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有各種現代化舞臺設施,其中包括先進的旋轉換景系統和一個可以容納110名樂師的電動升降樂隊池。 K11 MUSEA 座落於Victoria Dockside 中心地帶,該地前身為藍煙囪貨倉碼頭的舊址。 歷史悠久的藍煙囪是香港在1910年間的主要貨倉碼頭,曾經帶領香港成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為紀念其獨特歷史價值及文化交匯點的地位,K11 MUSEA 秉持K11 集團一直致力孕育本地藝術及文化發展的宗旨,讓顧客有機會欣賞到世界級的公共藝術作品及參與多項文化活動。
香港文化中心(Hong Kong Cultural Centre)是香港大型表演場地,也是本地重要的藝術表演場所。 前身為九龍車站總站,自 70 年代拆卸後便打造成藝術用地,從 1986 年開始,建築期長達足足三年,待開幕當日更請得查理斯王子、戴安娜王妃主持揭幕禮,成為一時佳話。 香港文化中心舊址是舊九廣鐵路的尖沙咀九龍車站,九龍車站於1978年拆卸後,地皮建為現有香港文化中心建築羣,而總站的尖沙咀鐘樓則保留至今。 東九龍綫紅磡至馬連拿的一段於1994年的發表《鐵路發展策略》被重新提出,以紓緩當時地鐵觀塘綫與九廣東鐵唯一轉車站九龍塘站的擠迫情況。 本商務中心遍及港、九、新界,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為創業者提供不同地區的選擇,租期彈性及合理的價格適合公司不同的預算和滿足創業者個性化服務的需求。 恆隆中心位處港島最繁盛的購物及娛樂核心地帶銅鑼灣,是優質的綜合零售及商業中心。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列車服務時間
當年尖東站啟用時,九鐵公司為了避免乘客混淆了靠行人隧道相連的尖沙咀站及尖東站出口,尖東站的出口號碼由J開始編定,並把出口H預留給尖沙咀站未來的新出口(現為該站之國際廣場出口)。 另外和中環站一樣不設英文字母I字及O字出口,以免與數字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1(一)及0(零)混淆。 同時,港鐵將本站與尖沙咀站合併為單一車站管理,車站控制室亦合二為一,車站職員有時需要來回兩站處理站務。
-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 尖沙咀站的大堂位於L1層,為了方便乘客進出,收費區位於大堂的南北兩方,四周被行人通道及商店包圍,因此商店主要是在大堂非收費區,收費區內設有多組扶手電梯及樓梯往返月臺。
-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 ,尖沙咀站增設兩個新出口(H及R出口),連接前香港凱悅酒店重建而成的「國際廣場」(iSQUARE)地庫。
- 港鐵在通車前夕(8月16日凌晨)進行調度工程,提早東鐵綫此站及紅磡站南行尾班車至0時30分,期間所有南下列車以旺角東為終點站。
-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月臺設有兩組12卡長之月臺幕門,令尖東站啟用時擁有世上最長月臺幕門的月臺,亦是東鐵綫唯一一個車站設有月臺幕門。 H Zentre坐落於中間道,毗鄰各遊客熱點和藝術文化地標,交通四通八達,距尖沙咀、尖東地鐵站和天星碼頭咫尺之遙,與西九龍廣深港高速鐵路站僅一站之隔。 作為香港首個以健康生活主打的發展項目,H Zentre配備適合醫療專用的電機系統和設施,為醫療中心及醫生診所提供理想地方。 無論是大型頒獎典禮抑或是親友婚禮(尖沙咀婚姻登記處正位於香港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內),閣下總會看到香港文化中心這道樓梯,甚至曾在此拍過照,可說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鐵荃灣綫位於尖沙咀商業中心區(CBD)的一個鐵路車站。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香港文化的中心
