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規劃過程,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在2012年3月27日根據《鐵路條例》授權進行全長17公里的沙田至中環綫鐵路計劃。 大圍至紅磡段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將馬鞍山綫從大圍伸延至紅磡連接西鐵綫,組成屯馬綫,提供更直接和方便的鐵路服務。 2023年8月,無綫新聞節目《時事多面睇》表示形容屯馬綫已經非常擠逼,其中於早上繁忙時間,有在錦上路站或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平時須等待至少兩、三班車纔能夠登車;另外亦有在元朗站上車的乘客表示登車後亦不容易有空座位。 而媒體更發現雖然港鐵指出屯馬綫一小時單方向最多可以開到28班列車,不過於錦上路站現場考察後發現,於平日早上繁忙時間一小時只有22班列車[42]。
一般人相信是當時香港政府的錯譯,故「鑽石山」的英文被錯譯作「Diamond Hill」而非「Mining Hill」,在約定俗成之下,鑽石山站的英文譯法亦為「Diamond Hill 屯馬線鑽石山2025 Station」。 另外,港鐵提供屯馬綫通車八達通車資優惠,由一期通車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止,在啟德站及/或顯徑站及/或宋皇臺站及/或土瓜灣站入閘/出閘,均享有成人HK$1及小童HK$0.5優惠[30]。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綫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19]。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鑽石山站B出入口及A2出入口之間的一段非入閘區行人通道已於2013年4月底起封閉,以便增設通道往返沙中綫。
屯馬線鑽石山: 沙田至中環綫
但自從大老山隧道啟用以後,部分途經該隧道的新界東巴士路線往沙田/大埔方向均以此站作為九龍區的最後一個中途站,車站客流量才開始有所增加[6]。 而當車站的上蓋物業星河明居及大型商場荷里活廣場於1997年開幕和多條巴士線以鑽石山站為終點站後,使用情況已大有改善。 屯馬線通車後,沿途有6個轉線站,包括大圍、鑽石山、何文田、紅磡、南昌及美孚站,接駁東鐵線、觀塘線、東湧線及荃灣線,四通八達。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號誌故障,屯馬線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線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屯門站至土瓜灣站之間是採用左上右落行車方式(原西鐵綫行車方向),而土瓜灣站至烏溪沙站之間卻是採用右上左落行車方式(原馬鞍山綫行車方向)。 屯馬線鑽石山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綫」[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綫」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綫」的支持度高達62%。 屯馬線鑽石山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綫命名作公眾諮詢[16]。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
2002年,九鐵公司奪得沙中綫經營權[18],其所提交的沙中線最終方案擬稿,九鐵鑽石山站將會以一條轉乘通道接駁地鐵(觀塘綫)鑽石山站。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大圍至鳥溪沙段以每平方公尺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45.9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大圍站至車公廟站,載客率以每平方公尺四人站立密度計算為52%。 