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表示,中小學班數將相應調整,亦將逐步停辦個別學校,或申請跨區重置。 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屬本港老牌名校,1965年由孔美琪母親、前東區區議會主席丁毓珠創立,創校即將57年。 除此之外,孔美琪也邀請香港特區立法會首任主席範徐麗泰、現任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人來學校舉辦講座,為師生講解憲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國安法,與學生展開互動。 孔美琪博士,BBS是香港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維多利亞(中國)教育集團總校長、香港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兼總校長[1][2]及香港中文大學校董[2]。

在資源和人手缺乏的情況下,憑藉不斷的努力、堅定的決心和無比的熱誠,一所小小的維多利亞幼稚園,逐漸發展成被受家長和業界推崇的幼兒教育機構;多少年,培養出不少能幹、傑出和自信的學生。 孔美琪又建議內地開放香港的教師到大灣區就業:「如果老師兩地都可以教的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以找工作的空間也擴大了。現在都說要吸引香港青少年到大灣區就業,香港的教師希望也可以,兼且稅務優惠亦非常不錯。」孔美琪亦期望,未來香港的學校也可以考慮遷到大灣區,吸收內地生源。 孔美琪丈夫2025 談到辦學成功的原因,孔美琪表示,維多利亞在10多年前已引進IB(國際文憑)課程,近年更引進哥倫比亞大學的讀寫計劃,讓小朋友更有意義地學習語文。 孔美琪丈夫 該機構亦着重創新學習,引進設計思維,配合IB課程的探究式學習模式,而非要學生死記死背。 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總校長孔美琪透露,在新冠疫情及移民潮下,滬江維多利亞學校的收生率不跌反升,今年學生人數更首次突破2,000個,當中絕大部分學生都是本地校友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

孔美琪丈夫: 【封面故事】(1)縮班殺校本末倒置 教育界促改革制度 小班教學提升教育質素

本港出生人數去年(2020年)創20年來新低,已出現結構性學齡人口下跌,再加上新冠疫情及移民潮影響,本港適齡學生減少,教育局預警中小學將縮班殺校。 森林教育在歐美等西方國家非常流行,主張給予學童更多時間在戶外探索,從而汲取知識。 孔美琪丈夫 森林教育活動內容廣泛,包括爬樹、捉迷藏、繪畫風景、唱遊及收集大自然物品來製造玩具等等,藉此啟發學生的創意潛能,亦可鍛練學生體能和灌輸環保概念,減少他們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現時,婦委會由非官方成員擔任主席,另有21名非官方成員和3名官方成員,全部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委任。

  • 2010年4月,光良與孔勝民在臺北成立星娛音樂,江美琪成為該唱片公司的第一位簽約歌手,併發行兩首數位新歌〈月光下〉、〈你是愛我的〉。
  • 在這張專輯中,江美琪首次展現詞曲創作的才華,專輯中亦有同公司創作歌手吳克羣及光良的跨刀,並請來林俊杰、方文山、好友戴佩妮等超白金製作人的打造。
  • 孔美琪相當支持這個做法,她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港人未來宜住宜居城市,當中必須要有就業、就醫和就學配套,增加該區學校數量,可以滿足新發展區的就學需求。

根據教育局早前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交的文件中顯示,未來學齡人口持續下跌的情況是結構性問題,而非過渡性。 該份文件顯示,本港生育數字自2016年起持續下滑,至前年跌至不足53,000人,去年更跌至20年新低,僅得43,000多人,預期到2026年的小一新生,以及2032年的中一新生數字,將再大幅下跌。 《堅雜誌》訪問了3位在教育界地位顯赫的人士,不謀而合地反對政府縮班殺校及削減教育經費,反而認為當局應該好好趁這個時機,改革教育制度,提升本港教育質素。

