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養生樂活的瑰寶,在防病治病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亦逐漸備受國際社會所認識和肯定。 本屆大會提供了難得的機會,讓世界各地知名的中醫藥專家學者聚首一堂,圍繞「中醫藥惠及人類健康—全球中醫藥機遇與挑戰」這個主題,進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討,正好能回應國際社會當前應對疫情及醫療系統載量的挑戰,讓世界進一步認識中醫藥的優勢。 本次啟動的兩項研究均為隨機、雙盲、平行對照、多中心臨牀研究,將在指南規定治療基礎上加用連花清瘟顆粒或連花清咳片,提升臨牀治療黴漿菌肺炎肺炎的療效。 完成中醫學位課程後,註冊中醫師的出路主要是自立門戶或加入公、私營機構。 書本上學到的中醫知識,始終是紙上談兵,對於新晉中醫師來說,實戰經驗纔是關鍵。 具規模的中醫藥集團,無論在培訓或進修支援,均能提供豐富資源,幫助醫師加快上手。
這是繼2018年香港自發舉辦的國際中醫藥香港高峯論壇之後,再次有中醫藥相關的國際會議在香港召開,首先,讓我感謝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在香港主辦本屆大會。 中藥園2025 中藥園 我也感謝香港註冊中醫學會及港區世界中聯理事協會代表香港承辦這次會議,並熱烈歡迎線上線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加者。
中藥園: 中藥園展覽植物、可玩電腦遊戲?
在政府的推動下,現時香港18個地區都設有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為市民提供政府資助的中醫門診服務,並為本地的大學中醫藥本科生和畢業生,提供實習和培訓的機會。 中藥園 另一方面,政府在特定公立醫院為特定病種的病人提供中西醫協作治療服務,以推動中醫和西醫之間互相協作。 特區政府於2020年推出公務員中醫診所先導計劃,為公務員及合資格的人員免費提供治療所需的中醫藥服務。 由於公務員及合資格的人士對中醫服務的需求增加,也非常歡迎,我們已於今年10月把先導計劃恆常化。
- 此外,也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使他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有效地發揮監管和管理的作用。
- 檢測中心將會進一步發揮香港中藥檢測的優勢,專責中藥檢測和科研,加強與不同地區的專業合作,為中藥的檢測方法建立參考的標準,同時支援中藥鑑別及檢測方法的研究,為推動中藥標準化和國際化作出貢獻。
- 接著是車教授的演講,他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發展中的科學障礙,特別是關於草藥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 接著是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黃文秀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 隨後的小組討論更把是次講座推向高潮。
- 多位專家在會中指出,國家衛健委今年2月發布的「兒童黴漿菌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其中明確指出,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黴漿菌肺炎可以聯合使用清熱宣肺等中藥治療。
出席率達80%及完成課堂習作與考覈合格者可獲發修業證書乙張。 中藥園2025 上課日期及時間受天氣或場地安排之影響,本園保留最終更改之決定權。 本課程設有成果分享環節,取錄之學員須合作策劃及舉辦分享活動。 由2011年7月下旬起,藥局撥出部份診症名額供有需要人士網上預約服務。 為方便求診人士及減少輪候時間,嗇色園中藥局於2016年7月25日推出電話預約服務,市民可透過電話預約免費服務。
中藥園: 中藥藥劑課程簡介
此外,由2007年12月開始,中藥局醫師會定期到屬下長者中心提供外展服務。 因應中國近期呼吸道疾病爆發,觀察者網報導,據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12月1日,中方同世界衛生組織再次舉行呼吸道疾病技術交流會。 中方專家在會中介紹了自11月23日技術交流會之後,全國相關呼吸道疾病監測、臨牀診療等方面情況和工作進展。
- ▲位元堂大部份店鋪均保留傳統百子櫃,亦是坊間少數提供中藥飲片的中醫藥店,莊醫師認為飲片比中藥夥粒有更高療效,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飲片。
