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心者萬善之源,而百行之所由出也。 功格 功格2025 儒曰『正心』,道曰『存心』,釋曰『明心』。 心正則不亂,心存則不放,心明則不蔽,三教一理也。

昔周廉溪語二程曰:“此正出學入德之門。 ”朱子曰:“四書爲理,此格爲條。 初學者不可一日不置諸案頭。

功格: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

六月丁巳,開府儀同三司、宋王成器為岐州刺史,司徒、申王成義為豳州刺史,司空、邠王守禮為虢州刺史:委務於上佐。 內出珠玉錦繡等服玩,又令於正殿前焚之。 乙丑,兵部尚書致仕、韓國公張仁願卒。

  • 春、瀧等州獠首領瀧州刺史陳行範、廣州首領馮仁智、何遊魯叛,遣驃騎大將軍楊思勖討之。
  • 道士馮道力、處士劉承祖皆善於佔兆,詣上布誠款。
  • 甲寅,門下侍郎盧懷慎同紫微黃門平章事。
  • 是說甚精詳,只在觸類引伸不必一一錄求故紙上也。
  • 其纔有霸王之略、學究天人之際、及堪將帥牧宰者,令五品已上清官及刺史各舉一人。

辛未,太府卿嚴挺之、戶部侍郎裴寬於河南存問賑給。 乙酉,懷、衛、邢、相等五州乏糧,遣中書舍人裴敦復巡問,量給種子。 六月丁丑,單於大都護、河北東道行軍元帥、忠王浚加司徒,都護如故;副大使信安王禕加開府儀同三司。 庚寅,幽州長史趙含章坐盜用庫物,左監門員外將軍楊元方受含章饋餉,並於朝堂決杖,流瀼州,皆賜死於路。

功格: 功過格簡釋

入乎善,則爲聖賢;入乎惡,則爲下愈。 秋七月丙子,皇太子鴻改名瑛,慶王直已下十四王並改名。 功格2025 又封皇子玭為義王,珪為陳王,珙為豐王,琪為恆王,璿為涼王,璥為汴王。

丁亥,大風震電,藍田山崩。 八月己巳,特進張說進《開元大衍歷》,詔命有司頒行之。 辛卯,蕭嵩又遣杜賓客擊吐蕃於祁連城,大破之,獲其大將一人,斬首五千級。 秋七月甲戌,雷震興教門樓兩鴟吻,欄檻及柱災。 庚寅,鄜州洛水泛漲,壞人廬舍。

功格: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

是冬,浚苑內洛水,六十餘日而罷。 戊戌,裴光庭上《瑤山往則》、《維城前軌》各一卷,上令賜太子、諸王各一本。 夏四月乙卯,築京城外郭城,凡十月而功畢。 壬戌,幸寧親公主第,即日還宮。 乙丑,裴光庭兼吏部尚書。 是春,命侍臣及百僚每旬暇日尋勝地宴樂,仍賜錢令所司供帳造食。

  • 若多做錯事,過多於功,下年便要補過。
  • 月底作一小計,每月一篇,裝訂成本,每月如此進行,年底再將功過加以總計。
  • 己酉,以旱,親錄囚徒。

學未成而自負,事已悞而自寬。 艱難輒起怨尤,富貴便生驕泰。 心圖人物,而口卻支吾。 心服其人,而口偏倔強。

功格: 功過格

九月丁卯,宋王成器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劉幽求同中書門下三品,檢校中書令、燕國公張說為中書令,特進王仁皎為開府儀同三司。 己卯,宴王公百僚於承天門,令左右於樓下撒金錢,許中書門下五品已上官及諸司三品已上官爭拾之,仍賜物有差。 功格2025 三年閏七月丁卯,封楚王。

