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師為鐘女士的脾俞、胃俞、腎俞等穴位上施以四次天灸,並給予中藥健脾胃、祛寒濕,幫助改善體質。 在治療後3個月,鐘女士的經痛問題明顯緩解,而且腸胃問題亦得到改善。 孕婦或嬰兒 (兩歲以下)、皮膚過敏者、對中西藥過敏人士、哮喘處於急性發作期者、中醫辨證屬熱證或判斷為不適合的人士、發燒、咽喉發炎、肺結核、嚴重心肺功能不足者、患皮膚病、容易出現皮膚過敏、或有增生性瘢痕者皆不宜接受天灸治療。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中醫師。 如腸胃敏感之病人,經常出現泄瀉,胃痛等情況,可選取中脘穴,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中上四吋,有健脾和胃,理氣止痛之功。

鼻敏感之病人,可選取肺俞穴,肺俞穴位於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開1.5吋,有調補肺氣之功。 文:區雅嵐@仁愛堂醫療服務科註冊中醫師踏入冬天,稍有不慎便容易患病。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中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意指若人體正氣充足,外界邪氣就不易侵襲。 冬天的三九冬灸,正是增強體質的好機會,因天灸藥貼均用上辛溫中藥,具散寒功效,中醫師會因應病人個別情況在不同穴位上貼藥,讓治療可針對鼻敏感、腸胃敏感等各種病症。 「天灸療法」是利用熱性中藥磨成粉末,加入薑汁,製作藥貼,貼於人體特定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調動機體免疫功能,達到治療疾病、溫肺驅寒、健脾補腎的效果。

仁愛堂天灸: 三伏天灸舒緩長新冠及流感後遺症 仁愛堂中醫:5類病人最適合

本堂於2013年12月28日(星期六)假觀塘麗港城一期會所設立攤位及展覽,為該區居民提供腦退化症免費檢測服務及推廣健康教育,反應熱烈。 本堂於2013年12月15日(星期日)假順緻苑順美閣地下設立攤位及展覽,為該區居民提供腦退化症免費檢測服務及推廣健康教育,反應熱烈。 天灸療法是利用辛溫助陽藥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或患處,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甚至起泡,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調動機體免疫功能,達到溫肺、健脾、補腎、助陽的作用。 尚和堂中醫診所 (專科) 位於香港中環,成立至今提供各項專科服務,包括︰情緒病、腸胃病、小兒推拿、婦科、痛症、皮膚病、慢性病調理及穴位埋線體重管理等,以中醫為本,結合現代醫學知識,為市民提供最全面的診斷及治療。

天灸針對鼻敏感、腸胃敏感、易感體質、痛症等慢性病療效更好。 小朋友俊俊,8歲,於2022年5月確診新冠肺炎,當時症狀嚴重,包括高燒攝氏39.2度三天不退,喉嚨痛如刀割,呼吸不順。 轉陰性後出現久咳不止,稍吹風或說話則出現喉嚨痕,日夜都反覆乾咳,不但困擾生活更令家長十分擔心。 天灸治療是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利用辛溫助陽藥物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上,以刺激局部穴位紅赤充血,調整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達到治療疾病、溫肺驅寒、健脾補腎的作用。 本堂於2013年12月12日(星期四)假黃大仙彩輝邨彩葉樓地下設立攤位及展覽,為該區居民提供腦退化症免費檢測服務及推廣健康教育,反應熱烈。

仁愛堂天灸: 長期腹痛鼻敏感做天灸改善病情 仁愛堂中醫提供三九冬灸|附詳情

天灸藥貼屬溫熱性質,對皮膚有一定刺激性,部份人在接受天灸療法後,貼藥處的皮膚或會有輕微紅腫、灼熱感、瘙癢、脫屑,甚至留有輕微色素沉著、疤痕及出現水泡,此乃正常表現。 這視乎身體「虛」「寒」的程度有多嚴重,一般建議3年為一個療程,如本身先天不足,或年老體衰,可按情況作更長期治療。 陳小姐,31歲,上年3月確診新冠後出現痛經,每次月經首天出現下腰部痠痛,經血顏色深紅,血塊大塊。