2018年5月25日,港鐵宣佈東西走廊正式命名為「屯馬線」[15],然而該名稱在網上受到批評,鐵路愛好者Facebook專頁「Riders」曾進行網上投票,收集了2,270份問卷,結果顯示「屯馬線」僅有12%支持,相對之下「東西線」的支持度高達62%。 此外,多達83%投票者認為港鐵有必要就新路線命名作公眾諮詢[16]。 A28線原計劃於2021年第二季投入服務並取代A29P線,但受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往返機場的需求量大跌,一度使此路線遲遲未能投入服務[7]。 屯馬線鑽石山 直至疫情於2023年逐漸緩和,以及在西貢和觀塘區議員不斷爭取下[8][9][10],A28線於2023年12月18日起投入服務,來回方向繞經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11][12][13][14][15]。
另外,港鐵提供屯馬線通車八達通車資優惠,由一期通車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止,在啟德站及/或顯徑站及/或宋皇臺站及/或土瓜灣站入閘/出閘,均享有成人HK$1及小童HK$0.5優惠[30]。 2020年1月17日,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並稱「希望港鐵當天有些安排讓乘客有驚喜」[19]。 屯馬線鑽石山 屯馬線鑽石山 至於餘下路段則於2021年6月27日啟用,意味建造工程歷時超過9年的屯馬綫正式全綫通車[15][16]。
屯馬線鑽石山: 紅磡以西(前九廣西鐵)
[23]2020年底開始,屯馬線全線分數個凌晨非行車時間進行列車動態測試[24]。 陳帆於記者會中透露屯馬線大圍至啟德段將稱為「屯馬線一期」[17][18];而啟德至紅磡段將爭取於2021年啟用。 A28線全程收費為$44.0[1][2],並設12歲以下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半價優惠,惟此線並不受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公共交通票價優惠計劃中的$2票價優惠覆蓋[16]。 乘客登車時需以現金或八達通卡繳付車資,不設找贖;而每位成人乘客可免費帶同最多兩名四歲以下而且不佔座位的兒童乘車[17]。 此外,乘客亦可使用指定電子支付工具[註 4]繳付車資,使用此支付方式的乘客可享有與其他城巴獨營路線或聯營線城巴班次之轉乘優惠,惟不適用於與非城巴路線之轉乘優惠,乘客亦不能享有「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18]。
-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路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線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 2002年,九鐵公司奪得沙中綫經營權[18],其所提交的沙中線最終方案擬稿,九鐵鑽石山站將會以一條轉乘通道接駁地鐵(觀塘綫)鑽石山站。
- 由於馬鞍山綫沿綫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綫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綫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項目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 屯馬綫(英語:Tuen Ma Line)[2]是港鐵營運中的通勤鐵路綫之一,路綫色為啡色。
- 5月2日,西鐵綫及屯馬綫一期當日的列車服務延遲至早上7時30分開始,以配合屯馬綫全綫大型列車測試,期間亦安排免費接駁巴士服務受影響的乘客。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2019年7月18日宣佈,港鐵沙中綫顯徑、鑽石山、啟德三個新車站以2020年首季為啟用目標,由烏溪沙站至啟德站的鐵路正式稱為「屯馬綫一期」(Tuen Ma Line Phase 1)[10],以方便顯徑及啟德居民使用新的鐵路服務,並於2019年10月28日開始試營運。 早於1970年代,當局已規劃由鑽石山以南穿越九龍城的鐵路綫,當時稱為東九龍綫,但因為不同原因而暫緩興建。 