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要落拔百多米,到畫眉山與雷打石山之間的山坳,這段山路很考落山技巧,因行山徑沖蝕情況嚴重。 經驗豐富之,可以在石面上左彈右彈,轉眼間就落到去,但如果有點畏高或者信心不足,則要慢慢落。 在北潭坳下車後,左邊的山路入口便是麥徑第3段,而馬路對面就是麥徑第2段。

邊界是第一線、麥理浩徑是第二線、維港是第三線。 2016年5月3日,國家地理頻道邀得二十位行山愛好者,嚴選全球最佳行山徑“夢想之路”,受訪者包括越野跑手、集團總裁和作家等,麥理浩徑獲評爲全球二十條最佳行山徑之一。 每年11月的第3個週末,樂施會均於麥理浩徑舉辦毅行者。 起點是大網仔路北潭湧閘口,終點原為於掃管軍營,自2009年起更改為元朗保良局賽馬會大棠渡假村。 參賽者需於48小時內行完全長100公里的麥理浩徑,最快完成時間約11小時。 路線先繞行巖頭山至嶂上營地,飽覽羣巒蔥木後,再登上畫眉山。

麥理浩徑2段: 麥理浩徑第四段 (水浪窩 – 大老山) 遊記按此 難度:★★★★☆ 距離:約12.5公里 時間:約5.5小時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踏上萬宜地質步道,在萬宜水庫東壩細賞1.4億年前形成的六角形巖柱羣。 你也可以走到標尖角,在觀景臺上俯瞰浪茄灣的潔白沙灘。 大家都開心上山,安全落山,一起行山闖蕩去! 歡迎以  Payme 麥理浩徑2段2025   AlipayHK  贊助 Tim Sir 的努力!

  • 現時在該地仍可發現不少軍事設施遺跡,包括在孖指徑北麓的城門碉堡陣地、機鎗堡、和地道等。
  • 路線遊經九龍水塘、九龍副水塘及城門水塘,除可欣賞水塘風光外,亦可細味部分具歷史價值的水塘建築及軍事遺跡。
  •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雞公嶺坐落於左側,而大刀屻及觀音山則在右方。
  • 他首先以寫生稿現場創作,後再加入自己在登山途中的所思所感,以及遇到的人和事,創作出一幅幅獨一無二的風景畫。

西灣為大浪灣其中一個沙灘,遊客在暢泳之餘,亦可在多家士多休息或補給。 進入金山路,很快便到達九龍水塘的堤壩,可看到水塘波平如鏡,猴羣對著遊人的背囊或膠袋虎視眈眈、想搶走食物來喫的樣子。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十段之中最易行走的一段,既可欣賞九龍水塘的景色,又可觀看眾多猴子聯羣結隊的模樣,相信使用的人數是十段之中最多的。 乘搭72、81或86B巴士,於石梨貝水塘站下車,即為麥徑第六段的起點。

麥理浩徑2段: 馬鞍山 Ma On Shan

在漁護署的網站上,第3段的難度有3粒星,為最高難度。 總結而言,麥徑第3段不適合入門人士以及體能較差、少運動的朋友。 麥徑第3段一開始就是石級路,不斷上山,大約1.2公里的路,要由140米高的北潭坳上到400米高的位置,接近牛耳石山頂。 初段的上山路位於林中,可能會較侷促辛苦,行到上大概200米高時,會變得空曠開揚,往北望可覽大灘海及塔門景色,往南望則見滘西洲。 要前往北潭坳,可以在西貢市中心乘搭九巴94號,但記緊在「北潭坳」站下車,千萬不要在「北潭坳管理站」下車,兩個站有段距離,如果落錯車的話要沿馬路行一段路。

兩旁綠草欣欣,後方亦可回望第八段所經過的草山。 由此繼續沿急斜的水泥徑上走,便可抵達香港的最高峯大帽山。 前往麥理浩徑,可以在此站的下一個站落車,因為距離起點更近。 在往黃石碼頭方向的巴士站下車後,後方數步豎立著麥理浩徑標誌。 循地圖資料牌旁的石級登山,首段山路頗為費勁,須一直急攀至牛耳石山。 途中既可眺望赤徑口,亦能觀摩西貢海,以及在遠方聳峙的蚺蛇尖。

