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2]。 根據《香港01》獲得的主席團建議人選簡介,是次會議將產生的19人主席團之中,包括現任特首李家超、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等,並不包括前特首林鄭月娥、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 李家超由於從泰國返港後確診新冠病毒,未能出席是日會議。 政府今日(24日)公佈第七屆區議會選舉將於12月10日舉行。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周浩鼎表示,歡迎政府有關決定,期望順利選出更佳的區議員,讓本港完善地區治理的工作「畫上完美嘅句號」。

  • 負責選舉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的第一屆選舉委員會成員數目則根據基本法附件一定為800名。
  • 1.文穎怡,女,1973年6月生,香港廣西社團總會會長,香港島各界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東華三院庚子年主席。
  • 31.陳曉峯,男,1973年12月生,亞非法協香港區域仲裁中心主任,自由黨副主席,翰宇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
  • 吳秋北,男,1970年2月生,香港第七屆立法會議員,香港行政會議成員,香港工聯會會長。

34.黃錦良,男,1976年8月生,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主席,香港特區政府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教聯會黃楚標學校校長。 19.凌友詩,女,1962年2月生,香港中文大學當代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全國婦聯執委。 13.林天行,男,1963年10月生,中國文聯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香港文聯常務副會長,香港美協主席。 電影製作人、時事評論員冼國林於2022年1月19日宣佈參選,成為首位公佈參加是屆選舉的參選人。 在宣佈競選的影片中,冼國林表明自己會盡力配合中央施政,旨在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照顧各階層的利益。

港區人大選舉: 功能界別選民、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投票法人

3.朱葉玉如,女,1955年7月生,香港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分子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是次選舉之提名期會由2022年4月3日開始,至2022年4月16日結束,由於4月15及16日為公眾假期,提交提名錶格的限期為4月14日[28]。 每個有意參選的人最少需獲得188名選委的支持纔可獲得參選資格,而且在5個界別中每個界別取得不少於15個委員的提名。 港區人大選舉2025 2022年4月2日,政府為「行政長官候選人」的羣組及多戶聚集作出豁免,包括在4月3日起至4月23日為已公開宣佈參選人士批准與選委會委員舉行選舉相關聚集。 而4月23日至5月8日容許候選人舉行與公眾之間的選舉相關聚集,但只限室內聚集。 昨(25日)抵北京出席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主席李慧瓊表示,因兩地智慧城市發展步伐不一,香港長者或使用智能電話有困難,且在關口或有網絡問題,故提出相關建議,又稱現時已從疫情中復常,應取消相關防疫措施。

2022年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於2022年12月15日舉行[1],選出第14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36名。 代表選舉的候選人則需年滿21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獲得所屬組別5名登記選民提名,並本身已登記為所屬組別的選民。 原居民代表參選人需為原居民;而居民代表候選人則需連續六年居於該鄉村。 香港共劃分成18個地區,各設有區議會,就各地區層面事務向政府及立法會提供意見,並無實質行政或立法權力。 此外區議會也會獲得撥款,承擔及推動本區內環境、康樂文化、社區活動事務等。

港區人大選舉: 港區人大選舉首次會議召開 19人主席團名單曝光 包括李家超

根據《基本法》附件一第二節,選舉委員會每屆任期五年;一般而言,行政長官任職滿五年後,下任特首會由新一屆選舉委員會選出。 不過如果行政長官於任期內辭職,如2005年3月12日董建華因辭職而需要為行政長官職位進行補選,當時選舉委員會便會仍在任期之內,故曾蔭權徵求選舉委員會成員簽名支持參選時,無需重新選出選舉委員會全數成員。 功能界別在1997年前稱「功能組別」,代表香港社會各個行業及組織,截至2012年共有28個功能界別(不包括區議會(第二))。 根據2012年臨時登記冊[8],功能界別選民數字為23萬9948人。 選民數字不包括320萬9105名區議會(第二)功能界別選民。 第十四屆港區人大代表選舉今日(15日)在灣仔會展舉行,42人競逐36個人代席位。