  • 「三九天灸療法」乃根據廿四節氣,計算出冬天最寒冷的三日。
  • 仁愛堂一直致力關顧長者的健康,今年在AIA透過友邦慈善基金的慷慨贊助下,特別為60歲或以上的「銀齡一族」開展「免費天灸治療計劃」。
  •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利用辛溫助陽藥物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上, 以刺激局部穴位紅赤充血,調整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達到預防及減少疾病的效果。
  • 步入夏天,三伏天灸治療正正是加強身體抗病能力的良方。
  • 《黃帝內經》有云「寒者熱之, 虛者補之」,是中醫治療虛證、寒證的重要原則。
  • 天灸是中醫傳統療法,配合氣候防治慢性疾病,在天氣寒冷,陰氣最盛之時外敷辛溫藥性的中藥藥貼於不同穴位,有助緩解受涼、怕冷,感冒咳嗽、胃部不適,關節痛等常見由寒而發的疾病。

陳小姐多在黃昏後皮膚開始出現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而在腹部、時而在手腳處、有時更出現在面部,影響外表,每每出現都極具瘙癢性,難以入睡,情況反覆近一個月,久而久之陳小姐的抵抗力減低,容易感冒。 仁愛堂天灸 經過中藥調理,配合天灸,為她揀選增強體質的穴位進行敷貼,皮膚問題已無再出現,抵抗力亦增強,回復以往健康狀況。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天灸2025 鐘女士,33歲,經痛問題困擾多年,每次月經需服止痛藥和發熱貼來舒緩疼痛,如果在月經前進食生冷會更痛。 仁愛堂天灸2025 在2018年的夏天,鐘女士接受三伏天灸加強療程。 中醫師詳細問診後得知她還有四肢冰冷和容易腹瀉、胃氣脹等問題,診斷為脾胃虛寒,可能是長期於冷氣環境工作,缺乏運動,並經常外出飲食,喜愛進食魚生,損傷脾胃陽氣。

仁愛堂天灸: 三伏天灸改善體質及免疫力 仁愛堂中醫解答常見問題|附療程連結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利用辛溫助陽藥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利用藥物的刺激作用,引起穴位局部皮膚的充血,通過經絡的調節作用,調動機體免疫功能,達到治療疾病、溫肺驅寒、健脾補腎的作用。 一直秉承「大醫精誠」的宗旨,務求達到「醫術精湛,誠心救人」。 仁愛堂天灸 醫療團隊中所有醫師均為政府註冊,畢業於本地醫學院及各所著名中醫大學,並曾於公私營中醫診所駐診多年,亦定時與有名老醫師或海外專家交流學習,擁有豐富臨牀經驗。 提供全面中醫服務,包括診症、配藥 (沖劑或代煎中藥速遞)、針灸、穴位埋線、艾灸、天灸、推拿、拔罐、刮痧、手法復位等療法;營養師諮詢服務。 更特設上門出診以及網上診症服務,照顧行動不便患者。 近年有見香港人口老化情況日趨嚴重,腦退化症(老人癡呆症)患者相應增多, 仁愛堂特別於九龍東各大商場及屋苑巡迴舉辦「社區健腦‧護老大行動」,加深廣大市民對腦退化症的關注及增加相關認識。

水泡不慎破裂時,可用生理鹽水或消毒藥水清洗患處,再用敷料覆蓋。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天灸2025 貼藥當日應戒食溫燥之品,如辛辣、煎炸食物,或容易引起化膿的發物例如牛羊、鴨鵝、蝦蟹等,避免食煙飲酒,可減低出現水泡的機會。 在整個三九冬灸療程中,或許剛好碰上年末節慶之時,飯局較多,但應戒食溫燥之品,如辛辣、煎炸食物,忌喝酒,可減低出現水泡的機會。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首推「長者免費天灸」 滿60歲以上人士獲3次療程|附詳情

