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維會本週三(13日)將於當地舉行紀念活動,安撫80年前冤魂,不再讓慘劇重演。 紀錄片請來歷史學家和其他專家來分析這些警察的行為,得出的結果就是人和野獸只是一線之差,如果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強大的內心,即使是平凡人——比如電影中那批警察——變成野獸一點都不難,尤其是跟了大隊之後。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這就是「平庸之惡」(The Banaliy of Evil)。 第二天正式執行任務,警察隊長十分為難地告訴屬下,他們這天的任務是去槍斃猶太人,如果哪一個不想做這一件事情,可以出列退出。 一陣靜默之後,有一個警察走了出來,跟着又有十幾個不想殺人的警察退出。
銀幕上,70年前大約這個時候,11月底、12月初,中華民國的首都南京,風雨飄搖,日本軍隊攻陷上海之後,步步進逼南京。 空襲多日後,南京也被攻破,慘絕人寰的屠殺和姦淫擄掠,接連發生。 以臺灣目前的政治氛圍來說,那南京的悲劇,已不在官方的關切之內,只有民間,出現了一本書、一部紀錄片,試圖喚起,和提醒人們思考那段”被遺忘的歷史”。 上文刊載於第90期《香港01》周報(2017年12月11日)。 普通人變成了殺人狂魔,濫殺無辜,最終被正義史者繩之以法……這是不少驚慄片常會採用的故事橋段。 真人真事改編的也不少見,《八仙飯店》《開膛手傑克》等都是如此套路,但主角一般都只有一名,事實上也很難想像會有多於一人、甚至是以編隊的數目找來一大批普通人,集體地成為了殺人不眨眼的惡魔!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的主要演員
然而,亞洲人必須將二戰的開端追溯到日本對東亞軍事統治的第一步――1931年佔領滿洲。 據報珠三角一帶的日本餐廳,從前是拚命要顧客相信店裏的食材全部來自日本,即使有些不是來自日本,也千方百計想要顧客相信貨源跟日本有關係。 現在呢,一百八十度轉變,那些日本餐廳正在拚命向顧客證明,店裏的食材沒有一樣來自日本,即使還有些存貨,也要想方設法跟日本撇清瓜葛,以示「本店無日貨」。
只可惜「人生如戲」,歷史中的確曾上演著這樣的一幕,一批來自社區的尋常百姓,為執行國家指派的任務,成為了雙手染滿鮮血的劊子手。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事情說的是1942年,德國納粹在國內招募警察,因為戰爭人員損失太大,所以招募警察也不像從前那樣審查嚴格,不要求對黨有多忠誠。 結果招來的警察來自各行各業,有的並不是堅貞的納粹分子,有的人也不反猶太。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南京大屠殺80週年:遺忘就是背叛
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在日軍的鐵蹄下,中國許許多多的城市和村莊,發生過什麼樣的慘事。 諷刺的是,我們之所以知道南京的悲歌,是因為當時一些外國人目睹了大屠殺,並將消息向外傳遞;同時,一些中國人僥倖生還,成為目擊證人。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如果有哪一個事件,堪稱是無法無天的軍事冒險主義下最邪惡的例子,南京大屠殺當之無愧。
- 反思這些事件的人都認為,空襲是造成大規模毀滅最恐怖的武器之一。
- 對中國而言,1930年代是備極艱辛的十年;事實上,要等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最後一批日本人才從中國領土潰逃。
- 80年前的南京居民,這一天由早到晚看到的卻是槍林彈雨,然後日軍入城,展開為期六星期的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受盡折磨而死。
- 毫無疑問地,日軍佔領中國的14年中,發生不計其數、筆墨難以形容的殘酷事件。
- 寫這本書毫無疑問需要無比的勇氣,面對無法想像、不忍卒睹的殘忍暴行,絕大部分的人反應是別過臉去,只有最勇敢、最有正義感和最義憤填膺(sense of moral outrage)的人才會對這些暴行加以正視、凝視,甚至審視。
- 如果有哪一個事件,堪稱是無法無天的軍事冒險主義下最邪惡的例子,南京大屠殺當之無愧。
