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鐵綫自通車以來並未有安裝月臺幕門或月臺閘門,港鐵曾表示在現有車站加裝月臺閘門工程需要配合沙田至中環綫通車與新購置的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以及須進行月臺加固工程以承託閘門重量。 而東鐵綫部分車站月臺與列車之間的空隙較闊或高度相差較大,故須通過加裝月臺伸縮踏板以解決問題。 港鐵曾於2008年在羅湖站試驗加裝月臺伸縮踏板,但試驗效果不理想並在進行月臺加固工程時拆除,現已改為與加建月臺閘門工程一併進行。
- 而自東鐵綫過海段通車以及邊境車站重開後,其最繁忙路段再度回復為大圍站至九龍塘站,載客率約83%[74]。
- 同時採用西門子Trackguard Sicas ECC電子聯鎖系統和Clearguard TCM 100音頻無絕緣軌道電路代替既有設備,保留信號機等軌旁設備。
- 東鐵綫(英語:East Rail Line),前稱九廣東鐵(英語:KCR East Rail),在香港街坊俗稱為東鐵、火車,是港鐵一條營運中的鐵路路綫。
- 全綫停駛期間,有3名乘客不滿被困車廂良久但得不到任何救援分別在粉嶺站與火炭站打開車門下車沿路軌離開,隨後職員協助他們從路軌返回月臺。
- 我們樂於聽取居民的意見,與屯門區議會和地方社區通力合作,積極協調各個部門,致力提供以民為本的公共服務。
- 由於惡劣天氣引致鐵路多處損毀,鐵路服務最終於同年6月方能恢愎。
- 為解決醫護人員不足問題,屯門醫院於2008年開設普通科護士學校。
2009年10月29日,港鐵公司宣佈經仔細研究後,決定於數個月後停辦中港跨境貨運市場佔有率僅為0.08%的鐵路貨運業務。 2010年6月15日,隨著最後一班北上郵政貨運列車由國際郵件中心開出,港鐵跨境貨運服務正式終止。 屯門24小時泊車 直到2020年1月農曆新年過後,由於受到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影響,香港政府停止邊境禁區的車站出入境服務,加上政府及部分企業先後採取在家工作安排以及學校停課,市民減少外出,因此疫情期間東鐵綫客流量在沒有跨境乘客以及通勤客量情況下有所下降,非繁忙時間及星期日及公眾假期的班次明顯減少。 東鐵綫主要以香港境內客運服務為主,服務範圍包括元朗區、北區、大埔區、沙田區、九龍城區、深水埗區、油尖旺區、灣仔區及中西區。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偉景花園有蓋室內車位
而部分以東鐵綫車站為終點站的香港巴士路線的目的地名稱曾使用「火車站」一詞,如「沙田火車站」、「旺角火車站」等,並且至今仍然有部分小巴路線使用「火車站」一詞作為目的地名稱。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醫院提供急症普通病牀、深切治療病牀、心臟深切治療病牀、日間診療病牀、弱智科病牀、寧養病牀、復康病牀及急症室觀察病牀共一千七百多張。 服務包括創傷中心、急症室、核子醫學、病理學化驗、寧養服務、放射診斷和緊急輻射治療服務。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屯門醫院於2000年代末期至2010年代初期發生多宗嚴重醫療事故,主因是其服務量過大、資源貧乏,且供不應求,連續多年被評級為表現最差劣的香港醫院,手術後病人出現併發症及死亡率的風險,超出標準水平兩至三倍,並且成為病人接受手術後30日死亡率最高的香港醫院[20]。 此種情況導致屯門醫院人員士氣極為低落,有人員寧願不升職,並且打算離職,甚至有醫生不敢向友儕稱在屯門醫院工作,因此被部份香港報章形容為「地獄醫院」[21]和「攞命醫院」[22]。
- 現在屯門居民無須長途跋涉到其他地方,也能享用各種社區文康設施。
- 2008年,運輸及房屋局(運輸及物流局前身)前局長鄭汝樺宣佈沙中綫改以金鐘為終點站,前往中環站的乘客須轉乘港島綫或荃灣綫[142]。
- 而早在2013年,當時港鐵稱準備為東鐵綫安裝幕門,並需更改月臺結構、更新列車及更新信號系統。
- 爬蟲館的設施包括室內展覽缸及露天展覽場,展出不同品種的爬蟲類動物。
- 月臺閘門約1.7米高,為港鐵首次將月臺門合約批予中國內地承辦商[53]。
- 近2小時後,鐵路局一位工程督察與十多名工人到場視察後,認為要移動另一節車軌,遷就車軌彎曲度才能行車。
- [68][69]衞生服務界立法會議員李國麟形容該活動是「做Show」,顯示管理層已不知還有何方法解決前線問題[68]。