直至政府在2000年發表《鐵路發展策略2000》,建議興建沙田至中環綫。 屯馬線鑽石山2025 屯馬綫(Tuen Ma Line),是港鐵行車綫之一,來往屯門及烏溪沙,橫跨屯門、元朗、荃灣、深水埗、油尖旺、九龍城、黃大仙及沙田共8個行政區的車站[註 2],全長約56公里,沿途共有27個車站。 以站數與長度計,為全港所有鐵路綫之冠;而此綫設有兩個派車廠及一個專用列車停放處,為眾重鐵路綫中僅有設此派車安排的路綫。 至於前往東區方面,市民現時來往烏溪沙及柴灣可乘搭新巴682號線,車資為19元,但全程需時約90分鐘;而通車後,倘搭乘港鐵將會由原先車程約69分鐘(東鐵九龍塘站轉觀塘線)縮減至約61分鐘(行屯馬線轉觀塘線),雖然車資經1元扣減後,仍會較貴為21.2元,但相比乘搭新巴將會快近30分鐘。
屯馬線鑽石山: 鑽石山
新舊車站由2條非付費區通道及1條付費區通道連接,其中兩側為較窄的非付費區通道;而位於中央較闊的則為付費區通道,而東南側的非付費區通道在原有的B出口通道改建。 屯馬線鑽石山2025 由於要利用鑽石山站之預留結構進行擴建工程,需封閉龍翔道部分行車線作明挖工程達數年,再加上連接大老山隧道的行車天橋地基已經設於預定的走綫上,為避免影響繁忙的交通以及降低建造工程的風險,最終決定改於前大磡村的地皮下增設沙中綫月臺[21]。 另外,觀塘綫月臺起初曾設有樓梯連接大堂,其後因屯馬綫工程改建為扶手電梯而拆除,但後來港鐵於觀塘綫月臺近東端位置的扶手電梯預留空間增建樓梯連接大堂及月臺,該樓梯於2021年第二季落成啟用,唯不能經付費區前往屯馬綫大堂及月臺。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線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屯馬線鑽石山: 列車服務
「自悠通」曾經有免費乘搭專線小巴81K線的優惠,於2005年2月1日生效,但已於2007年1月1日起取消。 另外曾經有新巴701線、702線及專線小巴95K線之轉乘優惠亦於同日取消。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線被「東九龍線」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屯馬線鑽石山 在興建修正早期系統鑽石山站及港島線上環站之時,地鐵公司亦同時興建了預留位置供未來發展東九龍線使用。
屯馬線鑽石山: 月臺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卡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隨西鐵綫於2009年8月16日伸延至紅磡站,原有西鐵綫全日通被屯門-南昌全日通取代。 屯門-南昌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全日通大致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所有輕鐵路綫及所有港鐵西北接駁巴士綫。 而原有接駁K16綫的優惠亦即日取消,K16綫亦於一個月後取消服務。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位置
相比起九龍塘站東鐵綫及觀塘綫轉車,港鐵總經理鄭羣興料需時「三幾分鐘」,意味鑽石山站路程較短。 為配合沙中綫工程,港鐵在前大磡村空置土地地底進行鑽石山站擴建工程,建築三條行人通道連接觀塘綫及沙中綫。 其中一條行人通道在付費區內,屆時乘客從觀塘綫鑽石山站經行人通道,前往站內擴建位置乘搭扶手電梯往月臺,便可轉乘屯馬綫。 港鐵預計鑽石山站擴建後,人流較現時增加一倍以上,行人通道闊達14米,足以應付人流。 在車站啟用初期,鑽石山站人流一直偏低,尤其在繁忙時間以外的時段人流更為冷清。
屯馬線鑽石山: 使用狀況
在沙田至中環綫項目中,鑽石山被規劃成屯馬綫(沙中綫東西走廊)及觀塘綫的轉乘站。 1970年,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研究報告中[11],擬建的東九龍綫將在鑽石山站與觀塘綫交匯,並將終點站由禾寮坑縮短至鑽石山站。 直到1975年,「修正早期系統」列明需要鑽石山站預留結構用作東九龍綫擴建之用,因此出現了預留大堂及月臺。 研究報告預期東九龍綫興建後,客量將會大增,屆時舊有的鑽石山站大堂將不勝負荷,故大堂東南面早已興建大堂的擴充部分。 而預留大堂工程並未完成,基於安全及保安理由不對外開放,另外該預留大堂中有一個預留的扶手電梯空間。 同時,由於路線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線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臺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屯馬線鑽石山: 鑽石山站
