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館是香港豉油西餐的始祖,相傳「瑞士雞翼」之名更是由他們所創。 瑞士雞翼,不過是紅燒雞翼,將雞翼生浸在獨門瑞士汁:混合頭抽、冰糖、紹酒、香料及上湯等材料熬製而成。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他們的瑞士雞翼矜貴在只用新鮮貨色,即叫即浸,是每枱必點菜式。 由此,餐廳傳到徐錫安手上已是第五代,仍然保留百年來的傳統味道。 用文字來記錄祖業的同時,也想趁此機會與海內外讀者分享太平館餐廳的起源和歷史故事。 徐家在香港全力發展太平館業務,五十年代首次在九龍彌敦道大華戲院側開設分店,於1964年因拆樓而搬遷到茂林街現址。
徐:和本土飲食文化有莫大關係。 香港有許多中西合璧的代表性美食,因此我們將傳統的梳乎釐改良,口感不會太甜太膩。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至於特大的分量,切合中國人喜歡分甘同味的習俗。 太平館創辦人徐老高,廣州西村(現位於環市西路)人,初任洋行西廚,後辭職轉而上街肩挑販賣,大膽採用中式醬油加西式烹調的方法炮製食物,大受歡迎,由流動小販改為固定攤檔。 太平館餐廳歷史 1860年(清鹹豐十年)在廣州城南菜市場附近置業開舖,店舖位於南關太平沙而取名「太平館」,招牌橫書「太平館西菜」,直書「番菜番餅」。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茂林街分店開業近60年 招牌陪伴港人成長
百多年來,文人雅士在粵港太平館留下的蹤跡數之不盡。 太平沙太平館總店位於永漢南(北京南路)太平沙大巷(今太平通津以北;大巷至少於1986年時已消失)旁,建築在1990年代被當局夷為平地。 國共內戰展開後,徐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政前夕再次舉家遷移香港,後一度關閉的廣州太平館復業。 1955年,當局剛進行完土地改革等政治運動。
以豉油汁烹調豬扒牛扒、燒乳鴿、煙魚等,以滿清官員、洋行買辦等爲顧客對象。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歷史 同年,鹹豐皇帝對英法宣戰,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現時香港的太平館餐廳於徐漢初從兄弟手中購入股份後獨資經營,並於在生時將股份平分予三名兒子,三房人一直和睦共處。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 逾160年歷史 多款經典名菜
起油鑊爆香薑片。 加豬骨炒勻。 下雞肉炒香。 加入西芹炒勻。 加入紅蘿蔔。 加入洋蔥炒出香味。
「太平館餐廳」是徐氏家族於1860年在廣州太平沙開設的首間華人經營的西餐館,在上世紀50年代業務擴展至香港,先後在油麻地、中環、尖沙咀、銅鑼灣等地點開設分店,現時由第五代傳人徐錫安執掌。 餐廳主打鼓油港式西餐,例如瑞士汁炒牛河、瑞士汁雞翼及梳乎釐等等,深得城中文人喜愛,連被譽為「香港四大才子」的金庸、倪匡、黃霑及蔡瀾亦曾光顧餐廳。 太平館餐廳(英語:),是馳名省港的一家著名的廣東(港式)西餐廳(又稱「豉油西餐」或「醬油西餐」),成立於1860年,首間分店設於廣州太平沙。 「太平館」一名是取自其開業地點,成為廣州最早出現的西餐廳,也是大中華第一間華人經營的西餐館。 創始徐家後人現時在香港經營太平館有四間分店,分別設於尖沙咀、油麻地、銅鑼灣及中環士丹利街,廣州鋪面經營與徐家已無關係。
太平館餐廳歷史: 百年老店太平館餐廳尖沙嘴分店拆招牌 獲霓虹交滙完整收藏保育
