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 Wetland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Seasons Park 一馬路之隔,有另一私人屋苑慧景軒,由長實及新鴻基合作發展,於 2004 年入夥,3 座物業提供逾 1,090 夥,主打大單位,屋苑毗鄰天秀路公園,中高層遠眺濕地公園,景觀優美。 72校網範圍包括天水圍、廈村、洪水橋、流浮山、屏山一帶,屋苑例子有:嘉湖山莊、俊宏軒、尚築、富豪悅庭、娉廷、朗逸豪園等。 洪水橋新發展區包括洪水橋和廈村地區,佔地約710公頃,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該區人口約28400人,發展後的洪水橋新發展區,預計總人口約 人。 李神父表示,過去不少住在洪水橋一帶的教友會到聖葉理諾堂參與彌撒,新設彌撒中心可吸引區內教友參與;新彌撒中心的禮儀服務將由聖葉理諾堂禮儀組統籌,日後堂區或招募住在洪水橋的教友一起服務禮儀。
- 本校前校長、教師、校友、家長教師會為鼓勵學生追求卓越,設立多項獎學金,獎勵於學業、品行及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詳請參閱本校網頁。
- 家長教師會乃學校與家長之間的重要橋梁,一直擔當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Shung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簡稱崇德/S.T.C)是位於香港元朗區洪水橋的一所津貼男女子英文中學,於1958年創校。
-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十分注重學生之學業成績,致力為學生提供優良的學習環境和優質課程。
-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批判思考能力。
- 毗鄰南屏匯有娉廷,由長實發展,於 2015 年入夥,提供 41 夥單位,全為獨立屋,面積 1,500 呎起,外望鄉郊景緻。
- 溱林及蔚林於 2013 – 2014 年入夥,離輕鐵洪水橋站約 5 – 10 分鐘步程;柏巒沿山丘而建,於 2012 年入夥,分 2 期發展,提供 51 夥,全為獨立屋。
兩個票站合計有38000個名額,結果有12 976名選民登記會使用。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根據現行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小學和中學的關係分別有「一條龍」、「直屬」、及「聯繫」,其中以聯繫關係最為寬鬆。 中學可以有多所聯繫小學,例如何文田官立中學就有多達 15 所聯繫小學;小學也可以跟多所中學聯繫,例如筲箕灣官立小學有 3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所聯繫中學。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 Shung 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
至於屏山較具規模的屋苑有帝庭居,由信置分 2 期發展,10 座物業提供近 300 夥單位,設會所,毗鄰輕鐵塘坊村站及公園。 72 校網不只私樓供應多,居屋夥數亦是全港數一數二,鄰近天水圍站的天盛苑,共有17 座大廈逾 6,500 夥;位於天水圍公園以北的天頌苑,亦有多達 15 座物業共 6,080 夥,再加上旁邊的天富苑,提供 16 座逾 5,100 夥,總夥數已超越嘉湖山莊。 以上 3 個居屋盤於 2000 – 2003 年入夥,當中以天盛苑較受歡迎,皆因毗鄰天水圍站;另一邊廂,天頌苑則較近區內大型商場,購物選擇多。 72 校網涵蓋天水圍、洪水橋、屏山等地區,區內保留了大片濕地,部分地段密度低,環境清幽。 由新鴻基發展的 Wetland Seasons Bay 和 Wetland Seasons Park,毗鄰濕地公園,享永久濕地公園景,別具特色,加上建築密度不高(樓高僅 10 層),以及戶型多元化(分層、洋房及獨立屋),備受區內及區外客歡迎。 72校網的學校選擇十分多,學額相對充分,雖然並非名校網,但不乏出色的地區名校,例如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東華三院李東海小學等,都為一線大熱小學。
- 值得留意,以上兩大私人屋苑,需要經輕鐵接駁至港鐵天水圍站,居民亦可選擇乘搭巴士,前往港島及九龍。
- 為配合新高中課程的推行,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正不斷改善學校的教學設施,如增設多用途學習室、遠程教學室、演講廳等,為大型的教學活動提供設備完善的場地。
- 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教育,並以培養終身學習為目標。
- 學校強調家長與學校的合作,以尊重和關愛攜手培育孩子成長。
我們安全的消息系統保證雙方的隱私和便利,而我們廣泛的專業導師數據庫則提供高質量的教學材料和可靠的指導。 本校前校長、教師、校友、家長教師會為鼓勵學生追求卓越,設立多項獎學金,獎勵於學業、品行及活動表現出色的學生,詳請參閱本校網頁。 該校學生會統籌校內32個學會及四社,每年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及聯課/校活動,如中文週、數學比賽、音樂比賽、美術展覽、球類比賽等,使學生身心能有均衡的發展。 該校亦多次為學生組團前往澳洲、紐西蘭、英國、加拿大等地交流學習,同時每年亦接待來自歐洲國家的學生,藉此促進學術交流。 另外推行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也給予學生機會發展多元智能。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課程編排
