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括而言,此路線不算非常辛苦,但前段的梯級不容忽視,大要有心理準備。 而記者當日在中午左右登到山頂,非常熱之餘,景色亦不及早晚般漂亮打卡程度不高,所以大家有興趣行這路線的話,可考慮挑選黃昏左右時間,可能會較「打卡able」。 登上山頂後整個九龍半島變呈現眼前,天氣好的話,獅子山更是清楚地出現在遠方,非常漂亮。 不少攝影發燒友喜歡在日落時份上山拍攝日落及Magic Hour;到了晚上更有萬家燈火的感覺,形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城市夜景。

山頂有多組英治時期軍事防衛設施,當中「歌賦炮臺」、「砵甸乍炮臺」位於較低位置,建於1900年。 前往格仔山平臺並不是完整的修繕的道路,宜結伴同行前往。 配水庫一帶並沒有洗手間,宜在登山前後於九龍仔公園或聯合道公園內解決。 乘坐港鐵到九龍灣站,於B出口起步沿天橋直走;或者乘搭2X、9、28B巴士到彩福邨下車。 穿過彩德邨,沿彩榮路斜路步⾏上彩雲道食⽔配⽔庫。

九龍灣行山: 九龍

鳳凰山主峯高 934 九龍灣行山2025 米,山峯時常隱沒於雲霧間,故又有「鳳凰縹緲」之獨特景緻。 行走路線期間,會途經一個具有小平原的小山坳,除了是放風箏的好地方,更是玩飛行傘的熱點,要是有時間,不妨也放放風箏,當作中途休息。 沿路會經過沙螺洞,據悉從前的沙螺洞爲張屋、李屋、老圍三條客家村落,但現時已荒廢,僅有少量老村民仍居住在那兒,這些小屋於市區都難以看見,所以值得一去一睹風采。

欣澳不只是得香港迪士尼樂園和迪欣湖,更有隱世祕景,那就是連接鹿頸村及長索島的連島沙洲,因十足日本小豆島,因此被稱為「港版天使之路」。 要到長索島的路線簡單容易又短途,十分適合來一次半日遊。 【溫馨提示】郊遊時,要尊重自然環境,不要留下垃圾。

九龍灣行山: 初級行山路線【3】南朗山

南朗山只有 284 米高,又稱海洋公園山,雖然山上沒有郊野公園,但勝在路程短,短短 45 分鐘步程已見盡港島南岸風景,是當年黃竹坑村童的後花園。 沿香港仔水塘道前行,之後的路都是下坡,可以邊與友人聊天邊吹涼風。 行多20分鐘左右便到達上水塘,看著平靜的水面和藍天白雲,行完記得落水壩石橋近距離觀賞水壩。 部份香港政府機關在九龍灣設置總部,包括機電工程署總部大樓、香港輔助警察隊總部,郵政署亦於2013年在該處設立中央郵件中心。 現在九龍灣的範圍在牛頭角旁,由港鐵九龍灣站至牛頭角站(觀塘道)沿線以東部分到海邊的填海地,也可泛稱為九龍灣商業區。

  • 不少攝影發燒友喜歡在日落時份上山拍攝日落及Magic Hour;到了晚上更有萬家燈火的感覺,形成一幅非常漂亮的城市夜景。
  • 假如選擇後者上,大貴灣落,行5-6分鐘斜路便到達長利公園,而到達北眺亭後,就可看到東灣、長洲民居及碼頭及從山下爬到長洲的最高點。
  • 自己一個想行山又唔想去到郊外咁遠,原來市區都有得行!
  • 宋朝年間,政府在九龍灣沿岸經營鹽田,名為「官富場」,鹽場一路延伸至尖沙咀及茶果嶺。
  • 而且,慈沙古道穿越新界和九龍,可看到維港對岸,又可以觀看到沙田、大圍一帶,沿路景觀優美。
  • 4.山徑是樓梯,但梯級間密而高,體能較弱者建議慢慢走上去。

金夫人徑原名金夫人馳馬徑,是第17任前港督金文泰夫人騎馬郊遊的路徑。 路段有不少軍事遺跡、石橋及石澗,沿途林蔭處處,是一條頗好走的山徑,約中午12時前已到達山坳涼亭大休。 九龍灣行山 四人一組沿石水渠街步往藍屋、北帝廟接灣仔自然徑上灣仔峽公園,公園旁車路轉入香港仔水塘方向,岔路口左邊小路入金夫人徑。 鄰近港鐵九龍灣站及淘大花園的小型住宅盤宏光樓,最新錄得兩房戶低於市價易手個案。

