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遊覽【】(遊覽約40分鐘),仙境深眷戀。 後車返拉薩,路游覽【思金拉措】,當地的財神湖。 拉薩–米拉山口–林芝–色季拉山口(遠觀南迦巴瓦峯)–魯朗林海–魯朗扎西崗村早上司機師傅去客人入住的拉薩市內酒店上門接。 後來,2010年玉樹地震之後,直白村還有謠言,說村子只要超過100人,就會發生地震的謠言。 加上林芝地區這一年出現了上萬畝桃花不明原因死亡,讓很多人出現了恐慌。 對比2018年1月的藍月亮紅月亮的“二次曝光”、“電腦後期合成”的假照片在朋友圈引發的大討論,大家能理解我們這些風光攝影師爲何會對假照片深惡痛絕。

著名的剪子彎山,它的藏語名字叫“惹瑪那扎”,意爲羊子山口。 埡口海拔4659米,是318國道經康巴地區的最高山口之一。 千山萬壑盡收眼底的意境,領略一番茶馬古道的古風遺韻。 而且埡口一般地勢開闊,擁有全景觀賞的效果,很多攝影大片都出自於此。

色季拉山口: 拍攝點一,色季拉山埡口,318國道4118里程碑附近:

與衆多名山大川的埡口一般都陡峭起伏,壁立千仞不同,安久拉山口平緩得出奇。 就是這座看上去不起眼的屬於伯舒拉嶺山脈的安久拉山埡口,是怒江和雅魯藏布江的分水嶺。 翻越了埡口,也就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 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峯果銀日則海拔爲5020米,共有1145個大小海子。 由達裏湖和多倫湖組成的姐妹湖,像兩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貢格爾草原之上。 每當來到埡口,大家都會興奮的歡呼起來,爭先恐後的在埡口標示前拍照留念,爲的就是見證自己到達過的人生新高度。

  • 大峽谷景區可近距離觀看南迦巴瓦,但是每個拍攝點,指定大巴停留時間較短。
  • 2014年12月24日,G318線東海路剪子灣隧道正式對社會車輛開放通行,該隧道全長2230米,洞口海拔4200餘米,剪子灣埡口在川藏線上消失。
  • 在允許下進入農田以桃花爲前景拍攝,也可以到高處,回頭拍攝多雄拉雪山倒影在雅魯藏布江,拍攝南迦巴瓦落差大,景色美,但是公路無停車位置,道路彎曲狹窄,很危險。
  • 色季拉山出名的還有那滿山遍野的杜鵑花了,色季拉山的杜鵑花面積大、品種多,盛開期間氣勢浩大,景色極爲壯觀。
  • 宗拉山,進藏第一座要翻的4000米高山,埡口處海拔4170米。
  • 從十年前,我在西藏林芝在等待4小時以後,終於看到南迦巴瓦峯以後,十年間,我十幾次前往林芝,先後上百次在不同機位等待南迦巴瓦峯的雲開霧散。
  • 現在折多山也計劃開始修隧道,工程項目起於康定市折多塘村道班溝溝口,順接國道318線,跨折多河,設隧道穿越折多山,止於新都橋鎮塘泥壩村接國道318線。
  • 因海拔較高,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

現在也無需冒險翻山越嶺,行車時間減少了三小時。 色季拉山位於林芝縣以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是川藏線到達拉薩的倒數第二座4000米以上的山峯,山口海拔4728米,遊客會有一定的高原反應,應提前準備藥物和氧氣。 從海拔3000米,最高的色季拉山埡口,318國道的4182路碑附近是4500米左右。 色季拉山口 資料上介紹色季拉山口海拔是4700米,但是我實測附近山坡上是4600左右。

色季拉山口: 中國景觀大道川藏線,14座高海拔的埡口,已經消失了4座

這是我幾十次在寒風中、齊膝的積雪路上、陰雨靡靡苦苦等待之後的一次巨大收穫。 宗拉山,進藏第一座要翻的4000米高山,埡口處海拔4170米。 在川藏線上屬於高度偏低,但是宗拉山的上山路確是比任何一座高山都要困難的多的多,因爲海通溝在這裏。

  • 抵達色季拉山口,在【色季拉山】埡口海拔 4728 米處的山口,可觀雲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峯峻美的雄姿。
  • 翻越了埡口,也就由怒江流域進入了生長傳奇與神話的雅魯藏布江流域。
  • 當地人不是爲了登山而登山,他們只是要翻過埡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
  • 在每一個埡口都會有飄揚的經幡,這是當地藏民對於神山的敬畏和祈福。
  • 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坐落在位於林芝縣巴宜區境內,色季拉山最特殊之處呢,在於大家慕名而來並不是來登山的,而是來到色季拉山口觀景的,因爲這裏的景色獨好。

