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商場租戶以小商戶為主,一樓時裝廊開設有多間非連鎖式服裝店及鞋店,同層另有G2000服裝店(該舖位由商場開業至H&M(已結業)開張前一直由G2000租用)、大家樂、肯德基等連鎖店。 家樂福在1990年代開始打算以香港為基地逐步開發中國大陸市場。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屯門家樂福電梯 不過由於在港經營困境,因此公司在1990年代末作出全面撤離香港的決定,改為以中國內地為主的市場開發策略。
- 2015年,位於一期地下的蘇寧電器租約期滿暫時結業,原址被分拆成多間店鋪,並安排原本位於二樓的電訊商及手機專門店遷入,其中數碼通及電訊盈科旗下的HKT, csl.及1010率先於六月下旬開幕,而衞訊則於七月開幕,另蘇寧亦於原址重開,但店鋪面積比之前縮減約一半。
- 現時自由行旅客佔屯門市廣場總人流兩成屯門已發展成近49萬人口的地區,屯門市廣場的紅磚外牆亦改成鋁板,商場擴建之後,樓面超過1百萬平方呎。
- 家樂福傳出結業消息後,傳媒雖紛湧到家樂福採訪,但分店方面卻採取封鎖消息態度,不容許傳媒接觸員工。
- 2021年12月,開設營業面積逾1,000坪的家樂福超市龜山文青店,其中商場面積約700坪[53]。
- 至2017年12月止,家樂福在30多個國家共開設12,300家門市,是2019年世界五百強中的第81大企業[2]。
- 長遠而言,商場總要有其他大型集團進駐,才能帶動商場的人流,以及消化商場內的龐大面積。
另一方面,Donki 屯門家樂福電梯 母公司PPIH 雖然在財務報表上豪言,會在2024年前在港開設二十四間分店,但近期在日常營運上明顯出現不少成本控制措施,直接影響其購物體驗,甚至影響貨品的質素。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屯門家樂福電梯 屯門市廣場住宅分3期發展,合共提供1,968夥單位,兩房單位佔八成,建築面積400餘至600餘方呎,實用率較低,僅得75%。 2015年,位於一期地下的蘇寧電器租約期滿暫時結業,原址被分拆成多間店鋪,並安排原本位於二樓的電訊商及手機專門店遷入,其中數碼通及電訊盈科旗下的HKT, csl.及1010率先於六月下旬開幕,而衞訊則於七月開幕,另蘇寧亦於原址重開,但店鋪面積比之前縮減約一半。
屯門家樂福電梯: 量販店
美食廣場Food Maze於同年12月19日正式開幕,場內設有十一間食肆,其中兩間為富臨經營,分別為Banchan & Cook及焼肉焔。 2005年,商場與智樂兒童遊樂協會設立全港首創的「i-kidz遊戲平臺」。 同年12月,信和置業斥資3億元擴建商場第1期,將位於3樓的停車場變身成零售店舖,擴建後零售面積會增加20萬呎,令整個商場面積增至逾100萬呎,店舖數目亦由約300間增加至380間。 擴建工程分兩期進行,首期工程於2006年4月完成,擴建面積約5萬呎,初步會引入特色食肆及零售商店;而第2期工程則於2006年6月完工。 工程還包括增加電動扶手電梯,由英國設計公司Benoy Ltd負責設計。 3樓舖位面積由300多呎至數千呎,亦計劃引入戲院等娛樂設施。
而在中東地區由杜拜Majid AlFuttaim集團經營,使用與法國家樂福大本營不同之獨立風情特色logo,即與Majid AlFuttaim集團logo一致基礎上調成紅藍相間顏色,該集團家樂福涵蓋了阿聯酋、沙特阿拉伯、肯雅、黎巴嫩、埃及、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卡塔爾、阿曼、巴基斯坦等中東國家地區。 Carrefour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十字路口」,起因為1960年6月開始營業的第一間家樂福超市,就在法國安錫Parmelan 大道和 André-Theuriet 大道的十字路口旁。 例如,最初家樂福設有最低價格保證,否則差額會雙倍奉還,但於2000年8月卻突然取消了。
