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指,高級公務員與首長官員不一樣,若果市民認為公務員在抗疫工作須要加強,公務員團隊都會虛心接受批評,並繼續改善;但如果連結部分做得不好的地方,於是認為高級公務員加薪太多,是不合理的做法。 今年公務員加薪 今年公務員加薪 今年公務員加薪 假若用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的調查報告,再對比是次政府提出的劃一加薪幅度2.5%,發現中層及高層的加薪幅度都未符合調查。 反而低層公務員符加薪卻能受惠,跟目前的提出加薪幅度,相距0.46百分點。
- 日前我國主計總處公佈2022年薪資中位數及薪資分佈統計,最高薪10%與最低薪10%的薪資差距,連續二年擴大,並創近五年新高擴大至4.12倍。
- 曾有聲音指出,過去2年工會均促請政府擱置調查,但現在又希望按指標加薪是「輸打贏要」,馮傳宗否認,指政府在過往一直維持公務員凍薪,即使薪酬趨勢淨指標正增長,而工會亦一直提倡尊重機制。
- 另一方面,在今年日圓大貶物價大漲,多數日本人實質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已經喊出要大幅加薪。
- 當局明日與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方案的回應,其後交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最終調整幅度。
- 調查結果反映107間參與調查的公司的146,434名僱員,在2019年4月2日至2020年4月1日的12個月期間薪酬的變動,當中包括80間規模較大的公司(僱員人數為100或以上),以及27間規模較小的公司(僱員人數為50至99)。
- 李鑾輝則認為,社會對今次調查結果的反應大,涉及的多為「個人感覺」因素,對於華員會缺席確認報告會議,他再補充指,認為該會表達意見後缺席的做法「遺憾、不合適」。
- 他續稱,去年的加薪幅度對高級公務員已經被壓低,認為今年應追補去年加薪幅度差額。
中小企業能否幫員工加薪,關鍵在於提高議價能力,賺取高通膨時代的合理利潤。 公取委在11月底公佈新政策,大企業必須定期與配套企業協商,配合中小企業的員工加薪而提高進貨單價,如果大企業長期忽略合作中小企業提高單價的請求,則有可能違反「獨佔禁止法」而被查辦。 這項新政策,給了中小企業要求大企業定期提高單價的尚方寶劍,有助於解決過去30多年來無力幫員工加薪的困難,這也是岸田政權明年9月是否下臺的關鍵。 繼美廉社宣佈明年將有兩波加薪,明年3月員工全面加薪,調幅7-9%,家樂福也表示,明年開始集團加碼提升夥伴薪資福利,包括第一波將在明年1月份調漲正職基層夥伴薪資平均幅度10%及提升其他福利事項。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事務局:加薪考慮六大因素
李鑾輝透露,除了長時間都沒有出席的香港海外公務員協會外,今次華員會亦無出席。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他說,華員會有自己的意見,他們建議以通脹作指指標,而政府考慮的六大因素已考慮在內,認為現時組成部份已有代表性,至於委員會認受性的考慮,亦由政府視乎情況決定。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曾表示,若政府能按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為公務員加薪,可以令一眾公務員盡心盡力為新一屆政府服務。
政府統計處公佈,4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0.7%,較2021年3月份的相應升幅(0.5%)為高;剔除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影響,基本通脹率為0.3%,較2021年3月份(0.2%)稍高,主要是由於本地交通費用上升和汽油價格升幅擴大所致。 該局又指,政府肯定公務員過去一年付出努力,尤其在第五波疫情下逾14萬名政府僱員投身抗疫,肩負前線高風險工作和提供後勤支援,同時竭力維持公共服務。 公務員總薪級表會因為職級對照不同薪點及薪酬,而首長級薪級表亦有所不同,以下總薪級表由2022年4月1日起生效,最右邊數值為加薪後的薪金。 疫情解封之後,王品(2727)業績不斷成長,不只是多次調薪,啟動海外員工旅旅,今天更舉行大型尾牙,今年的營收、EPS及市值成為「餐飲三冠王」,全面犒賞員工,今天推出千萬摸彩金,王品成為國內各大業者首場大型企業尾牙,今天萬人嗨翻南港展覽館。 為了挽留人才和激勵士氣,公務員每年都會根據所屬職系和職級的薪級表「跳point」。 一般而言,只要公務員的工作表現(品行、態度及效率)令人滿意,他們每12個月都會獲得一個增新點,直至達到頂薪為止。
