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手足症候羣的患者,平常可食用有養血潤燥功能的食物,例如:黑木耳、蓮藕、蘆筍、水梨等,避免食用燒烤辛辣刺激性食物。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那麼,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如何預防化療所致的外周神經毒性發生呢? 手腳麻木多於夜間睡眠時發作,以致被麻醒,或者早晨起牀後雙手困脹,麻痺不適僵硬感,但稍作活動後可緩解。 以上症狀在受寒,勞累後往往加重並伴有神疲乏力,手腳怕涼等表現。 個別患者還有一些複雜的異常感覺,腳底如踩棉花或鵝卵石樣異常感、或者觸物刺痛感、燒灼感、觸電感。
- 化療引起手腳發麻,主要是因為部分化療藥物堆積於神經系統內,導致神經毒性的表現。
- 手腳麻木多於夜間睡眠時發作,以致被麻醒,或者早晨起牀後雙手困脹,麻痺不適僵硬感,但稍作活動後可緩解。
- 皮膚上的末梢神經接收到的訊息由觸覺神經線傳遞至大腦,讓我們覺知這些刺激而得以作出分析或反應。
- 第二個原因是瘀阻,如果經脈、血脈不通,陽氣、營養物質不能達到四末,末端就會失去營養。
- 這是在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非常重要的,因為低水平的鎂是麻痺的主要因素,這種礦物質需要神經系統的順利運作,以及血液的循環纔能有效,使用富含鎂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種子,堅果,香蕉,鱷梨,大豆,花生醬,燕麥粥,低脂酸奶,冷水魚和黑巧克力。
- 以上症狀在天氣寒冷,操勞過度後往往會加重,並伴有疲憊乏力,手腳怕涼等表現。
在飲食方面,一般多會建議癌症患者注意飲食均衡,攝取充足營養,儲備良好體力。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中醫的優勢在於還能視患者體質,提醒相對應的飲食宜忌,以減輕身體負擔。 例如寒性體質的患者,應少喫較為生冷的食物,包括低溫食物或飲品及瓜果類;熱性體質的患者,應少喫容易上火的食物,包括烤炸辣或辛香料添加較多的餐點。 在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這個簡單的技巧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對抗由於血液循環效率低下引起的麻木。 當腫瘤患者合併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神經炎,一過性腦缺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靜脈血栓血管性疾病時,也可能出現手腳麻木等症狀。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常見痛症
化療引起手腳發麻,主要是因為部分化療藥物堆積於神經系統內,導致神經毒性的表現。 臨牀上可能導致神經毒性的常見化療藥物包括鉑類、太平洋紫杉醇、歐洲紫杉醇、順鉑、長春花鹼類等。 郭祐睿醫師說,手足症候羣被中醫歸類為「藥毒」,是因為化療或標靶藥的藥毒侵犯人體,火熱上行,外傷於皮膚,內傷及臟腑,再加上化療藥物損傷脾胃,血熱也導致四肢皮膚紅疹水泡、糜爛腫脹。 中醫治療以清熱解毒、益氣養陰為主,可使用金銀花、連翹、龍膽草、沙參、石斛、玄參,要依症狀不同用藥,還可以針對四肢僵硬疼痛加入路路通、雞血藤等通經活絡的中藥。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至於中醫則認為,手足症候羣屬於中醫所謂「痺證」的一員,是一種由邪氣閉阻經絡,導致氣血運行失常;進而誘發肢體、筋骨、關節、肌肉、皮膚出現疼痛、麻木、屈伸不利、腫大等症狀產生。 所以治療上會以暢通氣血,並配合內服有「生肌斂傷」作用的中藥來一同調理。
有效的薑黃素化合物是對手腳麻的方法,它能夠改善身體的血管流動,抗炎性質將有助於緩解麻痺區域的不適以及疼痛,您可以使用由薑黃粉製成的糊狀物按摩麻痺區域。 如果您的血液流通效率低下,您可以每天補充薑黃,但諮詢醫生後。 它能夠使整個身體的氧氣和血液循環,從而有助於避免刺痛感和麻木感。 更好的是,運動會促進流動性,同時幫助您預防健康問題,避免練習造成高度衝擊,因為腳趾和腳會引起麻木。 這種方法已經被證明是一個有效的治療方法,您需要從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考慮,增加血液循環,有利於緩解麻木,此外,它可以刺激肌肉和神經,從而促進其整體功能,拿芥末,椰子或橄欖油加熱,用手掌將溫暖的油直接塗抹到麻痺區域。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手腳麻痺的成因
