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青年牧民工作對青年成長及教區發展均十分重要,天主教香港教區於一九九四年初成立專責小組,探討現今公教青年在各層面的需要。 天主教徒英文 及後,香港教區分別在1995年8月和1996年5月先後成立「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及「教區青年中心」,以協助及推動青年牧民的事工。 1998年「教區青年中心」重組為「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辦事處」,希望更有效地推行青年牧民工作。

1922年,教廷派任首任宗座代表剛恆毅駐節於北京,並於1942年與國民政府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1926年,六位首批中國籍主教赴羅馬祝聖,象徵中國的本地神職人員培育開花結果。 1945年抗戰結束後,教廷擢陞田耕莘為中國第一位、也是亞洲首位樞機主教;至1946年,中國天主教會正式從傳教區體制轉變成聖統制。 在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之前,「教友傳教」這個意識並不普遍,傳揚福音的工作,常被誤以為是神職人員、修士、修女的專利。 教區內雖然早有設立各類教區及堂區善會組織,但極力倡導教友直接參與福音傳揚工作,卻是較後期的事。 1959年,教區洞悉教友參與傳教工作的重要性,故正式成立「教區教友傳教總會」,把教友組織起來,有計劃、有系統地直接參與教區傳教工作。

天主教徒英文: More translations of 天主教徒 in English

天主教中著名的修會有本篤會(祈禱及學術)、方濟會(面向貧窮人)、道明會(面向城市居民)、奧斯定會、耶穌會(從事學術)、巴黎外方傳教會(注重向外傳教)和慈幼會(面向青少年)。 16世紀出現宗教改革運動,新教蓬勃發展,新教人士常使用“舊教”、“羅馬教會”的名稱來稱呼此天主教會,「羅馬公教」、「羅馬天主教」、「羅馬天主教會」等別名由此而來。 香港公教進行社創立於1945年,為天主教香港教區首個提供多元化服務的機構。 本社位處於繁盛的港島中區,每日均有數以百計的人到訪公教進行社小堂及書籍聖物部。

1949年中國政權轉變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港英政府先後封鎖中國內地與香港的關口和邊界,同時在冷戰的緊張環境下聖座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未建立外交關係。 天主教徒英文2025 天主教徒英文2025 朝鮮戰爭爆發後,1952年中國政府中斷了與梵蒂岡的所有官方關係,並將聖座駐中華民國的黎培理教廷大使和所有外國傳教士驅逐出境。 從1949年到1952年,香港教區逐漸放棄和停止派神父和修女照顧香港以外的寶安、惠陽、海豐等地的教友,1952年最後一批香港教區神父從海豐返回香港,從此香港教區與內地的教務聯繫徹底中斷。

天主教徒英文: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

天主教在1954至74年間,信徒增加了20萬,與大量內地難民湧入香港有關。 近年教區加強慕道期及領洗後的培育,教徒增長顯著。 各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都有致力與教廷發展外交關係。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二章第三十六條規定:“宗教團體和宗教事務不受外國勢力的支配。
  • 各政黨包括中國國民黨和民主進步黨等都有致力與教廷發展外交關係。
  • 目前臺灣的天主教會分為7個教區,以及1個宗座署理區,共14位主教,並設有一主教團(臺灣地區主教團)。
  • 第一個人亞當受到魔鬼的誘惑而犯下了第一個罪,即原罪[54]。
  • 天主教會相信,每個人在死亡後會立即接受私審判,從而決定煉獄、天堂或是地獄的去向[62]。
  • 中國天主教目前由官方控制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及中國天主教主教團管理,即所謂的“中國天主教一會一團”。
  • 聖傳指教會的傳統,與聖言一道構成天主教的信德寶庫。

[60]例如,出自聖經的十誡與教會的訓導「教會五規」都對天主教徒具有約束力。 有些修會的修士都是司鐸,修士可以晉鐸,甚至被選為教宗、主教,他們都宣發神貧、服從和貞潔三個聖願。 大公教會傳教士進入中國的時候,將「大公教會」翻譯為「天主教會」,這是大公教會在中文的正式名稱,是中文特有的情況。 公教進行社轄下包括﹕聖母無玷之心小堂,公教進行社(書籍及宗教用品銷售店)、天主教期刊訂閱處、公教真理學會(出版部)。

天主教徒英文: 香港與澳門

中文「天主教」一詞翻譯自希臘文的「大公教會」(希臘語:καθολικὴ ἐκκλησία,羅馬化:katholike ekklesia),這個詞最早出現於公元2世紀初[9]。 該術語也可譯為「至公教會」,這是因為「καθολικην」一詞的含義是全體、普世的[10]。 「至公」和「至一」、「至聖」、「宗徒」一起被視為正統的基督教會所需具備的特徵(在宗徒信經中即有一條是“我信聖而公之教會”)。 除了在各教堂發售外,該報亦有提供訂閱,因此亦在香港以外的華人天主教會流通。 部分內容亦可在網站瀏覽,並存有最近五年的逾期新聞。 天主教徒英文2025 自2003年10月19日起,更在該報網頁以MP3形式提供粵語聲音版本。

目前臺灣的天主教會分為7個教區,以及1個宗座署理區,共14位主教,並設有一主教團(臺灣地區主教團)。 此外還有神父近700人,修女1,200人左右,分佈在八百個教堂及其他教會機構。 天主教奉耶穌為全人類的救世主、「默西亞」(彌賽亞)、「基督」,救贖萬民,免其受苦。 天主教徒英文2025 基督一詞來自希伯來語「默西亞」(希伯來語:מָשִׁיחַ‎,羅馬化:Mašíaḥ)的希臘文翻譯,解作「受膏者」。 天主教會相信,耶穌就是是天主向以色列所預許的默西亞,既是真正的天主也是真正的人類[58]。 東方禮天主教會遵循東方基督宗教的傳統和靈性,並且是與天主教會完全交流的教會,或者在東西方分裂和早期分裂之後的幾個世紀中選擇重新進入完全共融的教會。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徒