但是現在,日本餐廳卻以不用日本食材來作標榜,在電視新聞裏看到一家珠三角某地的壽司店,放棄了魚生,全部壽司廣東化,有燒鴨壽司,有叉燒壽司,店家除了保證店內無日貨之外,還振振有詞說壽司沒有固定標準,誰說不可以用叉燒燒鴨做壽司,這話如果讓正宗壽司師傅聽見,血都吐得出來。 紀錄片,是美國人拍的《被遺忘的1937》,導演比爾古登塔(Bill Guttentag)和丹史特曼(Dan Sturman),曾攜手以美國911事件為背景的《世貿雙塔》獲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那十幾個沒有殺人的警察並沒有受到甚麼嚴厲的處罰,他們受到最大的懲罰是 「社交懲罰」,也就是受到了同袍的嘲諷和排擠,從此被孤立。 至於那些開槍殺人的警察,他們其實也不是特別仇恨猶太人,除了一些博表現的積極分子,其他的人則是怕受排擠而跟大隊。 他們想出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解,比如「我不殺別人也會殺」 「我專殺嬰兒是別人殺了他母親,他反正是活不下去的」,諸如此類,即使不殺人也不會受到嚴懲,他們依然一次又一次殺人,殺到麻木。 教訓要記取,仇恨要遺忘;只有在見證了人性的醜惡之後,仍能保持寬容、保留對人類的熱愛,纔是真正的人道主義者。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的電影金句
她膺選為麥克阿瑟基金會「和平與國際合作計畫」獎得主,並且獲得「國家科學基金會」、「太平洋文化基金會」與「哈利‧杜爾門圖書館」(HarryTrumanLibrary)贊助。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幾位教師,希望李崗能安排這部紀錄片到校園放映﹔一羣建國中學的高一男生,圍著李崗問了許久的問題﹔一位出生在臺灣的媽媽,決定回去跟10歲大的女兒,好好說說外公他們在大陸經歷過的故事。 李崗說,他不仇日,也不崇美,只是回到”人”的觀點,希望大家帶著歷史的高度,真誠地來看待曾經發生的事,記取其間的善(如庇護百姓的外國人)與惡(如日軍的暴行),而不是片面的解讀,或消費其中的傷痛與仇恨。 南京淪陷那恍若煉獄般的日子裡,幾名外國人,包括傳教士、外科醫生、德國商人、金陵女子學院的女院長等,費盡心力組織了一個”安全區”,庇護了20幾萬的中國百姓,也冒險拍下了日軍暴行,傳遞給國際社會知曉。
- 每到黃金周,全國各地看到最多的就是人頭,到處人頭湧湧,長城變了人頭長城,西湖變了人頭西湖,黃山變人頭黃山。
- 南京淪陷那恍若煉獄般的日子裡,幾名外國人,包括傳教士、外科醫生、德國商人、金陵女子學院的女院長等,費盡心力組織了一個”安全區”,庇護了20幾萬的中國百姓,也冒險拍下了日軍暴行,傳遞給國際社會知曉。
- 過流利、細緻的文字,讀者可以完整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始未,同時省思歷史事件留予世人的寶貴教訓。
- “臺灣要進步,要往前走,應該要帶著一定的高度來看待過去的歷史,才能看得到全貌。”言談間,李崗似乎不斷思索著現今的臺灣。
- 然而,亞洲人必須將二戰的開端追溯到日本對東亞軍事統治的第一步――1931年佔領滿洲。
光看死亡人數這一項,南京大屠殺的規模,就遠遠凌駕歷史上許多最野蠻的行徑。 本書從三個不同度—日本人、中國受難者與當時在場的歐美人士的敘事觀,點,全方位地呈現整個大屠殺事件;另一方面,抽絲剝繭地檢視這長達五十多年的黑暗勢力,探討日本政府如何處心積慮地抹煞世界對大屠殺的記憶。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本書毫不掩飾地陳述日軍在南京所犯下的殘酷與野蠻行徑,目的並不是要建立一個數量上的紀錄,來將這起事件定調為歷史上的大惡行之一;我的目的是要了解整個事件,並希望世人從中學習教訓,記取沉痛的殷鑑。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二戰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我們都不應該忘記的「南京悲歌」|《被遺忘的大屠殺》
但是,不同的殘暴程度,通常就會引起不同的反應;因此我一定要提出一些數字,讓讀者對1937年發生在南京的大屠殺規模,有些許概念。 就像希特勒的德國軍隊在五年後進行的侵略一樣,日本憑恃著發展精良的軍事武器與優等種族(master-race)的心態,開始對鄰國蠶食鯨吞。 滿洲很快就落入日本人手中,他們建立了偽滿洲國,表面上是由日本傀儡、滿清廢帝溥儀統治,實際的統轄者卻是日本軍隊。 四年後,也就是1935年,察哈爾和河北的部分地區淪陷;1937年,北京、天津、上海相繼失守,最後連當時的首都南京也無法倖免。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對中國而言,1930年代是備極艱辛的十年;事實上,要等到1945年二戰結束後,最後一批日本人才從中國領土潰逃。 將「德國」與「種族滅絕」並列,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二戰時期猶太人遭遇的納粹大屠殺(Holocaust)。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 (
