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需要文本IR56表格,你可按「公用表格」下載可輸入資料的PDF表格,或提交IR6163表格要求本局郵寄所需的表格給你。 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的僱主填報薪酬及退休金報稅表(BIR56A表格)已於2023年4月3日發出。 僱主須填妥該份報稅表,並連同有關申報支付給僱員薪酬的IR56B表格於1個月內交回本局。 自願醫保:2019年4月起的自願醫保計劃可申請報稅,自己或為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每個課稅年度每名受保人最高扣$8,000,受保人數不限。
處理過程中,稅局亦可能要求納稅人提供其他資料,然後修改評稅、建議如何修改評稅或要求撤銷反對評稅。 一般申請處理需時約 4 個月,如有多繳稅項,稅局會以支票形式退還款項。 若你有重大困難不能依時提交個人報稅表,並有合理解釋及證明,你可用書面形式向稅務局申請延期呈交,當局或會酌情延長申報時間。 如果你在沒合理解釋下逾期提交報稅表,稅務局可按照《稅務條例》向你提出檢控,有機會被罰款最高1萬元及少於徵收稅款3倍的罰款。
冇收到稅表: 索取報稅表複本
當你收到由稅務局發出的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即使你沒有任何收入須申報,你仍須依時填妥及提交報稅表。 公司東主只需在其個人報稅表上申報就相關獨資經營的業務資料便可。 如你是法團或合夥業務經營者,又或者某非居住於香港的人士須以你的名義課稅,你須就有關的利潤,填報利得稅報稅表。 你就獨資經營的生意利潤應在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內申報。 冇收到稅表 納稅人因財政困難而未能依時清繳稅款,可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稅。 申請如獲批准,該局一般會就繳稅日期後未清繳的稅款加徵附加費。
另外,納稅人亦可透過自願醫保、可扣稅強積金自願性供款及合資格延期年金等作稅項扣除。 冇收到稅表 冇收到稅表 依時填交報稅表,你在報稅表上提供的資料可助評稅主任準確評稅,並給予你所申索的免稅額,以及認可慈善捐款和居所貸款利息等扣除。 雖然政府未必年年減稅,不過差不多每年都有一定程度寬減。 以上一個課稅年度為例就提供了100%寬減,上限$10,000。 如果你們育有多於一名子女,只可以由其中一方申索所有子女的免稅額。
冇收到稅表: 沒有收到報稅表就不用報稅?
你可從本文了解如何填寫及提交個別人士報稅表、物業稅報稅表及利得稅報稅表,以及不依期提交報稅表的後果。 無限公司報稅時間與有限公司一樣,稅務局同樣都會在四月第一個工作日寄出報稅表,公司需在一個月內填妥遞交。 從公司法定成立日起計的18個月內,稅務局會發出第一份利得稅報表。 所有在港經營業務並已經賺取生意利潤的話,就需要報稅。 然而,亦有些公司可以豁免毋須報稅,包括未開業、停業或尚未重生開業和未有爭取應評稅的利潤的公司。 你須提交每年的僱主報稅表(BIR56A表格和IR56B表格),以及下列的通知書表格,以申報支付給僱員的薪酬。
- 縱使你沒有任何需申報的人士,你仍需在BIR56A表格「沒有」的方格內加上「√」號,然後簽署及交回報稅表。
-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 僱員如有意申請豁免全部或部分入息徵稅,他需要在填寫個別人士報稅表時,自行提出申請。
- 稅務局會向個別人士發出個別人士報稅表(BIR60)。
- 如果納稅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收取不到通知書,稅局亦會接納。
