣過程中亦可找朋友陪同,以作人證。 例如因墜樓情形而死於社區中庭等公共區域,有法院見解認為因身故陳屍地點並非在該樓層屋內,故不構成凶宅。 在香港買樓除了選擇新盤或藍籌屋苑外,市場上還有凶宅一類另類物業可以考慮。 不過,如欲為買入凶宅申請按揭便要格外留神,皆因未必間間銀行會批出按揭,就算申請的屬於凶宅同層單位或凶宅樓上樓下單位,按揭也有機會受影響。 玄學上嚟講,我就唔識答你,按揭嚟講,只要估到價,其實就問題不大。

凶宅同層: 按揭高登全攻略

當我看見註冊處上有死亡證紀錄,我們可以要求業主出示死亡證,從中獲知死者身份、死亡日期、地點及死因。 因為就算「註冊業主」過世,目前法例沒有硬性規定一定要把「死亡證」註冊。 的而且確,同層單位日後的估價有可能會下調,不過要視乎「事故」的嚴重程度,如果屬於非常轟動的「事故」,更可能會即時影響估值。

凶宅同層: 凶宅大王:涉謀殺買家難接受

厄運似乎無法逃脫,在1996年疑似因為遭人縱火發生大火,釀成2死61傷的慘劇。 凶宅同層 2010年又發生情侶雙亡陳屍等命案,讓這棟擁有240多間套房的大樓蒙上陰影,一度名列國內十大凶宅。 若果一個單位曾經發生非自然死亡事件,例如各種方式的自殺、他殺,或嚴重意外導致死亡,便可以納入凶宅類別。 至於住戶因病於屋內突然去世,無論年齡多大,都屬於自然身亡,亦應不視作凶宅。 在法律定義上沒有介定何謂凶宅,只是一個約定俗成的說法,如果單位內發生不自然死亡事件,例如謀殺、上吊、燒炭、跳樓及嚴重意外導致死亡,便會被列為凶宅類別。

凶宅同層: 凶宅

樓市交投氣氛好轉,二手業主收縮議價空間,終致平盤買少見少,個別買家為了以低市價入市,更轉買兇宅同層,其中馬鞍山銀湖. 凶宅同層2025 值得留意的是,凶宅同層單位,銀行多數照批按揭,但按揭成數未必借足,準買家入市前最好到銀行估價,以免簽約後才發現估價不足問題。 凶宅按揭審批很視乎凶宅「兇」的程度,例如事故起因、經過、結果的嚴重性;是否曾被大肆報道、令人恐懼的程度、距離現時的時間長度及是否涉及轉手,都有可能影響銀行的貸款批覈。 對於發生較輕事故的凶宅,部分銀行有較大幾率批出按揭,只是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按揭成數及上調按息。 而事故單位的毗鄰或上下層單位,銀行亦有可能批出較少成數的按揭或調高按揭息率,不過「兇」的程度絕對比事發單位來得少,審批準則亦會較為寬鬆。 事實上,要full pay的原因通常是因為借不到按揭,而是否可以成功估到價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凶宅同層: 香港

通常來說,只要單位沒有發生極其兇惡的事情,幾間大銀行都會接受凶宅按揭申請。 值得留意的是,前往銀行估價時,應告知銀行職員該單位屬於凶宅或凶宅同層,此後銀行會委託估價行進行估價。 凶宅同層2025 而估價行則會根據內部存檔及翻查新聞確定單位是否凶宅,銀行亦會在考慮單位未來估值及轉售能力後,決定是否批出按揭。 法律上雖然沒有保障買家誤買兇宅的明確條例,但過去亦曾有成功追討案例。

凶宅同層: 相關文章:

ROOTS上會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免責聲明:凡註明“28HSE編輯部”的所有文字圖片等資料,版權均屬28HSE 凶宅同層 LIMITED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也不代表28HSE讚同其觀點。 按揭種類 新地及港鐵合作的將軍澳晉海(日出康城第IVA期),首張價單涉及208夥,間隔為1房至3房戶價單定價$523.9萬至$1,106.5萬,價單呎價$13,961至$17,266。 新地副董事總經理雷霆表示,項目首批定價吸引,之後加推有提價空間。 凶宅同層 不過,據悉該名自用買家簽下臨約及繳付細訂後,才得悉同層其他單位曾發生事故,因而在翌日選擇撻訂。

凶宅同層: 香港賣樓印花稅9大分析

凶宅是指曾發生枉死、他殺、含冤或恨而自殺等非自然死亡事件,同時伴隨人們的相關心理因素 或是靈異事件頻傳的建築物。 事實上,官方沒有正式記錄凶宅的定義及相關數據,資料一般存於各估價行的內部紀錄內,因此每間銀行對凶宅的紀錄及審批結果有可能出現輕微差異。 中原地產施長達透露,北角港運城1座高層B室,面積752方呎,作價1,358萬元易手,摺合呎價18,059元。 成交單位同層有單位曾於2016年發生自殺命案,而一般凶宅同層單位成交價低市價10%或以上,是次成交單位則以市價成交。 施長達續指,原業主於1996年以619萬元買入單位,持貨21年賬面獲利739萬元,單位升值1.2倍。

凶宅同層: 香港同業拆息8大分析

民國100年考取律師資格後,在臺灣、北京、上海、新加坡及香港從事法律實務工作,主要處理公司組織架構、勞僱關係及仲裁程序,執業以來經手超過百間上市、未上市公司之相關爭議。 訴訟方面擅長處理家事及繼承案件,自107年獨立創設喆律法律事務所迄今,已辦理超過500件上述類型案件,成功協助當事人爭取法律上應有的權益及保障。 同時,法院也會嚴格審視程序有沒有符合法規,曾經有案例,管委會為瞭解決惡鄰居亂檢舉的問題,排除萬難通過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卻沒有給對方3個月限期改善,法院審理後認為不符程序,駁回管委會的聲請,惡鄰居不必搬家。 不過律師要在這裡提醒,這項條款只適用在設有「管委會」、適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的大樓,透天厝是沒有「透天惡鄰居條款」的哦! 但鬼屋跟凶宅並無絕對相關,凶宅不見得鬧鬼,且絕大多數的鬼屋沒有發生過任何命案。 而業主在沒收訂金後再次放售單位,不足一週迅即獲一外區投資客洽購,最終以同價350萬元賣出,呎價約10,703元。

現時有多種方法瞭解買入的單位是否屬於凶宅,首先向地產代理及業主查詢,如果對方知道有單位為凶宅,有責任向準買家言明。 凶宅同層2025 按揭 凶宅同層2025 凶宅同層 地產代理監管局建議,準買家向代理查詢時,不應顧忌只用含糊字眼,而該直接詢問「物業或同層單位有否發生過非自然死亡事件,例如自殺或兇殺案?」避免日後雙方發生誤會。 的而且確同層單位日後的估價有可能會下調,不過要視乎「事故」的嚴重程度,如果屬於非常轟動的「事故」,更可能會即時影響估值。 樓市小陽春下,二手市場交投暢旺,買家就連「凶宅」同層單位都不放過,更以高於銀行估價成交。

凶宅同層: 按揭轉介信詳細攻略

有準買家曾透過代理買入日出康城「領凱」一個高層單位,簽完臨約才知道單位曾發生事故。 但根據《操守守則》,代理需在經營過程中秉持誠實、忠誠和嚴正的態度向客戶提供服務,並在履行職務時也須盡量小心、及盡一切應盡的努力。 凶宅同層 坊間對凶宅的認知,當然是發生自殺或謀殺案的物業,但原來買入新界住宅也要小心「踩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