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5日,太古地產宣佈投資港幣150億元,爲太古坊進行重建計劃。 參與重建計劃的建築及設計公司包括Hugh Dutton Associés、Gustafson Porter及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 計劃包括新建兩座樓高46及50層的甲級辦公樓,“太古坊一座”及“太古坊二座”,每座總樓面面積爲100萬平方呎,預計分別於2018年及2021年落成。 其中“太古坊一座”玻璃幕牆達3米寬,讓每層租戶可享維多利亞港及鯉魚門景色。 太古坊(英語:Taikoo Place)位於香港東區鰂魚湧,是香港一個私人商業區,由9幢相連的甲級辦公樓組成及由太古地產發展和管理。 除了提供超過500萬平方呎的辦公樓面積,太古坊亦配備商務及休閒設施,包括東隅服務式住宅、多用途場地ArtisTree等。
數十年維持有利潤的經營,顯然並不僅靠有遠見的原則來支撐,太古地產的第二個理念,是不斷追求品質以及原創。 自70年代後期就逐步落成的太古城住宅、太古城中心及太古坊寫字樓,如今已擁有超過40年的歷史。 除了銷售型住宅以外,購物中心及寫字樓都是長期受益的貢獻者。 Neuron數字平臺的洞察不僅適用於單體建築;業主還可用其監測、控制和比較整個園區或其物業組合的表現。 我們正與政府合作利用Neuron城市模塊,將平臺的應用拓展到整個城市網絡。 Neuron健康模塊監測空氣溫度、溼度和病原體水平,識別室內空氣質量和使用者健康之間的關係,其預測模型讓建築運維人員瞭解風險,並採取相應措施。
太古坊一座: 我們的業務
她自己也好辛苦啊,平常就好幾個項目奔波,經常是深夜秒回我。 太古坊一座 我們為平臺加設熱能攝像頭,其AI技術可從熱能探測圖像中檢測人體特徵,進行快速、大規模的體溫檢測,大幅提高系統準確性,即使在人羣中亦能偵測異常體溫,識別潛在患者進行進一步人工篩查。 Neuron健康模組監測空氣溫度、濕度和病原體水準,識別室內空氣品質和使用者健康之間的關係,其預測模型讓建築運維人員瞭解風險,並採取相應措施。 金門也為此項工程訂製了一套模板升降臺系統,升降臺是多功能自動爬升系統,在高空建築期間,無需再依靠天秤在各樓層之間搬運模板系統和其他物料,也可剔除物體下墜的風險,從而改善工地安全。 金門採用一組 金屬攀爬模板系統來興建芯牆,以及採用金屬檯模來建設辦公區。 運用此方法可達致四個工作天的快速週期(每隔四天完成一個鋼筋混凝土樓層),所需的木材用量也顯著減少。
我們爲平臺加設熱成像攝像頭,其AI技術可從熱能探測圖像中檢測人體特徵,進行快速、大規模的體溫檢測,大幅提高系統準確性,即使在人羣中亦能偵測異常體溫,識別潛在患者進行進一步人工篩查。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爲Neuron開發了一個新功能——識別在公共場所或商業環境中體溫較高的人,助力疫情防控。 當時還處在疫情餘波人心惶惶之中,北京尤甚,學校當時明確跟我們說不支持返京/返京也不能返校,所以作爲湖北er的我先投了武漢的中倫,沒給我肯定迴音。 我想一個是我年紀比較小,沒有實習經歷,沒出英語成績,績點也不是那麼頂尖,當時剛好趕上武漢比較穩定了、大量不出國不讀研的學生出來找工作(這麼看來當時情形真的好慘)。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工程:大幅減少木廢料
只有在閣下以書面方式給予同意或以書面方式表示不反對的情況下,我們方可爲直接促銷而使用及/或移轉閣下的個人資料。 太古坊一座2025 太古坊一座爲香港首座商業建築採用以生物柴油作燃料及轉廢爲能的三聯供系統,提供發電、制熱及製冷功能;大廈同時爲全港其中一座最先設有結合太陽能光伏系統及綠化屋頂的雙層屋頂設計的商業大廈。 只有在閣下以書面方式給予同意或以書面方式表示不反對的情況下,我們方可為直接促銷而使用及/或移轉閣下的個人資料。 太古坊一座於2018年落成,是亞洲首個獲得WELL建築認證最終鉑金級認證(核心與外殼)的商廈,亦是香港首座同時獲得WELL 建築認證、綠建環評(BEAM Plus)及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LEED) 最終鉑金級認證的辦公樓。 不過,優化後的太古廣場對建築設計以及業態設置的種種做法,確實被視爲不少商業項目的參考。 這座由太古地產自持的甲級寫字樓,別出心裁地在37樓設置了一個空中觀景大堂。
