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門南延線項目的建造成本預算約為158億元(按2023年7月價格計算),屯門南延線項目預計於2030年竣工[10][11]。 2021年1月19日,各區議員與港鐵代表會面及實地視察並交換意見。 據甄紹南議員所述,港鐵初步計劃(尚未落實)重點包括拆卸湖月橋、拆卸重建兆禧橋、改建湖景路花園為公共交通上落客設施、以行人上蓋連接輕鐵兆禧站和屯門南站、將屯門泳池搬至龍門路高爾夫球場、「綠在屯門」搬往龍富路橋底、以及海皇路寵物公園搬往皇珠路旁等[2]。 屯門南延綫(Tuen Mun South Extension),是香港一條興建中的路綫,是港鐵屯馬綫於屯門站之伸延段。 政府於2013年透過路政署《我們未來的鐵路》首次就屯門南延綫諮詢公眾意見,最後於2014年9月公佈的《鐵路發展策略2014》落實興建。 政府及港鐵建議將「綠在屯門」及海皇路花園分別重置於龍澤路近龍富路橋底的綠化用地,和屯門河(東岸)花園側的政府土地。
- 政府及港鐵建議將「綠在屯門」及海皇路花園分別重置於龍澤路近龍富路橋底的綠化用地,和屯門河(東岸)花園側的政府土地。
- 市民可於辦公時間內,前往中西區民政諮詢中心、屯門民政諮詢中心以及屯門地政處,查閱該鐵路方案和相關圖則[9]。
- 屯門(英語:Tuen Mun)(前稱青山,1972年發展為新市鎮復用舊名)位於香港新界西北部,是香港十八區之一的屯門區的主要區域,屯門新市鎮座落其中。
- 屯門南延綫是《鐵路發展策略2014》中建議的7個鐵路方案之一,港鐵公司自去年開始進行規劃及設計工作,據港鐵公司昨提交區議會最新文件顯示,屯門南延綫初步設計已大致完成,正按初步設計草擬鐵路方案的刊憲文件,料明年初開始諮詢公眾。
- 此兩個新鐵路車站將鄰近位於屯門碼頭、兆禧、屯門泳池及豐景園的輕鐵站。
- 2015年4月,港鐵就屯門南延綫工程研究項目進行招標,預計2015年第三季批出合約,第四季完成[2]。
2015年4月,港鐵就屯門南延綫工程研究項目進行招標,預計2015年第三季批出合約,第四季完成[2]。 其中第16區站會設計為一個地上車站,並倣效荃灣西站設有兩個側式月臺,讓來回方向的列車於中間停靠,月臺兩旁各設置一條避車軌道,以便日常列車停泊。 而屯門南站規模會相對較小,初步構想會是一個架空露天車站,只有一個島式月臺,兩條路軌在月臺兩邊通行,並採用自然通風設計。 月臺前約185米則會建造交叉渡線,預計位於湖景路與湖山路交界至湖翠樓對出的湖景路路段上方。
屯門南: 市中心區及新墟
路綫主要為改善屯門南社區(湖景邨、兆禧苑及悅湖山莊)一帶的鐵路服務及屯門碼頭的連接性而設,新車站將設於屯門碼頭區屋苑中心點,連接輕鐵屯門碼頭站及兆禧站,以方便輕鐵與屯馬綫之間的轉乘。 屯門南2025 鄰近屯門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及屯門碼頭,匯聚成碼頭區重要的交通樞紐。 古洞北/粉嶺北新發展區,是北部都會區首個進入工程階段的新發展區項目,單是古洞北於全面發展後,預計將容納約131,600規劃人口。 而北環線作為北部都會區的主要交通骨幹,將會連接現有的東鐵線及屯馬線,形成一條貫通新界和九龍市區的環狀鐵路,不但改善現有鐵路網絡之間的連接,更有助推動北部都會區以至香港整體的發展。
- 2020年5月,運輸及房屋局向立法會呈交屯門南延綫報告,提到港鐵建議在屯門站和屯門南站之間的屯門第16區加設一個車站,並預留向龍鼓灘延伸的條件,以配合未來的屯門西發展。
- 路綫主要為改善屯門南社區(湖景邨、兆禧苑及悅湖山莊)一帶的鐵路服務及屯門碼頭的連接性而設,新車站將設於屯門碼頭區屋苑中心點,連接輕鐵屯門碼頭站及兆禧站,以方便輕鐵與屯馬綫之間的轉乘。
- 根據《鐵路條例》,由當日至2022年3月29日期間,公眾有權就屯門南延線的相關鐵路方案提出反對。
- 而「屯」字亦造成一個「T」字,指「屯」的英語「Tuen」的首個字母[8]。
- 根據港鐵最新公佈,屯門南延綫確認以高架橋形式向南延伸,橫跨屯門河至屯門碼頭附近的新終點站屯門南站,並在屯門游泳池現址增設中途站,暫名為第16區站。
屯門區議會是香港的區議會之一,共有32名議員,其中直選議員31名,當然議員1名。 區徽為翠綠色方形圖案,中間有中文「屯」字圖案,外圍兩邊有類似中文「門」字簡化後的兩邊,表示「屯門」兩字。 而「屯」字亦造成一個「T」字,指「屯」的英語「Tuen」的首個字母[8]。 屯門區議會負責就該區的社區設施、衞生環境、運輸及交通、房屋政策及居住環境改善等事宜,向政府反映意見。 第六屆屯門區議會有31名民選議員及1位當然議員,現時屯門區議會主席是陳有海先生,副主席是黃丹晴先生。 屯門區議會是香港十八個區議會之一,負責協助處理屯門區的事務,共有32名議員,現屆屯門區議會無陣營佔據主導權,現任11名議員當中5名為民主派議員,1名為中間派議員,建制派有5名議員。