音樂廳內安裝了一座由奧地利萊格公司(英語:Rieger Orgelbau)以人手製造的管風琴。 這座管風琴一共有4個鍵盤、93個音栓和8000支音管,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風琴之一及東南亞以機械操作的最大型管風琴。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曾提及一個名為「馬連拿」(Mariner)的車站,作為東九龍綫的中途站,另連接「尖沙咀站」(Tsim Sha Tsui Station),是港九綫的中途站。 值得一提的是,本站與落馬洲站一樣,是少數於九廣鐵路公司管轄時沒有被稱為「車站」之一的東鐵車站。 尖東站(East Tsim Sha Tsui Station)是一個位於油尖旺區尖沙咀鬧市的港鐵車站,2004年10月24日尖沙咀支綫通車當日至2009年8月15日期間是東鐵綫南面終點站。 H Commerce專為高級商業項目提供完善物業管理服務,對象涵蓋各類優質租戶。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港鐵
另外,港鐵並在半島中心和海港城設有適用於本站的港鐵特惠站,為使用成人八達通卡的乘客提供港幣2元車費回贈。 格蘭中心地鐵出口 )是一個位於香港九龍油尖旺區尖沙咀彌敦道地底,屬於港鐵荃灣綫的鐵路車站,於1979年12月16日啟用,承建商是西松建設株式會社。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2008年11月10日,港鐵建議隧道縮短至180公尺,新大堂位於通道中間,Q1、2出口位於新大堂,而Q3出口則以其餘半段隧道連接新大堂。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不需要下載多個巴士或者地鐵App,有了Moovit,囊括所有的公共交通選項,幫你找到最合適的巴士地鐵出發時間。 2017年2月10號晚大概7時15分,一列荃灣綫往荃灣列車(A113/A192)駛入過海隧道時,60歲乘客張錦輝縱火,車長決定將列車駛至尖沙咀站1號月臺。 車廂內至少19人燒傷,4人危殆,縱火者延至5月14號因器官衰竭不治。
- 的醫療服務,中心配備嶄新的上消化道及大腸內視鏡儀器,亦聘請了資深及註冊護士協助整個檢查、醫療過程及儀器消毒程序,引證了我們力臻完善的決心,提供一個理想的醫療環境。
- 九鐵公司於2004年10月22日宣佈,耗資41億港元的尖沙咀支綫於10月24日下午三時正式啟用,並於當日早上在尖東站舉行典禮[10],慶祝此站正式啟用,成為九廣東鐵在九龍市區的新總站。
-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 尖沙咀新世界中心成為全長3,547公里的555港京拉力賽起點,現場觀眾夾道歡迎一輛正駛進賽事起點的賽車。
- 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 這個票務措施自兩鐵合併起已經開始實施,閘區合併後,其餘三個轉車站的收費區經已連接。
- 尖沙咀站是荃灣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荃灣方向或中環方向的列車,往返荃灣、葵涌、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及港島北岸等地。
耶魯鎮的特色是這些紅磚倉庫改造而成的獨樹一幟的購物商場、娛樂中心及藝術工作室,令耶魯鎮的氣氛非常優雅。 大部份港鐵站內的大堂都設有街道圖,指示出港鐵站鄰近的酒店、文娛設施、購物中心、主要大廈及其最近港鐵站出入口。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並沒有使轉綫閘機被拆除,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此站沒有進行大改動。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尖沙咀中心
