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在神農架地區發現了漢族創世史詩《黑暗傳》,其中有一個講述干支來歷的故事:“開天闢地之初,玄黃騎着混沌獸遨遊,遇到女媧。 女媧身邊有兩個肉包,大肉包裏有十個男子,小肉包裏有十二個女子。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玄黃說:‘這是天幹革命地支神,來治理乾坤的。 ’於是,爲他們分別取名,配夫妻,成陰陽。
尾數5對應天干的「丙」;155除以12得餘數11,對應地支的「戌」。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西元前8年則為癸丑年;西元前2年為己未年。 在沒有檯曆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紀日、紀月、紀年的呢? 天干地支計算器 答案就是運用中國古代曆法的符號系統?
天干地支計算器: 干支紀月
莫名其妙的“金豬年”2007年,農曆是丁亥年,俗稱豬年。 當時不論是在民間還是報刊上,都頻頻出現了“金豬年”的說法,更有說當年是60年一遇的金豬年。 這60年的每一個年份都不同,爲什麼偏偏金豬年就那麼特殊? 許多篤信生肖的華人刻意在農曆金豬年生育,搶在這年生下“金豬寶寶”。 看深圳歷年人口出生數據並沒有明顯差別,也就是說金豬年新生兒只是自然增長。
於是,“一旬爲十,三旬爲一月”的觀念也就形成。 經過十二個月,冬至日這天,人們發現在太陽下身影又可與去年冬至日所重疊。 如此,人們便用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個月。 除了表示月份外,地支還用於標識一天中的十二時辰。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這樣說道:“一日爲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廢”。 天干五行的屬性明確,如甲木就是甲木爲陽木,乙木就是乙木爲陰木等等,地支陰陽五行的屬性就不明瞭。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的簡單算法
中國在漢武帝以前用天干地支紀年;從漢武帝到清末,用皇帝年號加天干地支紀年;民國初期用民國誕生時間來紀年兼或使用公元紀年,民國以後廣泛採用公元紀年。 “身懷六甲”可能是房中術和道教發展起來以後,人們求子說的祝福之語,類似中國人觀念中常有的“生個男娃”或“生兒子”好傳宗接代之類,希望懷個男嬰。 隨着社會的發展及語言的演變,這類“專指”就慢慢演變成“泛指”,懷孕也就通稱爲“身懷六甲”了。 傳說中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六個甲日,是上天創造萬物的日子,也是婦女最易受孕的日子。
(60是10、12的最小公倍數,所以每60年為一週期)。 必須特別注意的是干支紀年是以立春作為一年即歲次的開始,是為歲首,不是以農曆正月初一作為一年的開始。 例如,1984年大致是歲次甲子年,但嚴格來講,當時的甲子年是自1984年立春起,至1985年立春止。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 漢章帝元和二年(西元85年,即農曆乙酉年屬鷄),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四分曆與干支紀年。 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
天干地支計算器: 00:00-16:00:59 甲申時
60甲子年後的天干地支,如:1744、1804、1864、1924、1984、2044年同為甲子年;1745、1805、1865、1925、1985、2045年同為乙丑年,依次類推。 天干地支計算器 這種作記法俗稱一為「天運歲次○○年」。 天干地支是十干與十二支的合稱、簡通稱為十天干十二地支,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為一週期,循環往復,稱為一甲子或花甲之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兩兩相配,從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個組合,稱六十甲子。 又每兩組配一納音五行,到底是什麼意思,至今仍是一個謎。 天干地支是十干與十二支的合稱、簡通稱為十天干十二地支,由兩者經一定的組合方式搭配成六十對,爲一週期,循環往復,稱爲一甲子或花甲之年。
- 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於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於記年,順序排列爲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 我們所熟知的“辛亥革命”所在的年份1911年,就是“金豬”年。
-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這樣說道:“一日爲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用不廢”。
- 在沒有檯曆的古代,人們是如何紀日、紀月、紀年的呢?