奧雅納自主研發的Neuron數字化智能控制平臺對此進行了探索。 太古坊一座2025 Neuron基於人工智能(AI)技術,可應用於建築、區域和城市層面,構建更健康、更可持續的生活和工作空間。 暖通空調系統雖帶來常年舒適的室內環境,但能耗巨大且成本高昂。 傳統的建築自動化和能源管理系統多側重於監控報警功能,缺少了對建築資料進行整合分析、進而提供運維建議和啟示的能力。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全數租出 多家跨國企業確認落戶
Neuron的自我學習能力使其可以不斷自我完善和提升預測能力,達致更佳的能源效率。 此工程榮獲2018年度建造業議會可持續建築大獎,模板升降臺系統亦為金門贏得「2017 太古坊一座2025 太古坊一座2025 香港工商業獎:設備及機器設計優異証書」。 太古坊一座 香港的廢料循環再生設施尚未完善發展,在木廢料處理方面尤甚。 太古坊一座 遺憾的是,香港建造界依然普遍使用木模板於鋼筋混凝土建造過程當中。 木夾板經過多次重複使用後,會被當作廢物棄置在堆填區。
- 我們正與政府合作利用Neuron城市模組,將平臺的應用拓展到整個城市網路。
- 香港的廢料循環再生設施尚未完善發展,在木廢料處理方面尤甚。
- 相比香港常見玻璃幕牆1.5米至1.8米的寬度,該項目幕牆玻璃的典型寬度達到3米,不僅讓使用者飽覽海港景觀,同時可以優化採光。
- 辦公塔樓高三十層,地下四層爲停車場,總面積達75,000平方米,屬於甲級商業大廈。
- 幕牆設計旨在將塔樓及裙樓的景觀玻璃尺寸放至最大。
機電工程署控制室的屏幕牆實時監控情況,預測颱風將如何影響交通燈等城市基礎設施,並幫助政府部門規劃應對措施。 Neuron數字平臺的洞察不僅適用於單體建築;業主還可用其監測、控制和比較整個園區或其物業組合的表現。 我們正與政府合作利用Neuron城市模組,將平臺的應用拓展到整個城市網路。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融入最新的環保建築技術
假如建築擁有「大腦」,可以監測系統、即時回應,其安全性、舒適性和運營效率將如何提升? 奧雅納自主研發的Neuron數字化智慧控制平臺對此進行了探索。 Neuron基於人工智慧(AI)技術,可應用於建築、區域和城市層面,構建更健康、更永續的生活和工作空間。 太古坊一座 位於太古坊核心的太古坊一座,為太地耗資港幣150億的太古坊重建計劃中,新建兩座甲級辦公樓中首棟落成的辦公樓。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
另外大樓亦設有結合綠化屋頂、綠色空間、太陽能發電系統的雙層屋頂、雨水收集及中水回收。 大廈總建築面積約爲 太古坊一座2025 1,000,000平方尺,共41層辦公樓層 (5-47樓)及2層停車場 (B1-B2樓),設20部載客升降機和2部客貨升降機。 大廈設有Platinum Certified平方尺平臺花園,提供寛敞的室外座位,爲租戶提供一個共享空間進行休閒聚會或創意交流。
太古坊一座: 建築模組:賦能明智決策
本公司將確保其員工對用戶通過OpenRice.com、其子域、任何其他由本公司經營/開發的網站、媒體平臺或應用程式包括開飯喇流動應用程式和流動網絡(個別或統稱“渠道”)提交的所有個人信息和數據遵守最嚴格的安全和保密標準。 太古坊一座2025 不經渠道用戶同意(無論註冊與否)( 簡稱“用戶”),本公司不會向任何人洩露此等個人資料,惟以下第3條“資料的披露或傳遞”中列出的獲授權人士除外。 此甲級寫字樓共有37層,總樓面面積達約92,470平方米。 太古坊一座是一座統一業權的商業大廈,用作出租,放租的辦公室面積由18038至20270平方尺(可租用),每尺租金約爲港幣65 至 69元。 2017年7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香港廣播中心由濠豐大廈40樓頂樓,轉租至黃竹坑香葉道41號中高層全層單位,面積約11,744方呎,月租約33萬元,呎租約28元。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香港首座人工智能建築