而三伏天,就是初、中、末伏的統稱,是每年天氣最炎熱的日子。 「三九天灸療法」乃根據廿四節氣,計算出冬天最寒冷的三日。 在陽氣至衰、陰氣至盛之時,利用辛溫、逐痰、走竄、溫熱的藥物敷貼在穴位上,刺激局部皮膚紅赤充血,甚至起泡,激發經絡之氣、調整氣血,達到溫肺散寒、溫補脾腎。 文:洪思展@仁愛堂醫療服務科註冊中醫師都市人經常喫寒涼食物、涼冷氣、熬夜等,容易消耗身體陽氣。 當體內陽氣不足,便會出現「虛寒」情況,免疫力降低,容易引發身體不適或舊病復發,例如出現流鼻涕、腹瀉、腹痛等情況。 正所謂「夏養三伏、冬補三九」,三九灸既可以加強和鞏固三伏灸的療效,又能夠提升身體陽氣、增強人體免疫力。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三九天灸』

每到這個季節,一些老年人、小童、身體虛弱, 仁愛堂天灸 陽氣不足之患者,就容易反覆感冒,變生各種病症。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3》於2024年1月14日在晚上八時至十一時在澳門上葡京綜合渡假村進行並在翡翠臺作現場直播。 《萬千星輝頒獎典禮2023》(英語:TVB Awards Presentation 2023)是由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舉辦的香港電視頒獎典禮,典禮於2024年1月14日晚上假澳門上葡京綜合渡假村舉行。 [1]是次共頒25個獎(包括17個香港獎項、4個粵港澳大灣區獎項及4個馬來西亞獎項)。

仁愛堂天灸: 診所治療中心

2023 三九天灸療程現已接受預約,12月1日前登記及成功付款可享早鳥8折優惠。 文先生,28歲,自小患有鼻敏感,而且容易感冒,每逢轉季都會鼻敏感發作;隨年紀漸大,文生的鼻敏感越來越嚴重,甚至一年四季都經常發作,還經常感到怕冷,手腳冰冷。 文生先後多次向中醫和西醫求診,雖然每次用藥後症狀好轉,但很快又會回復原狀。 仁愛堂天灸 經過中醫師診斷後,文生屬於肺腎兩虛的體質,醫師先後在背部的大椎、肺俞、風門和腎俞穴位上施以敷貼,前後共四次。 治療後一個月文生覆診時表示鼻敏感情況明顯得到改善,發作的次數明顯減少,身體感受到「陽氣」增強,寒意減少,感冒的次數的也變少了。 適應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氣管過敏、久咳、慢性胃病、體虛易傷風感冒、虛勞腰痛及風濕痹痛等。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田家炳綜合醫療中心 (元朗)

三伏天灸是以熱性藥材磨成粉末,並於夏天最熱的日子,以藥粉混和薑汁製成藥膏敷貼於特定穴位,不用服藥及施針,藉助熱性藥物溫通經絡氣血,加強身體抗病能力,達致祛除疾病的功效。 三伏天灸治療是頗為盛行的中醫療法,並越來越受到廣大市民的青睞,臨牀上也取得了確切的療效。 不過,不少市民對三伏天灸治療仍抱有疑問,亦不清楚自己是否適合進行治療。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離島區)

據中醫研究顯示[1][2],連續接受三年的「天灸」有助減少患者鼻敏感及哮喘病的發作次數,及減輕發作的症狀。 但部份如糖尿病患者、孕婦、兩歲以下的小兒都未必適合進行療程。 療法亦經本地大學臨牀實證有效改善鼻敏感及哮喘情況。 仁愛堂天灸 天灸治療簡單、安全、快捷,所以亦有人稱之為「中醫界疫苗」。

仁愛堂天灸: See Clinic 健康活力 為健康同心合力

陳小姐選擇了尚和堂的加強天灸,貼敷的穴位包括子宮、關元、足三里等,配合內服中藥後,第二個月來月經血塊消失。 逢夏灸、冬灸期間,不難發現「天灸」與「起水泡」成了網站搜尋關鍵詞。 天灸藥貼對皮膚產生一定刺激性,部分人在接受天灸療法後,貼藥處的皮膚或會有輕微紅腫,灼熱感,瘙癢,脫屑,甚至留有輕微色素沉著,疤痕及出現水泡,此乃正常表現。 若出現色素沉著,疤痕,過後會慢慢消退,速度因人而異。 附加測試內容 – (由司機自費)