色季拉山上可觀日出、雲海、林海,最著名的是可以遠眺中國排名第一的山峯:南迦巴瓦峯。 色季拉山西坡的達則村旁的本日拉山,是西藏笨教的聖地,來此轉山朝拜的人四季不決,信徒來自四面八方。 從林芝機場往大峽谷景區,丹娘沙丘附近就可以看到南迦巴瓦主峯,一個農業銀行廣告牌前的高坡觀景臺。 如果大家前往林芝拍攝,最好收藏本文,或者利用PeakVisor或者PeakFinder AR來識別山峯。 甚至提前下載某個拍攝點的照片,因爲很多時候雲霧繚繞,如果有樣片,藉助前景的山脈走向,會幫你更快識別、預判南迦巴瓦的出現。 高爾寺山因高爾寺而得名,埡口是遠眺貢嘎羣峯與雅拉神山的好地方。

色季拉山口: 林芝「色季拉山」是一個什麼景點,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和遊覽建議?

曾經被中國國家地理評選爲中國最美山峯的南迦巴瓦是一座不容易看到的山峯,朋友李翀曾經連續二十次到觀景臺經過而沒看到。 從十年前,我在西藏林芝在等待4小時以後,終於看到南迦巴瓦峯以後,十年間,我十幾次前往林芝,先後上百次在不同機位等待南迦巴瓦峯的雲開霧散。 2019年3月29日,我定鬧鐘1點起牀,看山峯濃雲密佈,無奈繼續睡了。 當我們驅車到達白天看好的拍攝場地時候,主峯上空開始出現神奇的莢狀雲。

這裏是橫斷山區的著名險段之一,30公里盤山路,近2000米的相對高差使覺巴山成了川藏線上最難爬、最費時的一座山。 拉烏山埡口是一個平緩的山口,如果不注意的話你會飛馳而過。 拉烏山海拔並不高,只有4338米,但站在埡口上如果有天眼的話就可俯瞰金沙江和瀾滄江了。

色季拉山口: 色季拉山口追日,天險變坦途,你眼中那平凡而難忘的318國道

我給地面的經幡布光以後拍攝延時攝影,一顆五彩的流星劃過主峯上空,和地面五彩的經幡相映成趣。 色季拉山位於西藏林芝縣以東,這裏的杜鵑花常於4~6月從山腳到山頂,漫山遍野地開。 色季拉山口 色季拉山口2025 登臨海拔4728米處的山口(會有高原反應,要預防缺乏內源氧),可觀日出、雲海、無際的林海和遠眺南迦巴瓦峯峻美的雄姿。

色季拉山口: 林芝十大景點排行榜

318國道4118路碑,色季拉山口觀景臺,優點是南迦巴瓦被前面山體遮擋少,缺點是人比較多,距離南迦巴瓦四十公里左右,看到概率較低。 但現在增加了一個不倫不類的敲鐘的地方,比較雜亂。 02魯朗–林芝–兩江匯合點–苯日神山–雅魯藏布江大峽谷–索松村早上乘車從旖旎的尼洋河沿雅魯藏布江腹地挺進,前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入口段景區。 色季拉山口 遊覽【雅魯藏布大峽谷】(遊覽約3小時),觀大峽谷大拐彎,近看【南迦巴瓦峯】。 盡情遊玩後前往景區內村落【索松村】的精品民宿入住,天氣好的情況下我們將會贈送篝火晚會。

色季拉山口: 西藏乾酪

色季拉山出名的還有那滿山遍野的杜鵑花了,色季拉山的杜鵑花面積大、品種多,盛開期間氣勢浩大,景色極爲壯觀。

色季拉山口: 拉薩到林芝遊玩攻略

另一次,南迦巴瓦本是在雲間顯現,當有幾個人不講理地謾罵他人時候,南迦巴瓦前面的雲霧就遮擋了主峯。 色季拉山口 索松村往頭達林村有一個突出的山石,叫做魔鬼頭,附近可以拍到最近的,非常立體的南迦巴瓦,這是能拍到南迦巴瓦概率最高的位置。 特別說明,這張距離南迦巴瓦38公里之遙拍攝的照片(下面介紹的第一拍攝點),不是二次曝光或者後期等等任何作假手段。 當我們在達瓦、洛桑師傅幫助下,揹負沉重器材半個多小時爬上我拍攝南迦巴瓦最高的機位時候,雨後清澈的空氣對面,南迦巴瓦正好露出主峯。 而當夕陽落下,染山霞悄然染紅南迦巴瓦時候,一輪圓月從南迦巴瓦山峯上爬上來,我激動得大喊一聲,大家輕重火力全開,只要能拍攝的都用上了。 當重要拍攝完畢,我對着南迦巴瓦跪拜之後,激動哽咽。