屯馬線全線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線,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機廠的本地鐵路線。 屯馬綫全綫共27個車站,全程約75分鐘,連接位於屯門區的屯門站及沙田區的烏溪沙站,途經新界及九龍多個地區,大致呈東西走向,全長約56.4公里,是全港最長及最多車站的本地鐵路綫,同時亦是唯一設有兩個車廠的本地鐵路綫。 吸引上述乘客乘搭西鐵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該些乘客開始意識到本線能方便快捷連接市區和新界西(相比容易出現擠塞的陸路交通要道如屯門公路、荃灣路和汀九橋,本線不受塞車影響,而且列車速度快,乘客更易預算和節省交通時間),因此在繁忙時間,乘客經常擠進本線車廂,環境過於擠迫。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象徵
惟近年九巴多次削減城隧線班次,加上城隧線在繁忙時間經常供不應求,使不少新界西來往沙田及馬鞍山乘客仍然轉投屯馬綫。 由於馬鞍山綫沿綫大多是住宅區,只有石門站和第一城站附近是工商業區及校區,本綫客量穩定,通車初期擠逼情況在本綫列車並不常見,但近年因多個位處馬鞍山新市鎮的住宅項目落成,所以在早上及晚上繁忙時間,恆安至大圍段也會有擠逼情況出現。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馬鞍山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和2015年同為80%(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最繁忙路段在車公廟站至大圍站之間[40]。 西鐵「節日通」於2004年12月20日推出,售價為港幣20元,適用於購票當天無限次乘搭西鐵(現時為屯馬綫(往來屯門至南昌站))、輕鐵、各新界西北的九鐵巴士、港鐵接駁巴士、K16線、以及於推廣期間內推出的其他免費接駁服務。 1970年,顧問公司完成對興建地下鐵路系統的進一步研究,發表《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其中原有沙田綫被「東九龍綫」取代,沙田段被取消,北端終站改為鑽石山;南端終站則由尖沙咀(此報告書中稱「馬連拿站」,接近現尖東站)延伸至香港島上環的林士站。
根據港鐵向立法會提交的2021年統計數字[39],2019年上半年屯門至紅磡段以每平方公尺六人站立密度計算的最高可載客量為5.6萬人次,而最繁忙的路段為錦上路站至荃灣西站,載客率以每平方公尺四人及六人站立密度計算分別為99%及84%,載客率為所有港鐵重鐵路線中次高。 6月20日起,西鐵線及屯馬線一期合併運作,為通車前的過渡作最後準備,紅磡站屯馬線月臺率先啟用。 屯馬線一期列車將會全日使用啟德站1號月臺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後到紅磡站新3號月臺以西鐵線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尖東至屯門沿途各站。 至於西鐵線列車將會到紅磡站新2號月臺清客,以不載客駛經新路段,最後駛到啟德站2號月臺以屯馬線一期的名義繼續載客前往鑽石山至烏溪沙沿途各站。 1967年,英國的費爾文霍士顧問工程公司發表了《香港集體運輸研究》,提議香港興建地底集體運輸都市軌道運輸系統,其中一條被建議路線為「沙田線」,為當時建議興建的四條路線之一。 沙田線建議於沙田的禾寮坑、下禾輋、沙田中、山下圍、紅梅谷(接近現大圍站)、慈雲山、鑽石山、啟德、馬頭圍(接近現宋皇臺站)、土瓜灣、何文田、紅磡及尖沙咀設站。