仁愛堂天灸: 仁愛堂陳慧玲綜合醫療中心 (葵芳)

因此,在貼敷藥物後局部皮膚有機會出現發紅、灼熱、瘙癢、疼痛、起泡或色素沉著等情況。 病人如有皮膚反應,須保持皮膚清潔乾爽,盡量避免搔抓或擦破水泡,視乎情況可外塗燙火膏並以消毒紗布掩蓋患處以避免衣服摩擦刺激。 因為每人體質、求診原因有異,所以接受天灸藥貼的穴位都各有不同。 舉例來說,呼吸疾病可選肺俞穴以補肺養肺;脾胃病可選足三里、脾俞等穴。 中醫師會為不同病人選取合適的穴位組合,以達致最佳效果。 貼藥時間一般為成人1小時,16歲以下小童20分鐘 (以醫師建議時間為準)。

仁愛堂天灸: 療程需時多久?

基本標準測試內容 仁愛堂天灸2025 (免費–由運輸署資助) 體格測試、血脂分析(包括總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胸肺X光、空腹血糖及視力測試並由合資格醫生講解報告內容。 診所將於2024年1月3日(星期三)恢復正常運作。 為改善診所內部環境,本診所將會於聖誕節至新曆新年期間進行改善工程,2023年12月23日(星期六)至2024年1月2日(星期二)將會停診,不會對外開放。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即將來臨,仁愛堂特別推出「母親節手製Cupcake」工作坊,為最偉大的母親送上一份節日的關懷,與她一起回憶過去生活點滴。

過往一年,香港經歷新冠肺炎及流感雙重夾擊,「中招」及重複感染人數與日俱增,不少巿民康復後仍然飽受長新冠及感冒後遺症困擾。 仁愛堂天灸2025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及「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意指若人體正氣充足,外界邪氣就不易侵襲。 仁愛堂天灸2025 步入夏天,三伏天灸治療正是改善體質,加強身體抗病能力以及舒緩疫後症狀的良方。 王小姐,35歲,於上年6月確診新冠後,每逢入夜一直咳嗽,鼻水倒流,咳時背部痕癢,胃口轉差易飽。 本身患有鼻敏感,每逢冬春季會加重,但自確診後每天早上均出現嚴重的鼻敏感症狀。

參與免費測試的商用車司機亦可選擇以自費方式,接受附加測試,內容包括血常規、腎功能、肝功能、尿酸(痛風測試)及高低密度膽固醇。 此附加測試參與與否,純屬自願,收費港幣$135。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簡介:仁愛堂醫療服務科逾50個醫療服務單位及2個慈善基金,超過100個服務點覆蓋港九新界,為市民提供多元醫療服務。 為提高商用車司機健康意識及提倡社區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運輸署已委託仁愛堂於新界西地區為商用車司機提供免費健康測試。 適應於哮喘、過敏性鼻炎(鼻敏感)、慢性支氣管炎、氣管過敏、久咳、慢性胃病、口瀉、體虛易感冒、虛勞腰痛及風濕痹痛等。 若出現水泡,切勿瘙抓或自行刺破,以免增加感染的風險。

考慮到久病必虛的問題,醫師建議王小姐做天灸,貼敷的穴位包括肺腧、定喘、足三里等,同時配合內服中藥治療1個月,咳嗽、流涕完全消失,目前胃口已恢復至未確診前的狀態。 文:溫志偉@仁愛堂醫療服務科註冊中醫師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提及「正氣存內,邪不可幹」,減低患病機會,從增強體格做起。 步入夏天,三伏天灸治療正正是加強身體抗病能力的良方。 天灸療法又稱「發泡療法」,治療會使貼敷部位皮膚表面充血、潮紅或起泡,以達到治療目的。