他特別提到太平館火柴盒上的電話號碼,在沒有手機的年代,太平館成為許多食客的聯絡處,不少明星名人與熟客,都會在固定時段光顧,於是他們的朋友,如想聯絡他們,都會打來太平館。 太平館餐廳除了招牌巨型梳乎釐和瑞士雞翼外,還有太平館燒乳鴿、燒豬脾、焗蟹蓋、吉列豬扒、瑞士汁牛肉河粉等經典菜式,同樣值得一試。 當中燒乳鴿選用新界農場乳鴿,以古法生炸至皮脆肉嫩;至於焗蟹蓋以鮮拆蟹肉混合洋蔥和雞蛋釀焗,香口有驚喜。 三十年代太平館交由第三代徐漢初兄弟打理。 1930年代中後期,蔣介石在廣州時經常出入太平館,每次來都是包場整個太平館,警衛嚴密,包括太平館對面幾間茶室都有人警戒,陪同蔣的是中將錢大鈞與警衛唐海安。 當時廣州的新聞紙(報紙)都有頭條報導,第二天就會有好多客人來店面打聽,更爭相預訂蔣介石坐過的包座[2]。
- 老抽與生抽的黃金比例是3比1,前者可以上色,生抽則有提鮮作用。
- 「飡」按【集韻】七安切,音餐,同「餐」。
- 1927年,太平館在廣州開設樓高三層的太平館支店,開始為聘用的員工包伙食及提供住宿。
- 巨型梳乎釐富空氣感,入口像雲朵般輕盈軟綿,帶濃鬱蛋白香。
- 而灣仔店同樣因為原址重建而於七十年代初搬遷到銅鑼灣白沙道現址。
- 有逾一百六十年歷史的百年老店——太平館餐廳,是首家由中國人開設的西餐館,今天就由專欄作家李純恩與太平館餐廳第五代傳人徐錫安,暢談這家老字號的飲食故事,分享如瑞士雞翼、燒乳鴿等名菜的趣事,看看一家飯店如何經歷百年而不衰。
加入老抽,煲滾成瑞士汁。 將雞翼加入瑞士汁中。 浸煮雞翼約20分鐘。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燒乳鴿瑞士雞翼巨型梳乎釐的文化源流
小貼士:1.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選用新鮮雞全翼的口感更豐富,亦能在浸煮過程保留肉汁。 太平館餐廳歷史 老抽與生抽的黃金比例是3比1,前者可以上色,生抽則有提鮮作用。
太平館餐廳歷史: 廣州創業
1945年廣州光復,太平館逐漸恢復,在西關第十甫路陶陶居對面開設總店(名太平館餐室,當時爲第十甫馬路150號),漢民北路(永漢路)212號仍爲支店(名太平支館餐廳)。 香港重光後,徐氏兄弟把關閉已三年多的菲林明道太平館重開,不久後更在上環街市附近的德輔道西開設新店。 近年來,廣西堅持把發展夜間經濟作為促消費、穩就業、惠民生的重要舉措。
太平館餐廳歷史: 菜式風味依然
香港有不少本土美食受中西文化薰陶,經典名物非豉油西餐莫屬。 有逾一百六十年歷史的百年老店——太平館餐廳,是首家由中國人開設的西餐館,今天就由專欄作家李純恩與太平館餐廳第五代傳人徐錫安,暢談這家老字號的飲食故事,分享如瑞士雞翼、燒乳鴿等名菜的趣事,看看一家飯店如何經歷百年而不衰。 太平館餐廳(英語:Tai Ping Koon Restaurant),是馳名省港的一家著名的廣東(港式)西餐廳(又稱「豉油西餐」或「醬油西餐」),成立於1860年,首間分店設於廣州太平沙。 「太平館」一名是取自其開業地點,成為廣州最早出現的西餐廳,也是大中華第一間華人經營的西餐館。 光照耀著我城,「太平館飡廳」(Tai Ping Koon Restaurant)上了年紀的霓虹招牌,至今仍穩掛於油麻地、佐敦、中環、尖沙咀等地,藍底紅白字體,抬頭清晰可見。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
12月5日,2023年廣西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交流會系列活動在廣西南寧舉辦。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太平館餐廳歷史 交流會上,孫若風、齊曉波、俞立昂、楊朵軼、高旭、李薇等6位國內夜間經濟領域著名專家,從夜經濟文旅產品發展、夜經濟與夜文化、夜經濟發展的標準化體系構建及廣西思考等領域發表主旨演講,共同探討夜間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位於油麻地的太平館餐廳,在發佈會當天如常營業,闢出餐廳幾桌空間舉辦發佈會,館內音樂並沒有停止播放,一如它仍在運行着的事業與故事;幾位名人都與廣播、娛樂有深厚淵源,他們分享時,聲量並沒有受太大影響,傳遞着的,都是他們與太平館餐廳的友誼。