市區重建局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相鄰觀塘站,重建項目其中一個主要社區建設,是興建接駁觀塘站A/C出口及第四發展區的架空平臺計劃,藉此為車站提供額外流動空間,令大堂及月臺之間的客流更為暢順。 市建局已於2019年第一季提交該平臺接駁方案予港鐵公司考慮,並期望在得到港鐵公司及觀塘區議會支持後,於同年第四季就有關接駁平臺工程相關事項刊憲。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為疏導尖沙咀站南端大堂、麼地道行人隧道交匯處(前稱G出口)以及加拿分道路面的人流,港鐵公司計劃在D出口位置加建一條長約80米的行人隧道,並增設D3出口連接K11購物藝術館地庫二層以及同時重建D1及D2出口。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工程已於2012年4月27日刊憲,2015年4月起展開所有相關工程,行人隧道聯同D3出口已於2018年11月30日落成啟用。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尖沙咀中心 帝國中心
2008年9月28日閘區合併,此站轉綫閘機除了修改閘機少量程式外,沒有任何重大修改甚至拆除。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港鐵在此站及尖沙咀站月臺掛上告示,提醒乘客使用單一單程票不能在此對車站轉綫。 此行人隧道為政府委託九鐵興建的主要基建工程項目之一,設有空調系統及自動人行道,其中麼地道段已於2004年9月19日率先開放。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尖沙咀景點
尖沙咀新世界中心成為全長3,547公里的555港京拉力賽起點,現場觀眾夾道歡迎一輛正駛進賽事起點的賽車。 香港文化矽谷K11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MUSEA,座落於尖沙咀海旁Victoria Dockside,是全球矚目的文化零售地標。 K11 MUSEA 靈感來自「海邊的靈感繆斯」,旨在透過創意、文化及創新的力量,令顧客的生活更多姿多彩。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車站歷史
:下午近3時半,一輛荃灣線開往中環的列車,列車到達尖沙咀時,有乘客按下車廂內的通話器,要求職員協助。 尖沙咀站職員趕到現場處理,發現4名乘客發生爭執,通知車務控中心報警,並請他們停止有關行為。 2017年2月10日:下午七時許,一列荃灣綫現代化列車(A113/A192)由金鐘站開出後,A192車卡內疑因有乘客企圖投擲汽油彈而起火,至少11人受傷。 列車抵達尖沙咀站後,車站作緊急疏散並封閉,期間荃灣綫所有列車不停此站。 ,尖沙咀站增設兩個新出口(H及R出口),連接前香港凱悅酒店重建而成的「國際廣場」(iSQUARE)地庫。 乘客須先購買一張前往該站的車票,車票於該站出閘時會被閘機收回,乘客須再另購一張車票,繼續餘下車程,但兩程的合計車費會高於使用一張單程票前往同一目的地。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港鐵列車縱火案
中間道行人隧道伸延段2010年2月啟用後,港鐵在尖沙咀站新設更清晰的指示,車站各個出口附近均設有指示牌,顯示周邊建築物及設施列表,方便乘客查找出口地點;部份地點更附有相片顯示,方便乘客識別有關地點外貌。 2010年6月上旬,在A1和D出口旁新增巨型蘋果綠色標誌;天花位置新設註明出口英文字母編號的指示牌,引導乘客前往出口及轉乘西鐵綫的正確方向;升降機旁更裝設全新指示牌,查閱出口準確位置[3]。 格蘭中心位於城中最受旅客歡迎的購物區尖沙咀核心地帶,集美容、珠寶及醫療保健於一身,女士們不可錯過。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九龍南綫通車
尖東站啟用初期曾設有九鐵客務中心,唯因用量偏低及九鐵計劃開設熱綫中心而已於2005年9月20日結束營業。 本站設有36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在方格內加上剔號時,您確認已閱讀我們的私隱政策,及同意我們根據該私隱政策使用、保存、處理及共用已收集的個人資料。 中環是香港商業核心,亦是文化熔爐,你會在轉角發現逾百年歷史的唐樓,忽爾遇上街頭塗鴉,再到文青蒲點參觀藝術展,或許找一個晚上,在舉杯暢飲之間體驗港式夜生活。 2007年12月2日,配合兩鐵合併,由此天起八達通使用者利用尖沙咀站及尖東站轉綫出入閘後可獲車費減免。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港鐵路綫圖