其中,甲、乙五行屬木,丙、丁五行屬火,戊、己五行屬土,庚、辛五行屬金,壬、癸五行屬水。 十二地支分別代表十二種生肖,即子是鼠、醜是牛、寅是虎、卯是兔、辰是龍、己是蛇、午是馬、未是羊、申是猴、酉是雞、戌是狗、亥是豬。 天干地支計算器 每六十年中,每種生肖都值五年,每種生肖都有金、木、水、火、土五種屬性。 以豬年爲例,共有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五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的作用
在中國天文星象以及曆法計算上,皆以子正0時分日[26][27][23]。 因之該如何處理子初出生者(是以子初、抑或子正換日柱),仍有很大爭議。 自古雖有取子正分日者[30][31][32],亦有當以子初分日之論[33];甚或認為徐子平四柱八字以子正分日、紫微鬥數以子初分日者[34]。
天干地支計算器: 干支與公元紀年對照表
我們都知道,日的干支,甲子爲第一日,乙丑爲第二日,丙寅爲第三日……60日爲一週。 一週完了再由甲子日起,週而復始,循環下去。 例如農曆己巳年(1989年)正月初一是丁酉日,初二是戊戌日……到三月初七正好是60天,因此三月初二又是丁酉日。 歷史上以干支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的起始年代各不相同。 干支紀年和紀日已使用了二、三千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 干支年號
由於地支是十二個,所以每隔十二年的地支應該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知道某一個年份的地支,則可以通過推算得出其他年份的地支。 已經確認公元元年系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是年辛酉,那麼地支酉對應的年份應該是1。 天干地支計算器 依此類推,可以得到地支對應序數表。
天干地支計算器: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配對規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作息表。 爲了標識每一天,他們以手指記數,以便“過日子”。 人手五指,兩手合十,所以人們記數也常以“十”爲單位,由此導致天干爲十,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天干地支計算器 當標識記錄三個十(約三十日)之後,人們在星空中又見到了上一次見過的圓月。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對照表
用干支紀年法紀年時一個週期為六十年,稱為一甲子,甲子也用於形容60歲的老年人。 干支紀日,60週期的時候大致合2個月一週期;一週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天文計算指出干支紀日至少始於[14]《春秋》所記,魯隱公三年夏曆二月己巳日(周平王五十一年,西元前720年2月22日)之日食[15][16]。 干支紀年,週期第一年為「甲子」(如黃巾起事口號為「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第二年為「乙丑」,依此類推,60年一週期;週期完了重複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天干地支計算器: 六十年甲子(干支表)
宋代記時辰已有「初」、「正」之分[8][22][23]。 如23時為「子初」,0時為「子正」。 並可配合刻使用,如「己初初刻」、「子正四刻」、「寅初四刻」。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年月日時算法(一)
”杜石然等則在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稿》一書中,主張夏代已有十天干紀日法,商代在夏代天干紀日的基礎上,進一步使用干支紀法,從而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配合在一起形成六十循環的紀日法。 干支紀年萌芽於西漢,始行於王莽,通行於東漢後期。 漢章帝元和二年(85年),朝廷下令在全國推行干支紀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 十天干與十二地支的配對規則
餘見路旁之土,播殖百穀,午未之地,其盛長養之時乎? 大驛之土通達四方,申酉之地,其得朋利亨之理乎? 城頭之土取堤防之功,五公恃之,立國而爲民也,壁上之土明粉飾之用,臣庶資之,爰居而爰處也;沙中之土,土之最潤者也,土潤則生,故成其未來而有用;屋上之土,土之成功者也,成功者靜,故止一定而不遷。 蓋居五行之中,行負載之令,主養育之權,三才五行皆不可失,處高下而得位,居四季而有功,金得之鋒銳雄剛,火得之光明照耀,木得之英華越秀,水得之濫波不泛,土得之稼穡愈豐。 聚之不散,必能爲山,山者,高也;散之不聚,必能爲地,地者,原也。
天干地支計算器: 00:00-20:00:59 丙戌時