同時,由於路綫相當冗長,令不少乘搭兩綫往返目的地的乘客卻步;月臺與海底隧道巴士站的出入口的距離亦有所增加,因此不少轉乘過海巴士的乘客改於宋皇臺或土瓜灣站轉車[71],甚至直接乘搭取道紅磡海底隧道的巴士,令部份過海巴士的客量有所上升。 屯馬綫由沙田至中環綫大圍至紅磡的新建路段與原有的西鐵綫以及馬鞍山綫連接而成,在規劃及建築時稱為東西走廊(East West Corridor)或東西綫(East West Line)[4]。 2020年1月17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宣佈屯馬綫一期於同年2月14日通車,取代原有馬鞍山綫,並由大圍延長至啟德[5]。
屯馬線鑽石山: 乘客量
此外,站內也有不少自助服務設施供乘客使用,包括自動櫃員機、自動售賣機等[4]。 大堂近C出口的非付費區設有「會員服務站」,供乘客享用港鐵友禮會的會員優惠[5]。 屯馬線鑽石山 另外,車站設有兩個客務中心,但屯馬綫大堂的客務中心僅於繁忙時段開放,其餘時段乘客只可使用觀塘綫大堂的客務中心。
參考現時市民來往大圍至顯徑地區,須乘搭綠色專線小巴803K線,車資為3.7元,以平均行車時速約15公里、全程1.5公里約需6分鐘。 屯馬線鑽石山 但「屯馬線一期」通車後,乘客可直接搭乘港鐵,由大圍站前往顯徑站,車程為2分鐘,車資則3.9元,比小巴貴0.2元;不過港鐵為慶祝通車,以成人八達通由顯徑站或啟德站前往其他車站,將有1元車費優惠。 換言之,經車費扣減後,成人八達通乘客由大圍站前往顯徑站車費僅須2.9元,比專線小巴均更快、更便宜。 有別於過往港鐵網絡發展車站上蓋物業的融資方式,本綫的新建路段由香港政府撥款興建,工程由港鐵監工,完工後交由九廣鐵路公司持有並以「服務經營權」方式授予港鐵公司營運。 2021年9月12日 ,位於沙田圍站至烏溪沙站發生訊號故障,屯馬綫列車班次大受影響。 屯馬線鑽石山 為維持列車服務,屯馬綫服務斷開為二部分,分別是每10分鐘一班的屯門站至大圍站,而大圍站至烏溪沙站暫停服務。
屯馬線鑽石山: 大堂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今日宣佈,屯馬線一期包括大圍站、顯徑站、鑽石山站擴建部分以及啟德站將於下月14日週五通車。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第16區(粵語:第16區站)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51]。 「自悠通」原定優惠期至2007年12月31日,但兩鐵合併時被西鐵綫全日通取代。 屯馬線鑽石山 西鐵綫全日通的使用方式、發售地點、售價和使用範圍與西鐵自悠通一樣,於購買車票當天可無限次乘搭港鐵西鐵綫、所有輕鐵路綫、所有港鐵巴士綫及港鐵接駁巴士K16綫。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用途
另外隨著有多條往返西貢區的巴士路線將市區終點站設於鑽石山站[7],車站亦成為前往西貢區郊區(如西貢市中心、香港科技大學及清水灣等)的交通樞紐之一,亦為車站帶來不少客流量。 而在擁有權方面,擬建的屯門南延線預計以「地下鐵路地段」形式批予港鐵公司,而非由九鐵公司持有[52]。 因此,當該延線完工以後,屯馬線將成為自2008年東區海底隧道鐵路專營權完結以來,第一條由多於一間公司持有業權的港鐵路線。 政府在「我們未來的鐵路」第二階段公眾參與的諮詢文件中提出[50],建議屯馬線由屯門站起向南延伸,到達屯門碼頭一帶,此段車程約需4分鐘,預計2030年落成。 2022年3月1日,時值香港發生第5波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港鐵表示屯馬線因為多名車長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或被列作密切接觸者而需要隔離,未能執勤,令早上及黃昏繁忙時段的列車班次需要輕微調整,較正常多10多秒至半分鐘不等。
屯馬線鑽石山: 通車歷史
現時,有關中央路軌已作為觀塘綫往黃埔方向路軌,而車站月臺島的闊度亦比正常為闊。 鑽石山站(英語:Diamond 屯馬線鑽石山2025 Hill Station)位處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大磡龍翔道、大磡道及文化園景大道,屬於港鐵觀塘綫與屯馬綫的鐵路轉車站,觀塘綫部分於1979年10月1日啟用[2];而屯馬綫部分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3]。 屯馬線所使用的列車共有兩種,分別是近畿川崎列車(IKK-Train)以及屯馬線中國製列車(TML C-Train)。