如反對失敗,納稅人與稅局又無法達到和解,納稅人如欲堅決反對,個案會轉介予上訴組,由其審閱個案,最後由稅務局局長或副局長裁決。 如納稅人仍不滿意栽決,則可以栽決書發出後 1 個月內,向稅務上訴委員會提交書面上訴。 冇收到稅表2025 當計算評稅金額時,納稅人要留意香港有「暫繳稅」制度,因此稅局會按課稅年度實際收入評稅,同時納稅人要繳交下年度暫繳稅。 稅局會以當年收入作為下年收入的估算基準,下年所暫繳的稅額便從實際稅款扣減,因此計算應繳稅項時,如忽略暫繳稅,則計算起來便會和稅局計算的數字有出入。
冇收到稅表: 報稅及填報稅表教學FAQ
如納稅人以電子方式報稅,可自動享有一個月交表寬限期。 冇收到稅表2025 第一次繳稅的職場新仔們未必會在5月收到報稅表,因為僱主要先為你填報表格,再由稅務局開立新檔案,一般而言報稅表會在交齊上述文件後5個月內寄出。 答:如任何人未有遵守《稅務條例》的規定,當中包括不填交報稅表、不依期填交報稅表,以及填交不正確的報稅表。 有關的罰則賦予稅務局局長酌情權按違例行為的性質或犯錯程度,提出檢控、以罰款代替檢控或評定補加稅款。
2022/23課稅年度的稅款寬減是100%,上限HK$6,000,包括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 冇收到稅表2025 香港納稅人可用的交稅方法很多,包括繳費靈(PPS)、網上銀行、信用卡、自動櫃員機、轉數快(FPS)、便利店、郵寄及親身交稅等。 冇收到稅表 實體報稅表格須在發出後一個月內交,網上報稅則可順延一個月,故透過網上報稅會較著數。 「收不到報稅表該怎辦?」「我要主動聯絡稅務局交稅嗎?」職場新鮮人可能為這些稅務問題感困惑,但坊間多數交稅教學,都是為普羅上班族而非首次交稅人士而設,新鮮人可能看得胡裏胡塗。 我們特意製作職場新鮮人第一次交稅教學,解答您的疑難。 踏入稅季,大多數全職上班族開始收到「綠色炸彈」,須按時繳交第一期及第二期稅款。
冇收到稅表: 香港稅制基本知識
住所貸款利息:自住物業要供樓也可申報扣稅,供款利息每年最高10萬元,最多扣稅20個課稅年度(不需連續)。 不用糾結,無論選擇「分開評稅」或是「合併評稅」,只要你們各自填妥報稅表,稅局將會自動為夫婦納稅人計算更有利的報稅方法。 你須在物業稅報稅表(BIR57)申報你與其他人士聯權或分權擁有的物業的收入。 自2019年4月1日起,本局引入3份個別人士報稅表補充表格(BIRSP1至BIRSP3)。 冇收到稅表 而自2022年4月1日起,本局引入個別人士報稅表補充表格(BIRSP4)。 如你在該年度全部時間或任何時間屬已婚及已選擇以合併評稅或與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或你已獲得你的配偶提名申索居所貸款利息;你的配偶也須在你的BIR60表格上簽署。
冇收到稅表: 網上報稅好處
不過,一旦你已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即使收入不足以交稅,仍須在指定期限內報稅。 如你收入水平達到須繳納薪俸稅,但沒有收到報稅表,就須在指定期間通知稅務局。 冇收到稅表2025 冇收到稅表2025 《稅務條例》規定,僱主及僱員均須各自向稅務局申報入息。
冇收到稅表: WELEND BUSINESS中小企貸款 貸款額高達HK$200萬
唯獨是第一次報稅及交稅的職場新鮮人,首次報稅和交稅的日期及程序,或與大部份前輩上班族有所不同。 逾期交稅又沒有合理解釋,可被罰款最高1萬元及徵收高達稅款3倍的罰款。 若遇上困難未能準時交稅,以書面形式申請或會獲酌情延期。 只要申請人沒持有住宅物業,並以指定物業為主要居所,租約有打釐印即可申請,每年扣減上限為10萬元。 該草案條例5月11日提上立法會審議,望夏季休會前通過。
冇收到稅表: 公司扣稅項目 利得稅有無免稅額
遞交反對通知書的期限為發出評稅通知書後 1 個月,除非情況特殊(如下述),否則稅局不會處理逾期遞交的反對通知書。 如果納稅人能夠提供證據,證明收取不到通知書,稅局亦會接納。 不過,如果反對評稅的理由是取回應得之免稅額,例如已婚人士、子女、供養父母免稅額,則這些權利不會因為反對期限已過而失去。 另外,納稅人可以以評稅有「錯誤」或「遺漏」為由申請修改評稅。