色季拉山口: 第三 拍攝點:大峽谷景區,達林村

318國道4182路碑,色季拉山口觀景臺,優點是南迦巴瓦被前面山體遮擋少,缺點是人比較多,而且現在居然壘了一堵牆,必須買票才能拍攝。 色季拉山口 二郎山埡口是川藏線的第一個埡口,過了二郎山埡口,無論地貌、氣候、人文,似乎都變成了另一種境界,這裏因此也成爲了川藏線上的第一道埡口景觀。 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隧道,替代了原來翻越埡口的盤山公路。

色季拉山口: 西藏牛肉粉

這一張照片,是2010年拍攝的,我很喜歡,我帶的攝影團已經走了5年,10個團隊,車貼都是用這一張照片。 作爲攝影師,有一點就是特別爽,自己只要用到照片的場合都不用擔心版權。 大峽谷景區可近距離觀看南迦巴瓦,但是每個拍攝點,指定大巴停留時間較短。 景區的盡頭,直白村,是2017年地震的震中。 在允許下進入農田以桃花爲前景拍攝,也可以到高處,回頭拍攝多雄拉雪山倒影在雅魯藏布江,拍攝南迦巴瓦落差大,景色美,但是公路無停車位置,道路彎曲狹窄,很危險。 東達山是川藏線上第二高埡口,埡口海拔標高5008米,夏季草坪青綠,犛牛成羣,風光極爲美麗。

色季拉山口: 天氣生活

因西藏山脈海拔較高,大多又都是雪山,許多地方都已經被大雪覆蓋了,想要一睹西藏雪景的朋友們,馬上就可以動身了,下過雪後的色季拉山像遍佈了聖誕樹一樣。 待晨霧散去,在色季拉山口便有機會看到日照金山的盛景,遠眺到南迦巴瓦峯峻美的雄姿。 傍晚的南迦巴瓦也很美,月亮掛在山邊,朝霞還未散盡,“日月同輝”的景象大抵就是這樣。 色季拉山屬念青唐古拉山脈,坐落在位於林芝縣巴宜區境內,色季拉山最特殊之處呢,在於大家慕名而來並不是來登山的,而是來到色季拉山口觀景的,因爲這裏的景色獨好。 林芝縣色季拉區域裏,海拔2900米至5300米範圍內,密佈杜鵑花,品種多達25個之多。

色季拉山口: 拍攝點一,色季拉山埡口,318國道4118里程碑附近:

而對於搭車旅行的揹包客們來說,埡口還是中途換乘的絕佳中轉站。 埡口是高原上常見的一個詞,常爲高山大嶺的交通孔道。 色季拉山口 埡口在地理意義上指的是山脊上呈馬鞍狀的明顯下凹處。 當地人不是爲了登山而登山,他們只是要翻過埡口,用最短和最省力的路途進山和出山。 這一路上接近200多公里,沿途風景讓人目不暇接,藏東南絕對是大美風光的集結地。 這還是秋末冬初到時候,外面的綠色依舊沒有多少變化。

如果需要拍攝,就一定一定提前和對方商量好,有一次在色季拉山口守候拍攝。 看不到的,會一次又一次來到這裏,我聽說過有連續十八次專程來看南迦巴瓦的遊客。 據中國國家地理介紹,色季拉山上,以冷杉和雲杉爲主的世界上最高的林線,在海拔4600米附近消失,被大片的杜鵑花所替代。 我曾經遇到過兩次,在神山下不講理辱罵他人的,一次導致南迦巴瓦鎖雲不出,當這人無趣離開走出幾十米,南迦巴瓦便撥雲而出。

色季拉山口: 林芝「色季拉山」是一個什麼景點,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和遊覽建議?

卡子拉山位於高城理塘的背後,常年高寒缺氧,即便是酷熱六月,雲霧一遮,隨之而來的就是冰雹夾鵝毛大雪,頃刻間就成冰封世界。 因海拔較高,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 在這裏看山,層巒疊嶂,一層比一層更遠,一層比一層顏色更淺,直至天邊,真像行走在‘天路’之上。 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折多山以東是山區,以西則是青藏高原的東部,真正的藏地。 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難怪當地人有句話叫:“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 現在正值金秋,色季拉山海拔高,植物也多,秋季的色季拉山就好似一個調色盤,樹葉被染上了各種顏色,爲這深山增添了許多唯美的氛圍。

色季拉山口: 第三 拍攝點:大峽谷景區,達林村

在每一個埡口都會有飄揚的經幡,這是當地藏民對於神山的敬畏和祈福。 色季拉山口 色季拉山口 每當經幡隨風招展,每當向天空拋灑龍達,都意味着向神明唸誦着經文,爲世人祈福。 很多自駕遊、騎行者、徒步者經歷了長途跋涉後,都需要在埡口休整,檢修裝備,補充物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