屯門南: 屯門區
擬在現有屯門游泳池位置興建的第16區站,為三層設計的架空車站,上層及中層分別是月臺及車站大堂,車站出入口設於中層及地面。 為配合工程,屯門游泳池、海皇路花園、「綠在屯門」回收環保站均需拆卸重置。 屯門南 屯門南 屯門南站 屯門南2025 屯門南站為新終點站,擬設於屯門碼頭附近,該處一帶是區內其中一個主要住宅區。 屯門南延綫將改善現時屯門市中心南面社區(湖景邨、兆禧苑及悅湖山莊一帶)的鐵路服務及連接屯門碼頭。
倘若研究後證實上述已物色的選址並不合適時,港鐵公司會物色其他可能地點。 據港鐵(00066)的資料,屯門南延線將現時屯馬綫由屯門站向南面延伸約2.4公里至屯門碼頭附近的新終點站 – 屯門南站,途經第16區站,以改善現時屯門南社區一帶的鐵路服務。 屯門南2025 以上工程主要沿屯門河建造,整條鐵路延綫由高架橋組成,項目將加強屯門南的交通網絡, 便利輕鐵和鐵路網絡之間的轉乘。 2020年10月19日,港鐵公司宣佈批出屯門南延綫設計顧問合約予艾奕康有限公司,展開詳細規劃及設計工作。 項目將加強屯門南的鐵路連接,為地區內外提供更多交通選擇,服務居民。
屯門南: 主要資料
政府曾探討在地底建造延線的可行性,但受到基建設施及高架的屯門站至屯門南之間的坡度所限,在運作和技術上並不可行。 但研究以高架延伸部分可能會對區內景點屯門河道、以及對附近居民在視覺和景觀方面造成的影響。 興建此路綫原因,是留意到蝴蝶灣一帶居民,如需使用屯馬綫服務來往各地區,則需利用輕鐵或港鐵巴士接駁到屯門站轉乘屯馬綫。 雖然當地有直達市區的點對點巴士服務,但若通往巿區的主要道路/幹道(例如:屯門公路及青嶼幹線)大塞車或封閉,便會令該區居民往返的交通帶來不方便及壓力。
令外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將會在2020年通車,預計亦會令碼頭區的交通帶來相當壓力。 港鐵展開屯門南延線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將西鐵線由現時屯門站伸延兩個車站,包括第16區中途站,以及直達屯門碼頭的屯門南站,預計2023年動工,2030年通車。 屯門南 香港鐵路發展研究組則稱,港鐵在亞太鐵路大會提到,兩個新站均以架空形式興建,而第16區站則會倣效荃灣西站,設有兩個側式月臺,讓列車可於中間停靠。 據刊憲方案,該線為長約2.4公里的電氣化雙軌鐵路系統,並擬設有兩個鐵路車站,分別位於屯門第16區及屯門客運碼頭附近,工程涉及多項設施,包括會各興建一條長約1公里的鐵路高架橋,分別連接屯門站及第16區車站,及橫跨屯門河道,連接第16區鐵路車站和屯門客運碼頭附近的鐵路車站。 運輸及房屋局表示,屯門碼頭一帶是區內其中一個主要住宅區,兩站的500米服務範圍內約有逾10萬名居民。 屯門南延線於西鐵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沿屯門河建造,可改善現時屯門市中心南面社區的鐵路服務及紓緩擠塞。
屯門南: 車站數目
2019年至2022年間,香港新媒體社會企業 不朽傳耆 獲屯門區議會及仁愛堂資助,舉辦了「導.賞屯門」長幼社區導賞計劃 [13]。 計劃旨在透過長者豐富的人生閱歷,配合年青人無限創意,成就不一樣的導賞體驗和社區風景,也體現長幼共融。 19世紀末青山灣一帶(今三聖墟)已有人居住,后角天后廟(今屯門舊墟)及屯門新墟一帶是當時的市集,新墟人口僅有約250人[12]。
屯門南: 屯門南延綫
「屯門」意即「屯兵之門」,也是「屯田防衛的海門」,是中國歷史文獻最早出現的香港地名[1],比「香港」一詞還要早數百年。 當局相信,在50年的營運期內,延線估計可為公眾節省合共約3億小時的出行時間,其經濟效益包括所節省的時間價值,按2015年價格計算約為280億元。 2020年起,屯門區有街坊先後設立社區報《屯敘》,《溯本尋屯》等,希望藉此提升屯門人對社區的認識和熱愛。 屯門南 雖然屯門區有不少泳灘,但由於近珠三角,船隻往來特多,加上工商業和物流活動影響,海水污染嚴重,但大部份泳灘仍適宜游泳,其中青山灣曾被列為不適宜游泳,早年更有警告板樹立於該泳灘提醒泳客。
屯門南: 重置設施換新LOOK 為社區注入活力