害怕針灸者也可選擇雷射針灸,這是以低能量的雷射光照射刺激穴位,有改善神經傳導、促進細胞內粒腺體的合成、增加微循環的好處。 研究團隊也發現,其他如鼠尾草、白芷、菖蒲和薑黃等,傳統具勝風除濕和闢惡去邪的功效,在實驗中也可清除自由基來達到保護神經的功效。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聽從朋友建議尋求中醫治療,中醫師依據她濕邪與瘀血閉阻經絡的狀況,給予二朮湯和薑黃燥濕化痰、通經止痛,一天服用3包,經過2個月後,林小姐的手麻已近痊癒,腳麻則剩下3到4成,讓她可以恢復到往常的活動與休閒。 研究團隊也發現,其他如鼠尾草、白芷、菖蒲和薑黃等,傳統具勝風除濕和闢惡去邪的功效,在實驗中也可清除自由基保護神經。 ▲高雄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任蔡明諺(左後三)、林小姐(左前一)、治療團隊和參與門診延長照護之病友們合影。 這一方面與患者的性別、年齡、腫瘤類型、是否合併其他疾病等有關,另一方面也與化療的總劑量、間隔時間、給藥途徑等有關。
沒想到在經過化療藥物治療後,竟出現手部皮膚乾裂脫皮,以及腳部嚴重潰瘍的「手足症候羣」症狀。 許多腫瘤病人在化療階段出現手指、腳趾麻麻,走路浮浮不踏實等神經遲鈍的病變,覺得身心受創,不想再接受化療,還好配合中醫針灸治療後,藥物引起的神經病變有良好改善,病人終於願意再接受化療,而已完成療程者則可繼續修復受損的神經本體,提升生活品質。 「手足症候羣」通常在化療後2~3周出現;不論是否經過藥物治療,多數會在停止化療1~2周後消失,但如果患者再次接受化療,症狀仍會出現。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郭祐睿醫師表示,有部分癌症病患在化療後,手部及腳趾皮膚可能出現紅腫脹痛、皮膚脫皮裂開、刺痛或發燙、手腳趾出現小水泡、或者皮膚出現硬皮、劇烈疼痛感的現象,這稱為「手足症候羣」。 高雄長庚醫院2018年展開「癌症患者中醫門診延長照護計畫」,利用較長的留置期間,治療術後和放化療產生副作用或身體不適之病患。 自去年9月至今年2月,已收治30名癌症病患,住院時間平均2到4周,治療約2周後多症狀即可獲得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癌症化療後手麻腳麻 中醫緩解有方
病患出現上述症狀的時間與嚴重程度大多因人而異,有時必須因此中斷治療,也有少數病患之症狀在治療告一段落後仍持續惡化,對日常生活品質造成莫大影響。 癌症病人在化學治療後,除了會出現噁心嘔吐、四肢麻木外等副作用之外,「手足症候羣」也是化療時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之一。 臺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郭祐睿曾收治一位56歲乳癌患者,患者第一次化療後即產生手足症候羣症狀,手足紅腫水泡的情況讓她很痛苦,經過中醫內服外用雙管齊下的方式,手腳紅腫疼痛減輕、脫皮癒合速度加快,手足症候羣狀況明顯降低,生活品質得到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安南醫院中醫部黃千甄醫師表示,部分化學治療藥物如紫杉醇類、鉑類、長春花鹼類等藥物具有程度不一之神經毒性。
- 化療可能導致影響手腳末稍感受的周邊神經病變,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桂枝加朮湯、芍藥甘草湯、濟生腎氣丸等中藥複方,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成果已刊登在上月的國際《醫學補充療法》期刊。
- (2)運動神經(體神經)異常:日常活動功能受限,無法完成精細動作如扣釦子、拿筷子、寫字,或是出現行走無力、步態不穩、平衡失調。
- 為了減少高劑量紫杉醇造成周邊神經病變(CIPN),實驗以12位乳癌婦女接受化療藥物治療後24小時內,每天給予10克麩醯胺酸,持續4天,並與其他33位未接受麩醯胺酸治療的婦女進行比較。
- 據統計指出,完成治療後1個月,約有68%患者持續出現手足感覺受損等神經學症狀,再經過半年之後,仍然會有30%患者伴隨手足麻痺症狀而難以解決。
- 是臨牀常見在使用化療藥物,例如,小紅莓、紫杉醇等藥物治療後,所容易引起的一種併發症。
- 使用中藥防治化療毒副反應是中醫治療腫瘤的一大特色,不但能順利完成療程,還有明顯減毒增效作用,延長腫瘤病人的生存期,為患者贏得更好的生活質量,獲得最大的臨牀受益。
- 那麼,從自身的角度來看,如何預防化療所致的外周神經毒性發生呢?