麥理浩徑2段: 西貢行山沿途景點2︰一眼睇曬一尖三灣 西灣無敵海景

過程當中需要一口氣攀過四個海拔約400米嘅山峯,包括:巖頭山、畫眉山、雷打石山和雞公山,所以一定要有充足體力先做到。 相信大家只要做足準備便可挑戰成功,途中仲可眺望塔門、蚺蛇尖、馬鞍山等景色,風景一流。 路徑在鹹田灣後方延續,接上踏水泥徑,過了大浪的屋村便要急升至大浪坳,再陡降露營勝地赤徑。 漫步平緩的岸邊徑,走過荒廢村屋,在支路左轉,便要上升一段攀至北潭凹,在此可乘巴士或小巴離去。 此後是一段下坡路,可從另一角度感受萬宜水庫之寬廣及碧清水色。

麥徑三段可以說是一條景色平均而難度較高的入門路線。 到達東壩末端的涼亭,遊人多以這為終點,而這裡的的士司機,很有耐性地等候著為這些遊人服務,所以行到這裡,不愁沒有交通工具回去。 在副壩旁邊走過,麥理浩徑便會踏上最後一段路 – 麥理浩徑2段 大欖湧引水道H、I段。 這段引水道長約6公里,由白石坑一直伸延至屯門市中心對上山腰。 在引水道上不時回望,只是旅人從大欖湧深山之中踏步而出,漸漸步向文明,感覺有趣。 大欖湧水塘建於1950年代,面積達1.7平方公里,儲水量為45億加侖(約2049萬立方米)用以解決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急劇增長所帶來的用水需要。

麥理浩徑2段: 前往萬宜水庫東壩:

在夏日時,陽光照耀,水庫散發迷人的水藍色澤。 造處是觀賞水庫的首個最佳位置,而右下方是由前難民營改建而成的創興水上活動中心,內設天文公園。 麥理浩徑第五段係最近市區嘅一段,比大部分段落嘅海拔為低。

麥理浩徑2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這段上雞公山的路頗喫力,也是麥徑第3段中的一大挑戰。 當離開山林,景色變得開揚,就代表快到山頂,行過一段最爛的山路後,就抵達雞公山山頂。 山頂的打卡位置是標明雞公山高度的木牌,上面還畫了個公雞頭。 行至山坳位置,是個分岔口,逆時針數,會有4條路可選,首先最右邊的是往榕樹澳的路,之後是麥理浩徑,再之後是登雷打石山的小路,路口不明顯,最後是往北潭的山路。 如果想中途撤退的話,可走往北潭的路,此路可回北潭路的鯽魚湖。

麥理浩徑2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麥理浩徑每段難度各異,路徑由山徑、石級、古道,水泥徑及馬路等連接。 沿途攀高山、賞海灣、遊水塘、踏古道,景色多變豐美,指示亦清晰充足,是香港規劃最完善的長途遠足徑。 麥理浩徑是香港首道長途遠足徑,於1979年啟用,以第25任港督麥理浩爵士(Sir Murray MacLehose)命名。 路線大致由東部的西貢起,伸延至西部的屯門,途中穿越八個郊野公園。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麥理浩徑中距離最短及需時最少的路段。

麥理浩徑2段: 西貢麥理浩徑2段行山路線概要︰

沿著山腹徑行走,便會到達麥理浩徑第一段的終點站。 右方的浪茄灣沙幼水清,灘後亦設營地,近年吸引不少遊人前來野營及游泳。 由於第一段的終點沒有交通工具可供乘搭,遊者須折返東壩離去或續走麥理浩徑第二段。 依麥理浩徑標示在伯公坳的林道盡頭(標距柱M178)繼續登山,在開揚山野登上不少樓梯,並經過一電塔架。 這裡是大欖湧水塘以北一公里的一處山脊,旅人可遠觀大棠谷、天水圍以至深圳灣一帶的風光。 在標距柱M183,山徑接回大欖湧水塘西端的林道,這裡旅人可眺望千島湖的壯麗全景,而前行的沿途亦與水塘並行,最後到達位處白石坑的副壩。

