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區議員炮轟規劃署方案未有妥善處理居內交通擠塞問題,漠視附近居民的意見。 運輸署更「盲撐」加山發展,稱項目帶來的交通影響屬可以接受水平。 楊雪盈批評規劃署一邊出席區議會,一邊將項目提交至城規會,未有尊重區議會及居民的意見。 至於本財年另一幅「地王」中環海濱商業地,賀樹人僅表示,若項目是合適及理想便會研究,又指集團正在研究其他擁有增值空間的地區。 參考希慎在港的其他全新項目,如夥香港興業(0480)合作的大埔露輝路住宅項目,預計今年年底推出市場。

橫跨雙北的淡北道路原訂年底動工,新北市府須提北市端交通維持計畫,先前被北市府退回7次,新版至今未出爐,引發地方不滿。 加路連山道地盤2025 連接新北淡水及臺北北投的「淡北道路」即將於明年元旦動工,臺北民代擔心施工將影響北投交通,犧牲北投居民權益,呼籲臺北市府要… 基泰大直塌陷案已滿3個月,臺北市議員陳怡君今表示,鄰房住戶擔憂未停,鄰近的道明外僑學校圍牆下陷約超過30公分,驚動周邊住… 新工處科長蕭志龍指出,面對地質條件的不確定性,施工人員僅能以有限的資料,盡力預判後續狀況,施工節奏自然也較為緩慢,隧道開鑿期間,平均下來每天僅能完成間隔80公分的1個單元。

加路連山道地盤: 香港即時

李碧儀亦不滿規劃署的交通評估沒有就假日及大型特備活動作統計,「依家可以接受,咁將來呢?」她又認為銅鑼灣仍有空置的商業用地,不應再在加山項目增加商業土地。 加路連山道地盤 自由黨林偉文亦同意李碧儀的說法,「唔知點解你哋話唔夠商業大廈?」他又邀請政府官員看看公眾席上反對發展商業項目的市民,促請規劃署考慮項目帶來的交通擠塞問題。 規劃署早於10多年提出將銅鑼灣前機電工程署舊總部、郵政體育會、電訊盈科康樂會及前民安隊大樓等組成的大型用地改劃,擬分為南、北兩幅地皮發展。 其中北面地盤便是今次的加路連山道地皮,佔地15.9萬平方呎,預計可提供約107.6萬平方呎商業樓面。

翻查資料,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涉及前機電工程署總部以及周邊的康樂用地,2018年由規劃署改劃分成兩部分發展,南面地盤將撥作新區域法院綜合大樓,用作重置灣仔區域法院以及九龍加士居道的土地審裁處等設施,而北面地盤就是本次招標的項目。 此外,賣地章程要求中標財團保育古樹及擋土石牆,增加發展成本,加上發展商需要興建一條私人業主主導的行人天橋,連接希慎興業持有的利園六期。 另一方面,未來中環、灣仔、金鐘等都有新寫字樓供應,帶來額外競爭,亦對地皮造價有影響。 目前市場估值介乎110億至172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萬至1.6萬元。 雖然地皮位於銅鑼灣,但泓亮諮詢及評估董事總經理張翹楚未感樂觀,認為區內寫字樓租金已大幅回落,空置率高見約9%。 加路連山道地盤 加路連山道地盤 希慎興業(0014)及華懋合組財團在2021年5月以197.8億元奪得的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新近向城規會提交發展藍圖,並擬議略為放寬總樓面面積以興建3幢商廈,提供約109.79萬平方呎,較政府賣地時的最高可建樓面面積多約2%。

加路連山道地盤: 香港文匯報

至於備受抨擊的交通評估報告,路政署高級區域工程師陳偉康指評估是以2031年為預算目標,評估已按年增加0.1%車流量,並已考慮已知的發展項目,包括重建大球場、南華會及保良局。 他又指,整份的交通評估報告已提交至城規會,籲公眾及議員自行上網查閱。 加路連山道地盤2025 運輸署工程師方巧妍之後更「語出驚人」,稱報告反映大部份道路的容車量均高於15%;即使低於15%,但仍屬正數水平,「都可以接受」。

地政總署公佈,上週五(7日)截標的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以197.78億元批出,中標財團為希慎興業(0014)及華懋合組財團。 加路連山道地盤 以項目最高可建樓面面積107.6萬平方呎計算,每方呎樓面地價約18,374元,較早前估值高約15%。 至於粉嶺古洞北二十五區住宅地,料每方呎地價約五千元,估值約六十億。 項目為區內首幅的住宅地,發展潛力不俗,料以大型屋苑形式興建,主攻上車客源,雖然該區周邊基建尚未完善,惟該地皮鄰近未來北環線古洞站,對發展商具吸引力。