手腳麻木不能都讓化療背鍋化療可能引起手腳麻木,但手腳麻木並非都源於化療。 作爲癌症治療的“三駕馬車”之一,化療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覷。 雖然目前越來越先進的化療手段,已經儘可能的降低了藥物的毒副作用。 某些疾病如糖尿病、多發性硬化症等,或一些會影響微循環的藥物等,都有可能引致不同程度的、持續性的麻痺。 每條脊椎神經內都包含觸覺神經線,其分支主要分佈於既定的身體部位,當中也有若干重覆的範圍,以確保觸覺網絡覆蓋全身。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木、知覺減退,這是怎麼一回事,還能恢復嗎
神經病變的麻木感影響的是生活的便利性,像是端碗時,手指尖感覺異常,因此端碗變得不牢靠;或是在行走,腳板接觸地面回饋異常,導致走路變得不踏實,主要就是影響到生活品質,進而反應在病人對於治療的滿意度,甚至影響持續治療的意願。 為幫助更多病友解除化療或術後的相關問題與困擾,高雄長庚醫院於2018年展開「癌症患者中醫門診延長照護計畫」,自去年9月至今年2月,已收治30位病患,包括乳癌、大腸癌、卵巢癌、頭頸癌等病患,住院時間平均2到4週,治療約2週後多可獲得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4、針對手腳麻木等化療所致周邊神經病變,除了藥物治療外,還有其它非藥物治療手段,包括脊髓電刺激、針灸、TENS治療等,都顯示出有一定的療效,相關研究也正在進行中。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胰臟癌無明顯症狀!醫曝7大「異常症狀」 8大高危險羣當心
※如果您因為長時間在一個位置麻痺,請幫助您慢慢地移動以改善血液循環。 ※不要長時間保持在相同的姿勢,特別是在電腦或電視機前面。 ※使用更多的綠葉蔬菜和新鮮水果,而不是精製和加工食品。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在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另一種奇特而有效的草藥是百里香,它可以包含在湯中,以提高味道以及藥用效果,這種草藥可以很容易地發現,被認為是治療這個問題的方便之選,然而,為了完全治療這個問題,有必要定期將百里香加入日常飲食。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引起的手腳麻木 我該怎麼辦?談癌症治療相關周邊神經病變
手足症候羣一旦發生,除了會使患者手、腳等患部出現熱、痛感、紅斑性腫脹;嚴重時,甚至可能伴隨有脫屑、潰瘍和劇烈疼痛等症狀發生,常對患者生活品質帶來顯著的負面影響。 為了減少高劑量紫杉醇造成周邊神經病變(CIPN),實驗以12位乳癌婦女接受化療藥物治療後24小時內,每天給予10克麩醯胺酸,持續4天,並與其他33位未接受麩醯胺酸治療的婦女進行比較。 不少患者在化療後會出現手腳麻木,特別是在大腸直腸癌、乳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等,輕則僅僅只有感覺異常,重則可能影響病患手腳的正常功能。 在中醫觀點,手腳麻木或感覺異常,常常是經絡的氣血堵滯而導致局部的氣滯或血瘀,多屬「痹症」的範疇,由於氣血無法正常輸布到四肢末端,四肢末端失去濡養,故造成感覺異常。 因此,中醫會建議患者以多運動及熱敷等方式促進局部氣血循環,這和部分西醫的處置有異曲同工之妙。 此外,中醫認為「肝主筋、腎主骨」,筋骨或四肢末端的不適,常和肝腎陰虛有關,因此也會視情況給予患者相對應的針灸或藥物處方。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痛 中醫針灸治療可改善增進化療後生活品質