永東巴士有兩條來往皇崗口岸的24小時跨境路線,但現時除了星期五、六、日及公眾假期之外會延長服務至凌晨2時之外,暫時仍不設深宵服務。 2021年10月6日,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東鐵綫計劃增設白石角站,為改善白石角與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香港政府將會邀請港鐵進行研究,研究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綫白石角站[131]。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在1999年8月之前,由於屠房設於市區,因此運載牲口的貨卡需前駛經沿線各站。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區
直到2022年5月,網媒香港01引述消息指過海段通車後,工程團隊最快在 年於個別車站加設約1.8米高的月臺閘門,不過全綫安裝工程仍需等候數年才完成[115]。 直到2023年5月,馬場站1號月臺率先開始安裝月臺閘門,較原先計劃延遲約10年[116]。 根據港鐵於2008年統計數字顯示,上水站之檢控衝閘數字為東鐵綫其他車站(不包括羅湖站)的100倍以上,即每年約過萬宗,平均每日約有30宗於該站發生,每宗成功檢控個案背後亦涉及多於一人犯案,包括水貨客孔武有力之同黨[105]。 東鐵綫在停止貨運業務前所提供的主要貨運業務有貨櫃運輸、一般貨運(平板拖卡)及牲口運輸,來往香港與中國大陸,最遠至烏魯木齊。 在上水屠房於2000年1月運作之前,載著牲畜的列車(俗稱「豬車」,因運載的牲畜以豬隻為主)經過車站時留下的氣味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由於中港鐵路貨運在靈活性、時間及成本上遠不及水路和公路,從2000年代起,中港兩地的貨運量上升時,市場對中港鐵路貨運需求卻急劇下降。
屯門市廣場是新界西北部最大型的購物商場之一,商場總面積達100萬平方呎,逾400家各式各樣店舖。 永東巴士和廣州熱雪奇蹟推出聯乘套票,每位價格低至358元,套票包括永東直通巴士香港和廣州熱雪奇蹟的來回車票1套、2小時娛雪門票1張和大馬戲門票一張。 永東巴士台山線的香港上落車點分別有觀塘apm、鑽石山荷李活廣場、油麻地上海街、尖沙咀中港城、葵芳Magnet Place、屯門Vcity,來往台山的五月花大酒店。 過去九廣鐵路仍未電氣化前,由於那時的柴油火車速度慢而且班次疏,很多人會直接橫過路軌,雖然九廣鐵路局已在路軌旁竪立警告牌,警告市民切勿貪一時之便在路軌上行走,但仍無阻人們違規橫過路軌。 據當時報章報道,在1977年有10人死於火車意外,25人受傷;在1978年的9個月內,有4人被柴油火車輾斃。
屯門24小時泊車: 聯絡我們 ( 屯門區 )
隨着1970年代末新界東部多個大型新市鎮急速發展,人口增長迅猛,老舊的柴油火車服務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再加上舊式鐵路的安全問題,火車電氣化已經逼在眉睫[110]。 1984年11月25日早上8時50分,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客運列車在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列車需駛入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該站南行月臺。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當列車在駛至分岐口,轉轍器沒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列車因而駛入安全側線。 因超速行駛,列車收掣不及,撞上止衝擋,列車第一卡因撞擊斷開兩截,凌空彈起再壓斷一條電纜柱,然後翻側,斷開的後半截車卡壓著橫放了包括車頭的前半截車卡。 當時車上有兩名職員,於車頭的車長及時逃生,僅受輕傷,司機則在列車另一端,未有受傷。 屯門24小時泊車 肇事的車卡事後報廢,而E45組餘下完好的233號車卡則在數年後代替在何東樓車廠內撞毀屬於E58組的原272號車卡,而舊有272號車卡亦報銷。