當年陪同張純如採訪並擔任翻譯的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楊夏鳴說,張純如來南京之前,已經在美國查閱了大量歷史檔案資料,對南京大屠殺的歷史相當熟悉。 而她在採訪南京大屠殺倖存者時又特別注重細節,例如在採訪倖存者潘開明時仔細詢問了南京的地名、市民的生活和工作習慣等,這些細節後來都出現在《被遺忘的浩劫——南京大屠殺》一書中。 死於南京的人數,很可能超過英軍突襲德勒思登(Dresden)後,死於兵燹風暴的人數(當時國際上公認死亡人數為22萬5,000人,但根據現在更客觀的紀錄,應有6萬人死亡,至少3萬人受傷)。 事實上,不論我們是採最保守的估算――26萬人,或是最大膽的估計――35萬人,令人震驚的是,南京大屠殺的死亡人數,遠超過美軍空襲東京的死亡人數(估計為8萬至12萬人);甚至超過1945年底,遭原子彈轟炸的廣島、長崎兩座城市加起來的死亡人數(估計各為14萬人及七萬人)。 「雖然我從小就聽說過南京大屠殺,但對眼前的照片卻毫無心理準備。黑白照片裏,有被砍下的頭顱,被剖開的肚腹,女子在施暴者威逼下擺出各種淫穢姿勢,扭曲的臉孔上是令人忘不了的痛苦與恥辱。」她在書中記下當天感受。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新疆版La La Land」歌舞片上映:洗白種族滅絕惡名 中國宣傳攻勢再起
然而早在20世紀初年,德國軍隊就遠赴數千公里外的非洲大開殺戒,讓數萬生靈淪為冤魂。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令人感歎的是,這段悲慘歷史長期被外界忽視、遺忘;差堪告慰的是,2021年5月28日,德國政府終於正式認定先人的罪孽是「種族滅絕」,再次道歉,並同意提供補償。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如今回望歷史,1937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南京大屠殺,1947年發生在臺灣土地上的二二八事件,這相隔10年的悲劇,都對無數人影響深遠。 書,是美國華裔作家張純如寫的,曾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的《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歷史
所以有的人一到黃金周就去為中國的人頭數目添磚加瓦,有的人則躲在家中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 喜不喜湊熱鬧也叫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有的人就是喜歡湊熱鬧,就是怕不熱鬧,他們不但是熱鬧的基礎,也是羣眾運動的基礎,喜歡湊熱鬧的人,一定熱衷羣眾運動。 反之,就是不喜歡湊熱鬧的人,不喜歡湊熱鬧的人是人類少數,常常是些令愛湊熱鬧者難以理解的人。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黃金週年年如此「盛況」,那就說明人是不怕喫虧的,虧是可以喫完再喫的,不然就不會有「盛況」了。 歐洲人的算法,則是始於1939年9月1日,希特勒的空軍與裝甲部隊對波蘭發動閃電攻擊。 非洲人算得更早,是從1935年墨索里尼入侵衣索比亞展開。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香港文匯網
毫無疑問地,日軍佔領中國的14年中,發生不計其數、筆墨難以形容的殘酷事件。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如果一定要將這類恐怖故事拿來做比較的話,那麼在世界歷史中,很少有暴行能在強度與規模上,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副館長凌曦指出,推動南京大屠殺歷史成為世界的記憶,是包括張純如在內的眾多海內外華人的共同心願。 本次展覽恢復和重構張純如的精神,目的就是在新時代更好地秉持家國情懷、拓寬國際視野,捍衛歷史正義、講好和平故事。 張純如一生出版了三本著作:《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1995年)、《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1997年)及《美國的華人:一部敘述史》(2003年),當中《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是全球首本專門講述南京大屠殺的英語書籍。 「她曾到學校及公共圖書館尋找相關的英文書籍,但她找不到,認為我們都誇張了!」張盈盈無奈笑笑,餐桌上的交集仍不足以成為張純如動筆的起點。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歷史