- 上課日期及時間受天氣或場地安排之影響,本園保留最終更改之決定權。
- 香港中藥學會與賽馬會老圍中藥園將於9月24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假座老圍中藥園園內合辦「睇嚇講嚇中草藥」活動。
- 在中藥方面,我們的另一項旗艦項目是政府中藥檢測中心,建造工程已經同步開展。
- 居民李小姐指平日甚少來公園:「這裏適合小朋友的設施很少,反而會所更多。」整個東湧北公園的遊樂設施只有一組滑梯和攀爬架。
主辦機構2012年由職業訓練局(VTC)成立,致力開辦創新獨特的學位課程,涵蓋香港的優勢產業,配合社會及業界對人才培訓的需求。 校方表示,在香港中醫藥發展基金贊助下,將在2023年12月與海洋公園合作,建設總面積達186.3平方米的可持續中藥園項目。 本園早於1924年已開辦中藥局,向貧苦大眾提供免費中醫診療及送藥服務。 時至今日,中藥局仍維持一貫贈醫施藥的宗旨,每天可為百多名病人服務。
中藥園: 中藥講座
除了沉香之外,一些野生的中藥材亦因生態環境被破壞或遭過度採捕而成為瀕危物種,特色展櫃同時展出由漁農自然護理署送贈的犀牛角、羚羊角和穿山甲鱗片,以警示中藥資源的保護與可持續發展。 「關押半年又20天,剛滿27歲的周庭,決定棄保流亡加拿大…」前香港眾志成員周庭12月3日在社羣平臺表示,已在加拿大攻讀碩士3個月,並在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不再返港。 周庭自2021年6月出獄後,依照《香港國安法》擔保條件仍需每3個月向警方報到,密集監視造成極大壓力,周庭表示考慮到香港形勢、自身安全及身心健康,「大概一輩子不會回去了」。 對此香港警方已表達強烈譴責,呼籲周庭懸崖勒馬,以免一生背負「逃犯」之名。 但各界網友紛紛在其貼文下祝賀,願她永遠平安、支持她的一切決定。 11月30日,2023上海合作組織傳統醫學論壇傳統醫藥產業推介會召開,展示贛江新區中醫藥產業發展特色,進一步打響中醫藥科創城品牌知名度。
常用的清熱藥包括清熱燥濕藥的黃連、清熱解毒藥的白花舌蛇草、金銀花、半枝蓮、清熱涼血藥的生地,都有抗惡性腫瘤擴散和轉移的作用。 當中中藥園展示了100多種植物,按草藥功能排列,如袪濕的「含笑」、「刺芫茜」等,只供觀賞。 展覽館門外只有「展覽館」三字,無任何明顯標識顯示內為中藥展覽,走進大門,迎面的是設數部電腦的教育資源室,內有以中藥為題的電腦遊戲;兩側的房間則有展板介紹各種都市疾病及療法,並展示了容易混淆的中藥。 嚴厲的COVID-19動態清零措施,加上經濟景氣欠佳導致工作超時競爭激烈,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選擇移民海外。 會上還正式發布了「全國中藥(材)優質優價行動」,將通過制定並發布中藥材、飲片的分等分級標準和質量認證體系,建立起優質優價良性運轉的線上線下統一大市場。
中藥園: 中國呼吸道疾病蔓延 衛健委:沒發現新病毒
一眾參加者積極參與與車教授和小組成員的交流及討 論,深受啟發,成果豐碩。 中醫藥是香港的傳統優勢,香港的中醫師一直以來運用傳統中醫的理論和方法,為廣大市民防病治病,深受市民接受和支持。 特區政府在1999年制訂《中醫藥條例》,確立中醫的法定專業地位、確保中藥的安全、質量及成效。 為了進一步推動中醫藥發展,我在2018年施政報告中,就明確中醫藥在香港醫療發展的定位,將中醫藥納入香港的醫療系統,在食物及衞生局內設立中醫藥處,以在政策的層面全面統籌和促進香港的中醫藥發展。 本資料/活動(或由獲資助機構)所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食物及衞生局、中醫藥發展基金諮詢委員會、中醫藥發展基金執行機構或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的觀點或意見。
中藥園: 中藥材介紹
三個區域各自為不同的需要而設計,符合了學生、研究人員及大眾的要求。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在2019年6月啟動了五億元的中醫藥發展基金,為中醫藥界提供財政資助,以提升整體水平,包括培養中醫醫院所需人才,促進與中醫藥有關的科研,協助業界改善其設施設備,並加強市民對中醫藥的認識等,全方位提升中醫藥在香港發展的動力。 接著是由理大中醫藥創新研究中心黃文秀教授主持的問答環節, 隨後的小組討論更把是次講座推向高潮。 小組 中藥園 成員包括香港科技大學中藥研發中心兼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學深圳中藥研發中心詹華強教授;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 藥學院(教學和科研 中藥園 部) 主任張宏傑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中藥研究所副所長劉碧珊教授; 現代化中醫藥國際 中藥園 協會主席兼董事楊國晉先生。