– 太古地產辦公樓業務董事Don Taylor於太古坊一座揭幕酒會中向一眾參與嘉賓致詞。 我們進行了詳細的消防工程分析,爲服務佔用區域(如地下二層避難室)估算適當的排煙率。 通過嚴格審覈建築標準和相關要求以及與政府機構磋商,我們確保所有地下機房和電梯間均無需安裝排煙系統。 這有助於減少地下層排煙設備所需的機房和管道空間,將因排煙系統的空間影響降至最低,同時確保使用者的生命安全。 永續設計包括最先進的自然冷卻空調系統,光伏板及生物柴油三重熱電聯產系統。 項目取得綠建環評(BEAM Plus)及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LEED)的白金評級。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二座-
太古坊一座是香港首座採用第三代生物柴油系統的辦公樓。 這一系統將生物柴油(由當地餐廳廚餘提取的再生油燃料)用來發電。 發電機餘熱則進一步用於為樓宇提供熱水,以及驅動吸收式製冷機製備冷卻水。 幕牆設計旨在將塔樓及裙樓的景觀玻璃尺寸放至最大。 相比香港常見玻璃幕牆1.5公尺至1.8公尺的寬度,該專案幕牆玻璃的典型寬度達到3公尺,不僅讓使用者飽覽海港景觀,同時可以優化採光。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香港, 香港
包括兩幢相連辦公塔樓,總面積爲116,000平方米。 其中一幢爲43層,每層面積1,500平方米之香港電訊中心大樓,另一幢爲40層每層面積相同之多盛大廈。 麥堅時律師事務所(Baker McKenzie)及著名社交媒體Facebook分別各租10萬方呎。 另加拿大皇家銀行(Royal Bank of Canada)亦承租兩層、共4.4萬方呎樓面。 太古坊一座爲香港第一座商業建築採用轉廢爲能的三聯供(發電、制熱及製冷) 系統,將由餐廳租戶收集得來的廢棄食油轉化爲生物柴油。 太古坊一座亦採用智能照明系統,按照不同時間、自然光強度及使用者用量而調節。
太古坊一座: 聯繫 – 香港
鄰近甲級建築包括 林肯大廈、 電訊盈科中心 及 栢克大廈。 太古坊一座 聯想集團則位於林肯大廈21-23樓,菲利普莫里斯亞洲集團有限公司則位於德宏大廈23-24樓( 室)。 香港麥當勞、瑪氏食品和箭牌則分別位於多盛大廈的31樓( 室)、35-36樓和23樓。 中海集運於2014年8月由港島東中心59樓遷往葵興九龍貿易中心。 奧雅納還在太古坊一座運用了自主研發的AI智慧建築控制平臺Neuron,使之成爲香港第一座啓用人工智能的建築。
太古坊一座: 多盛大廈, 香港
其後,港島東中心的前身-益新工業大廈(Aik San Factory Building,原華蘭路14號)及萬邦工業大廈,於同年被拆卸。 1990年代初,隨著經濟發展及轉型,香港工業北移,商業大廈的需求上升,太古地產開始把區內陳舊的工業大廈重建,並翻新上述三座樓齡不大的工廠大廈,成為高級辦公大廈。 14.我們將盡力使用適當的技術性措施確保 閣下可以查閱、更新及改正 閣下的個人資料。 在查閱、更新、改正及/或刪除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 閣下的個人資料時,我們可能會要求驗證 閣下的身份,以保障 閣下個人資料的安全。 太古坊一座為香港首座商業建築採用以生物柴油作燃料及轉廢為能的三聯供系統,提供發電、製熱及製冷功能;大廈同時為全港其中一座最先設有結合太陽能光伏系統及綠化屋頂的雙層屋頂設計的商業大廈。
太古坊一座: 建築模塊:賦能明智決策