冇收到稅表: 物業稅報稅表(BIR57或 BIR58)
而且稅局亦規定若市民在報稅期限仍未繳清稅項,便被視為欠稅,稅務局會額外徵收5%附加費,假如在期限後六個月仍未繳清稅項,便需要繳交10%附加費(包括前5%附加費)。 香港稅務局徵稅時,所介定的課稅年度,是每年4月1日至下一年3月31日的12個月,期間您的應課稅入息、免稅額及稅項扣除將決定您的最終需要繳納的稅款。 本網整合5大報稅應注意事項,各位讀者在著手填寫之前,可以閱讀此文,瞭解相關細節。
冇收到稅表: 個人免稅額扣稅攻略
踏入稅季,不少去年畢業的職場新鮮人都陸續聽到同事開始討論交稅問題,卻疑惑自己為何沒有收到「綠色炸彈」? 討論區上有網民更表示,自己工作已一年半,但至今仍未有收到稅單,不知該否主動報稅,又怕被稅務局控告逃稅。 坊間則流傳一種說法,指剛開始投入職場的人首年不會收到稅單,到底是真是假? 冇收到稅表 換言之,工作首年是否收到稅單,要看開始工作日期、僱主提交資料日期,以及稅務局收到資料後,會否在該年度稅季發出報稅表。 冇收到稅表 稅務局強調,如巿民收到報稅表,就算入息低於可享有的報稅額,仍須於限期內報稅。 冇收到稅表2025 若你的收入不超過基本免稅額,有可能因爲無須繳納薪俸稅,亦無須報稅,所以稅局未必會寄報稅表給你。
冇收到稅表: 反對及上訴評稅
一般而言,僱主會於僱員入職後 3 個月內通知稅務局開立檔案,以便處理報稅及交稅安排。 如果納稅人因任何原因而沒有收到評稅通知書,他便有義務向稅務局通報。 冇收到稅表 此外,未填交報稅表人士亦可能會多繳稅款,因為評稅主任發出的估計評稅,不會給予該納稅人他/她可申報扣減的免稅額、強積金供款、認可慈善捐款、個人進修開支和居所貸款利息等扣除。 利用「稅務易」(eTax)網上報稅是最方便的方法,更可自動獲延期繳費1個月。 不過要等稅務局提供密碼纔能夠啟動賬戶,郵寄密碼需時兩個工作天,記得提早申請。 想減免稅項都有方法,例如與工作有關的進修、捐款至慈善團體、住所貸款利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等。
並不一定,如你的個人總收入不超過你享有的免稅額,你就毋須繳納個人所得稅,亦毋須主動要求領取報稅表報稅。 但如你收到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無論你的人息有多少,仍必須在指定期限內報稅。 日前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上表示,自2016年12月開始工作至今,「一張稅單都無收過」,由於他居於公屋,急需提供稅單進行入息審查,現時十分心急。 稅務局通常會在每年5月第一個工作日,向納稅人寄出報稅表,但由於稅務局可能並未開立職場新鮮人的稅務檔案,故剛剛上班的您,或不會在這個時候收到報稅表。 2022/23年度的個別人士報稅表於 2023年 5月 2日寄出,納稅人須於報稅表發出日期起的 1個月內(即 2023年 6月 2 日或以前)填妥及交回報稅表。 至於獨資業務的東主,交回報稅表期限可延至 2023年 8月 2日。
在香港購買合資格的自願醫保計劃下的認可保險產品,為自己或指定親屬繳付的保費可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下獲得稅務扣除。 Q:如我一直未收到報稅表,但沒主動通知稅局,會有何後果? 冇收到稅表2025 A:職場初哥要注意,根據《稅務條例》的規定,如任何人不填交、不準時填交、填交不正確的報稅表,稅務局有權處以罰款或提出檢控。 因此,如你現時仍未收到報稅表,請記得儘快通知稅務局。 納稅人須注意,即使反對評稅結果,納稅人仍須在評稅通知書所指明的日期或之前繳付稅款,除非稅務局局長命令等候反對或上訴時可緩繳整筆或部分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