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詩曰:陰陽動靜在人天,皇極中空煉汞鉛。 識得濁清升降法,明燈不昧照三千。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所以內觀六識,因起六慾。 輾轉系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 太上老君新加坡   人為什麼會沉迷於那種不珍惜生命的惡道裡呢? 這是因為人有喜、怒、哀、樂、愛、惡六種感情,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慾望,經過不同的取捨,導致不同的追求,茲生出不同的煩惱,終於與道的清靜本質越離越遠。

太上老君新加坡: 孔子問道

雖清靜之體,其源出於污濁之身也。 丹道以神為清陽之體,而神之源頭,由交感之濁精化成陽精,由陽精而生氣,由氣而生神也。 故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 地本靜也,其源還從天氣所結。

明成祖朱棣崇尚老子爲其化身真武大帝大修武當,有北修故宮,南修武當之稱[33]。 以後“三清”神名逐漸流變發展,至唐代才成爲定說。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唐武宗時,道教依據先前的神話,將老子定爲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31]。 《道德經》虛用第五:“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說文》:「芻,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段注:「謂可飤牛馬者。」芻為把草包成束,用以餵牛馬。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周昭王二十三年老君化身爲老子,西過函谷關,度關令尹喜、僕徐甲,授以《道德經》五千言,此後被道教奉爲開山祖師。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

道曰:靈關、金庭、太極、三清紫府之天、萬殊一本之地。 三教名雖異,而其所一也。 在儒得此竅而成聖,在釋得此竅而成佛,在道得此竅而成仙也。

  • 急性子詩曰:男清女濁有先天,不曉根基亦枉然。
  • 今得人身,幸生中華,切莫糊糊混混,以過一世,要把性命二字為重,識神、元神當分,真身、假身當曉,人心、道心當明。
  • 且因製香業奉為守護神,九天玄女亦尊稱為香媽。
  • 這一段囉囉嗦嗦說了一大堆比喻,可能古人一聽就懂,但我們是越聽越糊塗,小雅撇開原文,用自己的話解釋大家可能更容易明白。
  • 《水滸傳》(第四十一回 還道村受三卷天書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寫道,宋江被官兵追趕,躲於九天玄女廟而獲救,並從玄女處獲得三卷兵書。

始生之時,神元清淨,湛然無雜,既受納有形,形染六情:眼則貪色、耳則滯聲、口則耽味、鼻則受馨、意隨健羨、身欲肥輕,從此流浪莫能自悟。 太上老君新加坡 聖人慈念,設法教化,使內觀己身,澄其心也。 到宋真宗於大中祥符六年(1013 年)加號“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是歷代帝王對太上老君的最後一次加封。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內觀經原文_譯文及現代解說

湛破濁清升降路,自然丹熟遍身香。 急性子詩曰:男清女濁有先天,不曉根基亦枉然。 女斬赤龍男降虎,何愁俗子不成仙。 今河南省周口市鹿邑縣鎮北與前宮呈南北方向的“洞霄宮”,民間俗稱“後宮”。

  • 仁貴將此五件寶物拿到高麗,經過十二年,終於平服東遼,凱旋迴朝,受封平遼王。
  • 九天玄女,另稱九天玄姆、太上九天玄女元君[1]、萬法教主九天玄女元君[2],俗稱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也稱為玄女或元女[3],是道教的女神。
  • 喜多傷心,怒多傷肝,哀多傷肺,懼多傷膽,愛多傷神,惡多傷情,欲多傷脾,此為七情牽心之傷也。
  • 原文道:那老祖急升玉局寶座,九霄空裏佇立,叫:“孫行者,還我寶貝。
  • 觀音請玉帝,道祖到南天門,太上老君請玉帝同觀音回凌霄殿。
  • 在道教與臺灣民間信仰中有人供奉。

道不可見,因生而明,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 若生亡則道廢,道廢則生亡,生道合一則長生不死羽化神仙。 太上老君新加坡 人不能常保者,以其不能內觀於心故也。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的神仙形象及歷史演變

早已知道,今日的人們就象地上的螞蟻,會無端生出一種忙碌,一種豐富,那柔腸百結,悉腸百結,拆開來看只不過是纏繞成團的一段空白時間。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老君曰: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 諦觀此身,從虛無中來。 因緣運會,積精聚氣,乘業降神,和合受生,法天像地,含陰吐陽,分錯五行,以應四時。

太上老君新加坡: 二月十五“太上老君”誕辰

人常欲生而不能虛心,人常惡死而不能保神,亦由欲貴而不用道,欲富而不求寶,欲速而足不行,欲肥而食不飽也。 老君曰:人所以流浪惡道,沉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繫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所以內觀。 六識因起六慾,識從何起,識從欲起;欲從何起,欲自識起。 妄想顛倒而生有識,亦曰自然,又名無爲,本來虛靜,元無有識,有識分別起識邪見。 輾轉纏縛,流浪生死,永失於道矣。 簡稱《內觀經》,是道教的經典著作之一,下面為大家一一的介紹太上老君內觀經的原文,譯文及現代人對《內觀經》的解說。