”這一創世神話故事,講干支,講玄黃神、女媧神,講乾坤陰陽,將干支的“身世”推溯得十分久遠。 十二地支對應十二生肖——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甲是拆的意思,指萬物剖符甲而出也。 乙是軋的意思,指萬物出生,抽軋而出。 壬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 由此可見,十天干與太陽出沒有關,而太陽的循環往復週期,對萬物產生着直接的影響。
天干地支計算器: 00:00-23:00:59 戊子時
月份和時辰本來只與十二地支配對(圖一和表三),後來人們根據年幹訂定月幹(表四),又根據日干訂定時幹 (表五),把年、月、日、時的干支合成八字。 歷史上以干支紀年、紀月、紀日和紀時的起始年代各不相同。 干支紀年和紀日已使用了二、三千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 干支紀月
已經確認公元元年系我國西漢平帝元始元年,是年辛酉,那麼辛對應的數是1。 依此類推,可以得到天干對應序數表。 方法:求某年年干支,公式爲(當年年數-3)&pide;60,其餘數爲所求年干支的代數,再到六十環周圖中找出相應的干支。 天干地支計算器 年數減3,是因爲公元4年恰好是甲子年,從公元4年起,就要減去公元4年前的3年,故該公式適用於公元4年之後。 比如2005年爲例:年代末尾數爲5,對應的天干爲乙,2005除以12,餘數爲1,對應的地支爲酉,所以2005年爲乙酉年。 每個月調節數:(一、四、五為1)、(二、六、七為2)、(三為0)(八為3)、(九、十為4)、(十一、十二為5)不過閏年,就是一月、二月,要減去1,後算天干地支數。
1861-3=1858,1858除以10的餘數是8,第8幹——辛;1858除以12的餘數是10,第10支——酉,故西元1861年爲辛酉年。 1995-3=1992,1992除以10的餘數是2,第2幹——乙;1992除以12的餘數是0,第12支——亥,故西元1995年爲乙亥年。 辛是天干中的8,亥是地支中的12。
天干地支計算器: 十天干地支十二體象詩歌詠
依照正月之干支,其餘月份按干支推算。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60個月合5年一個週期;一個週期完了重復使用,周而復始,循環下去。 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九年癸丑年(公元53年)冬至月(大雪至小寒的月份,近似農曆十一月)就是“甲子月”。
有人認為中國在漢武帝以前已用干支紀年。 天干地支計算器 可是,其實是類似的太歲紀年,用太歲所在位置來紀年,干支只是用以表示十二辰(把黃道附一周天分為十二等分);木星(太歲)11.862年繞天一週,所以太歲約86年會多走過一辰,這叫做“超辰”。 天干地支計算器 在顓頊曆上,西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是太歲在丙子,太初曆用超辰法改變為丁丑。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
“六甲”本是紀年單位,時序空間的代號,但隨着道教的發展,漸漸將之神化,不但各有神職,亦各有神稱。 “六甲”皆屬陽,有陽不能無陰,因此,由六甲自然引出“六丁”。 所謂“六丁”指的是: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它們也有相應的神稱。
天干地支計算器: 00:00-0:00:59 丙子時
1983-12=1971,1971+60=2031,1971-60=1911;計算得2031年、1971年和1911年都是辛亥年。 具體公式如下:[年的後三位乘5+年的後三位除4+9+陽曆日子數+單月(為0)雙月(30)+每個月的調節數]/60=取餘數個位數為天干,餘數除12取餘為地支。 天干地支計算器2025 天干地支計算器 辛亥革命後,1912年建立了中華民國,正式採用公曆紀年,並把1912年確定爲“民國元年”,整個國民政府統治時期,都採用的是民國紀年的方式來記錄重大事件。
其中乙亥年是“火豬” 年,丁亥年是“土豬”年,己亥年是“木豬”年,辛亥年是“金豬”年,癸亥年是“水豬”年。 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 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採五行之情,佔鬥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幹;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 ”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裏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 幹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丑……一直排至癸亥爲第六十對,正好乾、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爲一個甲子。
故稱女子懷孕爲身懷六甲”這種說法也不能排除其正確性。 天干地支計算器 天干地支,簡稱“干支”,是夏曆中用來編排年號和日期用的。 天干地支計算器 史書中通常以序數紀月[8],干支紀月除了月建(月支)之外,月幹在研究中國歷史時並不普遍,而較常用於計算八字。 「以子建月」即以日南至的十一月為一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