今年公務員加薪: 家樂福留才 明年加薪10%
被問到建議加薪幅度與早前公佈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有落差,楊何蓓茵強調,薪酬趨勢淨指標是薪酬調整機制六大考慮因素之一,並非唯一或必須跟隨的指標。 公務員過往的加薪幅度也曾因經濟或通脹情況特殊而與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有別。 行政會議今日(6日)通過審議今年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建議,高層公務員加薪%2.87%、中低級加4.65%。
不過,侯辦發言人王敏旭質疑,疫情後各國提高旅客人次目標,我國卻調降為600萬;且交通部坦承今年中客團不會來臺要看明年,陸委會則說民進黨執政中客來臺不樂觀。 朱澤民說,軍公教調薪四%的部分,待立院三讀通過預算後,加發四%的薪資屆時將回溯到元月份,在明年二月份補發;行政院經重新估算,明年軍公教調薪中央機關等軍公教,包括學校行政職等教職人員在內,所需調薪預算為一六三億元。 今年公務員加薪 正所謂「魚唔過塘唔肥」,過往不少打工仔為爭取更高的薪酬待遇,都會選擇跳槽,但調查預計,2024年轉工的加薪幅度將大幅降低,僅為5%至10%,較去年的15%至20%下降一成。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每六年進行一次,以確定公務員薪酬是否與私營機構薪酬大致相若,可因結果而調整薪級表,對新入職及現職員工均有影響。
今年公務員加薪: 薪酬調整方案及調查 (一般公務員) (官方資料)
政府人員協會認為加薪建議可以接受,但為修復及提升公務員士氣,特別是高級公務員,希望政府把加薪幅度向上微調,達致全體公務員劃一加薪 5%。 楊何蓓茵也不同意今次的加薪建議未能追上通脹,指過去5年整體加薪幅度跑贏通脹,亦強調加薪目標並不是要追上通脹。 至於今次調薪是否對新加入公務員有吸引力,她稱,行會考慮各因素作出平衡,每年的各項生活指數都在考慮因素之內。 以下就解釋香港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中的內部自動增薪機制及外部薪酬趨勢調查,並附上2023公務員薪酬調整預測、各級薪酬表及熱門公務員及紀律部隊職位的薪酬表,讓大家可以更加了解公務員的薪金狀況。
如今年度仍繼續凍薪,甚至出現減薪情況將無可避免進一步打擊公務員士氣,亦影響了社會穩定。 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今日(25日)下午舉行會議,審核及考慮確認2022年薪酬趨勢調查結果。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委員會主席李鑾輝會後見記者表示,會議上職方代表已確認初步結果,有出席的委員亦都同意,將結果提交至政府。 楊何蓓茵表示,香港經濟現正復蘇,但外圍環境仍不確定,政府在上一財政年度和本年度有相當赤字,財政儲備將進一步下降,三個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也高於過去一年的通脹幅度,行會已平衡有關因素。
今年公務員加薪: 香港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 (2000- 及歷年薪酬調查結果
公立大專校院教師自明年起將調薪,教師本薪可調整百分之四、學術研究加給則調整百分之十五。 根據試算,若為領取最高薪點正教授,每月薪資約可增加一點一萬元,相當於加一成薪,近期不少私立大專校院也表態跟進調薪。 今年公務員加薪 於2018年起每隔十年為紀律部隊職系進行一次職系架構檢討,以確保其薪酬、薪級和職系架構等合乎時宜,報告中會提出建議,如提高起薪點、增加長期服務增薪點、加設跳薪點等。 香港經濟明顯有復蘇勢頭,2021年第一季本地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實質上升7.8%,若經季節性調整,香港GDP按季實質上升5.3%。
今年公務員加薪: 工會:政府應推措施挽留人手