加路連山道地盤: 增加樓面用於演藝及文化設施

呂幹威表示,是次投得的加路連山道商業地,位於核心區,涉及樓面超過100萬平方呎,非常難得,更透露集團「已經睇左(中)此地皮十幾年」。 他指,集團在利園區一帶已持有近400萬平方呎的商業區,當中,有逾100萬平方呎的零售樓面設施作為後盾,故長遠而言,由希慎負責發展上述地皮,將可起協同效應。 該地規定要將部分樓面留作興建一所地區康復中心及幼兒中心,以及不少於125個停車位的公眾停車場,以及小巴等公共交通上落客設施,並須提供最少近6.5萬平方呎公眾休憩用地。 同時要預留地下接駁口,以連接未來的地下行人通道,通往銅鑼灣港鐵站等。 綜合市場估值162億至269億元,每呎樓面地價約1.5萬至2.5萬元。 加路連山道地盤2025 據城規會資料,上述申請地點為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內地段第 8945號,地盤面積159,332平方呎,計劃以地積比率約6.89倍發展,興建3幢樓高16至24層、主水平基準上90至135米的商廈,每幢均設有5層地庫,落成後總樓面約109.79萬平方呎。

  • 同時,他亦希望把整個道路及行人天橋連接網絡做得更生活化,把「綠色生活」融入其中,令整個地區「舒舒服服」。
  • 立法會議員霍啟剛昨日(18日)離開奧運大樓轉入加路連山道後遇上大塞車,短短幾百米路塞了半小時。
  • 多名議員質疑署方的交通評估報告,擔心加山項目會加劇銅鑼灣一帶的交通擠塞,多次提出質問。
  • 希慎興業(0014)及華懋合組財團在2021年5月以197.8億元奪得的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新近向城規會提交發展藍圖,並擬議略為放寬總樓面面積以興建3幢商廈,提供約109.79萬平方呎,較政府賣地時的最高可建樓面面積多約2%。
  • 立法會財委會已通過拆卸工程撥款,城規會亦已在5月24日就修訂《黃泥涌分區計劃大綱圖》刊憲,公眾可於7月24日作書面意見申述。

,在地皮周邊有多個商業項目,包括希慎廣場及禮頓中心等,當中利園3期平均呎租達60至75元。 加路連山(英語:Caroline Hill)位於香港銅鑼灣以南,掃桿埔以北,跑馬地或禮頓山以西,實際範圍包括禮頓道以南,東院道以北,加路連山道以西的大坑分區一部分,在選區分界中屬B05大坑選區,在原東角之南。 加路連山道地盤 蔣萬安說,北市上次做道路隧道已是20年前,這次有許多懷抱熱血的工程師,集中力量克服困難才貫通隧道,充分展現滴水穿石、愚公移山精神。

加路連山道地盤: 淡北道路動工在即不見新北交維 議員要求暫停施作

資料顯示,上述地點位於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內地段第8945號,地盤面積15.93萬方呎,申請人擬以地積比率約6.89倍發展,計劃興建3幢樓高16至24層高、90至135米的商廈(主水平基準上)。 銅鑼灣大地主希慎(0014)夥華懋去年5月以197.78億元、每方呎樓面地價18,374元中標銅鑼灣加路連山商業地,早前向城規會申請增加發展樓面約2%,令整個項目總發展樓面達109.79萬方呎。 下年度賣地表新增多幅商業用地,其中銅鑼灣加路連山道商業地可建樓面高達107.6萬平方呎,屬區內難得大型商業地供應,有測量師認為作寫字樓及商場綜合發展較佳,估值162億至269億元,挑戰成「百億地王」。 華懋集團表示,是次與希慎興業合作成功投得加路連山道商業項目,將成為雙方首個合作發展的項目。 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項目屬核心區罕有的大型商業用地,很高興能與區內發展經驗最豐富的希慎合作,相信可與利園區發揮協同效應,利好項目將來發展。

加路連山道地盤: 運輸署撐加山發展 稱交通影響可接受 灣仔區議會促重擬新方案

整個項目總樓面約107萬平方呎,包括預留約4萬平方呎的政府用地,約10萬平方呎的商場及零售用地,主打「LIFE STYLE」租戶,或引入特色食肆、兒童遊樂場所、寵物專區等行業。 加路連山於1950年代前是銅鑼灣的核心地區,1950年代填海工程完成後銅鑼灣區面績過大,便將加路連山劃入附屬於大坑的銅鑼灣分區。 現在已拆毀的銅鑼灣警署,銅鑼灣裁判司署和現在還在的銅鑼灣消防局和銅鑼灣社區中心都要負責全大坑分區的社會工作,部份地方雖與銅鑼灣有一定的距離,如南華體育館,但因為自覺和大坑核心區距離較遠,便將地址改為只有「銅鑼灣」,而不是全寫的「銅鑼灣大坑」。 部份商店、公共機構和地圖分區會以「加路連山」來命名此區,或是歸於大坑區。

