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年級的戲劇課也有不同的主題,小一至小三會有一個故事藍本,之後每節課老師會繼續把情節推進,有一定的連貫性,也同時讓學生放入情節,甚至可以自己創作對白,用肢體動作去展示情景,遇到困難再代入角色解決問題。 【OpenSchool專訊】這是一節在丹拿山循道學校(下稱丹循)的戲劇課︰老師披上了有點襤褸的外套,束上了頭髮後仍有點凌亂,聲音變得和平時有點不一樣,她變身為一條破舊小村落的村長。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這條村莊正在面對糧食短缺的問題,剩下的只有大米,不知道村民還能撐多久。 村長問道:「現時我們需要哪些職業的人,可以幫助我們渡過這場危機?」同學們進入了戲劇的世界,先行跟同學討論這情景下需要什麼人物,再用肢體動作演出來,讓同學猜想。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丹拿山循道學校的資訊。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 小二的學生去年有一個星期每人每天帶上一顆雞蛋上課和下課,學習如何去保護一個生命。
  • 丹循每隔一個星期的週五,全校各級的同學也會上一節戲劇課,即使是小一新生,也可以參與其中,也可以在學期終結踩上臺板。
  • 全校已舖設WIFI網絡,亦備有超過100部IPAD供電子學習之用。
  • 見家長主要想知道他們是否認識我們理念,例如我們走戲劇教育,希望學校配合到學生性格。
  • 鞋子,希望他們像主一樣會服侍其他弱小的人;小四則有「赤腳之路」,模擬窮鄉僻壤的道路讓他們去走走,體驗沒有鞋子走路的感受。
  •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該校由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改名爲“丹拿山循道學校”。 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位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香港有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423 間資助小學,佔整體約 81%;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接見家長和小朋友,掌握家長的教養方針,及方便觀察到小朋友與家長一起時,會否太嬌縱或被寵壞;及初步認識孩子才華。 每級各有3-5班(A、B、C、D、E),從四年級開始設立精英班。 精英班為A,E班,學生為考獲全級前63左右的學生。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學校設施

校長朱敏娟謂,現學校有十多個國藉孩子,他們也常定期邀請外國團體入校跟學生交流,讓本地學生自然地學習到別國文化。 而學校重視生命教育和戲劇教育,兩年前更改革小息時間,開放不同活動空間讓學生展現才華。 見家長主要想知道他們是否認識我們理念,例如我們走戲劇教育,希望學校配合到學生性格。

丹循每隔一個星期的週五,全校各級的同學也會上一節戲劇課,即使是小一新生,也可以參與其中,也可以在學期終結踩上臺板。 沒有很多戲劇理論,一人一角色,一人一道具,每個學生也可以在舞臺上發光發亮。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該校去年達90%畢業生被派首三志願,近半學生入讀以下中學,包括:聖士提反書院、庇理羅士女子中學、張祝珊英文中學、中國婦女會中學、港島民生書院、播道書院及中華基金中學等。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兩位老師邀請學生用圖卡合作講故事,觀察其講話流暢及清晰度及解難能力,另外是合作玩數粒遊戲,觀察孩子能否聆聽清晰老師指示,有沒有組織和邏輯能力,並觀察小拍檔間會否互相協作。 校園設施包括22間課室,禮堂、操場、圖書館、閱讀室、音樂室、電腦室、常識室、英文室、視藝室、環保飯堂、學生活動中心、生命教育中心、籃球場、丹循廣場等各1個。 丹拿山循道學校(英語:Chinese Methodist School, Tanner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Hill)位於香港北角七姊妹百福道4號,屬於校網14號,屬於全日制津貼男女學校,創立於2010年。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戲劇不只重演出那一刻 背後的經歷孕育特質

家長面試時若表明讀書重要過一切,不想孩子參加太多課外活動,我會預見他未必在這裏讀得愉快。 《明校網》為「明報」専為家長而設的學校資訊網,提供全面的入學資訊及選校分析,助家長選取合適的學校讓子女入讀。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家長可在本網站找到全港幼稚園、小學、中學及國際學校概覧、專訪、教育報道及相關新聞,讓家長輕鬆掌握及瞭解心儀學校的資料,以至到本地及海外升學攻略。 特別室19間(創科學習室、言語治療室、校園電視臺室、沉浸教室、音樂室、樂器學習室、視藝室、常識室、芭蕾舞室)。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當中有 65%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有 25% 的學校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沒有標準答案,同學們自行思考如何讓其他同學感受到他們成為了新角色。 戲劇需要表情、肢體語言、語氣和對白等元素,演員才能演活角色,更重要的是投入角色的境界。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學校資料