照片縱然黑白,日軍泯滅人性的惡行及生命的軟弱無力仍震懾她內心深處,但更令她不解的,是南京大屠殺的駭人程度絕不亞於納粹屠殺猶太人,但當時的西方社會卻漠視南京這場東方人道災難,因此她向母親預告,下一本書非寫南京大屠殺不可。 80年前的南京居民,這一天由早到晚看到的卻是槍林彈雨,然後日軍入城,展開為期六星期的大屠殺,30萬中國軍民受盡折磨而死。 如果一定要將這類恐怖故事拿來做比較的話,那麼在世界歷史中,很少有暴行能在強度與規模上,與二戰期間的南京大屠殺相比。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已與淮安張純如紀念館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深化館際交流與合作,共同加強張純如研究、展覽、傳播、教育等各項工作。 雙方將通過張純如的事跡,不斷傳遞和固化南京大屠殺歷史記憶,進一步加強南京大屠殺史料研究、對外翻譯和國際傳播,助力南京國際和平城市建設,讓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他從前便告訴我們,身外之物不重要,性命才重要。身外之物沒了將來還可賺回來,但當他一想到自己的文章和結婚照片也在那時通通丟掉,他便流淚了。」 幸運的是,他們逃過了南京大屠殺;不幸的是,他們逃不過日軍的疲勞轟炸。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 (
只是中國其中一座城市的南京,死亡人數就超過了一些歐洲國家在整個戰爭期間的平民死傷人數(英國總共失去6萬1千人,法國損失10萬8千人,比利時10萬1千人,荷蘭24萬2千人)。 反思這些事件的人都認為,空襲是造成大規模毀滅最恐怖的武器之一。 然而,即使是戰爭中最猛烈的空襲,都無法超越日本人對南京的蹂躪。 人類殘酷對待自己同胞的歷史紀事,是一段漫長而悲傷的故事。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的電影金句
“臺灣的歷史,並不是隻由一種族羣建立起來的﹔也並不是隻有一種記憶,纔是這塊土地的記憶。”陳芳明表示,應該尊重不同族羣的歷史記憶。 他也說到,以往對於抗日戰爭有關的紀錄,通常看到的不是國民黨史觀,就是共產黨史觀,而這部片子很特別,是由美國人所紀錄和拍攝的。 納米比亞(Namibia)原稱「西南非洲」(South-West Africa),顧名思義位於非洲西南部,15至18世紀先後被葡萄牙、荷蘭、英國染指,1890年淪為德國(德意志帝國)殖民地,1915年被白人掌權的南非佔領,1990年3月才終於獨立。 “臺灣要進步,要往前走,應該要帶著一定的高度來看待過去的歷史,才能看得到全貌。”言談間,李崗似乎不斷思索著現今的臺灣。 “這是價值的問題,不是價錢的問題。”他說,就覺得有責任要做,關於戰爭、關於人道關懷、關於1937那年的記憶,需要人們來正視,來思索,來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他們身上的血液共重達1200噸,屍體可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 今年真是個“週年”年,有臺灣開放赴大陸探親20週年、解嚴20週年、二二八事件60週年,以及,南京大屠殺70週年。 張純如早已與南京有着不解之緣,她的外祖父民國時代在南京工作,淪陷前逃離。 2004年,張純如自殺離世,但她為南京死難者尋求公義的遺願未有消失,仍有人繼續堅持下去。 在由一班移居加拿大港人發起的「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推動下,加拿大安大略省議會通過「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無約束力動議,一旦法律效力的議案三讀通過,當地將成為首個中國以外設立南京大屠殺紀念日的地區。
數年之後,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專家估計,自1937年底到1938年初,在南京有超過26萬平民死於日軍手中;也有專家估計,這個數字至少超過35萬人。 中共淮安市淮陰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張延峯指出,張純如祖籍淮安市淮陰區,其著作《南京浩劫:被遺忘的大屠殺》直筆董狐,奮筆疾書人類浩劫,是第一本完整呈現侵華日軍南京暴行歷史真相的英文著作,引發西方世界廣泛關注,終結了人類思想上「第二次大屠殺」。 2017年,淮安市張純如紀念館順利開館,累計接待海內外各界人士50餘萬人次,成為研究和傳播南京浩劫的重要陣地之一。 事實上,即使是以歷史上最具毀滅性的戰爭標準來看,南京大屠殺都可算是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 如果要想像南京大屠殺的相對規模,我們必須再看看其他一些數字。
張盈盈1940年在重慶出生,那時正值日本發動猛烈空襲,平民百姓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曾經有很多人也跑進地底裏,但那個炸彈落在入口前,大家也出不來,結果悶死了,裏面有上千人,有些是一整個家庭的」,那些悲慘的記憶讓她意識戰爭的恐怖。 納米比亞戰事進行到1908年,後世史家估計赫雷羅族犧牲約8萬人,幾乎滅族;納馬族也有至少1萬人遇害,將近半數。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新疆版La La Land」歌舞片上映:洗白種族滅絕惡名 中國宣傳攻勢再起