太上老君新加坡: 道教神話中的形象

生育天地者,生為生化,育為含養,天為陽氣,地為陰氣。 而天地何由大道之生也,每逢戌亥二會為混沌。 混沌者,無極也,以待子會之半,靜極一動而生陽。 陽氣上浮為天,在人為玄關。

太上老君新加坡: 九天玄女

《上清元始變化寶真上經九靈太妙龜山玄籙》中稱九天玄女為“道極九天玄母”,和“道根九天元父”[18]相對應,分別是洞根之氣和洞淵之氣的神格化。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與九天玄女相關的經書典籍有《九天玄女青囊經》、《九天玄女救世真經》、《九天玄女諭至理通明真經》、《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經》等。 千百年來,爲《道德經》作註疏者不計其數。 元代正一天師張與材曾說:“《道德經》八十一章,注本三千餘家。 ”據學者調查,流傳至今的《道德經》注本約有一千餘種。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都是從漢以來經每個朝代的文人墨客撰寫流傳而來。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在西遊記裏地位有多高,和玉帝,如來,菩提老祖相比,太上老君是一個級別的嗎?

(人的生命本來合乎道,但由於存在各種慾望的誘惑,使人勞命傷殘身心勞累,所以)人的生命是不長久的,必須用道為保護它,(使人複歸於清靜無為)。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如果人終身勞碌而使生命一步一步地死亡,那麼人身中本來合乎道的東西也一點一點地廢棄,最終導致人身之道被廢棄生命也被消亡。 只有生命與道相符合,人的生命才能長生不死從而羽化成仙。 人不能長壽的原因就是人不能內觀於心的緣故。 內觀的方法不遺棄,則生命必將長存。 老君曰: “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人所以流浪惡道,沈淪滓穢,緣六情起妄,而生六識,六識分別,系縛憎愛,去來取捨,染著煩惱,與道長隔。

太上老君新加坡: 孔子問道

牌坊附近有“老子故里”、“孔子問禮處”兩塊碑碣。 牌坊上聯爲“地古永傳曲仁裏”,下聯是“天高近接太清宮”,橫幅爲“萬教之祖”。 太上老君新加坡 唐高祖李淵、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宋真宋趙桓,以及大文學家蘇東坡、歐陽修等曾來此或祭祀朝祖,或觀瞻遊覽,留下了不朽華章。 現僅存一座高達數丈的臺觀,上有一座正殿兩間配殿,正殿內供奉有老子銅像。 鼎盛時期,臺前有房宇百數,曾設有“鳴鹿書院”,現爲老君臺中學所在地。 傳說老子修道成仙,且於此處飛昇,故得今之地名。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與老子

至於菩提老祖,就相當於在野的高人如張三豐,他的地位顯然不及老君。 老君曰:天地媾精,陰陽布化,萬物以生承其宿業。 分靈道一,父母和合,人受其生。 清代文人呂熊所著的《女仙外史》中稱九天玄女為天仙之長,蟠桃會上和鬥姥天尊同座[54],素女是她的妹妹。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第三十九回說仙家各自有派,劍仙屬之玄女娘娘,只是殺性難除。 [55]九天玄女執掌天書[56],並親自下凡傳道,授予唐賽兒(月君的轉世)七卷天書。

九天玄女,另稱九天玄姆、太上九天玄女元君[1]、萬法教主九天玄女元君[2],俗稱九天玄女娘娘或九天娘娘,也稱為玄女或元女[3],是道教的女神。 古代傳說為西王母部下,人頭鳥身的女神,相傳法力無邊,精通兵法戰術,還能引起地震,曾幫助黃帝擊敗蚩尤。 太上老君新加坡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與另一神素女,並稱為「玄素」。

太上老君新加坡: 老子

簡單來說,就是太上老君引導創立了佛教,佛教當中的各位大佬見了都得叫一聲“老祖宗”。 據統計,清代之前,《道德經》版本有103種之多,都是從漢以來經每個朝代的文人墨客撰寫流傳而來。 古書在上千年的傳抄、刻印過程中難免出現錯誤,因此,在不斷地出現校訂本,迄今為止,校訂本共三千多種。 太上老君新加坡2025 目前,學術界較為重視的版本,是王弼的版本,和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兩個抄本,稱為帛書甲本、乙本。 帛書道德經,早王弼本400餘年,近些年許多學者推崇帛書,但甲本缺字1400,乙本缺字600。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