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水庫旁的萬宜路行走,橫過西壩,再經創興水上活動中心的路口至萬宜凹的迴旋處。 最後走至麥理浩徑第一段的起點,右至鯽魚湖巴士站完結旅程。 浪茄行山 每逢假日,浪茄灣都會吸引眾多本地及外籍人士前往游泳和露營,人流不絕。 浪茄灣獲由郊野公園之友會、國際獅子總會港澳三零三區及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香港十大自然勝景第五名[3]。 長洲是不少人假日好去處,但長洲不只美食,更可行山,北眺亭就是一個好選擇。 北眺亭有兩條路,一是較遠的大貴灣海濱小徑長貴路、長北路上;另一條路較短,從長洲安老院旁斜路上 。

因為中間的山路有路牌指明去大浪西灣,初次去浪茄的朋友可能會誤會,就行馬路,但其實馬路是掘頭路,行中間的平坦山路纔是對的。 從西灣亭入浪茄及大浪西灣的頭一段路是一樣的。 再沿山徑行走一段,留意左方的分支,先後似有兩道支徑可以下降,選取較後一道較清晰的小徑,便可直接下降至浪茄沙灘。 在沙灘的後方接上麥理浩徑第二段,前往萬宜水庫東壩結束行程。 大帽山家樂徑位於荃錦公路扶輪公園內,全長0.5公里,需時約20分鐘,大部分路段由碎石鋪成,寬闊平坦,新手也可以輕易行到。 附近設有停車場、廁所、小食亭、燒烤場地等,最適合舉家郊遊。

浪茄行山: 前往浪茄交通

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內的北潭凹,是麥理浩徑第三段起步點;全長約3公里,輕鬆易行。 家樂徑兩旁布滿楓香樹,又可遠看海水,及從高角度回望土瓜坪村與燈塔,是看美景的好地方。 鶴藪水塘家樂徑屬於初級行山路線,新手也絕對可輕鬆完成! 家樂徑鄰近流水響水塘,狹長多彎,當中可看到幽小橋流水、水塘,以及水壩美景。 而要介紹的打卡點就是:丹山河,丹山河由平山仔、沙螺洞、九龍坑等多條山溪,流進八仙嶺郊野公園內,再在鶴藪水塘匯合,因而會看到流水淙淙,充滿日本感。

離開營地,便開始踏上石級上山,行上約100米高的山坳。 浪茄行山2025 這段路上得急,適宜慢慢走,沿路可俯瞰浪茄的景色。 行至麥理浩徑第1及2段的交界點後,山路漸漸平緩,沿山腰而行。 建議可由粉嶺鶴藪出發,終點為大埔鳳園;全長約5.5 公里,但由於初段至鶴藪水塘石屎路路段較平坦,只是上山梯級較少,而且是泥路,難度傾向中級,但仍適合新手。

浪茄行山: 沿途特色

這個營地是位於沙灘正中間的草地(其實也不算是啦,是一些矮小植物),在這裡扎營都算困難的,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到沙灘上扎營。 到山坳處的分岔口,轉左是往標尖角,繼續直行向東壩便可。 之後的山路徐徐向下,是闊寬又坡度不大的石級,路的左邊是六角柱石的斜坡,右邊漸見萬宜水庫波平如鏡。 山路盡頭便是東壩的馬路,那兒有涼亭及公廁。

事關全程約2小時,但出發初段的路都是長斜路,走過約45分鐘才會看到香港仔水塘,而直至去到後段纔是平坦的石屎路。 浪茄行山2025 不過,要是不介意走斜路的話,也值得一去。 大約半小時車程,NR29就會由西貢入到西灣亭。 西灣亭有個涼亭,還有幾個流動廁所,是路線上少有的廁所。 在西灣亭整頓後,開始起步,你的前方有3條路選擇,最左是上螺地墩的山路,中間是平坦的山路,是今次旅程所走的路徑;另外右邊是馬路。