屯門家樂福電梯: 家樂福
鑒於新加坡市場的業務沒有擴充與發展潛能,難以於中長期取得市場主導地位,因此家樂福於2012年底結束新加坡兩間分店的營運。 到了2006年,信和集團收回3樓商場地區,並向政府申請把2樓及3樓部份原停車場的面積,改建成為商場地區,同時拆除面向屯門公路的特製扶手電梯。 因此,當時惠康搬遷到屯門時代廣場,即現時千色百貨的樓下,並縮小營運面積。 現時自由行旅客佔屯門市廣場總人流兩成屯門已發展成近49萬人口的地區,屯門市廣場的紅磚外牆亦改成鋁板,商場擴建之後,樓面超過1百萬平方呎。 新開辦的B3X巴士,由深圳灣口岸至屯門市中心,所需的時間少於20分鐘,商場轉而吸引新客,推出送車票優惠。
2006年,原與法國巴黎銀行旗下公司佳信銀行(Cetelem)合作的簽帳卡取消,改成與臺灣聯邦商業銀行合作推出之家樂福聯名信用卡與家樂福萬用金融卡;2011年改與玉山銀行合作發行聯名信用卡。 2014年4月8日,老佛爺百貨的擁有者Moulin家族宣佈已經通過家族控股公司Motier 屯門家樂福電梯 SAS斥資12.8億歐元,收購家樂福6.1%的股份4,420萬股,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至2017年6月止,家樂福在全球共有7,180家便利店,其中法國4,237家,歐洲其他地區2,378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家,拉丁美洲485家,亞洲32家,其他國家48家[3]。 而3樓部份地方初時則由惠康超級廣場接手,並於中間位置,前XX壽司旁加設另一組扶手電梯,再配合原有特製的扶手電梯,使惠康的顧客可以從兩旁上落,而惠康對面則由其他商號租用。
屯門家樂福電梯: 王者降臨大西北 屯門市廣場Don Don Donki tmtplaza
1996年,家樂福的展店店數及年營收超越當時臺灣的量販始祖萬客隆,成為臺灣最大的連鎖量販店[14]。 由於香港2大連鎖超級市場——百佳及惠康的惡性競爭,家樂福撤出香港。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當時家樂福在香港的管理人員曾向媒體透露,百佳及惠康向供應商施壓,令供應商不得提供貨品給家樂福,加上香港店舖租金極度高昂,最後家樂福於2000年8月29日宣佈,在同年9月18日結束全港四間分店,遣散490名員工,正式放棄香港市場。 發言人強調,香港公司結業與香港超市競爭無關,主要是該公司未能貫徹營辦「逾十萬呎」舖位,以薄利多銷的形式經營。 然而在香港逾三年開設的四間分店,其平均面積只是二萬至三萬平方呎,與該公司的要求甚遠。
- 或者因經營波動而導致商品供貨受到影響,2023年2月,廣州家樂福的新市店和員村店因傳言家樂福購物卡不能結算,引起了購物卡持有人的恐慌,出現了商品被搶購一空的狀況[120];3月,上海家樂福徐家匯店在空櫃了一段時間之後商品才重上貨架[121]。
- 八佰伴是街坊對屯門市廣場另一個集體回憶,那時整個屯門市廣場空了大半,人流大跌。
- 元朗的分店,就是現在形點II 的三樓,合共三萬平方呎的樓面。
- 至於一樓及二樓亦有約幹變動,原先位於一樓的卓悅遷到二樓與萬寧、Colourmix和莎莎等為鄰,形成化粧及個人護理用品專區;而同層的「3香港」專門店則遷到鄰近的華都大道而未有跟隨其他電訊商遷到地下。
- 家樂福1995年開設了中國大陸第一家購物廣場,後來推出「開心購物家樂福」和「一站式購物」等理念。
- [44] Mia C’bon Market主要競爭對手為全國連鎖頂級超市如C!