麥理浩徑2段: Friday 7 December 2018 : 屯門藍地水塘 – 屯門郊遊徑

不過,第3段風景美麗,可俯瞰西貢及馬鞍山景色,而在嶂上有士多補給,可以食碗豆腐花。 不消一會到浪茄營地,Google 麥理浩徑2段 Map以清澈水域的寧靜海灣形容,海水長期為天藍色,更被冠以「香港最靚景沙灘」。 拍過照後,在基督教互愛中心戒毒所旁的路登西灣山,由於路況不太明顯要留心路牌及指示。 急上西灣山為全程最艱辛之路,由地面至314米的西灣山距離只有1.6公里。 當中前段近涼亭部份最直,雖說近年已改善了路況,仍然是著名香港行山中暑熱點。

麥理浩徑2段: 必存 香港麥理浩徑全程路書攻略和一些經驗建議

離開嶂上,續沿麥理浩徑走,初段是平路,之後到分岔口,直行往榕樹澳,而麥徑則轉左上山,有路牌指示往水浪窩方向,向畫眉山進發。 這段上山路不太辛苦,很快就來到山腰開揚處,能夠回望牛耳石山。 西灣和鹹田灣之間的小山丘不過100米,除西灣觀星地點外不太需要停下來。 接近鹹田灣時,可拍到一尖一灣(蚺蛇尖、鹹田灣)的照片。

麥理浩徑2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由基維爾營地開始,攀越大老山嘅山脊至沙田坳,再繞過獅子山嘅山腰,經筆架山及鷹巢山自然教育徑至大埔公路。 雖然難度較低,但前往起點非常不便,需要乘坐的士於基維爾營地下車,然後行過去起點。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風景方面,大帽山高居臨下,可以俯瞰九龍半島至香港島的景色,另外亦可看到元朗石崗八鄉一帶,景觀開揚。 另外,大帽山上山「秋名山」式的髮夾彎馬路、天文臺及四方山的草原亦甚有特色,景色是五星級。

沿引水道前行,眼前的景物由掃管笏鄉村景,漸變為黃金海岸一帶中密度市郊區,繼而再變為屯門碼頭和屯門市中心密麻麻的樓宇,變化有趣。 亦讓旅人漸漸感受到我們隨著靠近麥理浩徑終點,已一步一步接近屯門的心臟地帶。 金山及孖指徑一帶是二次大戰期間英軍為防禦日軍入侵香港而建的醉酒灣防線中的軍事據點之一。 現時在該地仍可發現不少軍事設施遺跡,包括在孖指徑北麓的城門碉堡陣地、機鎗堡、和地道等。 麥理浩徑第3段約9公里,並不算長,但上落多,體能需求大,另外路徑受沖蝕問題影響,亦需一點技巧。 雖然沿途多支路,但標示清晰,沿大路走不易迷路。

麥理浩徑2段: 前往萬宜水庫東壩:

自此是一段頗長而蜿蜒的路段,時而上時而落,沿途多是水庫景色,變化不大。 但如遇上天朗氣清的日子,則可遠眺西貢東的高峯蚺蛇尖,而右方的糧船灣的海外風景則被山勢所阻。 由此依著麥理浩徑的標誌杆行走,會先後經過北丫和白臘的路口,後段可窺見遠處的東海島嶼。

麥理浩徑2段: 西貢行山沿途景點4︰赤徑濃厚歷史

另外麥理浩徑的前四段也是瑞典北極狐Fjallraven Classic徒步活動的路線。 由此上走一段,風景隨即變得開闊,只見新界的雞公嶺坐落於左側,而大刀屻及觀音山則在右方。 若在春日合適的時間到訪,樹葉泛紅添綠,色彩滿坡。 此後隨山徑下降,樹蔭漸增,隨後經過漁農自然護理署的管理站後,很快便可抵達荃錦坳的荃錦公路,完成麥理浩徑第八段。 登臨雞公山,眼下是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不遠處聳立著馬鞍山。 路線沿著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6、麥徑最好的徒步季節是11月到次年4月,否則悶熱潮溼,及時補水和鹽分。 7、香港蛇比較多,切勿進入無路樹叢,使用登山杖打草驚蛇,不幸被蛇咬後,切勿用水衝,及時把蛇的樣子拍照,報警等待救援。 麥理浩徑2段2025 8、無痕山林,保護環境,將垃圾隨身帶走,不要隨意丟棄。 10、營地禮儀需注意,切勿大聲喧譁,騷擾他人。 第七段:城門——鉛礦坳全程6.2公里,部分路段在針山的山脊上徒步,沒有樹蔭遮蔽,容易曬傷,多攜帶飲水。