孔美琪丈夫: 香港文匯網

孔美琪相當支持這個做法,她認為粵港澳大灣區是港人未來宜住宜居城市,當中必須要有就業、就醫和就學配套,增加該區學校數量,可以滿足新發展區的就學需求。 本港近年出生率下降,加上反修例風波後出現移民潮,新冠疫情下跨境來港讀書的學生數量也大減,可以預見未來教育界將會有縮班殺校的危機。 孔美琪丈夫2025 孔美琪丈夫 孔美琪表示,她的教育機構不但無受影響,中小學校收生人數更不跌反升,本學年收生更首次突破2,000人。 孔美琪丈夫2025 孔美琪透露,自創校以來,該校已進行廣東話及英語雙語教學,但因應家長越來越覺得,子女要打好中文基礎,校方近年特地加入普通話,成為三語教學,更讓學生可選擇以繁體或簡體授課,有別於一般國際幼稚園,只着重英語教學。 該機構是香港首間推行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課程的中小學一條龍學校,吸引了不少城中富豪和明星子女入讀,如前港姐冠軍李嘉欣兒子許建彤、張名雅女兒蔡浚鏗、藝人成龍兒子房祖名、黎姿女兒馬家蔚及馬家鎂等,甚至本港首富李嘉誠的孫女,都是該校校友。

自2013年起,我們更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合作,設計「讀寫計畫」(Reading and Writing 孔美琪丈夫 Project),培育學生閱讀和寫作的興趣和建立穩健的語文基礎。 學校積極鼓勵家長參與幼兒的學習和成長過程,邀請海內外專家主持育兒講座,並到海外及內地交流。 我們的畢業生,無論選擇升讀由我創辦的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或到其他小學升學,皆熱愛學習,善於表達。 1985年,總校長孔美琪博士於美國大學雙學位畢業回港加入維多利亞幼稚園,承傳母親對幼兒教育的熱誠與信念,繼續為「維多利亞」優質教育導航。 於1998年,孔博士成功在上海創辦第一所中外合作的民辦幼稚園,至今在中國已開辦11所維多利亞幼兒園。

孔美琪丈夫: 主席

該張專輯的製作堪稱超白金規格,在唱片業已不景氣的2005年是罕見的大手筆投入,讓業界一片譁然。 2000年,江美琪發行了第三張專輯《悄悄話》,宣傳上打出「搶救小美」的口號:據當時的新聞報導,維京唱片私下評估,若此專輯銷售量未能突破十萬張,將終止與江美琪的合約關係。 而這張專輯也徹底改變江美琪的整體形象,從個性搖滾路線轉變為樸實平凡的抒情路線,江美琪也改變了自己的歌曲詮釋方式,風格也轉為較市場取向的抒情歌曲。 在專輯歌詞本內頁江美琪自言:就算今天唱片市場上沒有人在乎江美琪唱了什麼,她還是會一直唱下去。 相隔半年後,江美琪於同年底發行第二張專輯《第二眼美女》,延續了第一張專輯“e世代”的另類風潮。

  • 該專輯在臺灣反響一般,但在中國大陸獲得極大成功,專輯發行後即好評如潮,被中國各大電視臺、電臺、門戶網站等媒體力薦並強打,各一二線城市竟遭到連續賣斷,專輯一度全國缺貨,讓代理發行公司始料未及,之後不得不重新加版製作達五次才補充完全國各地銷路的訂單。
  • 現為電吉他品牌Schecter代言人,並擔任演唱會樂手、音樂製作等工作。
  • 自2008年連續三屆(第十一屆至第十三屆)出任上海市政協委員,現任政協常委[2]。
  • 梁紀昌說,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說話:「不會有教不好的學生,只視乎你如何教。」他指出,現時每50,000個中學生之中,就有約十分之一,即5,000人讀到中五、中六便輟學,正正是因為現時教育制度容易讓學生有挫敗感。
  • 我們深信,縱使小朋友的潛能無限,唯有優質的教育,纔可讓他們展現才能,發揮所長。