浪茄行山: 沿途沒有補給

假如選擇後者上,大貴灣落,行5-6分鐘斜路便到達長利公園,而到達北眺亭後,就可看到東灣、長洲民居及碼頭及從山下爬到長洲的最高點。 寶雲道健身徑全長約3公里,約一個多小時就能完成,對於新手來說難度不大; 而且單身人士更可在中途到訪姻緣石公園,參拜著名的寶雲道姻緣石。 可經元荃古道連接麥理浩徑第九段、大欖湧水塘和荃灣市區,或經山路步行45分鐘往深井。 沿途會經過一個清快塘村,村內有個改建而成的喜香農莊,可以看到紫藤花棚及睡蓮池塘等優美景觀;如果到訪日子正值花期的話,,頭上盡是一片粉紫藤花,必定要好好打卡。 浪茄行山 鶴咀為不少市民假日行山之選,可由鶴咀道出發,經過鶴咀燈塔、鶴咀海岸保護區,再走到蟹洞 。

  • 上山沿路風景怡人,與萬宜水庫為鄰,但最引人入勝的,還是蚺蛇尖與大浪四灣。
  • 山路盡頭便是東壩的馬路,那兒有涼亭及公廁。
  • 路線方面,昔日在長巖頂西北下降浪茄仔的路線現時茂密非常,可嘗試在長巖頂之北另覓小徑前往。
  • 續沿山徑攀至最高點,當可在建於西灣山頂的涼亭中停步大休。
  • 其東北面的為長巖頂、罾棚角頂和罾棚角;西南面則為獨孤山和標尖角。
  • 沿途會經過一個清快塘村,村內有個改建而成的喜香農莊,可以看到紫藤花棚及睡蓮池塘等優美景觀;如果到訪日子正值花期的話,,頭上盡是一片粉紫藤花,必定要好好打卡。
  • 行山新手可從沙田博康邨出發,至沙田坳道落慈雲山,大約一小時左右就可以完成,面且全程只有一條路,十分簡單!

現在每逢假日,浪茄總是熱鬧非常,就似無人不曉。 當然,就風景而言,她現在仍不會令一眾到訪者失望。 從天壇大佛踏上奇趣徑,穿過寶蓮寺旁的林蔭小路,不久便到達茶園,沿途被兩座高聳入雲的山嶺環抱,右方是本港第二高峯鳳凰山,左面則是高 751 米的彌勒山。 鳳凰山主峯高 934 米,山峯時常隱沒於雲霧間,故又有「鳳凰縹緲」之獨特景緻。

浪茄行山: 六角柱石

儘管努力未能被觀眾留意得到,但背後總有一個默默欣賞及支持著張漢斌,這個人就是他的太太。 張漢斌曾分享指,太太從來都很支持自己,每次都會讚他做得好,鼓勵他要繼續努力下去,因為「希望在明天」,而養活家人成為了張漢斌努力拍劇的動力。 由1981年1月開始,政府象徵性以每年一元租出浪茄村給基督教互愛中心,作爲浪茄訓練中心之用[1]。 除了戒毒所外,浪茄村還有浪茄灣營地,是漁農自然護理署的指定露營地點之一[2]。

浪茄行山: 香港行山好去處|19大新手行山路線推介

遠眺大浪四灣及蚺蛇尖,翠綠的萬宜水庫,水清沙幼的浪茄灣及萬宜東壩獨特的六角柱石,想欣賞西貢迷人的大自然景色,非這條路線莫屬。 第一,可以召喚的士或截的士出去;第二,沿萬宜路行出北潭湧,路程約10公里,要行個半至兩小時;第三是搭小巴9A出北潭湧,小巴站在東壩的另一邊。 不過,9A只於週日及公眾假期服務,而由東壩開出的服務時間亦只於下午3時20分至6時之間,約每20分鐘一班車,通常都要排長龍。 如果想落山有小巴9A搭出去的話,記得預好時間。 西灣亭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在萬宜水庫北面西灣路,是到西貢行山郊遊的熱門起點。 西灣亭對外交通不便,除了的士外,只可從西貢市中心親民街麥當奴門口的站頭,乘坐村巴NR29入去。