金門獲太古地產批出太古坊一座重建工程合約,此全新甲級辦公樓高48層,施工目標旨在獲取香港「綠建環評」(BEAM Plus)鉑金級評級、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評級(LEED) 鉑金級認證,以及WELL建築標準鉑金級認證。 澧信在過往61年服務過衆多客戶,當中包括政府機構、大型發展商和跨國公司,並曾與知名建築師、室內設計師和建築界的專業人士合作。 我們爲參與過多個著名的項目、擁有多元化的經驗而感到自豪。 澧信工程顧問有限公司是一家領先的專業工程顧問公司,專注於建築、交通運輸、環境、工業、基建及能源等工程項目的機電及屋宇裝備設計。 太古坊一座是一幢樓高47層的甲級寫字樓,連同兩層地庫,總建築面積約1,000,000平方呎。 此項目創造了一流的可持續發展摩天大樓,並成為香港東區的獨特的地標。
太古坊一座: 租戶
儘管玻璃幕牆與牆體比例極高,不利於保持熱舒適度,我們利用混合low-e膜和漸變深度的遮陽設備,成功達到熱性能和節能設計的目標,經過全面的太陽輻照度分析,營造出日照響應的幕牆。 通過使用周緣配有預應力樑的預應力混凝土樓板系統,我們有效減小了辦公樓層的結構區域,為天花板底部的機電設備配置提供極大靈活度,確保樓層淨空達到3公尺。 太古坊由太古地產發展,其前身是一系列工業大廈,該區早於19世紀末已是太古糖廠的所在地,是香港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區。 太古坊一座是香港首座採用第三代生物柴油系統的辦公樓。 這一系統將生物柴油(由當地餐廳廚餘提取的再生油燃料)用來發電。
太古坊一座: 辦公樓
我們於2019年遷往鰂魚湧,打造了富協同合作及活力的工作空間,充份顯示我們在租賃、設計、項目管理及工作場所策略方面的專長。 2017年7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將香港廣播中心由濠豐大廈40樓頂樓,轉租至黃竹坑香葉道41號中高層全層單位,面積約11,744方呎,月租約33萬元,呎租約28元。 1999年8月16日太古地產及時代華納簽約承租濠豐大廈29樓至40樓共12層樓面,總面積133000平方呎,作為時代華納亞洲區總部,其中40樓將成為CNN的香港廣播中心。
爲確保結構穩定,我們在建築高程中點附近,引入穿越避難層和機電設備層的鋼製懸臂桁架和帶式桁架,以通過核心和立柱的耦合作用加固塔樓框架。 塔樓外牆飾以鋁板面,地面大堂鋪以花崗石,同時佈置有高聳之鑲嵌彩色玻璃屏板。 太古坊一座2025 太古坊設有行人天橋連接港鐵鰂魚湧站,位置也近於毗鄰的太古城及太古城中心的太古站。 雖然購物商場的品牌仍未能對外披露,但這不妨礙其成爲上海南京西路上最值得期待的新項目。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 爲了不影響商家的營業,太古廣場的工程只能在晚上11點到早上7點之間進行,這場近乎“自虐”的優化工程,在當時立下的目標是超前20年。
太古坊一座: 環境效益
太古坊一座由王歐陽(香港)有限公司擔任建築設計,大廈採用大型玻璃幕牆,確保每層均能享受充足自然光線及飽覽維多利亞港景色。 太古坊一座是太古坊重建計劃之重要元素, 透過空調行人走廊無縫連接,並被園林、流水佈置及露天餐廳所環繞。 太古坊一座為一座48層高2A級著名商業大廈位於英皇道979號距地鐵鰂魚湧站A出口僅5分鐘步程,並有蓋鏈接方便前往鰂魚湧各地工作和購物。
太古坊一座: 太古坊一座全數租出 多家跨國企業確認落戶
另一方面,1969年因應民政主任計劃而劃分的東區,還包括現今南區之東部(赤柱和石澳),直至1981年南區的成立爲止。 這座建築的基礎系統由端承樁和筏基組合而成,以適應現場岩基斜坡的特點。 原有的13根灌注樁得到重新利用,與新鑽孔樁結合,克服了地下空間限制,有助於降低建築物的“隱含能耗”。 太古坊一座2025 我們採用帶灌漿帷幕和預灌漿的管樁作爲15米深挖及地下室施工過程中的臨時擋土結構和地下水隔斷系統,確保附近海堤和東區海底隧道的結構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