「全月通1(上水/烏溪沙-尖東)」、「全月通2(屯門-南昌)」及「全月通3(屯門-紅磡)」是一種透過八達通來使用的月票,其月票記錄在八達通的內置晶片內。 車廂行車環境方面,列車沿用現時馬鞍山綫的現役列車;由顯徑往啟德沿途各站期間,車廂內環境較寧靜,兩人隔著口罩正常談話也可以,感覺上不似「上環至西營盤段」、「油麻地至何文田段」等較新路段般嘈吵。 東九龍綫於《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首次提出興建,計劃由此站開始,中途經彩雲、順天、秀茂坪及寶達,最後到寶琳站,成為將軍澳區往來市區的另一路徑。 屯馬線鑽石山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港鐵已於2020年9月5日開始為C出口的四條扶手電梯進行翻新工程,並於2021年1月30日完成翻新工程,工程期間C出口只供出站。 擴建期間,原有車站大堂以西的非付費行人通道曾被封閉,近A出口一帶的出入閘機通行方向被永久轉換,商店亦已永久遷移[32][33]。
屯馬線鑽石山: 月臺類型
房屋署於1998年8月25日宣佈清拆大磡村寮屋區,清拆分8期進行,由2000年11月14日起至同年12月底完成。 目前土地為港鐵鑽石山站屯馬綫月臺、公屋及綠置居項目啟鑽苑以及居屋啟翔苑。 屯馬綫繼承原有九廣西鐵/西鐵綫及馬鞍山鐵路/馬鞍山綫車長執行月臺職務的傳統。
屯馬線鑽石山: 港鐵路綫圖
2013年4月中,港鐵斥資16.6億港元以擴建鑽石山站,作為觀塘綫與沙田至中環綫的轉乘站,而擴建部分的承建商為利達聯營公司。 之後由於需要建造連接原有的觀塘綫車站與新建的屯馬綫擴建部分的隧道,龍翔道曾於2015年第4季至2018年第2季期間實施臨時改道安排。 但由於之後經歷過兩鐵合併,最終在2009年決定由香港政府出資興建沙中綫,走綫沿用九鐵於2004年修訂,並於大圍站至鑽石山站之間加設顯徑站,完工後將交由港鐵公司經營[19]。 過往觀塘綫月臺原先設有樓梯連接大堂,其後該樓梯因屯馬綫工程改建為扶手電梯而拆除,但後來港鐵於觀塘綫月臺東面的扶手電梯預留空間加設樓梯,而加裝工程於2020年7月2日展開,並已於2021年4月2日啟用。 而自屯馬綫一期於2020年2月啟用後,鑽石山站成為了觀塘綫與屯馬綫的轉車站,並吸納了部分九龍塘站的轉車客流改用鑽石山站,車站月臺的人流較以往多,故導致於日間時分有高企的客流量[8][9]。
屯馬線鑽石山: 啟用日期
惟何文田站L3層一個環境控制系統房門外的名牌,曾顯示「東西綫」來稱呼屯馬綫,該字句現已被刪去,但英文簡稱「EWL」則未有移除。 屯馬綫全綫通車嗰日,鐵路迷羅哲琛先生嚮記者面前唱「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 之後,有唔同網友用咗《綠袖子》嚟做二次創作,作咗一曲《屯馬開通真的很興奮》,成為唔少網民嘅熱話[2][3]。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藝術
而龍門居、富健花園及新屯門中心的乘客,日後能轉搭輕鐵前往屯門南站轉車。 但由於此綫定綫非常迂迴,除「遊車河」的乘客外甚少有乘客坐足全程,或利用此綫往來新界西及新界東,反而依舊利用城門隧道轉車站之轉乘優惠或乘搭九巴43X、263、269D等線,乘搭巴士往返兩地。 屯馬線一期共有12個車站,走線由烏溪沙至啟德,途經馬鞍山、恆安、大水坑、石門、第一城、沙田圍、車公廟、大圍、顯徑及鑽石山站,車卡數目共有8卡。 而屯馬線全線通車,則要視乎紅磡站擴建部分及其相連結構的適當措施工程進度,料2021年通車。 沙中線工程於2012年動工,惟紅磡站於2018年接二連三被揭發多宗工程醜聞,政府最終批准沙中線「大圍至紅磡段」局部通車,先啟用顯徑站、鑽石山站擴建部分及啟德站三個新車站,並稱為「屯馬線一期」,並終宣佈於2月14日通車。
屯馬線鑽石山: 車站歷史
上午繁忙時間在天水圍站以後的車站[35]上車甚為困難,下午繁忙時間則以在九龍各站較多乘客上車。 若繁忙時間內屯門公路發生事故,會有更多乘客使用本線,擠逼情況更見嚴重。 除該些指定路線外,使用「全月通」的乘客不可享有其他接駁服務的轉乘優惠。 根據《2014年香港未來鐵路發展策略計劃》中,政府建議曾興建一條連接觀塘綫及屯馬綫鑽石山站及將軍澳綫寶琳站的鐵路綫,項目名稱並亦為「東九龍綫」預留興建,走綫途經觀塘北部,中途設置:彩雲站、順天站、秀茂坪站及寶達站,並將成為現有觀塘綫的平行路線,充當將軍澳地區和九龍之間行程的替代路線[39]。 屯馬線鑽石山 而這條東九龍綫計劃在鑽石山站屯馬綫月臺以南一帶設站,因此將與屯馬綫般興建轉車通道連接現有車站,不採用跨月臺轉乘[40][註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