在2019年底的上屆區議會選舉中,泛民挾著「反送中」運動的氣勢大獲全面,建制派大敗;在這次選舉中,泛民在452席民選議席中拿下388席,比例達85.9%,而建制僅拿下59席,僅佔13%。 港區人大選舉2025 本列表為2024年中華民國立法委員選舉中,民主進步黨區域立委選舉各選舉區候選人初選的列表。 陳勇生於河南省開封市[2],小學畢業後[2],於1984年15歲時來港與父母一同生活[2][3],在青衣臨時房屋區成長[3],畢業於中華基督教會全完中學。 他就讀中學期間到電子廠工作[3],持有香港城市大學社會工作(榮譽)學士及香港中文大學法律與公共事務碩士學位。 賴清德在造勢大會上,民眾高喊「總統好」,晚間到北斗「肉圓生」品嚐北斗肉圓配香菜咖啡,民眾爭相圍觀,在用餐時,賴清德原本要大聲喊北斗肉圓讚!

港區人大選舉: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被問到全國人大常委接任人條件,譚惠珠指,人大常委在明年3月兩會時,由來自各省市的全國人大代表投票選出。 林至穎,男,1979年12月生,中國石化(香港)有限公司供應鏈總監,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港中國企業協會能源行業委員會特聘顧問。 被納入取消登記名單的選民/投票人,若收到由選舉事務處發出的提示信,要求回覆,他們應盡早按指示遞交回條或補交資料。 提示信的信封為米色,信封面印有「須立刻處理 與投票權攸關」的紅色提示。 受函人必須在8月25日或之前按信中指示回覆,方可在審裁官批准後恢復登記,納入正式選民/投票人登記冊。 根據經修訂的《區議會條例》(第547章),18個地方行政區分界維持不變,全港18區共設立44個區議會地方選區。

  • 此外區議會也會獲得撥款,承擔及推動本區內環境、康樂文化、社區活動事務等。
  • 李家超由於從泰國返港後確診新冠病毒,未能出席是日會議。
  • 20.孫偉勇,男,1972年4月生,中華海外聯誼會理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理事,香港普聯發展有限公司總裁。
  • 李慧瓊在選舉後表示,常委一職是挑戰,將會以戰戰兢兢態度向不同界別及人大代表努力學習。
  • 不過如果行政長官於任期內辭職,如2005年3月12日董建華因辭職而需要為行政長官職位進行補選,當時選舉委員會便會仍在任期之內,故曾蔭權徵求選舉委員會成員簽名支持參選時,無需重新選出選舉委員會全數成員。

她指,屆時將由現屆人大代表黃玉山擔任總監票人,另有鄧家彪等21名監票人。 恢復通關之後,香港與內地居民的往來已基本恢復正常,「黑碼」成為最後一道為香港市民返回內地帶來不便的措施,要求撤消這一措施,確實是多數香港市民的共同願望。 目前,即使仍然有「黑碼」的不便,每日仍有大批香港市民返回內地,近期更出現了香港居民前往深圳消費的熱潮,深圳有一些大型商場,每逢週末、週日和節假日,已經成為香港居民的消費熱點,深圳的消費也熱了起來。

港區人大選舉: 行政長官選舉答問會

特首李家超以選舉會議主席團常務主席身份主持會議,他透露,在11月23日至30日提名間期,共有1,215名選舉會議成員提名候選人,並填寫了候選人提名信。 2009年4月1日,中央政府根據香港特區政府提出的請求,在深圳市試行戶籍居民「一簽多行」的個人遊簽注政策,對香港經濟發展注入很強的支持力量。 36位港區人大代表的聯署信件中指出,本港有接近26萬65歲以上人口使用非智能手機,長者在使用智慧手機填寫資料方面有困難,令部分長者未能順利入境。 另外,關口網絡不穩,也會導致無法順利生成二維碼,對一部分香港市民造成不便。 他們建議國家海關總署認真考慮取消《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的申報,以方便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人士出入內地。

港區人大選舉: 香港特別行政區時期(包括成立前的過渡期選舉)

全國人大常委會祕書長楊振武表示,在這次選舉中,各主席團成員和選舉會議成員均珍惜參與國家事務的民主權利,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參加選舉會議的工作,為這次選舉取得成功提供重要保障,發揮關鍵作用。 會議先表決決定總監票人和監票,之後投票選出36名香港特別行政區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主席團發言人譚惠珠表示,共有47人領取參選人登記表,其中42人遞交登記表,他們填寫效忠擁護《基本法》聲明、符合18歲以上香港居民中的中國公民、獲得15個以上選委提名等資格,經主席團審查後,確認42人合乎候選資格。 33.黃英豪,男,1963年2月生,香港第七屆立法會議員,中國法學會港區理事協會會長,黃乾亨黃英豪律師事務所首席合夥人。