太平館餐廳歷史: 招牌
瑞士汁可反覆使用,建議喫前才煮滾瑞士汁加入雞翼浸煮,確保原汁原味。 將雞肉洗淨,瀝乾水分。 將豬骨洗淨,瀝乾水分。 太平館餐廳歷史 將雞翼洗淨,瀝乾水分。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西芹、紅蘿蔔及洋蔥切小塊。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百年歷史老字號懷舊港式西餐廳 打卡巨型梳乎釐甜品/招牌瑞士雞翼
傳承至今,我是第五代傳人。 在日本侵華初期的1937年,徐漢初帶同廚師南下香港另設新店,在上環三角碼頭由親戚開設的東山酒店內落戶生根,成立第一家香港太平館,名「省港太平館」,廣州店交由經理打理。 1938年10月21日廣州淪陷,徐氏兄弟及家人在日軍入城前數天逃往香港,店舖交由老夥計打點。 淪陷後太平沙總店被洗劫一空而從此關閉,而永漢路支店亦暫時歇業。 香港太平館在經營兩年後搬遷到灣仔菲林明道,1941年香港淪陷後亦需關閉[3]。
太平館餐廳歷史: 豉油西餐 經典港式風味 5大懷舊港式西餐廳
上世紀四十年代,有外國人喫過甜豉油烹煮的雞翼後,大讚Good和Sweet。 太平館餐廳歷史 由於Sweet與Swiss讀音相似,祖父以為醬汁具有瑞士風味,於是把「豉油雞翼」易名「瑞士雞翼」。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1955年,當局剛進行完土地改革等政治運動。 至1956年廣州太平館就被正式接管,實行公私合營,徐家只好將資金撤離廣州,全力經營香港太平館。
適量的香葉與原粒黑胡椒,不但增加香氣,還可平衡油膩感。 加入雞肉及豬骨熬煮上湯來製作瑞士汁,可為汁料增加鮮甜肉味。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太平館餐廳歷史 將瑞士雞翼即浸即喫,是保持雞肉鮮嫩多汁的祕訣。
以豉油汁烹調豬扒牛扒、燒乳鴿、煙魚等,以滿清官員、洋行買辦等為顧客對象。 同年,鹹豐皇帝對英法宣戰,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 根據書中記載,不少文化界人士發起的座談會或文藝晚會,也選址在太平館餐廳,例如廣州文藝界聚會、上海文化界招待會等。 太平館餐廳歷史 劇作家夏衍撰寫的長篇小說《春寒》,也不時出現太平館場景。 著名填詞人黃霑自幼便隨父親到廣州第十甫太平館用餐,後來他常常在油麻地太平館出現,回想起來,他與餐廳的淵源頗深。
夜間經濟是城市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經濟開放度和活躍度的重要標誌。 數據顯示,大約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 緊跟夜間消費需求升級的趨勢,促進文旅商融合,強化科技賦能,打造更多沉浸式體驗夜間消費新場景、新產品、新業態,是推動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太平館餐廳歷史: 招牌
這間懷舊港式豉油西餐廳(懷舊可不是一種罪名),不知不覺間度過了一百六十載。 見證風雲際會,歷經滄桑變遷,百年老店將獨創菜式傳承下來,第五代傳人徐錫安則親筆將餐廳這座歷史舞臺的故事片段記錄下來,再次印證一句說話:書寫,是為了拒絕遺忘。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太平館餐廳歷史 太平館餐廳歷史2025 以燒乳鴿、瑞士雞翼、巨型梳乎釐為名的太平館餐廳,至今仍保留其始創的獨特菜式。 書中徐錫安向讀者剖析餐廳當年特殊的養鴿技巧及烹調方式,也記載特色梳乎釐的製作祕訣,此外,還有焗蟹蓋、瑞士汁牛肉炒河粉、燒豬肶等菜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