功格: 功格三十六條

古者聖人君子、高道之士,皆著盟誡,內則洗心鍊行,外則訓誨於人,以備功業矣。 功格2025 功格2025 餘於大定辛卯之歲,仲春二日子正之時,夢遊紫府,朝禮太微仙君,得受功過之格,令傳信心之士。 大凡一日之終,書功下筆乃易,書過下筆的難。

功格: 功過格

壬子,祠后土於汾陰之脽上,升壇行事官三品已上加一爵,四品已上加一階,陪位官賜勛一轉。 癸亥,兵部尚書張說兼中書令。 冬十一月丙辰,左散騎常侍元行沖上《羣書目錄》二百卷,藏之內府。 功格 庚午冬至,大赦天下,內外官九品己上加一階,三品已上加爵一等。

功格: 功格

朕承累聖之洪休,荷重光之積慶。 昔因多難,內屬構屯,寶位深墜地之憂,神器有綴旒之懼。 事殷家國,義感神祇,吟嘯風雲,龔行雷電,致君親於堯、舜,濟黔首於休和。 遂以孟秋,允升儲貳;旋承內禪,繼體宸居。 拜首之請空勤,讓立之誠莫展,恭臨億兆,二載於茲。 功格 上稟聖謨,下凝庶績,八荒同軌,瀛海無波。

功格: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

豐安軍使郎將、判將軍王海賓先鋒力戰,死之。 功格 三月甲辰,青州刺史、郇國公韋安石為沔州別駕;太子賓客、逍遙公韋嗣立為嶽州別駕;特進致仕李嶠先隨子在袁州,又貶滁州別駕:並員外置。 去年九月有詔毀天樞,至今春始。 二年春正月,關中自去秋至於是月不雨,人多饑乏,遣使賑給。 制求直諫昌言弘益政理者。

功格: 功格

這類善書分別列爲功格(善行)和過格(惡行)兩項,並用正負數字標示。 月底作一小計,每月一篇,裝訂成本(見附錄書影一),每月如此進行,年底再將功過加以總計。 功格 功過相抵,累積之功或過,轉入下月或下年,以期勤脩不已。 功過格是修行者實踐道德的指導書,像店主在賬簿上記數般,逐日登記行為的善惡在一記分冊上。 有學者認為這種道德記賬的體裁,與中國商業簿記的發達不無關係,因此稱為「道德記賬法」(MoralBook-keeping)。

功格: 功格三十六條

”邵子曰:“可以扶翼經傳。 ”楊龜山曰“指點善惡,歷歷醒人,讀之如聞清夜鍾。 ”他如范文正公、韓魏公、蘇文忠、趙清獻,以至袁了凡等諸先生,又奉行勿致者也。 夫理學政事文章,致數公盛矣! 二十二年春正月癸亥朔,制古聖帝明皇、嶽瀆海鎮用牲牢,餘並以酒酺充奠。

月底作一小計,每月一篇,裝訂成本,每月如此進行,年底再將功過加以總計。 功過相抵,累積之功或過,轉入下月或下年,以期勤修不已。 功格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功過格是修行者實踐道德的指導書,像店主在賬簿上記數般,逐日登記行為的善惡在一記分冊上。

甲辰,工部尚書魏知古卒。 冬十月戊午,至自溫泉。 薛訥破吐蕃於渭州西界武階驛,斬首一萬七十級,馬七萬七匹,牛羊四萬頭。

功格: 功過格的流通意義

聖歷元年,出閣,賜第於東都積善坊。 大足元年,從幸西京,賜宅於興慶坊。 長安中,歷右衛郎將、尚輦奉御。 具體做法是把這類善書分別列爲功格(善行)和過格(惡行)兩項,並用正負數字標示。 功格 功格2025 功格 奉行者每夜自省,將每天行爲對照相關項目,給各善行打上正分,惡行打上負分,只記其數,不記其事,分別記入功格或過格。