港鐵事後發現涉事路軌有4處出現斷裂或裂紋,將成立調查委員會調查事件。 2020年3月3日,港鐵公佈東鐵綫紅磡站去年9月發生的列車出軌事故調查報告,表示事故起因是出事位置一個道岔的兩條路軌距離,即動態軌距擴闊至超出關鍵水平所致。 2005年12月21日,東鐵一列南行往尖東列車駛至火炭站時,車底的冷氣壓縮器支架鬆脫,九鐵其後檢查全列車的116個壓縮器,共發現9個壓縮器支架出現裂紋,但無向政府匯報。 九鐵於事件在2006年1月嚗光後已為所有壓縮器加上尼龍索帶及U形托架承託以防止鬆脫,由於事出突然,並且九鐵採用的是彩色尼龍索帶,因而被傳媒及乘客覺得列車「好化學」(意即容易破爛)的笑柄。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發現,東鐵列車在2003年改用自動列車運轉裝置(TBL 2 ATO,以比利時TBL訊號系統為基礎)後,對列車組件增加達1倍的壓力。 另外,車輪與路軌的接口並非完全吻合而產生震動,令列車懸掛系統可能產生裂紋。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Part time intern招募
屯門醫院計劃興建樓高10層的新手術室大樓,手術室增加八成至20間,追貼瑪麗、伊利沙伯醫院;並擴建急症室、深切治療部等,以應對新界西發展和人口老化,預計大樓會於2020至2021年逐步投入服務[28]。 全綫停駛期間,有3名乘客不滿被困車廂良久但得不到任何救援分別在粉嶺站與火炭站打開車門下車沿路軌離開,隨後職員協助他們從路軌返回月臺。 港鐵車務營運總管李聖基事後向傳媒表示,有關行為「很危險」[91]。
屯門24小時泊車: #01 屯門 – 小學執行技巧訓練班
同時採用西門子Trackguard Sicas ECC電子聯鎖系統和Clearguard TCM 100音頻無絕緣軌道電路代替既有設備,保留信號機等軌旁設備。 新系統調試及新舊系統接合作業原定於2019年內完成,然而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影響,部分軌旁通信線遭破壞需要修復,新系統啓用的日期被推遲至2020年[1][60][61][62][63]。 而在新系統於2020年9月12日啟用前一日,由於技術問題需時修正,導致新訊號系統第二次延遲啟用。
屯門24小時泊車: 服務及設施
我們樂於聽取居民的意見,與屯門區議會和地方社區通力合作,積極協調各個部門,致力提供以民為本的公共服務。 然而由於同一時間政府研究兩鐵合併,九鐵需要押後沙中綫的動工日期。 為避免與地鐵現有資源重疊,兩鐵合併後的沙中線將取消金鐘東站及中環南站,並擴建地鐵金鐘站作補償[140]。 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鄭汝樺曾表示有待政府總部搬遷到添馬艦後,當局會再考慮以舊政府總部地底設站,但因為該處同樣面對地質鬆軟的問題,導致中環南站至今仍未覓得合適選址[141]。 2008年,運輸及房屋局(運輸及物流局前身)前局長鄭汝樺宣佈沙中綫改以金鐘為終點站,前往中環站的乘客須轉乘港島綫或荃灣綫[142]。 前九鐵早以計劃於落馬洲站至上水站之間的古洞興建古洞站,並接通未來的港鐵北環綫,舒緩由上水一帶前往屯門及元朗一帶的多重轉車問題。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長期兼職售貨員招募
雖然大部分東鐵綫全綫車站洗手間已經在2015年至2016年翻新,洗手間亦只提供座廁,但是東鐵綫少部分洗手間設計非常狹窄及使用率甚高,引致部分洗手間衛生問題日益嚴重。 而在2016年10月1日起,因應環保署的《噪音管制條例》要求,旺角東站至九龍塘段被收緊至每小時30公里,讓每班列車駛過該處時需要多約30秒至2分鐘不等[99]。 由於東鐵綫大部分路段屬於露天路段,讓不少九龍中及新界東居民飽受噪音騒擾,其後經九鐵、區議會與環境保護署據理力爭,隔音屏障才能於1991至2001年期間開始裝設[98]。 根據港鐵向香港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披露,東鐵綫最繁忙時段載客率在2014年與2015年分別為約100%及約93%[70],而2016年同樣為約93%[71](以車廂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 在2012年,東鐵綫每日平均乘客量為逾102.2萬人次,當中有約24萬人次往返羅湖站;另有約六萬人次往返落馬洲站,而繁忙時間平均載客率達71%。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店務售貨員