孔校長指出,新翼為學生提供更多教學資源,希望小朋友在一個輕鬆的環境下學習。 該專輯在臺灣反響一般,但在中國大陸獲得極大成功,專輯發行後即好評如潮,被中國各大電視臺、電臺、門戶網站等媒體力薦並強打,各一二線城市竟遭到連續賣斷,專輯一度全國缺貨,讓代理發行公司始料未及,之後不得不重新加版製作達五次才補充完全國各地銷路的訂單。 專輯連續登上“CCTV中國唱片銷量排行榜”八週,累計銷量非常可觀,成為江美琪在中國大陸反響最好、最成功的專輯。 雖然該精選在2首新歌加32首舊歌的保守預算下發行,但銷量卻達到的了驚人的12萬張,甚至超越同門歌手蕭亞軒的精選輯《美麗的插曲》銷量,出乎意料地成為維京唱片2004年度最賺錢的一張專輯。 維京唱片對此成績極爲滿意,決定發行同名精選DVD,並投資補拍攝了江美琪過往第一、二張專輯中的歌曲〈鏡子聯想曲〉、〈你那邊是晴天〉及〈袖手旁觀〉三首MV。 2005年,精選輯中的新歌〈第一百零一個答案〉於第16屆金曲獎以黑馬之姿擊敗大熱門張惠妹的〈愛是唯一〉,奪下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再次帶動此專輯熱銷,這爲江美琪順利推出下張專輯《戀人心中有一首詩》埋下伏筆。

孔美琪丈夫: 香港應借鏡內地教育進步經驗

江美琪高中畢業後,參加MTV電視臺所舉辦的《MTV新聲卡位戰》歌唱比賽,憑藉紮實的唱功獲得了第4名,隨後獲得知名音樂人姚謙的青睞,將她與新創立的維京音樂簽約,成為旗下第一位歌手。 維京唱片對江美琪這首位簽約歌手極爲重視,投入大量資源及預算進行全面包裝,並對其進行了爲期四個月的強力集訓[1]。 朱偉林坦言,香港不少舊校舍沒有安裝正式的升旗臺和旗杆,有的學校還沒有成立升旗隊。 孔美琪丈夫 伍煥傑認為,教育局就每日升掛國旗及每週舉行升國旗儀式的事宜發出指引,可有效推動學生接受較廣泛的國民教育,認識國旗、國歌,增強國民身份認同。 培僑中學的升旗儀式設計得頗為用心,每個班級均有升旗隊,開學後從高年級開始每個班輪流主持升旗儀式,包括升降國旗、領唱國歌、發表國旗下講話。

孔美琪丈夫: 體驗國情 培養「中國心香港根」

教育界普遍認為,每位教師要照顧的學生人數越少,越能專注於教學質素及保持良好的師生互動溝通。 孔美琪負笈美國,返港後順理成章加入維多利亞,再將教育版圖拓展至中小學,創辦了提供「一條龍」IB課程的滬江維多利亞學校,致力提供雙語及關愛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批判思考及國際思維。 維多利亞在香港與內地提供優質幼兒教育逾半個世紀,大部分維多利亞幼稚園校舍為認可之國際預科文憑(IB)世界學校,提供小學項目(PYP)課程。 近日,孔美琪接受了中新社記者專訪,回顧她辦學的心路歷程並分享教育理念。

孔美琪丈夫: 教師工作如「漏斗式」不斷積壓

其中,〈那年的情書〉以唯美的旋律及紀念學生時代情懷的愛情做主旨而迅速走紅,登上各大MP3搜索排行榜、KTV點唱榜第一位,至今以這首歌爲藍本的“微電影”更是層出不窮。 〈我愛夏卡爾〉更是獲選有“金曲獎的風向球”之稱的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2005年度十大單曲。 接連兩張專輯的成功,江美琪其後發行的《再一次也好》(2002年)、翻唱專輯《Melody 美樂地》(2003年)及《朋友的朋友》(2003年)專輯皆延續抒情風格路線,並持續獲得不錯的市場反應,在華語樂團以溫柔療傷系女聲獨樹一幟,在新生代女聲中佔有著自己的一席之地。 甚至在同門歌手侯湘婷、本多RuRu及陳予新的專輯由於銷量未達標無法繼續發片的情況下,江美琪的專輯始終能保持迅猛穩健的銷量,成爲維京唱片旗下除蕭亞軒以外最強賣的歌手。 接連發行的兩張專輯《我愛王菲》及《第二眼美女》,唱片公司皆以江美琪具爆發力的歌喉及個性化的塑造作為企劃宣傳主軸,音樂風格也大多以硬調的英倫搖滾為主。 雖然《第二眼美女》中的抒情曲〈我多麼羨慕你〉因搭配人間四月天片尾曲,獲得了不錯的知名度及傳唱度,但該曲的走紅並未明顯增加江美琪的唱片銷售量。