九龍灣行山: 港島行山路線|港鐵站上灣仔峽行金夫人徑 登班納山俯瞰南區美景

西貢作為香港後花園,不少行山徑風景美不勝收,但路線難度迥異,部分未必適合新手前往。 九龍灣行山 如果純粹上紅香爐峯打卡的話,大家可以經寶馬山道聖貞德中學旁嘅山路上山,上落山路程不長,不過近紅香爐峯頂就一段路較為崎嶇,大家行路時要小心一點。 上到紅香爐峯,可以俯瞰整個維港美景,亦可以看到香港島至九龍半島的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與高樓大廈。 影相時要注意安全,別走得太近崖邊,避免樂極生悲。

  • 設施依次編為1至30號,東起炮臺山,西止於大埔道,而當中的24、25及26號掩蔽體位於尖山一帶。
  • 由此左轉(右方往大埔公路)上走, 及後跨過龍欣道,再循麥理浩徑的梯級急升至畢架山。
  • 上到紅香爐峯,可以俯瞰整個維港美景,亦可以看到香港島至九龍半島的維多利亞港兩岸景緻與高樓大廈。
  • 抵達鹹田灣後,可選擇直接走到赤徑,到碼頭乘船離開(全程約2小時);亦可在鹹田灣繼續攀登大浪拗,行至大灣、東灣,才走至赤徑離開(全程約3.5小時)。
  • 井蘭樹其實是將軍澳和西貢交界,位於將軍澳西北、飛鵝山東南及鄰近清水灣道沿線一帶,這裡有個非常隱世的景點—小夏威夷瀑布,可說是是將軍澳的後花園。

魔鬼山位於油塘,行山路線鄰近市區,交通十分方便,在油塘出發,15分鐘就來到起步點,新手都在可以2小時輕鬆行完! 在魔鬼山除了欣賞維港景色外,更可在山頂參觀多個於在1915年建成的歷史軍事遺跡,包括魔鬼山棱堡、歌賦炮臺等。 九龍灣平山是位於觀塘區的一個小小山丘,高188米。 從九龍灣港鐵站/啟業邨巴士站出發,到山頂也只需要30分鐘左右,是一個可以「快閃」行山的好地方。

九龍灣行山: 路線詳情:大尾篤行山|20分鐘行完!船灣淡水湖全景+八仙嶺+大美督日落

九龍灣平山是位於東九龍的一個小山丘,又名「大灣山」,由於以前可以眺望啟德機場,故此又俗稱為機場山。 過去數十年間,平山西面原是平山石礦場,後來石礦場因建造地鐵隧道(來往九龍灣站至彩虹站)而關閉,直到2001年才重新發展。 平山位於彩德邨後方,山高188米, 以樓梯為主,輕鬆易行,所以成為附近居民晨運或飯後散步嘅地方。

九龍灣行山: 初級行山路線|12大1小時內新手行山路線輕鬆登頂!附路線/交通

龍脊是著名行山路線,山巒高低起伏有致,在龍脊山嶺上可飽覽整個石澳、大浪灣及遠處的清水灣半島;當到達山脊之頂,就可在景觀臺看到紅山半島及赤柱一帶。 對於動物愛好者,要是行陽明山莊起步,至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完成整條路線的話,或會帶來驚喜。 事關,大潭水塘道兩旁草木繁茂,針毛鼠、箭豬、鼬獾、果子狸、小靈貓等動物不時都會出沒,另亦會聽見赤麂及豹貓的叫聲。 亦可由沙田出發,經沙田道風山、針山行走到菠蘿壩,沿途有不少打卡點,包括巨型十字架、生命之門、聖殿 等等,景色極美。 想去看心形湖 ,不用去日本北海道了,行去古洞水塘都一樣可以在「港版心形湖」前打卡影靚相。

九龍灣行山: 市區行山路線【7】紅香爐峯

半月灣因水清沙幼、景色優美而聞名,整個沙灘呈現半月的形狀,不但水質長期被評為一級,更可飽覽西貢無敵海景。 記者當日早上11時左右出發,由九龍灣港鐵站B出口,沿天橋直走,後乘2次升降機上山,出升降機後轉左,然後沿彩榮路斜路往上走,到底迴旋處就會見到一條直通往平山山頂的長樓梯。 九龍灣行山2025 由港鐵站開始計算,約10分鐘左右就到達起點,算是非常方便。 講起市區睇夜景短途行山路線,不少人都會想起嘉頓山,但是在九龍灣都有一個後山,人流較少之餘,日落以及夜晚景色完全不輸嘉頓山! 位於飛鵝山南面的平山高188米,因以前能夠眺望啟德機場,因此亦有「機場山」之稱,因為鄰近市區,不少附近居民都會到平山散步、晨運。