他說,以前是藍色壓制綠色,使得二二八事件被塵封,換黨執政後,如今變成綠色壓制藍色,外省族羣關於大陸的記憶相形”弱化”,而不論是誰壓制誰的記憶,都不是健康的。 張純如完成首部作品後,到加州參加研討會,那裏剛巧舉行日軍侵華相片展,相片不單讓張純如認清歷史悲劇,更改寫了她的一生。 寫這本書毫無疑問需要無比的勇氣,面對無法想像、不忍卒睹的殘忍暴行,絕大部分的人反應是別過臉去,只有最勇敢、最有正義感和最義憤填膺(sense of moral outrage)的人才會對這些暴行加以正視、凝視,甚至審視。 寫這本書毫無疑問需要無比的勇氣,面對無法想像、不忍卒睹的殘忍暴行,絕大部分的人反應是別過臉去,只有最勇敢、最有正義感和最義憤填膺(sense of moral outrage)的人才會對這些暴行加以正視、凝視,甚… 新聞說,離十一黃金周還有好多天,中國鐵路已經賣掉了一億七千萬張火車票,正準備大量增加火車班次來運行。 日本菜要有日本味道,日本味道最好就是用日本食材,沒有日本食材的日本料理,那就是偽軍了。
長久以來,日本政府一直想盡辦法抹滅大屠殺的罪行,更企圖讓侵略中國的行為合理化,更可悲的是:西方各國甚至中國自己竟然也同等壓抑這段南京悲歌。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身為美籍華人的作者,憑著幼時雙親敘述大屠殺慘烈故事的記憶,抽絲剝繭找出南京浩劫的真相,寫成第一本討論南京大屠殺的專書。 作者蒐集大量檔案資料,親自走訪南京、日本等地,訪問倖存者、受難家屬、目擊者、施虐者並親見當年留在淪陷區的外籍商人、傳教士、醫生、記者等留下的日記和影片,同時與歷史學家深入討論,完整呈現一段不容歷史遺忘的悲慘事件。 1937年11月,日本成功入侵上海後,就對中華民國新設立的首都發動大規模攻擊。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淪陷後,日本人便展開一場世界歷史上前所未見的殘酷暴行。 中國成千上萬的年輕男子被集合起來驅趕到市郊,或遭機關槍掃射倒地,或被日軍當作練習刺刀的肉靶,或是全身被澆滿汽油、活活燒死。
作者蒐集海峽兩岸、歐美、日本許多第一手資料並且整合大屠殺倖存者的訪談紀錄,重新呈現南京大屠殺的完整面貌。 過流利、細緻的文字,讀者可以完整了解南京大屠殺歷史的始未,同時省思歷史事件留予世人的寶貴教訓。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Iris在一九九七年之前寫作《南京大屠殺》一書時,由於每天接觸到大量的日軍殘暴屠殺中國人民的具體史料,精神上受到很大的震撼。 該書出版之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受到學術界和讀書界的好評,連續十個月成為《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洛陽紙貴,並被《紐約時報》列為優良讀物,讀書人書評(Bookman Review syndicate)稱讚它是年度最佳書籍之一。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二戰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一,我們都不應該忘記的「南京悲歌」|《被遺忘的大屠殺》
每年到了這個時候,便有大量的「旅遊勝地的盛況照片」散佈,讓人看到嚇人的盛況。 堵在人堆裏的人,堵在高速公路上的「受害者」也會不斷發照片來訴說當時的苦況慘狀,有的發誓以後再也不湊這黃金周熱鬧了。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2025 黃金周放大假,如果是從外地趕回家和親人團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但若是為了旅遊,在這種時候去湊熱鬧,就有點想不開了。
他們是平凡人被遺忘的大屠殺: 他們先殺了我父親:柬埔寨女孩的回憶 (
其他的人就去了刑場,那天他們近距離殺掉了男女老幼1500個猶太人。 伊利諾大學厄爾巴那校區新聞學學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碩士,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寫作研習計畫獎學金得主。 曾擔任美聯社、《芝加哥論壇報》記者,現定居加州,為專業作家。 她的第一本書《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之謎》(錢氏是主導中華人民共和國飛彈計畫的第一人),廣受舉世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