孔美琪丈夫: 【校長專訪】三代人奮鬥半世紀建「教育王國」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創辦人女承母志

2004年初,江美琪發行了個人首張精選《又寂寞又美麗》雙CD,收錄自己過去發行七張專輯的精選歌曲及兩首新歌。 孔美琪丈夫2025 孔美琪丈夫2025 精選輯發行後,江美琪與維京音樂的合約到期,此時臺灣唱片市場已嚴重縮水,所以江美琪亦沒有獲得續約。 該歌舞劇在臺灣獲得了極大成功,連續30場,場場爆滿,創造了臺灣歌舞劇的票房紀錄。

孔美琪丈夫: 老師要多作培訓明白何謂守法

孔校長投身教育界38年,大學時於美國修讀兒童心理學及教育,雙學位畢業後在當地任職註冊小學教師,直至1985年回港。 孔美琪丈夫2025 當時孔校長的媽媽丁毓珠與親姊丁毓娟在銅鑼灣創辦維多利亞幼稚園,或許受家庭影響,她從小就喜歡小朋友,15、16歲已當起小老師,笑言「我是在幼兒園長大」,回港後順理成章加入維多利亞。 孔美琪丈夫 位於香港仔深灣道的名校、滬江維多利亞學校(中小學)共有190名老師,師生比例為每1名教師對10名學生,比一般學校師生比例的1比25低得多。 孔美琪丈夫 該校中學生每天須上4至5節課堂,比一般中學的7至8節為少,教師要負責的課節因而相對少得多。

孔美琪丈夫: 音樂作品

曾任世界幼稚教育聯會(OMEP)會長,現任OMEP香港分會會長[2]。 自2008年連續三屆(第十一屆至第十三屆)出任上海市政協委員,現任政協常委[2]。 孔美琪丈夫 三母女關係親厚,孔校長自言給予女兒很大的自由度,女兒一直覺得媽媽是「Super Hero」。 在職媽媽要兼顧事業與家庭不容易,即使孔校長工作再忙,女兒年幼時她盡可能晚上9時前回家,陪她們睡覺傾心事。 她堅持女兒不補習,直至女兒小四時一次數學考試,媽媽「貼錯題目」,最後女兒成績不理想,她纔不得不面對現實找外援。 但因爲懷孕,在2015年1月16日在音樂會上宣佈結婚,並全面停止新專輯宣傳工作。

孔美琪丈夫: 【作育英才】看好大灣區辦學前景 教育機構北上拓版圖 孔美琪:培養學生「中國心香港根」

伍煥傑解釋,校方正是期望通過這種「人人都有機會做升旗手,人人都有機會發表國旗下講話」的模式,增強學生們的參與感、體驗感。 教育局早前點算中小學實際在學人數後,披露全港今個學年單是小學,已較上學年減少逾80班小一。 加上新冠疫情過後,本港出生率會否或何時回升,仍屬未知數,預視未來數年本港中小學將要面臨縮班殺校危機。

1985年返港,在四五年間,她開辦了兩間學校、結婚、生孩子、完成碩士學位課程,可謂事業家庭兩不誤,令人羨慕不已。 喺2021年9月,佢當選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教育界委員[16]。 孔美琪丈夫 之後佢喺李家超無提政綱嘅情況下,有份提名李家超參與2022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17]。

孔美琪丈夫: 孔美琪:培養學生「中國心、香港根」

維多利亞把握了內地發展機遇,早在香港回歸翌年,即1998年,已在上海創立首間維多利亞幼兒園,亦是當地首間中外合資幼兒園。 近年該集團在內地發展氣勢如虹,陸續在上海、深圳、蘇州及杭州開辦幼兒園,至今已多達10間。 小時候,我非常仰慕家母丁毓珠女士和姨母李丁毓娟女士,幻想長大後與她們一樣,春風化雨,作育英才。 今天,我延續家母和姨母的成就和理想,在她們建立的根基上,逐步變革及創新,開拓不同的發展空間。 維多利亞的版圖亦由香港擴展至中國多地,並由幼稚園延伸至一條龍的中小學。 校園新翼於去年12月正式落成及啟用,提供超過9,000平方米的教學空間,包括全層為創科教學而設的「想•創中心」、演藝劇場、中小學圖書館、戶外操場。