麥理浩徑2段: Friday 21 December 2018 : 馬鞍山村 – 昂平營地 – 西沙路水浪窩

以前,這兒所有手機都收不到訊號,不喜歡被來電打擾的人可以耳根清靜一下。 在2007年8月12日,浪茄的發射站投入運作,部份臺如萬眾已可通話。 這裡沒有士多,唯一的建築就只這一浪茄村--基督教的戒毒中心,如無預約,不能進去,連每年大約十月的開放日,也要預約。

除了巴士,還可以在西貢市中心搭7號往海下的小巴,但要懂得在北潭坳叫「有落」。 如果是假日行山,可以考慮由鑽石山鐵路站搭九巴96R入去。 第九段:荃錦公路——田夫仔6.3公里,基本全程公路,一路平路下坡,只有第十段有一段小上升和土路。 林子茂密,很多人週末都來騎MTB山地車越野。 第四段:企嶺下 —— 大老山12.7公里,風景基本和上一段相同,全程無補給,所以路過營地是務必攜帶好飲水,一般2-3L爲宜,視天氣而定。

麥理浩徑2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曾在西灣山見到有年輕人嘔吐後面青青,卻被朋友拋離只能獨自行(注意行山不要拋低同行朋友,應齊上齊落)。 麥理浩徑2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係麥理浩徑之中最長嘅一段,全長15.5公里,因此行完成段路程都需要一定體力。 沿途都可以近距離觀看大欖湧水塘嘅千島湖美景及尖削嘅青山。 而由於起點位於田夫仔露營場,附近冇交通工具,最快只可以徒步由清快塘行3公里山上起點,因此唔少人都會一次過行埋麥徑第九、第十段。

視線再往外移,則見如被利刃削開的名勝破邊洲。 如從涼亭旁的車道下走,便是糧船灣地質步道。 和浪茄一樣,大浪西灣也是一個有名的行山及旅遊景點,除了山光水色以外,這裡風高浪急,加上其海浪聲,給人一首首雄壯的交響樂章。 這裡的士多,有三、四間之多,供應各種食物和飲品。 能夠養活這麼多的士多,定要有較多的人流方可,從這點亦可看出西灣受歡迎的程度。 麥理浩徑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斷,帶你上山下海。

麥理浩徑2段: 西貢麥理浩徑2段行山路線概要︰

對於畫家而言,遠足就如繪畫,因為腦海中的風景會隨著腳步移動而一直重構。 這次選址香港首條長途遠足徑「麥理浩徑」,黃進曦將全長約 麥理浩徑2段2025 100 公里的路徑,共分為十段,作品以「一畫一段」方式紀錄一路上風景。 麥理浩徑2段2025 他首先以寫生稿現場創作,後再加入自己在登山途中的所思所感,以及遇到的人和事,創作出一幅幅獨一無二的風景畫。

麥理浩徑2段: 難度:★★★☆☆ 距離:約7公里 時間:約3小時

浪濤聲令人抖擻精神,再邁步向下一個山峯進發,海浪聲漸行漸遠,然後只剩下自己急促的呼吸聲音,迴蕩於山野間。 橫越西灣海灘,跨過溪流,一邊繞過山腰,一邊領略海岸風光。 此時碧綠的鹹田灣、大灣、高聳的蚺蛇尖盡現眼前,灣外小島大洲及尖洲亦近在咫尺。 沿徑下走,遊人可直往鹹田士多停歇休息或由此續遊餘下兩灣:大灣及東灣。 香港旅遊發展局對本文所述資料,包括商店、餐館、貨品及服務等概不負責,並對此等資料,不作任何保證或陳述,包括其商業適用性、準確性、足夠性及可靠性等。 麥理浩徑第一至二段高低起伏不斷,帶你上山下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