浪茄行山: 沙灘活動:

漫步平緩的岸邊徑,走過荒廢村屋,在支路左轉,便要上升一段攀至北潭凹,在此可乘巴士或小巴離去。 這段上西灣山的路不算陡峭,慢慢行的話不太辛苦,路況方面則以泥路及石路為主。 上山沿路風景怡人,與萬宜水庫為鄰,但最引人入勝的,還是蚺蛇尖與大浪四灣。 行上幾步,見到景色優美,停下來影兩張相;再行一會,也是相同景色,但好像比之前的美,又停下影相……這段路上,不斷重覆這個過程。 腳踏麥理浩徑第2段,行上幾級,見到左方有條小徑,好奇行入去,原來是個景色不錯的涼亭。

浪茄行山: 香港行山,你必須知道的幾個去處!

此處路窄,並非大休的好地方,再往前走一會,就會見到個大涼亭,遊人聚集,歇息用膳。 中午時分,人流漸多,擠不進亭的,或坐或站,在亭外小休。 相比之前的位置,這兒觀賞大浪四灣的景緻最美。

浪茄行山: 西貢|大浪西灣 – 香港美麗沙灘/露營-(最快、最輕鬆前往方法)

西貢行山路線眾多,數風景亮麗,不得不提浪茄及萬宜水庫東壩。 這條路線由西灣亭起步,先登西灣山,之後去被譽為全港最美沙灘的浪茄,再到萬宜水庫東壩。 浪茄行山 儘管路程不遠,但起點及終點交通不便,建議行山人士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前往,因為往西灣亭的村巴班次會較密,並且會有小巴由東壩離開。

浪茄行山: 大浪西灣交通(乘坐村巴NR :

浪茄仔是位於西貢東郊野公園的一個細小沙灘,與浪茄灣相鄰。 前往浪茄仔路線大致有二:可由長巖頂西北方小徑下降;或由浪茄走經過兩灣之間的小岬角,再循崎嶇山徑下達。 惟兩道路線難度都較高,故甚少行山人士到訪。 浪茄位於西貢萬宜水庫以東,西倚獨孤山,東西兩旁由罾棚角咀及標尖角環護。 現時的唯一建築物是基督教互愛中心,為一所男性戒毒所。 浪茄是香港少有沙明水清的沙灘,灘後為官方指定營地。

浪茄行山: 交通

遠眺太平洋,海闊天空,數艘遊艇已停靠灘邊,左方罾棚角的巖岸也可看到海蝕洞。 於沙灘旁有一露營地點,部份營帳紮了起來。 及後,走回麥理浩徑,踏上登山石級上行至山腰後蜿蜒,在山坳的景觀亭,可遠眺浪茄灣及罾棚角一帶的海岸,景色怡人。

浪茄行山: 露營

而且非常幸運的是,正當我們在沙灘慢步時,發現有一條垂死的小魚,估計是被在海中心釣魚的年輕人鈎中而逃脫的。 離開涼亭後,不斷落山,將下降至水平面的浪茄灣。 初段以泥路為主,石頭不規則地在路面凸起,所以別要掉以輕心,尤其下雨潮濕的話,小心滑倒。 行至另一個涼亭,又是一處人羣聚集之地,之後的下山路鋪得較好,間中會有石級。