甲戌,令毀天樞,取其銅鐵充軍國雜用。 庚辰,王琚為中書侍郎,加實封二百戶;姜皎殿中監,仍充內外閑廄使,加實封二百戶;李令問殿中少監、知尚食事,加實封二百戶。 己丑,周孝明高皇帝依舊追贈太原王,宜去帝號;孝明皇后宜稱太原王妃;昊陵、順陵並稱太原王及妃墓。 十一月壬寅,侍中裴耀卿為尚書左丞相,中書令張九齡為尚書右丞相,並罷知政事。 兵部尚書李林甫兼中書令,殿中監牛仙客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 尚書右丞相蕭嵩為太子太師,工部尚書韓休為太子少保。

丁亥,宋王成器、申王成義以「成」字犯昭成皇后謚號,於是成器改名憲,成義改為捴。 刑部尚書、中山郡公李乂卒。 十二月乙丑,封皇子嗣真為鄫王,嗣初為鄂王,嗣玄為鄄王。 時右威衛中郎將周慶立為安南市舶使,與波斯僧廣造奇巧,將以進內。 監選使、殿中侍御史柳澤上書諫,上嘉訥之。

己卯,廢皇后王氏為庶人。 後弟太子少保、駙馬都尉守一貶為澤州別駕,至藍田,賜死。 功格2025 戶部尚書、河東伯張嘉貞貶臺州刺史。

癸丑,封華嶽神為金天王。 神龍元年,遷衛尉少卿。 景龍二年四月,兼潞州別駕。 十二月,加銀青光祿大夫。 嘗出畋,有紫雲在其上,後從者望而得之。 四年,中宗將祀南郊,來朝京師。

功格: 功過格

「格」有規準之意,言行之善惡功過,成了降福獲咎的依準。 功格 這種計算功過的辦法,宋代以後就發展形成功過格一類善書。 因此,功過格可說融合了道教積善銷惡、儒家倫理道德和佛教因果報應三教的理念。

功格: 功過格簡釋

可大赦天下,大闢罪已下鹹赦除之。 加邠王守禮實封三百戶,宋王成器、申王成義各加實封一千戶,岐王範、薛王業各加實封七百戶。 文武官三品以下賜爵一級,四品已下各加一階。 內外官人被諸道按察使及御史所摘伏,咸宜洗滌;選日依次敘用。 舜去四兇而功格天地,武有七德而戡定黎人,故知有大勛者必受神明之福,仗高義者必為匕鬯之主。

辛卯,又壞同州馮翊縣廨宇,及溺死者甚眾。 丙申,改武臨縣為潁陽縣。 己亥,赦都城繫囚,死罪降從流,徒已下罪悉免之。

功格: 功格三十六條

兵部尚書蕭嵩兼中書令。 戶部侍郎兼鴻臚卿宇文融為黃門侍郎,兵部侍郎裴光庭為中書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十七年二月丁卯,巂州都督張審素攻破蠻,拔昆明城及鹽城,殺獲萬人。

其月,遣範安及於長安廣花萼樓,築夾城至芙蓉園。 二十年春正月乙卯,以禮部尚書、信安王禕率兵討契丹。 丁巳,幸長芬公主宅;乙丑,幸薛王業宅:並即日還宮。 十九年春正月壬戌,開府儀同三司、霍國公王毛仲貶為襄州別駕,中路賜死,黨與貶黜者十數人。 辛卯,遣鴻臚卿崔琳入吐蕃報聘。

功格: 功過格

乙巳,檢校兵部尚書蕭嵩、鄯州都督張志亮攻拔吐蕃門城,斬獲數千級,收其資畜而還。 丙辰,新羅王金興光遣使貢方物。 十六年春正月庚子,始聽政於興慶宮。 春、瀧等州獠首領瀧州刺史陳行範、廣州首領馮仁智、何遊魯叛,遣驃騎大將軍楊思勖討之。 壬寅,安西副大都護趙頤貞敗吐蕃於曲子城。 甲子,黑水靺鞨遣使來朝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