對此,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競總發言人陳世凱列舉政績,強調民進黨用實績拚經濟,而國民黨則是用嘴巴拚經濟、收賄發大財。 賴清德表示,年輕選票的重要性不僅是在這場大選,在歷次大選年輕人都扮演關鍵的角色,年輕人支持誰、哪一組就會勝出,特別是在兩組時,這次是三組,情況也許有些不同。 新北市有16間職探中心,教育局今年更整合轄內10間觀光工廠、產業文化館及17所高中職學校打造職探活動,將在明年寒假合開2… 國教行動聯盟、全國家長會長聯盟暨57個教育團體今天下午共同舉辦「2024總統候選人教育政策座談會」,主辦單位從9月至今不斷聯絡各陣營候選人,但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陣營前一天才臨時通知不派代表出席,主辦單位表示錯愕且遺憾。 教育部也表示,國立大學得在不增加國庫負擔前提下,以自籌收入進用編制外人力,自訂待遇、福利等,學校可自行決定編制外人員是否比照調薪。 有學校私下表示,明年調薪針對編制內教授教育僅給予約七成補助、沒有補滿;編制外人員調薪則沒有補助,缺口均要學校自籌或用校務基金支應,而不少公立大學編制內、外教授均多,形同教育部請客,學校埋單。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職位|政務主任(AO)
香港公務員根據其自身的職系及職級會有對應的薪點,而為了鼓勵和增加士氣,公務員每年都可以以「跳point」的形式「加人工」,一般只要工作表現不俗,每一年便可以增加一個薪點,直接到達頂薪點為止。 今年公務員加薪 由於薪點和對應的薪金固定,因此與私營機構按職級和百分比的「升職加薪」方式有所不同。 以較熱門的行政主任(EO)為例,新入職的起薪點為總薪級表第15點(HK$32,545),若表現良好便可在翌年增加1個薪點至第16點(HKD$34,185),然後繼續因應工作表現按年加薪至頂薪第27點。 簡而言之,只要表現正正常常,公務員薪酬每年都可以按增薪點遞升,直至達到頂薪為止。
今年公務員加薪: 調查顯示「公共四企」上年僅逾半員工獲3%加薪 工會倡下年度加薪不少於6%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會見傳媒時說,高層與中層公務員加薪幅度與薪酬趨勢淨指標相同,當局並採取過往做法,調高低層公務員加薪幅度至中層公務員水平。 影響約17萬公務員今年加薪幅度的2023年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早前公佈,分別是高層為3.91%、中層為5.68%、低層為5.66%,扣減遞增薪額後,薪酬趨勢淨指標,高、中、低層公務員分別是2.87%、4.65%和4.5%。 今年公務員加薪 政府續指,有見及職方代表在今年薪酬調整過程中提出的意見,當局會邀請薪酬趨勢調查委員會在進行下年度調查前,按機制檢討調查方法,並在過程中徵詢職方意見。
今年公務員加薪: 相關新聞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作出決定時,已充分考慮職方對薪酬調整方案的回應,以及既定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下其他相關因素,包括香港經濟情況、政府財政狀況、生活費用變動、薪酬趨勢淨指標、公務員士氣。 政府表示,特首會同行政會議在作出決定時,已充分考慮職方對薪酬調整方案的回應,以及既定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下的其他相關因素,包括香港經濟狀況、政府的財政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薪酬趨勢淨指標及公務員士氣。 薪酬趨勢調查每年約在2月至5月進行,而整體調查主要按六個方面着手,包括(1)香港經濟狀況;(2)生活費用變動;(3)政府的財政狀況;(4)薪酬趨勢淨指標;(5)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以及(6)公務員士氣,當完成調查後便會作出薪酬調整。 考慮過去一年生活成本上升、經濟狀況變動、政府財政狀況、本年度三個薪金級別的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均為正數、公務員積極抗疫等,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平衡所有因素後,同意提出公務員劃一加薪2.5%的方案,生效日期追溯至今年4月1日。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2023|公務員總薪級表