港區人大選舉: 市民

15名現屆人代全部成功連任,包括陳勇、陳曼琪、陳曉峯等。 發言人表示,香港特區行政長官已根據《區議會條例》(第547章)第27條,指明舉行第七屆區議會一般選舉的日期。 港區人大選舉2025 地區委員會界別的選舉及區議會地方選區的選舉將於同一天舉行。

港區人大選舉: 臨時選民登記冊發表 登記選民約433萬名

2015年以前,區議會設有委任議員,行政長官最多可委任合共102名代表進入全港18個區議會。 1994年,當時港督彭定康推行政制改革方案,放棄行使委任議員制度,當然議員外改為進行全面直選。 1999年3月11日,立法會經過14小時辯論,三讀通過《區議會條例》,為同年11月區議會選舉恢復委任議席。 港區人大選舉 特區政府稱此舉原意為平衡區議會,讓少數社羣也能進入區議會,確保他們聲音得到反映;同時可以吸納更多無界別人士進入區議會。 2013年5月22日,立法會通過《201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在2016年1月組成新一屆區議會時取消所有委任議席。

港區人大選舉: 全國提名人名單

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大代表及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的總數是超過190人,相信部分委員會在其他界別分組登記為委員,成為當然委員。 會上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辦法(草案)》,修改港區人大代表選舉辦法。 歷史上,香港新界地區的原居民會選出自己村內的村長,而這些選舉往往是由男性原居民壟斷。 但隨着香港社會的變遷,新界鄉村地區與市區的人口流動增加,新界鄉村的居民未必只是原居民。 2000年12月22日,終審法院一致裁定當時石湖塘村及布袋澳的村選舉制度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條例》和《性別歧視條例》,從而確認了非原居民可參與村代表選舉。

港區人大選舉: 投票率

1983年增至15個議席,佔總議席的一半,直選議席改為分區競選,均由單議席單票制產生。 1991年香港立法局選舉,首次使用了雙議席雙票制(dual-seat constituency dual 港區人大選舉2025 vote),一個選區選出兩個議席。 可是公眾對改制未能達成共識,選舉改革裹足不前,政府決定直接了當採用較少爭議的簡單多數制(simple plurality)。 1995年香港立法局選舉,是香港主權移交前最後一次選舉。 該次選舉中,親北京政黨民建聯在20個直選議席中取得議席極少,選舉制度再次備受關注。 親北京陣營和北京政府批評政黨所得票數及取得議席不成比例,批評議席最多的民主黨沒有代表性。

港區人大選舉: 選舉區劃分與名稱變更

24.陳帆,男,1958年2月生,香港特區政府前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前機電工程署署長,工程及醫療義務工作協會創會會長。 21.徐莉,女,1956年8月生,九龍社團聯會理事長,港區婦聯代表聯誼會副會長,南海航空貨運(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 港區人大選舉 遞補代表是在此次選舉未當選的候選人中,得票數不少於選票總數三分之一的候選人才擁有資格進入此席位,若正任代表因故出缺,將由未當選的代表候選人按得票多少順序依次遞補,如此類推。

她說會發揮香港與人大雙向橋樑的角色,向中央反映香港市民意見,同時協助中央和其他人大常委更瞭解香港情況。 鄺美雲,女,1962年12月生,香港珠海社團總會會長,香港廣東社團總會常務副主席,香港義工聯盟常務副主席。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今日舉行,42名候選人競逐36個席位。 全體36位港區人大代表日前向人大常委會提交聯署信件,希望國家海關總署早日取消俗稱「黑碼」的健康申明卡,方便香港居民以至其他國家及地區人士出入境。 新冠疫情已經緩和,在全面恢復通關之後,要求進一步取消通關限制,方便香港居民回內地,符合社會多數市民的期望。

港區人大選舉: 選舉結果

李家超原定在4月8日舉行網上記者招待會,但之後延遲一天進行[18]。 與區議會及立法會的選舉制度不同,選舉委員會界別分組選舉是以全票製作為選舉方式。 全票制為每名選民可以投票給相等於該界別議席內的議席數量。 每個工程界選民擁有30個投票名額,他們可將選票填劃最多30個候選人,如此類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