中藥園: 植物資料庫
本屆特區政府大力推動創新科技,而中醫藥發展中的創新和科技應用也同樣重要。 我們在香港科學園建設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臺,其中包括專注醫療科技的創新平臺。 平臺已成功招攬了16所由世界級大學和科研機構與本地大學合作的生命健康相關研發實驗室,其中包括一所中藥創新研發中心,運用先進科技進行中藥研究,以促進中醫藥現代化的發展。 中藥園2025 我在今年的施政報告又進一步提出,因應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瞄準生命健康等前沿領域,香港將回應國家所需,更好發揮香港在生命健康科技的優勢。
中藥園: 中國媒體自我設限 禁用外媒譯稿只能轉載新華社
中大中醫學院亦積極推行中醫中藥現代化,以促進中醫藥業的發展。 學院曾研製新一代涼茶飲料「三冬茶」,不但以實據證明這種飲料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亦成功將傳統中國涼茶帶進科學研究範圍。 中藥園 「三冬茶」的三種主要藥材鐵冬青、大葉冬青和梅葉冬青,均種植在藥園內,供市民參觀,其他較為人所熟悉的中草藥如薄荷、桑葉、淮山、五指毛桃等亦可在園裏找到。 其次是一個小型溫室,裏面除了中草藥盆栽,還有一些需要特別照顧的中草藥(例如不適應東南亞氣候的植物)。 這兩部分的植物旁邊都設有資料板,詳盡介紹各植物,包括中英文名稱、拉丁名、功效及植物外貌特徵等。 第三部分是位於神學樓背後山坡上的溫室,內有大量中草藥盆栽,按主要功效分類安置,如解表藥、清熱解毒藥等。
中藥園: 中醫藥
它也會成為中醫藥教學、臨牀培訓以及科研工作的重要基地,並致力促進與內地及海外的中醫藥機構的多方協作。 中藥園2025 我們期望能藉中醫醫院建立中醫臨牀服務的香港模式,推動中醫藥服務走向國際。 最終於2010年在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資助下於開展賽馬會老圍中藥園計劃,本著推廣社區健康的宗旨,成立全港第一個由社會福利機構營運的中草藥園,提供多元化的社區教育活動,以增強社區人士對中藥知識的認知。 中藥園2025 近年,政府一直致力於推動中醫藥發展,而本次「一校一藥園」通過進入校園和社區中心,更加深入地宣傳中醫藥文化和嶺南草藥文化。 「一校一藥園」招募各個中學參與本項目,為其校園添置建立中藥園,並邀請各校師生和市民參與中醫藥文化專題講座,以及邀請各校師生參與中藥工作坊。 望通過本次項目讓師生及社區人士增擴他們的中醫藥文化知識層面,從而推廣中醫藥文化。
中藥園: 服務單位一覽
兩項有關連花清瘟顆粒和連花清咳片的臨牀研究近日在北京舉行啟動會,專家指出,目前多項臨牀研究顯示,連花清瘟顆粒可加快緩解黴漿菌肺炎(或稱支原體肺炎)患兒臨牀症狀、體徵,降低患兒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兒肺功能,減輕患兒的痛苦。 而中草藥園開放後亦會設有導賞團,講解園內中草藥背後的文化故事,還會設有中醫藥講座及工作坊,讓本地及海外旅客親身感受中草藥的應用,弘揚中草藥及中醫藥文化。 此項目將分成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率先開放的趣味中草藥園,位於海洋公園威威天地附近,向家長及兒童以生動活潑的形式講解香港涼茶中常見的中藥和香草,同時進行第二階段中草藥生態徑的修輯與建設。 香港中藥學會與賽馬會老圍中藥園將於9月24日(星期日)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1時30分,假座老圍中藥園園內合辦「睇嚇講嚇中草藥」活動。
中藥園: 中草藥應用知識課程(尚餘少量名額)
發言人補充,第二階段的中草藥生態徑,預計於2024年10月開放予遊客參觀,展示並介紹嶺南地道藥材、涼茶用藥、湯水用藥、鮮草藥、民間用藥、以及香港的珍稀中藥,讓訪客對香港的中草藥有更深入的瞭解。 多位專家在會中指出,國家衛健委今年2月發布的「兒童黴漿菌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其中明確指出,根據辨證施治原則,黴漿菌肺炎可以聯合使用清熱宣肺等中藥治療。 在集中簽約儀式上,9個項目集中簽約並落戶贛江新區中醫藥科創城,總金額79.5億元。 其中包括總投資20億元的中寶藥業創新及高端仿製藥製劑產業化基地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美東匯成家用醫療器械研產銷基地項目、總投資20億元的蔬果園生態家清產業園及網紅直播創意園項目等。 1)益氣固本,扶正祛邪:益氣補血、滋養肝賢及調理脾胃的中藥,聯合強烈祛邪的化療藥物,可有力治療晚期腫瘤患者的本虛標實證,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改善患者臨牀症狀,亦有利於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誘導其凋亡,預防腫瘤轉移,提高化療治療效率,延長患者生存期。