- 鑒於新加坡市場的業務沒有擴充與發展潛能,難以於中長期取得市場主導地位,因此家樂福於2012年底結束新加坡兩間分店的營運。
由於當時的家樂福這樣的知名大型連鎖超市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有充分的餘地挑選供應商,因此很多中小供應商對家樂福設置的苛刻門檻是“敢怒不敢言”。 爲此,上海炒貨行業協會曾經向政府主管部門反應情況,2002年9月上海市商業委員會、工商局曾經聯合出臺了《關於規範超市收費的意見》和《超市收費合同示範文本》等試圖予以規範,但是情況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在供貨商代表與家樂福再三談判無果的情況下,最終導致了這場風波[82][83]。 2006年10月,家樂福的全球第1,000家大賣場於北京郊區開幕(2009年12月,在大陸已有156家分店)。
屯門家樂福電梯: 臺灣
2010年8月引入兩大國際時裝品牌H&M及ZARA,合共租用面積達6.2萬平方呎的舖位,已於2011年首季開業。 商場亦引進4個化妝品牌:SK-II、Lancome、Biotherm、Kiehl‘s,合共租用約8,000平方呎。 此外,吉之島百貨店亦落實續租9年,合共3層的樓面面積與之前相若。 [8]商場主中庭、中庭、地臺、外牆及假天花亦進行翻新工程。 2002年年初,信和置業斥資7,000萬元為商場第一期進行龐大的外牆翻新工程,配合屯門市廣場「新世紀.新形象」。 屯門家樂福電梯 同年11月,商場2期美國冒險樂園結業後,由滙豐銀行承租11,200平方呎樓面。
屯門家樂福電梯: 屯門市廣場租金收益可增三成
Don Don Donki 屯門店位於AEON 已經退租的UGA部分。 較早前談過,AEON 在續租屯門店時,其承租面積雖然有所減少,但相信已經和商場業主信和有君子協議,在續租一年內商場不會開設同類商店。 最終該舖位在丟空一年後,才開設Donki 在屯元天的首間分店。 2022年3月,日本藥妝店松本清進駐屯門巿廣場一期UG層,於7月13日正式開幕。 2018年,UA屯門市廣場戲院租約期滿,於3月11日結業後轉由嘉禾旗下最新品牌StagE營運,共有4個影院,提供近500個座位,投資額達3,000萬元,同時引入日式cafe。 商場呎租100至700元,並設置多間Pop-up Store。
屯門家樂福電梯: 屯門市廣場
由於當時的家樂福這樣的知名大型連鎖超市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有充分的餘地挑選供應商,因此很多中小供應商對家樂福設置的苛刻門檻是「敢怒不敢言」。 家樂福在2012年6月更在北京分店成立中國共產黨黨支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第一家擁有黨支部的外資零售商[79]。 家樂福在進駐亞洲第一個市場—臺灣時,將「Carrefour」翻譯成「家樂福」,取「家家快樂又幸福」的意思,這個名稱成為該集團在大中華地區的商標。 一期UG樓引入時裝品牌Mango(其後由萬寧Baby取代其位置,亦於2020年結業)。 自從八佰伴於1997年結業後,新港城中心人流欠佳,後來頂上,恆基自營的千色店在當年亦缺乏吸客能力。
屯門家樂福電梯: 零售業在電子支付的佈局
當時屯門家樂福的設計,是由2樓進入,入口位置在現時一幻拉麵位置。 2013年7月14日,信和聯同港青創意藝術教育計劃合作舉辦「我愛我家‧城鄉生活」藝術展,展覽邀請包括馬屎埔村、打鼓嶺、坪輋、古洞北、菜園新村等多個受新界東北發展影響的農村村民,與多名本土藝術家合作參展。 事源於有份參展本土著名漫畫家小克,其20幅畫作的其中一幅含有「強烈爭取城鄉和諧共生」的字眼,並令商場一名租務部職員認為尷尬敏感而偷偷除下,令小克極為不滿,最終磋商不果而盛怒把其所有作品拿下,而其餘的藝術家也附和而放棄展覽,成為香港史上最短的展覽。 屯門市廣場1期地下至4樓均設有停車場,2期B樓及地下,3期B3樓至地庫亦設,備有逾1000個泊車位,每天24小時為顧客和租戶提供服務,吉之島及Taste超級市場更為顧客提供泊車優惠。 2023年8月,日本連鎖燒肉店牛繁的副線「一人燒肉實施店」第二間香港分店進駐屯門巿廣場一期UG層AEON屯門店內,於10月24日正式開幕。 2023年3月,由AEON百貨特許經營的日本連鎖咖啡店客美多咖啡進駐屯門巿廣場一期地下AEON屯門店內,於6月16日正式開幕。