任何3歲以下幼童乘坐上述來往香港及廣東省的永東跨境直通巴士,均須支付20元單程車資。 最特別是延綿不絕的海岸線,東南部五個相連的海灘,是發展本區旅遊的重要景點。 其他景點包括可追溯一千五百年歷史的青山寺 、青松觀和位於黃金泳灘附近的 ” 屯門黃金海岸海豚廣場 ” 。 2021年10月6日,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東鐵綫擬伸延至深圳羅湖口岸,並於現有的羅湖站和上水站之間增設羅湖南站,連接北環線東延段,主要用於服務在羅湖及文錦渡的商住用途[134]。 2021年10月,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施政報告》中公佈《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重新提出將探討東鐵綫延伸至深圳市羅湖並設「一地兩檢」口岸的計劃[130]。 香港大學於2018年的最新研究發現,東鐵綫扶手細菌抗藥性基因最高;而馬鞍山綫(現為屯馬綫)檢測出的耐藥性細菌含量亦幾乎與東鐵綫相同[118]。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柴灣 有限公司招募
過海段計劃增設會展站,並於金鐘站與地鐵系統交匯,是為第四條過海鐵路。 兩鐵合併後,港鐵公司沿用九鐵公司2004年的方案,沙中綫項目於2012年6月22日動工。 項目中曾稱為南北走廊(North South Corridor)或南北綫(North South Line),但最終未有使用此名,並且於東鐵綫過海延伸後仍繼續維持原稱。
屯門24小時泊車: Part time – 新來港學童輔導班導師 屯門
翌日早上約8時25分,上游城門水塘溢出的洪水夾集著沙石,將橫跨城門河的11號橋橋墩沖毀,一隊鐵路職工剛巧路過,即時通報上級,將鐵路封閉。 封閉期間,鐵路分為紅磡至大圍、沙田至羅湖兩段,之間乘客需靠巴士接駁,當局在大圍搭建臨時車站;貨運方面,牲口轉往和合石站,蔬菜及雞蛋轉往粉嶺站,其他貨車則分別轉往何東樓車廠或大埔滘站。 屯門24小時泊車 當時香港依賴鐵路從中國大陸進口糧食,當局對此極為關注,港督亦有親臨現場視察。 工務局在駐港英軍協助下,在40天內重建11號橋,鐵路服務終於同年10月4日回復正常。 港鐵公司、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聯合營運往返香港紅磡站至廣州、上海及北京的城際客運列車服務。 通常直通車會全程使用東鐵綫的正線(羅湖-火炭-紅磡),並在整段九廣鐵路(廣深鐵路及東鐵綫)上以指定十輛韶山8型電力機車(廣鐵)或Lok 2000型電力機車(港鐵)牽引。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全職(高級)倉務員 (中更/夜更) (平均月薪 HK$17, [另有新人獎金 $8,000#]
使用68A綫轉乘其他路線的優惠只適用於洪水橋或之後上車的乘客,若乘客於朗屏至大道村一帶分站上車,轉乘時需多付$0.6。 由於此站接近大欖湧一帶,亦方便附近居民在無需轉車下直接由此站乘搭各條路線來往市區、屯門、元朗(含洪水橋)和機場。 【Now新聞臺】因應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區議會選舉直選投票時間會延長到午夜12點。 本臺記者龍德文和李馨萍分別在屯門及何文田,直擊晚上11時半的票站外情況。
九巴及龍運的舊款報站器播報此站時會分2行顯示「屯門公路」及「轉車站」,英文則分2行顯示「TUEN MUN ROAD」及「INTERCHANGE」。 往九龍方向,由青山公路-大欖段經小欖交匯處進入屯門公路的路線會先繞經大欖再停靠青山公路的轉車站,但途經深井的路線會先停靠青山公路的轉車站才繞經大欖;往屯門方向,所有青山公路路線(962及N962綫除外)均會先停靠此站下層部分才前往大欖。 由於快速公路採用全封閉設計,故轉車站範圍前後均有路牌,將轉車站剔出快速公路範圍,容許乘客上落。 此站所有部分並非封閉式轉車站,乘客可從此站任何部分來往青山公路 – 大欖段。 永東的口岸直通巴士路線中,深圳灣快線途徑途徑最多上落車站,並分成多條路線,可以從觀塘、旺角、太子、屯門等地區直達深圳灣口岸。
屯門24小時泊車: 手術室大樓新翼