她強調,報告不能反映極端情況,如疫情影響等,理事會會作全盤考慮,再向政府作出建議。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事務局公佈,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高、中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2022至23年度劃一加薪2.5%,生效日期追溯至4月1日。 政府提出2022至23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方案,將各級公務員薪酬劃一上調2.5%。 政府明日聽取職方意見後,會盡快尋求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最終調整幅度。 楊何蓓茵指,香港經濟正在復蘇,但外圍環境仍不確定,政府在上一財政年度和本年度有相當赤字,財政儲備將進一步下降,三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也高於過去一年的通脹幅度,行會已平衡有關因素。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總工會:不按機制加薪是輸打贏要
繼臺中客運率先宣佈每個月為駕駛員加薪4000元後,交通局指出,包含統聯客運、中臺灣客運、豐原客運、中鹿客運、全航客運、巨業交通、東南客運、建明客運及今年剛加入的睿奕交通也跟進加薪行列。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中央社記者郝雪卿臺中13日電)臺中11月調高「市區公車合理營運成本」及「基本里程運價」,並要求客運業為駕駛員調薪;市府交通局今天表示,已有臺中客運、豐原客運等10家業者宣佈跟進加薪行列。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學舌股市老師的「臺股超越港股」論調,吹噓過去七年選對人,臺灣經濟正在「走大運」。
高級公務員評議會職方代表李方沖會後離開時接受訪問稱,委員會全體一致通過結果,強調調查跟調整屬兩回事,整體指標不算高,過去10多年僅排第10,而高級公務員的調整水平較高,相信與高層薪金波動較為顯著有關。 【公務員加薪2022】公務員事務局月初提出公務員不論任何職級,均劃一加薪2.5%。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方案提出跟早前公佈的薪酬趨勢指標有落差,引起多個公務員團體不滿,有工會形容是「侮辱性加幅」,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更稱「極度不滿」,不過根據薪酬趨勢指標,低層公務員反而受惠。 人才招聘顧問公司華德士香港發表調查結果,預料明年本港專業人士薪資水平停滯,招聘市場復蘇緩慢,認為明年獲加薪的受訪專業人士不足60%。 至於轉工後預期獲加薪幅度,亦從今年的15%至20%,降至介乎5%至10%。 梁卓文表示,薪酬調整機制並無追加、滾存機制,只會每年獨立地按照六大因素處理,否則「成件事會沒完沒了」。
今年公務員加薪: 高級公務員評議會︰整體指標不算高
如今卻演變成公立大學濫用編制外人員,因此應回到源頭,要求公立大學將不符合特殊需求、特殊計畫聘任的編制外教授一律改為編制內,只要是編制內教授就是國家預算的責任,而非吵得大聲就給糖喫。 華德士香港董事總經理 John Mullally表示,雖然明年香港的招聘市場將有所改善,但僱主及受訪者的信心仍然相當疲弱,招聘人數目前未有顯著的增加。 今年公務員加薪 CSRADAR 明白工作的晉升前景、薪酬資訊等都對求職者非常重要,而公務員工作更可能是終身的職業,故我們致力從不同渠道收集資訊,希望能讓大家作出更好的選擇。
今年公務員加薪: 總預算案退回委員會審查 82萬軍公教 明年元月尚無法加薪
岸田在去年底宣佈為了增加國防預算,今後每年加稅1兆日圓;此後岸田與「國防增稅」畫上等號,日本網友揶揄岸田是「增稅眼鏡(君)」,成為今年日本熱門話題。 勞動部明年上路的最低工資提升,家樂福表示,將提供優於勞動部規範並符合市場水準之薪資,提供完善的評估機制,提供員工保障,創造勞資雙贏。 今年公務員加薪2025 臺師大表示,現職約有二千二百位教職員工,明年本俸加薪百分之四,估算每年需增加編列預算約一點七億元,教育部約補助一點三億元,另由校務基金支應近四千萬元,編制外教職員工也會比照調薪。 就行業而言,大多數職業的薪資僅增1%左右,建築、房產及工程的平均薪酬則將升3%外。 李律仁又指透露,三個薪金級別的總指標(即未扣除遞增薪額前,與淨指標不同)都是正數,高層為3.91%,中層為5.68%,低層為5.66%。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行會通過建議 高級加2.87%、中低層加4.65%