我們委託的顧問公司就屯門南延綫項目的建造工程及鐵路營運進行了環境影響評估研究,包括噪音、空氣質素、視覺和景觀等各方面,以及相關的緩解措施,盡量減低工程對鄰近社區及環境可能構成的影響。 屯門南2025 屯門南 屯門游泳池將於現時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的位置重置,而屯門高爾夫球中心練習草坪於歴奇公園現址重置。 新泳池的設施將會全面升級,將設有室內及室外部分,包括主池、訓練池、習泳池、嬉水池和跳水池,而看臺及無障礙設施均會「升級」。
屯門南: 交通
運輸及房屋局今日(28日)為興建屯門南延線的工程刊憲,新延線從屯馬線屯門站向南伸延2.4公里,分別位於屯門第16區,以及屯門客運碼頭附近建兩個屯馬線新車站。 隨工程項目刊憲,項目總體規劃圖則曝光,包括兩新站預計設立出入口資料。 發言人續說,屯門南延線項目主要包括從屯馬線屯門站向南伸延約2.4公里和增設兩個站,即在屯門碼頭附近的屯門南站和於屯門第16區的中途站(第16區站)。
屯門南: 港鐵屯門南延線項目 2023年動工2030年通車
港鐵行政總裁金澤培表示,屯門南延線將進一步加強西鐵線,即將來屯馬線的交通網絡及提供與當區輕鐵的方便轉乘。 當項目完成後,當區居民前往屯門市中心或遠至市區,將有多一個新鐵路線選項。 屯門南2025 此兩個新鐵路車站將鄰近位於屯門碼頭、兆禧、屯門泳池及豐景園的輕鐵站。
屯門南: 社區保育
屯門區初期以住宅及工業雙功能發展模式為主,並發展成一個以自給自足為理念的新市鎮,及後工廠北移中國大陸,區內就業職位減少,加上大部份人口由市區遷入,所以較多居民選擇於區外工作,今日的屯門區可謂以住宅用地為主的新市鎮,現時約有488,831人居住。 至於屯門第16區的新站,屬架空車站,位置設於現有屯門泳池旁邊的屯門河岸上方。 16區新站擬設兩個出入口,北面出入口接近現時海皇路花園,至於南面出入口則接近「綠在屯門」附近。 擬設於湖景路的屯門南站將會成為屯馬綫的新終點站,是一個架空車站,包括夾層及位於上層的大堂及月臺。 車站採用較纖巧及環保的設計,減少佔用路面空間,外觀更與海濱景觀融合,景緻獨特。
屯門南: 社區環境
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新屯門中心,富健花園,南浪海灣,龍門居,兆麟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1,990,年齡中位數為 43.7歲。 前九鐵主席、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會成員田北辰表示,料按今年價格計算,屯門南延線最新造價將增加至170至180億元。 惟他指出,開展是次線路以「擁有權」經營,估計項目以物業及鐵路形式融資興建,倘港鐵能獲批興建4,000個私人單位,將毋須向財委會申請撥款。 現時屯門區內設有四間戲院,包括位於新墟,歷史悠久的巴黎倫敦紐約米蘭戲院及凱都戲院,位於屯門市廣場的stagE(2018年前為UA屯門市廣場),以及位於新都商場,於2018年開業的英皇戲院。
屯門南: 屯門南站
時至今天屯門仍然在香港航運交通上擔當重要角色,屯門內河碼頭即設於鄰近珠江口的屯門新市鎮西側。 考慮到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需時約兩至三年,屯門南延線預計於2023年動工建造,並在2030年落成通車,初步估算延綫造價為114億港元。 屯門南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已批准政府邀請港鐵港鐵公司開展屯門南延綫項目的詳細規劃及設計,並將以「擁有權」模式為該項目融資的基礎上,與港鐵公司就屯門南延線的融資安排進行談判[4][5][6]。
屯門南: 區議會
第16區站 屯門南 屯門南2025 屯門南 第16區站將會是屯門站及屯門南站之間的中途站,擬設於現有屯門游泳池的位置,將改善現時屯門河東面社區的鐵路服務及配合第16區用地附近的未來房屋發展。 政府今日在憲報刊登屯門南延線鐵路方案,將現時的屯馬線從屯門站向南延伸約2.4公里,並在屯門客運碼頭附近設立鐵路車站、在屯門第16區設立中途站,預計2030年竣工。 屯門南 屯門南延綫以「社區鐵路」為定位,全長約2.4公里,將屯馬綫由屯門站向南延伸至屯門碼頭附近的新終點站-屯門南站,途經第16區站,透過鐵路延綫連接屯門南社區,屯門友日後出行就可以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