屯門家樂福電梯: 屯門 住宅 最新租屋樓盤搜尋結果
商場開業時,一樓的中央廣場設有音樂噴泉,當時有音樂噴泉的高檔商場不多,市民視觀看噴泉為一種消閒節目。 附帶音樂噴泉的商場,令被外間視屯門為「鄉下地方」的屯門人引以為豪,有居民說:「是我們也有『音樂噴泉』啊!不讓沙田專美。」當音樂響起,水柱隨音樂節奏和燈光擺動,最後強力水柱一下子便衝上天際(即假天花的藍天),「沙」一聲,水停。 Carrefour在法語中的意思是“十字路口”,起因為1960年6月開始營業的第一間家樂福超市,就在法國安錫Parmelan 大道和 屯門家樂福電梯 屯門家樂福電梯 André-Theuriet 大道的十字路口旁。
屯門家樂福電梯: 香港
至2017年6月止,家樂福旗下有1,507家量販店,其中法國243家,歐洲其他地區458家,拉丁美洲338家,亞洲370家,其他地區94家。 除了這四間分店外,當年家樂福亦預租了馬鞍山新港城中心四期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三期,分別超過十五萬平方呎的樓面。 家樂福於1996年開始進軍印尼市場,現今家樂福為印尼全國最大的連鎖超市(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亞已有38家分店)。 2022年7月19日,統一集團於深夜11時40分於證券交易所3樓召開記者會宣佈,由統一企業斥資311億元買下法商家樂福持有臺灣家樂福60%股權,臺灣家樂福成為統一集團百分之百獨資公司[9],2023年6月30日完成交割[10]。
屯門家樂福電梯: 超級廣場
而當年新都城中心的情況更嚴峻,因為當年新都城住宅只是剛剛入夥,而本身第二期的商場面積已超過一百萬平方呎,商舖供應非常多,第三期商場急需要有一個旗艦商戶。 港鐵近年將杏花新城翻新及重新定位,成為港島區的體育用品暢貨中心(Outlet)。 但曾幾何時,杏花新城也是有著特色的歐陸風格,還有就是九十年代法國超市家樂福的所在地。
直到2009年,地政總署列平臺為公共空間,才重新對所外開放。 剩下的兒童遊樂場、籃球場、壁球場及網球場失修多年,並長滿雜草。 關注公共空間的非牟利慈善機構「拓展公共空間」曾撰文指,平臺貼上告示「請勿進入」,休憩範圍又佈滿積水,斥發展商疏於管理,難吸引公眾。 音樂噴泉為大商場專利 為吸引家庭客「香港購物商場的歷史論述」專頁創辦人及城市研究者何尚衡早前接受《01社區》訪問曾指,「廣場」意念本來自歐式廣場(plaza)。 同時,商場於中庭擺放噴泉,跟在室內設置園藝及水景一樣,希望在室內模仿大自然,讓顧客長期逗留在室內也不覺侷促。 現在的商場不論規模,動輒名為XX廣場,以往只得空間夠大的商場,如旺角新世紀廣場、山頂廣場等纔有音樂噴泉,其中沙田新城市廣場的噴泉音樂表演,假日更會做足8場,以吸引家庭顧客。
97年的金融風暴,掃走全港的八佰伴,成為轟動一時的大新聞。 八佰伴是街坊對屯門市廣場另一個集體回憶,那時整個屯門市廣場空了大半,人流大跌。 其後,八佰伴的位置換上來自歐洲的家樂福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 除了屯門市廣場,只有荃灣灣景廣場、元朗新元朗中心商場及杏花邨纔有家樂福超市,惟2000年,家樂福退出香港市場,而屯門市廣場早在1998年與吉之島簽了12年租約。 家樂福在1990年代中起於香港開設多家分店,分別位於屯門屯門市廣場、荃灣灣景廣場、元朗新元朗中心商場及杏花邨。
第1期位於屯盛街1號,由5座組成,提供1188夥單位,1987年10月入夥。 平臺設施包括份游泳池、兒童遊樂場、籃球場、壁球場、綠化區及網球場等。 食肆方面,一期3樓別府駅前料理結業後被韓國人氣餐廳School Food取代,現亦已結業,新租戶為Bamboo Thai;而2樓Burger King快餐店亦結業,其後Habitu Cafe曾承租並於原址開業,現已結業。 2樓該舖曾為美心食品旗下的Urban – Café Commune承租,現已結業,現時為韓國薄餅店Pizza Maru承租,於2023年5月4日正式開幕。 2013年,商場優化食肆組合以吸引人流,太興集團旗下的米芝蓮推介中菜「新鬥記」、「靠得住粥麵小館」,另有首次來港的日式食肆「金舌日本燒肉專門店」及「牛一」等。