知名大企業如Suntory、第一生命、明治安田生命都已經宣言明年加薪7%以上。 日本總工會「連合」呼籲明年的春鬥,目標是加薪5%以上,而三大工商團體之一的經濟同友會,已經公開回應5%以上的加薪合理。 一方面今年出口產業因為日圓貶值收益大好,而內需產業也在觀光客加持下表現不錯。 另一方面,在今年日圓大貶物價大漲,多數日本人實質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不少企業已經喊出要大幅加薪。 賴清德拋出「觀光立國」並提出6面向做法,其中包括歡迎中國旅客在對等、尊嚴及互惠原則之下來臺。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會見傳媒時表示,高層、中層公務員加薪幅度與薪酬趨勢淨指標相同,當局並採取過往做法,調高低層公務員加薪幅度至中層公務員水平。 香港公務員工會聯合會總幹事梁籌庭指,結果可以接受,但對高級公務員的加幅感可惜。 他續稱,去年的加薪幅度對高級公務員已經被壓低,認為今年應追補去年加薪幅度差額。 不過,相信高級公務員加薪幅度獲調整的機會甚微,認為政府及後應推出挽留高級公務員的政策,希望對其作出補償,避免出現流失情況。 行政會議今日通過政府提出的調薪方案,高級公務員建議加薪2.87%,中、低層建議加4.65%,此舉是政府慣常做法,把低級公務員建議加幅上調至與中層公務看齊。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薪酬趨勢調查淨指標今出爐 低層4.5%、中層4.65%、高層2.87% (持續更新)
調查把文職職系入職職級的薪酬與私營機構僱員的入職薪酬作比較,結果將影響新入職人員,現職員工則「只加不減」。 (3)政府的財政狀況:財赤問題,加上去年撥款超過HKD$6,000億作抗疫基金,財政狀況並不算寬裕。 李鑾輝指因為私隱及保密協議未能公佈實際收集了哪一些企業的數據,但他指收集的數據涵蓋全港9大行業,業務健全的公司,確保參考數字具持續性。
政府會爭取立法會休會前諮詢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然後將方案提交財務委員會審議。 安俊人力資源顧問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表示,若連帶增薪額,實際加薪幅度達2至3%,由於數據滯後,與年初相比是正常水平。 另外,社會整體經濟情況差,政府應思考繼續加薪還是凍薪,與市民共渡時艱,「始終市民都係納稅人,可能會覺得呢個時候,你仲加人工。」她坦言,現時是歷史性時刻,認為政府應考慮凍薪建議,顯示出承擔的表現。 今年公務員加薪 按一慣做法,減去遞增薪額後,當局會建議低級公務員加薪1.15%,中級公務員加薪1.98%,高級公務員加薪1.68%。 按照以往做法,政府將低級公務員加薪幅度與中級公務員看齊,即中級、低級公務員可獲加薪1.98%。 當局明日與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代表會面,聽取他們對方案的回應,其後交由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最終調整幅度。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公務員加薪5大影響因素
李鑾輝表示,政府就公務員薪酬調整的考慮有六大因素,現時只完成第一步工作,強調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是符合巿場狀況。 對於有意見指,相關制度有需要檢討,李說,制度的延續性十分重要,認為大框架應維持,但「微調係可以」。 梁卓文強調,調查結果並非薪酬調整的唯一考慮因素,亦非政府對加薪的意見,並指薪酬調整會考慮六大因素,除了薪酬調查,亦包括經濟狀況、政府財政、生活費用、公務員職方訴求、公務員士氣等。 最後,工會一直支持和尊重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除了薪酬趨勢淨指標外,必須全盤考慮其他五大因素。 工會深深期望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能理解公務員的工作壓力及對加薪的期望,而對各級公務員薪酬作向上調整,追上通脹。 我們提出的方案,不單符合公務員期望,也增強港人對未來經濟的信心,對社會穩定起一定作用。
今年公務員加薪: 公務員加薪2022|加薪追溯至4月1日
至於公務員最終加薪幅度,要經委員會討論再交特首和行政會議決定,其中特首和行政會議會考慮其他因素。 行會充分考慮薪酬調整機制下六大因素後同意提出上述方案,六項因素分別為香港經濟狀況、生活費用變動、政府財政狀況、薪酬趨勢淨指標、職方對薪酬調整的要求,以及公務員士氣。 委員會主席李鑾輝指,連帶增薪額,低級公務員的加薪幅度是2.31%,中層是3.01%,高層則是2.72%,需待下週開會通過後,再將建議交予政府。 對於政府會否全部接納,他指政府需考慮多項因素,包括公務員士氣、政府經濟情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