全校已舖設WIFI網絡,亦備有超過100部IPAD供電子學習之用。 這小學佔地面積大約 3,200 平方米,屬於「中型偏小」的校園。 每級的學生也有不同的主題活動,比如小一會有「傳光禮」,希望小朋友可以成為一點光,把一點光傳出去,聚焦起來影響身邊的人;小六有「洗腳禮」,由高年級學生為小一生? 鞋子,希望他們像主一樣會服侍其他弱小的人;小四則有「赤腳之路」,模擬窮鄉僻壤的道路讓他們去走走,體驗沒有鞋子走路的感受。

「小朋友現時太幸福了,不知道什麼是窮,鞋子舊了一點就說要買新的,但原來社會上有很多匱乏的人,我們如何去體會和支援他們?這就要讓學生去經歷。」徐校長說道。 戲劇教育以外,丹循同樣重視生命教育,培養學生的價值觀。 朱校長預計今年逾200人叩門,校方只提供6個叩門位,他們會尊重小朋友而見齊所有叩門學生,學校會6月5日至8日收表,在6月15月作首輪面試。 學校全校老師都接受過戲劇教育,小二到小五學生可加入戲劇組,學習所有相關的活動;各班也有自己的班制演出及課程。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丹拿山循道學校(英語:)位於香港北角七姊妹百福道4號,屬於校網14號,屬於全日制津貼男女學校,創立於2010年。 該校由北角循道學校下午校改名為「丹拿山循道學校」。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香港小學搜尋

校園設施包括22間課室,禮堂、操場、圖書館、閱讀室、音樂室、電腦室、常識室、英文室、視藝室、環保飯堂、學生活動中心、生命教育中心、籃球場、丹循廣場等各1個。 丹拿山循道學校(英語:Chinese Methodist School, Tanner Hill)位於香港北角七姊妹百福道4號,屬於校網14號,屬於全日制津貼男女學校,創立於2010年。 位於北角的循道衛理聯合教會丹拿山循道學校,早前透過教會宣教士的協助,舉辦「送暖到敘利亞行動」,募集二手玩具送位於黎巴嫩邊境的難民營,讓頓失家人的孩子感受溫暖,校長朱敏娟指在過程中,學生展示潛能,學會關愛,認識作為世界公民的角色。 叩門程序會分三輪面試,首輪由兩位老師分組見4位學生;第二輪由校長和主任單獨面試;最後是小朋友與家長一齊見,第二輪將由表現加誠意決定排名。 位處北角的丹拿山循道學校是東區校齡短卻很受家長歡迎的小學,今年叩門位只有6個;該校創校不足10年,校舍由建築師設計,周圍由大壁畫及植物包圍,近年吸引不少外國和華裔外籍孩子入讀,令學校擁有國際文化氛圍。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教學語言

學生不只是演戲,更可以嘗試創作戲服、製作道具、創作聲效等,是為戲劇藝術教育,每個年級在學期終結也會有「一班一展現」的機會。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丹循把戲劇教育帶進校園,著重的不是同學演出有多神似,而是相信戲劇有個很重要的元素──一個都不能少。 學生有不同的特質和才能,學校的角色是發掘和肯定他們獨特的地方,讓他們也肯定自己,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 徐婉碧校長相信,每個人也會在舞臺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學生在學期終結可以展現自己的學習成果。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未必人人的說話能力很好,有些同學可能做道具,有些可以做定格,按劇本和他們自己的創作,每班的故事結局也是不一樣,當中有生命教育的元素在內。」她說道。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教學模式

學生們先幫雞蛋畫上眼耳口鼻,再加上獨特髮型,雞蛋就成了他們獨一無二的「寶寶」。 盒子、籃子、綿花保護內層……學生們用上不同的物料,和家長一起設計了護蛋器。 「這是跟常識科結合,他們剛好有課題學習新生命、生命週期,包括了懷孕、幼兒期、青年期等,入面提及到如何去保護一個生命。我們著重動手去做,讓他們經歷和體驗。」陳副校長說。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學校類別

每級各有3-5班(A、B、C、D、E),從四年級開始設立精英班。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精英班爲A,E班,學生爲考獲全級前63左右的學生。 學校是資助小學,所以要按照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佈。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教學情況

徐校長會在丹循繼續推行全人教育,希望學生有豐盛發展。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我教了約十年書,認為生命教育不是隻是讀書,而是如何去轉化生命,學校始終是學校,課程和培育要結合。」在教學方面,學校近年推動自主學習。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 丹拿山循道學校相片2025 價值教育難以講授,還是需要體驗學習讓學生感受更深,丹循每年也有不同的級本活動。 小二的學生去年有一個星期每人每天帶上一顆雞蛋上課和下課,學習如何去保護一個生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