當癌症患者合併頸椎病,椎間盤突出,神經炎,暫時性腦缺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靜脈血栓血管性疾病時,也可能會出現手腳麻木等症狀。 研究顯示,補陽還五湯、腎氣丸等中藥對於化療所導致的周邊神經毒性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2、一般情況下可以給予患者營養神經的藥物,如維生素B1、維生素B12,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手腳麻木等化療所導致的周邊神經毒性。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要瞭解的是,大部分患者於化療後所感受到的手腳麻木,經常就是化療藥物堆積所導致的周邊神經毒性的一種表現。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健康網》化療致腹瀉、便祕、血便? 中醫:中藥調理有助改善
一般是以感覺神經為主,表現為手腳麻木、知覺異常,常見是對稱性的肢體分佈。 一開始麻木感只侷限在四肢遠端,如手指末梢或是腳趾末梢,隨著藥物劑量累積,感覺異常逐漸加重,可能延伸到雙手臂與雙小腿。 黃千甄說,臨牀研究上,治療化療所引發之週邊神經病變的治療方法有限,其中中醫藥是可介入之臨牀治療方法之一。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引起之週邊神經病變,其症狀為中醫所說的「血痹」範疇。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近10多年來的小型臨牀研究證實針灸具有改善週邊神經麻木感和癌症治療中之疼痛感效果。 此外,國外亦針對單一方藥如濟生腎氣丸、黃耆五物湯等進行試驗,希冀對改善化療所引發之週邊神經病變有所新發現及助益。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手麻腳麻怎麼辦?麩醯胺酸可改善化療副作用
但若是因長期姿勢不正確,肌肉過度緊張及勞損,便有可能導致末梢神經的供血不足而出現隅發性的麻痺。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像是乳癌病人常用的紫杉醇類、大腸癌病人使用的鉑金類、淋巴瘤病人使用的長春花鹼類都是常見可能引起神經病變的藥物。 雖然化療可能引起手腳麻木,但手腳麻木並非完全都源於化療。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健康網》年輕媽媽罹乳癌 中醫輔助治療留住一線生機
要強調的是,所謂飲食宜忌並非癌症患者的負擔或絕對禁忌,只是經由中醫師望聞問切認識自己的體質特性後,對某些食物的攝取要加以斟酌而已,一樣可以喫得輕鬆沒負擔。 豐富的鉀和鎂以及維生素A,C和E,難怪它是手腳麻方法清單中,最搶手的方法之一,能夠照顧血液流通的問題,你可以把這個香料放入你的湯,沙拉和肉湯,或者把它放入沸騰的水中和大蒜和薑一起煮沸。 但儘管這樣,化療在殺傷腫瘤細胞的同時,對人體也會造成或多或少的傷害,比如說骨髓抑制、肝損傷、心臟毒性、消化系統不良反應等。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 化療後手腳麻到沒感覺!周邊神經病變中醫有解方
化療可能導致影響手腳末稍感受的周邊神經病變,高雄長庚醫院中醫研究團隊利用文獻整理發現,使用桂枝加朮湯、芍藥甘草湯、濟生腎氣丸等中藥複方,可抑制發炎物質減輕神經症狀,成果已刊登在上月的國際《醫學補充療法》期刊。 化療後手腳麻痺如何改善2025 黃千甄醫師指出,化療引起之週邊神經病變不僅相當程度影響病患生活品質,嚴重者甚至還可能使患者中斷接受癌症治療,因此中醫藥的介入及調理,可減緩患者手足麻木症狀跟改善化療後生活品質,讓癌症治療不中斷也能維持一定程度以上之生活品質。 腫瘤病人在治療期間,因藥物引起的神經病變是很常見的副作用。
這種草藥在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非常受歡迎,因為它具有極佳預防麻木的能力,這種草藥在市場上作為補充品,推薦劑量為40毫克,每天3次,您仍然需要諮詢醫生,因為這種草藥可能與某些特定的藥物相互作用。 在手腳麻的方法清單中,也是最推薦的方法是使用溫暖的熱敷,它可以幫助您增加向麻痺區域供血,此外,它將緩解肌肉和神經,您也可以採取加熱墊以及溫暖的淋浴,以減輕不適。 而上述案例中的蔣女士在內服以紫草、白芨等中藥組合的方劑調理下,除了手部皸裂問題獲得改善;腳部潰瘍傷口更順利癒合,像臭雞蛋般的惡臭也消失無蹤,且更能自行走到廁所排尿解放,不再為化療後產生的副作用苦惱。 終於重新展現笑容,有更多的勇氣和毅力接受後續的化療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