1923年,因應省港大罷工,直通車服務一度中斷,直至1927年才恢復。 同樣沙頭角支線因應沙頭角公路於1927年落成啟用,其客量大幅減少,終於1928年4月1日停辦,沿線大部分鐵路建築均完全拆卸,僅留下洪嶺車站。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九廣鐵路-英段原先在大埔墟設有旗站(即早期之訊號站),後於1913年改為正式車站-大埔墟車站。 另外,位於尖沙咀的九龍終點站於1914年3月1日動工,亦於同年4月啟用車站月臺,並於1916年3月28日全面啟用車站;而九龍車站旁的尖沙咀鐘樓則於1921年3月22日下午正式開始運行[9];而臨時紅磡車站則於1921年6月15日關閉,並改建為編組站、調度場及修車廠。 除香港境內客運外,東鐵綫乘客還可在羅湖站[註 1]及落馬洲站[註 2]跨境前往深圳,是香港首條連接前往中國內地口岸的鐵路,並且是唯一一條同時有城際直通車及境內客運列車行走的鐵路綫。 2019年1月,有醫生透露在1月10日流感高峯期間,醫管局高層提議於中午舉行「小食打氣日」,向員工提供魚蛋、燒賣、粟米、茶葉蛋及雞翼等小食,發言人指目的除了以免費小食慰勞同事外,也希望不同職級員工互相認識及交流,也可將食物帶回工作間分享[67]。
鐵路車務員工協會指有關行為不正確,可能會使故障事件雪上加霜,例如職員須額外時間查找已拉下的開門掣及確保路軌無人才能再讓列車開行,乘客更有可能因濫用車門設施而觸犯《香港鐵路附例》[92][93]。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綫,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啟用前,本綫是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綫。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客運服務由紅磡站至羅湖站和落馬洲站,全長約41.5公里;而貨運服務當時由紅磡的貨場運送貨物來往中國各大城市。 現時在香港境內,雖然港鐵公司仍然保留各車站貨場的使用權,可是現在只有羅湖編組站仍在運作。 在屯馬綫一期(大圍至啟德段)通車前,東鐵綫是唯一能直接轉乘馬鞍山綫的港鐵路綫,有不少馬鞍山綫乘客會在大圍站轉乘東鐵綫前往市區。
原立法會議員鄭家富批評港鐵應變手法差劣,過去立法會曾多次討論港鐵在緊急事故提供接駁巴士的安排,但今次事件反映港鐵仍然準備不足。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屯門24小時泊車 他敦促港鐵檢討事件,並加快在東鐵綫沿綫加裝屏障,防止因塌樹損毀電力系統[87]。 目前新界東人口仍然處於增長期(香港政府已啟動古洞北及粉嶺北新市鎮發展計劃,而北區、大埔區與沙田區亦有大量新建公營房屋即將落成),再加上自由行政策開放後大量使用羅湖口岸及落馬洲口岸入境的內地旅客使用東鐵綫往返香港,故東鐵綫的擠迫情況依舊十分嚴重。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25分,由於負責控制東鐵綫TBL 2信號系統的伺服器運作不暢順,轉換使用AWS後備系統,以及由工程人員改用人手操作重新啟動伺服器,但仍不成功。 為進行跟進修復,控制中心宣佈暫停東鐵綫全綫列車服務,包括城際直通車也停駛。 港鐵向運輸署通報事件及安排了接駁巴士疏導受影響乘客,惟指示不清析引起混亂。 港鐵就東鐵綫事故對乘客造成影響致歉,表示會深入調查事故原因[88],以及會在收車後將進行深入檢查[89]。 及後,港鐵調查發現此次故障源於訊號系統發出有問題指令,估計屬軟件運作有問題,已要求承辦商加強系統軟件穩定性和盡快完成新軟件測試,不過新軟件最快要1至2個月後纔可投入應用[90]。 1923年6月14日早上約11時15分,一列由1號機車牽引的南行列車,駛至馬料水時遇上山泥傾瀉,機車及頭節車廂遭推撞至掉落路基之下,第二節車廂亦因而出軌,幸無人受傷。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全職補習導師招募
1號機車事後獲修復並重投服務,在1931年4月20日下午再次發生同一事故:當日新界中部天氣惡劣,而在下午5時前後,豪雨更引致22號橋(現大學站南面)旁的溪澗決堤,將22號橋與3號隧道之間的路基沖毀。 約10分鐘後,原定16時39分由深圳站(即現時的羅湖站)開往九龍車站的第19次列車駛至,受損的路基因不勝負荷而塌陷,導致機車及頭4節客車車廂出軌並掉落20呎高的路基之下。 屯門24小時泊車 屯門24小時泊車2025 事發後,鐵路局、警務處、消防隊均立即派員進行拯救,附近居民亦紛紛趕至協助,但由於地點偏僻、缺乏合適工具而且天氣惡劣,工作十分艱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