為響應「世界肝炎日7.28」,仁愛堂程思遠世代無肝炎中心於7月26日假荃灣愉景新城舉辦行大型活動典禮,即場為逾200名市民提供免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血液快速測試,以喚起大眾對預防肝炎的關注及提高健康生活意識。 是次活動更獲Road Show媒體支持,於路訊通節目中播放有關預防肝炎的宣傳片;同時亦邀得國際巨星成龍擔任世界肝炎日親善大使,並協助拍攝宣傳短片,向市民大眾呼籲正視肝炎的重要性,獲得社會廣泛回響。 仁愛堂-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由醫院管理局、香港中文大學及仁愛堂以 三方合作及非牟利模式經營的中醫診所,主理內科全科、針灸科、骨傷(推拿)科治療,並設有資深醫師主理的專家門診,切合不同患者需要。 天灸是中醫傳統療法,配合氣候防治慢性疾病,在天氣寒冷,陰氣最盛之時外敷辛溫藥性的中藥藥貼於不同穴位,有助緩解受涼、怕冷,感冒咳嗽、胃部不適,關節痛等常見由寒而發的疾病。 「仁愛堂 ─ 香港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離島區)」於2014年成立,在東湧健康中心提供中醫內科、針灸及骨傷(推拿)服務。 中醫診所由仁愛堂與醫院管理局及香港大學以三方協作模式營運,以循證醫學為本,為巿民提供優質及可靠的中醫藥服務。

仁愛堂天灸: 療程需時多久?

本堂於2013年12月31日(星期二)假彩虹坪石邨多用途活動中心設立攤位及展覽,為該區居民提供腦退化症免費檢測服務及推廣健康教育,反應熱烈。 「天灸療法」是根據中國傳統醫學的一種獨特治療方法,利用辛溫助陽藥物外貼於人體特定的穴位上, 以刺激局部穴位紅赤充血,調整人體氣血陰陽平衡,增強機體抗病能力,達到預防及減少疾病的效果。 天灸分為「三伏夏灸」和「三九冬灸」,分別在「三伏天」和「三九天」進行。 「三伏天」是全年中最熱的日子,而「三九天」則是全年中最冷的日子,中醫藉著這兩段日子的特性進行天灸治療。 「三九冬灸」中的「三九」一般是從冬至開始算起,冬至這天算起稱為「一九」,往後順數每九天為一階段,稱為「二九」、「三九」。 進行天灸時,中醫師在特定穴位貼上藥貼,剌激穴位,令人體的陽氣得到提升,血氣得以調整,達至「溫補」及「溫通」功效,從而減少患病的機會。

個別情況例如皮膚特別幼嫩敏感,敷貼後感到灼痛,應提早脫去敷貼之藥物。 《黃帝內經》有云「寒者熱之, 虛者補之」,是中醫治療虛證、寒證的重要原則。 春天陽氣漸增,夏天陽氣盛極,利用天時,最適宜補養人體的陽氣,這就是中醫春夏養陽的概念。 而冬病夏治,意指一些以虛及寒本質為主的疾病,在夏季病情相對緩解,此時如積極治療,能補助陽氣、祛除積寒,以預防或減少發作甚至根除疾病。 第5波疫情尚未完結,專家已預測香港有可能面對第6波疫情的威脅,令市民對中醫需求急升。 仁愛堂一直致力關顧長者的健康,今年在AIA透過友邦慈善基金的慷慨贊助下,特別為60歲或以上的「銀齡一族」開展「免費天灸治療計劃」。

三九天灸利用人體陽氣最為匱乏的時候進行添補,若孩子本身屬「虛寒」體質,因為陽氣不足而出現各種不適,比如哮喘、鼻敏感、消化不良、慢性腹瀉、遺尿等,在沒有禁忌證的情況下,是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做天灸的。 仁愛堂天灸 但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因皮膚嬌嫩,故通常不建議2歲以下的孩子進行天灸。 孩子每次天灸的貼敷時間與成年人有異,通常為20分鐘左右,具體情況應諮詢註冊中醫師,並需遵醫囑按時取下,避免時間過長導致皮膚不適。 陳小姐,30歲,於2021冬天確診新冠肺炎,當然症狀不算嚴重,但轉陰性後卻出現「風癩」,即中醫的「癮疹」,西醫的「蕁麻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