九龍灣行山: 平山行山路線【平山】

九龍灣(英語:Kowloon Bay)原指香港九龍半島東面的海灣,泛指紅磡至觀塘之間一帶海域,屬維多利亞港的一部份。 經大幅填海工程興建啟德機場後,原有海灣面積大幅縮小,現時「九龍灣」之名通常是指原海灣東面一帶,位置為牛池灣以南,牛頭角以西,東面接壤觀塘道及觀塘商貿區。 自政府填海造地起,建成的陸地命名為「九龍灣」,現在主要為工商業用地,也有少量住宅區。 馬灣有一個隱世的小沙灘,位於馬灣大排咀附近,面積不大但人流不算多,路程大約半小時可以完成。 回程時如果是日落時分,更可以欣賞到青馬大橋加海景日落的美景,是一條十分易行又新鮮的路線。

九龍灣行山: 九龍灣

警方今日(3日)下午3時36分接獲一名男途人報案,指發現一名女子倒臥在常怡道對開行人路位置不省人事,懷疑她從Megabox商場高處墮下。 疫情嚴峻,如果想去郊外鬆一鬆,可以揀少人的地方,保持社交距離,避免人羣聚集。 查找資料時,發現很多網友都會順遊琵琶山一探九龍水塘6號界石。 這一系列共30座的界石的來歷甚是有趣,將另撰文詳述。 九龍灣行山2025 九龍灣行山 從天壇大佛踏上奇趣徑,穿過寶蓮寺旁的林蔭小路,不久便到達茶園,沿途被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嶺環抱,右方是本港第二高峯鳳凰山,左面則是高 751 米的彌勒山。

九龍灣行山: 平山行山路線|九龍灣市區行山30分鐘登頂 日落打卡+遠眺獅子山

時間許可的話,不妨在山頂靜候多一會兒,待獅子山下萬家燈火逐一亮起,絕對是一幅香港這個城市獨有的壯麗畫面。 九龍灣商貿區大部分土地為新填海區,因九龍灣毗連舊啟德機場,因此有大量物流公司於工廈設置倉庫,不過機場關閉後,物流、倉庫等工業也遷移到葵涌、青衣等地區。 九龍灣設有港鐵九龍灣站,亦有港鐵車廠,位於德福花園之下,為列車提供清洗、測試、維修的地方,而港鐵公司的總部大樓亦建在車廠上蓋。

九龍灣行山: 市區行山11大路線攻略 最快15分鐘出市區 嘉頓山/格仔山/魔鬼山

大家若然想直接到古蹟水壩和水塘,就不用再經灣仔步行上去,坐上南港島綫便可以了,節省不少腳骨力。 格仔山係九龍東其中一座輕鬆易行嘅小山,於樂富地鐵站出發,只需半小時便可以到達山頂,遠眺九龍仔全貌,而且,它更是一座充滿歷史故事嘅小山,重新髹上紅白二色,昔日風光重現眼前。 至於原有的臨時房屋區則於1991至1999年間被政府收回作土地拍賣,並發展為多幢商貿樓宇,以及各式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 為加強軍事防禦,英軍在1911年計劃於九龍羣峯的稜線築建一系列掩蔽體(blockhouse)。

九龍灣行山: 市區行山路線【9】香港仔上下水塘

而該區域以西的舊啟德機場跑道及停機坪等設施,亦是從九龍灣的海灣填海得來。 九龍灣行山2025 1990年代政府為未來因機場搬遷而空置的啟德用地作出多項規劃研究,曾建議填平九龍灣及跑道之間的水域以提供更多土地發展。 九龍灣行山 至2000年代受到中環及灣仔填海計劃的司法覆核影響,規劃署檢討《啟德發展計劃》,以「不填海」原則規劃啟德和九龍東的未來發展[2]。

1910年代何啟爵士和區德在九龍灣北岸現時太子道一帶的九龍灣範圍填海,擬發展花園城市住宅區,其後卻因罷工浪潮[註 1]和經濟衰退致工程未能完成。 英軍其後輾轉租用該地作臨時機場,同時在附近開辦航空學校,最後香港政府決定收購土地並完成填海,再正式發展成空軍機場,其後更發展為啟德機場。 紅香爐峯位於港島寶馬山,海拔230米,由銅鑼灣天后廟昔日名稱紅香爐而來,行山路線只需半小時就能行完,而且不難行,初級新手都能輕易行完,值得一行。 菠蘿壩自然教育徑位於城門郊野公園內,全長約八百米,步行約需時一小時。 基於附近盛產菠蘿,因而得出「菠蘿壩」之名;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的林間小道較爲平坦寬闊,對新手來說較爲輕鬆,沿城門水塘西岸而行,將看見掛滿氣根的細葉榕、地衣、苔蘚及九節等植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