「崇德人自我發展計劃」主要針對中一至中三的學生,使他們能於體育、音樂、舞蹈、戲劇及制服團隊等方面發展所長。 崇德曾在1998年被政府要求轉用母語教學,教學語言及使用教材由英文轉為中文(即是中中)。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88 間天主教中學,佔整體約 19%;瞭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辦學宗旨:學校以學生為本,兩文三語,五育兼容,培養學生成為能夠獨立思考,明辨是非和關心社會的公民,在社會中扮演積極的角色,以他們工作榮耀上主。 至於區內最新資助房屋,則有位於屏廈路的居屋屏欣苑,於 2018 年入夥,3 座物業提供約2,400 夥,主打 1 – 2 房,屋苑在港鐵天水圍站旁,另設屏欣商場,生活便利。 天水圍向來是上車天堂,想靠近市中心上車,除了可選適合不同買家的嘉湖山莊,亦可留意一些居屋盤,包括靠近天水圍站的天盛苑及天祐苑、前臨天水圍河的天愛苑、眺望田園景色的天麗苑等。
值得留意,以上兩大私人屋苑,需要經輕鐵接駁至港鐵天水圍站,居民亦可選擇乘搭巴士,前往港島及九龍。 區內指標屋苑有嘉湖山莊,由長實發展,位處市中心,分 6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期發展,於 1991 年起入夥。 屋苑佔地 400 萬呎,合共 58 座物業,提供逾 15,800 夥,主要圍繞天水圍公園及運動場而建,享綠化景觀,加上自設園林、草地、泳池、多個球場及一系列會所設施,相當宜居。 另外,72校網的統一派位學額比鄰近的校網多,區內需求亦不大,因此2019年曾借位予學額嚴重短缺的74校網,借出超過200個學額,導致統一派位所佔百分比較低。 不過家長大可放心,借出的學位會於72校網的全部學生分配完成後才安排,並不會影響本區校網的派位。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元朗區的中學
在「統一派位乙部」,校網屬元朗區,所以大部分學生來自元朗區;根據坊間流傳的資訊,有人估計幾乎全部學生來自 BAND 1 的小六畢業生。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千居根據最新《2019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小一入學報告書》,整理元朗及天水圍校網的數據,發現72校網的首三志願成功率遠高於元朗區兩個校網,超過8成學生獲派頭三志願小學,顯示網內的競爭率低,較易入讀心儀學校。 天水圍作為新界區其中一個新市鎮,區內有多個公共屋邨及私人屋苑,以大型商場+WOO 嘉湖及天水圍公園一帶為最繁榮的市中心。 區內公共設施齊全,例如公園、運動場、醫院、社區會堂等,並以輕鐵為主要交通運輸,連接起屯天元各地及西鐵線,交通便利。
及後,校舍改批予天主教香港教區,而該校則改遷沙田博康邨。 此外,崇德舊校舍在騰空3年後,成為同樣由教區創辦的元朗天主教中學校址。 彌撒中心位於洪水橋洪德路一號的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內,於7月11日起每主日上午9時於學校禮堂舉行中文主日彌撒;禮堂可容納600人,依6月底限聚令宗教活動參禮人數為上限的五成人(即300人)。 根據教育局制定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聯繫中學經校方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可最多保留餘額 25% 學位予其聯繫小學的學生。 即是說,一個就讀於聯繫小學的小六學生,在申請中學「統一派位」時,如果他以聯繫中學作為第一選擇學校,而他的派位組別為第一或第二組別時,他便有資格獲派保留學位。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沙田西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敏銳的社會觸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擔當積極的角色。 崇德雙語並重,五育兼容,務求讓學生能得到全面的教育,使其學有所長,應付社會的需要,以迎接未來的挑戰。 除了中國語文、文學、中史、普通話、倫理及宗教、生活與社會、通識及公民科外,所有科目全部以英語授課。 學校鼓勵同學於每個上課天均以英語溝通,早禱、集會宣佈、頒獎以及校務會議等均以英語進行,並把逢星期一定為英語日。 洪水橋夾在屯元天三處中心地帶之間,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新發展區之一。 以「新界西北的區域經濟及文娛樞紐」作定位,提供60,000個住宅單位,以及15萬個就業機會,當中包括辦公室、酒店及零售,以應付長遠的住屋需求和提供就業機會。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沙田官立小學 升讀 沙田官立中學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校訓秉持著祈禱勤奮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Shung Tak Catholic English College)是位於元朗區的一間資助中學,學校面積約 8000平方米,屬於男女校,該校辦學宗旨是我們秉承「祈禱與勤奮」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克盡所能,並以其功業,光榮天主。 