屯門家樂福電梯: 跨層遊樂場本規定為公共空間 部分設施卻成禁區
家樂福更於1997年底,計劃在香港開設十間分店,向恆基地產承租新都城中心三期第一層全層商場樓面,涉及面積16萬平方呎,據悉當時每平方呎租金20餘元,並計劃斥資8,000萬元裝修舖位,及於2000年3月收場。 期後該超市更於1999年初再向恆地租用馬鞍山新港城中心15萬2,243平方呎商場樓面,當時每平方呎租金亦為20多元。 屯門家樂福電梯 八佰伴結業後,吉之島與信和置業於1998年5月12日達成租務協議,租用屯門市廣場高層地下及一樓,佔地152,330平方呎,佔據前八佰伴百貨舊址逾半樓面面積。 高層地下商場則重新裝修,變成美食廣場及佔地100,000平方呎家樂福超級市場,以迎合鄰近居民的殷切需求。 吉之島租約由1998年7月開始生效,為期12年,吉之島於同年12月初開幕。 屯門市廣場開業初期有佔地30萬呎八佰伴百貨公司,最先開業之酒樓為龍威海鮮酒家(已結業),數月後美心大酒樓(已搬遷到商場附近的屯門大會堂)開幕。
屯門家樂福電梯: 平臺
佔地在1,000至3,500平方米(約300~1000坪)之間,此類型店舖的品牌識別包括Market和Bairro。 佔地在2,400至23,000平方米(約800-7,000坪)之間,提供20,000至80,000種商品品項。 屯門店的位置,在未開幕時已知道會引起不少混亂,因為該店入口對出的扶手電梯,本身人流已經絡繹不絕。 第3期位於屯仁街2號,為單幢物業,提供348夥單位,於1992年9月入夥,只提供兩房單位。 第2期位於屯隆街3號,由兩座組成,提供432夥單位,1988年12月入夥。
在一些市場則正在開發對個人開放的批發倉儲量販,例如Atacadão[3]。 當屯門市廣場的家樂福結業後,當時信和集團重新劃分原家樂福的舖位。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2樓方面,信和集團把原有範圍重新拆分成多間舖,讓其他商戶進駐。
投注站樓高3層,面積合共51,110平方呎,可容納3,700人,投站內設有3個投注大堂及一間影院直播賽馬。 2019年6月23日,蘇寧易購宣佈其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家樂福將保留20%股份[80]。 2019年6月23日,蘇寧易購宣佈其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擬出資48億元人民幣現金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家樂福將保留20%股份[80]。
2014年4月8日,老佛爺百貨的擁有者Moulin家族宣佈已經通過家族控股公司Motier SAS斥資12.8億歐元,收購家樂福6.1%的股份4,420萬股,成為後者的第二大股東。 我也在舊文講過,當年為家樂福度身訂做的三部travelator,至今仍在沿用。 家樂福傳出結業消息後,傳媒雖紛湧到家樂福採訪,但分店方面卻採取封鎖消息態度,不容許傳媒接觸員工。 而杏花邨分店的員工及商場護衛,更一度驅趕記者[124]。
而當年三樓的其餘部分仍然是停車場,後來信和在2005年尾向政府補地價,將停車場改建為二十萬呎零售樓面,即現時名苑、允記及MUJI等一大片範圍。 屯門家樂福電梯2025 屯門家樂福電梯 當年更傳出家樂福計劃於馬鞍山新港城中心,以及將軍澳新都城中心開設分店,但最終也因此放棄。 不過,屯門市廣場曾經或將會開設過的大型超市,何止只有DONKI呢?
當年最感受到同行如敵國,當然是在二樓,連接一期和二期的行人天橋上。 後來家樂福結束營業後,惠康只承租了三樓的樓面,這畫面也不復見,後來惠康亦搬到時代廣場。 屯門家樂福電梯 時至今日,只有taste仍然屹立不倒,是市中心人流最暢旺的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