加路連山道地盤: 區議會議席分佈

希慎表示,雙方計劃發展一個具備社區設施的優質商業項目,預期2026年底至2027年初完工,並指這是一項戰略性的長期投資,將大幅擴展利園區規模,預期總商業面積增27%,並為集團增加穩定的經常性租金收益。 規劃署港島規劃專員顧建康解釋,法院大樓的用地面積是按司法機構要求計算,並預留了地方作日後發展。 加路連山道地盤2025 他又指,法院大樓高於某個高度就會收窄建築設計,所以須興建至13層。 加路連山道地盤 對於規劃署未獲區議會支持就向城規會提交文件,顧建康未有正面交代,只稱所聽取意見都會向城規會反映,惟現時分區規劃大綱圖已刊憲,指公眾可在限期前提出申述意見,以及在之後出席申述會議,但一切修訂仍須視乎城規會決定。 (獨媒特約報導)灣仔區議會昨午舉行大會,其中討論備受爭議的加路連山道前機電工程署大樓等用地項目。

加路連山道地盤: 希慎華懋加路連山道地申增2%樓面 規劃署不反對

未來會非常便捷,可銜接捷運、臺鐵、高鐵與轉運站,又能成為四分溪地區防汛、救災道路,隧道中的人行道、自行車道符合人本交通,是指標性的人文隧道。 記者於早上8點45分在灣仔市政大樓乘坐5B巴士,親測一路順暢並未堵車,於8點58分到達大球場,附近道路也均未出現塞車情況。 加路連山道 (英語:Caroline Hill 加路連山道地盤 加路連山道地盤2025 Road)是位於香港香港島銅鑼灣南部,香港大球場以北一條像馬蹄鐵U形的道路,兩端皆通連接禮頓道。 立法會去年討論加路連山道區域法院撥款時,已有議員提出這條街「街頭塞到街尾」,出席會議的運輸署助理署長指,交通評估已經考慮到人流增加。 加路連山道商業地,地盤面積約為15.9萬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面積107.6萬平方呎,其中,商舖相關的樓面面積不得多於10.7萬平方呎、或總樓面一成。

加路連山道地盤: 銅鑼灣地皮|加路連山道商業地 發展商申增2%樓面

整個發展項目總樓面約109.79萬方呎,較去年政府出售土地時,最高可建樓面約107萬方呎,增加約2萬方呎或2%。 希慎興業公佈,上述收購事項乃一項策略性長期投資,項目顯著擴展利園區的物業組合規模,並鞏固希慎於銅鑼灣的領導地位。 又認為收購事項符合加強投資物業組合的業務策略,可為希慎集團增加經常性租金收入。 路勁銷售及市場推廣總監封海倫指出,粉嶺古洞住宅地鄰近未來北環線古洞站,對發展商而言,屬「兵家必爭之地」,加上區內亦一定配套支持,故看俏區內發展。 李文龍質問署方「幾多先係唔可以接受水平?」他又質疑署方未有如實向城規會反映意見,要求以區議會名義向城規會發意見書。

加路連山道地盤: 加山賣地建商廈 灣仔區議會不分黨派反對

伍婉婷及李碧儀亦認為署方的交通評估不準確,要求署方公開整份交通評估報告的,詳細顯示所得的數據及分析方法。 加路連山道地盤 伍婉婷更稱,兩年前的樓宇、街道及人口狀況已今非昔比,數據未能作準,「規劃署趕時間都冇意思」。 加路連山道地盤 加路連山道商業地擬建一幢樓高30層的商業大廈,另設有4層地庫,零售部分預計設在地庫一層、一樓及二樓位置。

加路連山道地盤: 灣仔區會倡拆欄杆增過路處 黃宏泰批建議不專業遭圍攻

大約正常20秒可駕車通過的加路連山道路段,現在需耗時大約1分多鐘纔可駛完。 記者觀察發現,塞車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在靠近南華體育會的路口,有不少車輛違例停車。 記者於十點半再次乘坐5B出發,依舊是一路順暢,耗時13分鐘到達大球場。 不過,記者走到霍啟剛提到的加路連山道,發現確有存在塞車情況,但是非常輕微。

地皮於上週五截標,合共接獲6份標書,其他有份競投的財團包括長實集團、領展房產基金、新鴻基地產、會德豐,以及信和置業、利福國際、嘉裏建設聯同中渝置地的財團等。 參與交通評估的顧問公司艾奕康代表黃韻婷則回應,指根據交通評估,假日的銅鑼灣交通流量的確比工作日少,平均車龍亦不會去到上游的路口。 加路連山道地盤 然而,在多名議員追問下,她才透露交通評估是在2017年3月9日至10日進行,收集數據的日子僅得兩日,而且距今超過兩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