按照聖經中耶穌所吩咐的,餅和酒被祝聖爲耶穌的身體和血分給信徒,為使祂在十字架上所在的救世犧牲和祭獻,藉聖餐的方式永存人間,讓信徒藉領受主的聖餐而得到其實益,能與基督合成一體,在祂內生活。 天主教徒英文2025 天主教會相信在彌撒中救主基督親臨於:因祂的名而聚會的團體中;施行聖事者的身上;祂的聖言內;具體地持續不斷地臨於祝聖了的餅酒形內。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因為據《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中保障宗教信仰自由,早年北洋政府在保障信仰自由上對於教會發展有一定容忍。

天主教徒英文: 基督觀

與拉丁教會相比,23個自治的東方天主教會信徒相對較少,截至2010年,其信徒總數為1,730萬。 [35][36][37][38]此外還有其他與教宗共融的教會。 天主教徒英文2025 主教由教宗親自任命,通常負責管理一教區所有事務。 天主教會認爲,主教為十二宗徒的繼承人,合法繼承人將被授予完滿的神權,有權祝聖新司鐸。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教育事務處

天主教會認爲,主教是由天主制定繼承宗徒位者,藉賜於他們的聖神被立為教會中的牧人,使之成為教義的導師、神聖敬禮的司祭和治理的服務者[25]。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徒英文 公教進行社書籍聖物部為東南亞規模最大之天主教書籍及宗教用品供應中心。 是港臺兩大天主教出版社,「公教真理學會」及「光啟出版社」的總經銷,也經銷歐美各大出版社宗教書籍。 該社常備有大量中英文宗教圖書,包括聖經、靈修、牧民、神哲學、教理、講道、輔導叢書、家庭倫理、青少年勵志圖書、兒童益智讀物及各類有關天主教信仰的書籍。 同時亦供應給予聖堂,宗教團體及教友、各類宗教用品,如祭衣、聖爵、聖像、馬糟、苦路、唸珠、聖牌、聖相、宗教飾物、十字架、宗教賀卡及禮品等。 教區禮儀委員會乃香港教區主教所設立,直接向主教負責,並在主教的指導下,督導、統籌、促進及更新教區的禮儀生活。

天主教徒英文: 信徒

七件聖事涵蓋基督徒生命中所有階段,及一切重要時刻。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會相信,每個人在死亡後會立即接受私審判,從而決定煉獄、天堂或是地獄的去向[62]。 最終,基督將會再來,進行最後的審判,並帶來新天新地的希望[63]。 根據天主教教義,《聖經》與教會當局的教導(即聖傳)具同等地位,都是信仰最高法則。

天主教徒英文: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

信徒透過聖洗而重生;藉著堅振而堅強,並在聖體聖事中領受永生之糧。 天主教徒英文 如此,藉著入門聖事,他們常能更豐盛地接受天主的生命,並且邁向愛德的成全。 [74] 除非已領受聖洗聖事,不能領受其他聖事。

天主教徒英文: 聖事

聖傳同樣是天主教信仰的源泉和依據,這是天主教區別於其他基督教派別的基本特點之一。 這些轄區直屬於教廷,並由教宗任命一位主教或神父擔任教長管理之。 天主教會相信耶穌基督的宗徒伯多祿(彼得)接受基督的託付,建立教會,成為教會的基石[16],是羅馬教會的第一位主教,並在這個職位上領導各地教會。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徒英文2025 此後沿襲下來的羅馬的主教也因此享有各地教會的領袖地位。 天主教徒英文2025 天主教徒英文 因此天主教會是從伯多祿開始一脈相承,是以羅馬主教為領袖的普世教會。

天主教徒英文: 天主教

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於2005年訪問羅馬,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葬禮,成為首位到訪教廷的現任中華民國總統。 國民黨籍總統馬英九於2013年3月出席新教宗方濟各的就任典禮,是首位與現任教宗會面的中華民國總統。 前任副總統、現任行政院長陳建仁為天主教信徒,是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勳章及耶路撒冷聖墓騎士。 天主教徒英文 同樣截至2021年年末,天主教在全球有5340位主教、407,872位神父和49,176位終身執事。

前者意味失去的痛苦,即與天主永遠的分離[66];後者意味感覺上的痛苦,即火燒之苦[註 2]。 不遲於公元三世紀[23],在埃及出現了最早奉行與世俗隔離的,禁食、祈禱的信仰團體[24]。 經過聖本篤的改革,在歐洲各地出現了許多男、女修道院。 被宣福的有:杜仲賢司鐸[97]、雅松大(英語:Maria 天主教徒英文2025 Assunta Pallotta)修女、和德理司鐸、梅慕雅(英語:Jean-Martin Moye)司鐸和雷永明司鐸。

天主教徒英文: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據此要求所有中國天主教徒敬拜儀式必須在政府批准的教堂內合法進行。 拒絕在政府登記的中國天主教會自稱爲“忠貞教會”。 忠貞教會受到了來自愛國會及中國官方的堅決的打擊。 執事為主教的世俗事務協助者,主要以服務為主[27],也承擔宣讀聖言,協助分送聖體等工作。 有些司鐸候選人在升為神父前先被任命爲執事,但也有可允許已婚者擔任的終身執事,此職位於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後恢復。 為不同神恩和傳統而設立的修道團體,稱為修會,這是因應不同的時代及社會需要而成立的修道團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