我們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教育,使他們成為雙語並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敏銳社會觸覺的學生,並在瞬息萬變、文化多元及充滿挑戰的社會中擔起積極的角色。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香港傑出學生選舉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72 校網半新盤,較多位處屏山一帶,即天水圍站以南地區,以低密度洋房屋苑為主,當中包括位於屏柏裏、2021 入夥的南屏匯,提供 1 座分層樓宇及 8 間洋房,共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47 夥單位,面積由約 270 – 2,640 呎。 毗鄰南屏匯有娉廷,由長實發展,於 2015 年入夥,提供 41 夥單位,全為獨立屋,面積 1,500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呎起,外望鄉郊景緻。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教學情況
為了讓學界在中國傳統文化涵養及品德教育的範疇上,得到理論與實踐並行的支援,在社會上形成清流,造福下一代,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國學中心聯同清華大學中國經學研究院和馮燊均國學基金會,攜手推動「禮儀文明教育項目」,歡迎學校、教師和家長一同參與。 有該校學生表示,事發於二零二三年九月廿七日,一名中三男學生上中文堂時做功課,被女老師阻止,學生情緒失控揮拳,女老師眼睛受傷送院,女教師還擊,校方就事件已報警。 警方表示,前日上午10時50分接報,14歲男學生與40歲女教師因瑣事爭執,繼而出手襲擊,女子眼角及面部受傷;學生手部擦傷,兩人清醒送青山醫院。 為確保師生在施行新高中課程時有充足的準備,崇德在初中階段便推行多元化的課程,如於初中設通識科,培養同學多角度思考的能力,準備新高中課程;另外,英文科亦引入英語語言藝術,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 「學習提升小組」更為初中同學安排各類記憶學習班及批判思考課程,加強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 崇德亦開設基本商業科、科技與生活科,讓學生建立穩固的學科基礎,汲取廣泛而實用的知識,達致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的目標。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教學規劃
課程編製以學生為本,教師採用多元化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批判思考能力。 學校課程為學生提供全人發展的教育,並以培養終身學習為目標。 課程設計以靈活、開放和連貫為大方向,並照顧學生的興趣和能力,配合時代和社會的需要。 課程發展以七個學習宗旨為藍本,課程編制以學生為本,教師採用多元化方法教學,鼓勵學生參與。 另配合資訊科技及專題研習,使學生掌握資料探究和自學的方法,培養慎思明辨能力。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小學辯論挑戰賽
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40%、面試表現20%、品德操行20%、課外活動及獎項10%、與學校聯繫10%。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世界學堂計劃」是惠僑課外活動計劃的重點,早於2001年,惠僑配合教育改革建議開展該計劃,冀盼學生超越學科課程和考試的侷限,擴闊眼界,體驗與別不同的學習經歷。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M 天水圍北
天主教崇德英文書院由1958年創校至今,於元朗區已有65年歷史。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崇德初為一所私立中學,後來轉為全日制之津貼中學,現為元朗區提供九百多個學額。 1992年9月,崇德由元朗水邊圍邨遷到洪水橋現址附近,環境清幽,崇德校舍亦更形寬敞。 其後透過政府「學校改善工程計劃」撥款,以及校友王光榮律師之捐款,崇德得以進行擴建工程,學校的設備和設施,更是日臻完善,為同學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學習環境。
72校網於2019年自行分配學位中亦無超收問題,當中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小學及樂善堂梁銶琚學校用盡所有學額,沒有剩餘學位,表示兩間小學為該年度大熱。 李神父於2018年調任天水圍時,當時的楊鳴章主教已請他留意洪水橋的發展,可多福傳和組織教友。 堂區原於去年開設彌撒中心,但因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而延期至今。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2025 天水圍崇德英文書院 政府又在上水港鐵站附近的兩所學校,即香港道教聯合會鄧顯紀念中學及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設立「鄰近邊境投票站」,以便利身在內地的選民返港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