浪茄行山: 六角柱石

對於動物愛好者,要是行陽明山莊起步,至大潭郊野公園大潭道出口完成整條路線的話,或會帶來驚喜。 事關,大潭水塘道兩旁草木繁茂,針毛鼠、箭豬、鼬獾、果子狸、小靈貓等動物不時都會出沒,另亦會聽見赤麂及豹貓的叫聲。 亦可由沙田出發,經沙田道風山、針山行走到菠蘿壩,沿途有不少打卡點,包括巨型十字架、生命之門、聖殿 等等,景色極美。 浪茄行山2025 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的海灘大浪灣,是此道遠足徑最為精華的迎海路段,實在不容錯過。 路徑在鹹田灣後方延續,接上踏水泥徑,過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營勝地赤徑。

如果吹筒坳擠滿遊人的話,不妨行上這個涼亭休息。 這段路以上斜為主,因為要由約80米高的吹筒坳登上314米高的西灣山。 還在讀中學的時候,已聽說浪茄是個水清沙幼的海灘。 這個名字有點古怪的沙灘,給我的感覺就像是個隱世桃園一樣。

此後是一段下坡路,可從另一角度感受萬宜水庫之寬廣及碧清水色。 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餘,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香港沙灘之中,浪茄灣應該是其中比較優美的一個,如果不想行太遠,可從萬宜水庫東壩出發,差不多半小時可到達。 休息後沿山徑下山,下坡略陡峭,沿途可俯瞰浪茄灣,同時於左方看到西貢三尖之一的睇魚巖頂及向海伸延的罾棚角。

浪茄行山: 沿途特色

下行到較平坦的山脊有一涼亭,如在涼亭向前走一小段,可窺見左下方細小而寧靜的浪茄仔。 向右眺望,橫亙粗壯的獨孤山環抱守護白皙如少女的浪茄灣,藏珠蘊玊。 浪茄行山 沙灘遼闊,沿海而行,轉入灘後的浪茄灣營地。 儘管營地遭到颱風「山竹」摧殘,但假日仍有不少人露營。

NR29閒日班次疏落,每日只有4班車,而在週末、週日及公眾假期的班次較多,據車站資料稱,每日有8班車入西灣亭,9班車出西貢。 據記者及身邊朋友的經驗,星期日的班次通常更密,可能每隔20至30分鐘就有一班車。 在右方茂密灌叢間的山徑前進,接上較清晰的山徑。 此處豎立著一個浪茄仔的木製路牌,沿路牌旁的山徑便可一直下降至浪茄仔沙灘。 在近沙灘河溪旁的隱蔽小徑上攀至浪茄仔與浪茄間的小岬角,接上山腰的懸崖小徑。 沿徑繞行小岬角,再拐一個彎,浪茄灣已在眼前。

浪茄行山: 前往浪茄交通

其東北面的為長巖頂、罾棚角頂和罾棚角;西南面則為獨孤山和標尖角。 浪茄灣的東北面還附帶著一個細小的海灣浪茄仔。 浪茄灣對開除飯甑洲外無任何島嶼,為一望無際的南海。 60年代村民增至約130人[3],從當時的高空照片所見,村前田畦數十,佔地不少。 現時當地的唯一建築物為基督教互愛中心,是一所男性戒毒所。

浪茄行山: 露營

每逢夏季的假日,浪茄灣總會人頭湧湧,不少本地及外地遊客前來游泳及野營等。 前往浪茄最便捷的方法是乘的士直接到達萬宜水庫東壩,再走一段水泥徑下降該海灘。 遊人亦可循麥理浩徑第一段走經萬宜路或西灣亭起步,再翻越西灣山下降而至。 灣仔峽至香港仔水塘這條路線可算是「先苦後甜」的路線!

及後,返回主壩續往前走,經過東壩,沿行車路走數公里後來到西壩。 續走至萬宜水庫入口的迴旋處,於路口左走除除往下,隨後轉入右方的北潭路,前走不久,來到鯽魚湖巴士站完成行程。 隨後沿山徑下行至浪茄,兩邊青蔥下,不少蝌蚪棲息於清澈的小溪裏,未受污染。 走出沙灘,藍天碧海、水清沙幼,像幽谷裏的世外桃園,自然而優靜,唯假日遊人較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