2000年6月,地鐵公司宣佈在當時3條營運中路線的地底車站加裝月臺幕門。 備有靈活舞臺設計的劇場,可變化為單向、橫向、三向或中央形式,切合不同製作的需要,劇場則可容納303至496名觀眾,主要用作演出小型戲劇(話劇)、舞臺劇和舞蹈表演。 音樂廳設計呈橢圓形,共有2,019個座位,並設有可調校的迴音罩及簾幕,以配合各類型音樂會的演出。
1970年發表的《集體運輸計劃總報告書》報告亦曾提及此站,作為港九綫的中途站,另連接「馬連拿站」(Mariner Station),是東九龍綫的中途站。 本站設有18間商店/自助商店/自動售賣機(截至2020年2月),最新商店資訊可瀏覽港鐵網站「商店搜尋器」。 此處之Alfresco Lane是全港最長的海景露天茶座,可欣賞美麗維港景緻,並匯聚各國美食,是遊客必到的美食熱點之一。 每逢聖誕及新年,尖沙咀中心及帝國中心外牆更會展現璀璨的燈飾,增添濃厚的節日氣氛。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月臺的柱位及牆壁全以紙皮石鋪上,月臺部分柱位部分是黃底黑字、深墨綠色柱腳,其餘柱位及所有牆壁均是深墨綠色底白字。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香港文化中心
中心坐落於格蘭中心頂層,佔地全層4000平方呎,提供一個寬敞舒適的環境,有助減輕病人等待檢查時的焦慮。 格蘭中心地鐵出口 每日提供19小時的列車服務,市區線每小時可行走34班列車,載客量達八萬五千人次。 而東湧線列車則每十分鐘一班,在繁忙時間,每四分鐘便會有列車由香港站來往青衣站(往東湧之列車仍會維持每八分鐘一班)。 由於九龍南綫最終不設廣東道站,九鐵進一步加強尖東站與廣東道地區的行人接駁設施,落實建造「中間道行人隧道伸延段」,將中間道行人隧道由九龍酒店,伸延至現有北京道行人隧道及九龍公園徑行人隧道。 隧道伸延段全長約240米,設有空調系統與自動行人道,以及一部升降機通往九龍酒店外。 九鐵亦會改善九龍公園徑行人隧道,於青年會旁出口增設升降機取代原來斜道,另加建扶手電梯,有關工程於2007年9月展開[11]
2007年12月2日兩鐵合併,港鐵在此站舉行交接儀式和首班載客列車開出儀式。 持單程票者則一如既往,需憑票在其中一站出閘再步行到另一站,重新購買一張單程票繼續行程。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2025 尖東站是屯馬綫的中途站,乘客可在此站乘搭屯門方向或烏溪沙方向的列車,往返屯門、元朗、荃灣、九龍西部、九龍中部、城門河東部及馬鞍山新市鎮等地。 九龍南綫通車後,由於屯馬綫列車編組最多為每列8卡,不需要使用整個長12卡的月臺,因此尖東站月臺首、尾各兩卡部分經已封閉。 在九龍南綫通車前,尖東站曾經是東鐵綫唯一一個地底車站,設兩個月臺,以一個島式月臺設計排列。
自2019年開幕,這世界級文化及藝術地標,持續不斷地引入博物館級藝術品,帶來藝術活動、文化體驗及工作坊,讓設計融入自然與藝術,引領顧客投入一場想像之旅。 九鐵公司於2004年10月22日宣佈,耗資41億港元的尖沙咀支綫於10月24日下午三時正式啟用,並於當日早上在尖東站舉行典禮[10],慶祝此站正式啟用,成為九廣東鐵在九龍市區的新總站。 車站正式啟用後首3天,即10月24日至26日,尖東站的票務收入將全數撥捐慈善機構。 因應九龍南綫2009年8月16日通車,屯馬綫經尖沙咀支綫延伸至紅磡(現烏溪沙)終點站,東鐵綫再度回歸至紅磡為市區南端總站,此後至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前再無任何東鐵綫車站附設月臺幕門。
尖沙咀文化中心地鐵出口: 中心位置
[12]。 至於被公認為港鐵網絡中最繁忙車站出口之一的尖沙咀站A1出口,港鐵將之重建成玻璃建造的巨型「水晶屋」,這個設計透過善用自然光節省能源,其透明外觀亦更易融入周遭的環境。 工程包括一部連接大堂及地面的升降機、兩條扶手電梯及樓梯,其中升降機將直通九龍公園入口層。 工程於2014年1月15日開始,2016年5月7日竣工,而施工期間的臨時通道亦隨即封閉,以進行休憩用地還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