中藥園: 草藥導賞篇
研究人員開展這兩項研究,一是根據相關文獻meta分析發現,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有效率明顯高於單純西藥治療。 二是出於黴漿菌肺炎大環內酯類耐藥率不斷上升,需要對中成藥在治療兒童黴漿菌肺炎方面的療效和安全性提供更多的臨牀證據。 ▲莊醫師指加入位元堂是由於其百年老字號,除了品牌和中藥材品質具保證,其「師帶徒計劃」亦令新人容易上手。 地區組織東湧社區發展陣線成員趙羨婷指,有街坊去過覺得中藥園有特色,但地點不太方便。 公園與公屋和居屋中間相隔了北大嶼山公路,市民要穿過東薈城商場,或走祕密通道——在單車徑末端爬上樓梯,循公路旁的行人道到達纔可到達公園。 康文署指平日會有學校、老人院等團體到展覽館參觀,過去3個月共有約2300人次,即平均每日25人。
中藥園: 活動資訊
2023 年 12 月 1 日,理大高等研究院成功在理大校園及透過Zoom舉辦一場名為「中醫藥研究的挑戰與機遇」的講 座。 該講座由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藥學院生藥學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車鎮濤教授主講。 ▲位元堂大部份店鋪均保留傳統百子櫃,亦是坊間少數提供中藥飲片的中醫藥店,莊醫師認為飲片比中藥夥粒有更高療效,一般會建議患者服用飲片。 莊智孚醫師由從事10多年中、西藥品銷售,到決心轉型加入百年老字號位元堂成為中醫師,源於一次治療體驗,深深體會到中醫治療的全面性,而驅使他修讀中醫課程。 新人往往欠缺實戰經驗,位元堂獨有的師帶徒制度,以及全方位培訓配套和彈性的員工待遇,讓他順利開展中醫師職涯。
中藥園: 主要服務範圍
作為全國唯一以「中醫藥」命名的科創城,中醫藥科創城是國家級贛江新區中的「特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政策支持,承擔著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特殊使命。 中藥園2025 近年來,中醫藥科創城聚焦城市建設、科技創新、產業發展三個方面持續發力,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引進24個創新平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3+N」創新研發格局,一批頭部企業、生命健康高端製造企業相繼入駐。 中藥園2025 未來,中醫藥科創城將全方位轉變創新範式、全鏈條打造創新產業、全維度優化創新環境,加快推進中醫藥科創城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持續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核爆點」。
中藥園: 中大公佈「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 2022研究結果 香港學生積極應對COVID-19挑戰 於全球評估脫穎而出
講座以理大高等研究院院長陳清焰教授的歡迎詞開場,為一場啟發人心的硏究分享做好了準備。 中藥園 接著是車教授的演講,他詳細闡述了中醫藥發展中的科學障礙,特別是關於草藥產品的質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他也強調瞭如何將這些挑戰 轉化為國際合作研究的機會,最終滿足對一流中醫產品需求日益增長的趨勢。
藥園佔地二萬平方呎,內有逾二千多株共五百多種中草藥,屬全港最大的「教研用中藥園」。 中藥園2025 本課程旨在為學生提供中藥藥劑學士學位,以支持中醫藥業界的人力需求。 本課程除了加強學生對傳統理論和科學知識,亦著重中藥專業的技能和技術實踐,使學生能夠應對中藥藥劑行業的複雜和現代化需求。 此外,也能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使他們在職業發展過程中有效地發揮監管和管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