孔博士對教育和社會服務的投入為她帶來多項殊榮:2000年,獲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之一;2013年,獲特區政府頒授銅紫荊星章;2014年,獲美國惠特學院頒授榮譽人文學博士銜; 孔美琪丈夫2025 2015年,獲香港教育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孔博士剛於2017年6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委任為非官守太平紳士及於同年11月獲香港公開大學頒授榮譽院士。 近年,孔博士更致力推動高等教育和幼師培訓,擔任香港教育大學創校校董及校長諮詢小組成員、香港中文大學校董、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委員會委員和美國惠特學院(Whittier College)校董,並於各大專院校講學和專業教育研討會演說,培訓更多優秀的專業教育人才。 例如去年12月她親自設計行程,帶學生去本地歷史遊,感受香港這個他們土生土長的城市。

「媽媽給予我自由,從沒要求我做教育界」,當年媽媽對孔校長的教育方式影響她日後教女。 孔校長育有兩名女兒,細女Melanie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系畢業後,在銀行任職數年,卻突然跟媽媽說想讀教育文憑,讀完後更表明心志「我想在課室教書」,原來她先斬後奏辭職了。 校長媽媽笑言女兒已辭職,拿她沒辦法,「既然這是她的選擇,我也尊重她」。 Melanie在銅鑼灣維多利亞幼稚園教學兩年,才擔當管理層的工作。 香港鳳溪第一小學內有一根旗杆,位於天台,「教職員會每日去升掛國旗。」校長朱偉林告訴記者,校方也自行購買了一根活動旗杆,並組織學生成立升旗隊,安排他們接受香港青少年軍總會提供的步操及升旗等訓練。 不久前的國慶日,這支升旗隊就在學校舉辦的慶祝儀式中登場,全校師生觀禮。

但不久後,隨著姚謙離開維京唱片,維京音樂亦不再為江美琪安排通告,江美琪的歌唱事業再度被迫停止。 維京音樂臺灣辦事處不久後亦被解散,所以也沒有相關工作人員爲《戀人心中有一首詩》報名次年的金曲獎,江美琪被公認爲該年金曲獎最大的遺珠。 2005年,因恩師姚謙的大力支持,藉由精選輯《又寂寞又美麗》的亮眼銷售成績做底牌,江美琪終於獲得維京唱片英國總公司的批准,以“無約”的條件下發行專輯《戀人心中有一首詩》。

孔美琪丈夫: 【封面故事】(1)縮班殺校本末倒置 教育界促改革制度 小班教學提升教育質素

相較於當時隸屬同公司、同一年出道的另外兩位歌手蕭亞軒及侯湘婷皆已在華語歌壇上取得初步的銷售成績,江美琪接連兩張專輯的銷售量都未達到預期目標。 1999年6月,江美琪發行首張專輯《我愛王菲》作為維京唱片進軍華語樂壇第一炮。 整張專輯預算高達4000萬新臺幣,聘請了Jim Lee、陳輝陽及陳偉擔綱製作人,並邀請林夕、鄭華娟、左安安等知名創作人為專輯寫歌。 同時也推出美少女讀本“愛我不愛——小美寫真故事書”、“對我好一點——小美系列電影”等周邊產品。

孔美琪丈夫: 體驗國情 培養「中國心香港根」

孔美琪不希望看見教育局向中小學校「開刀」:「殺校始終對整個教師團隊士氣有影響,應該改為小班教學。」她認為,每個學生資質不同,小班教學可令老師更能夠針對每位學生的特質去教授知識,同時老師亦需要很多學習支援,進行學術以外的教育,譬如德育。 她更認為減少老師負責的教學節數,讓老師多點時間做課程發展,以及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非常重要。 孔校長將教育版圖由幼稚園擴展至小學、中學,她回想當年由太古城「校中校」小學,只有兩班小一、一班小二共44名學生,到2005年創辦一條龍私立的滬江維多利亞學校。 VSA以雙語教學,提供小學、中學及大學預科項目的國際文憑課程(IB),孔校長既是學校創辦人,也身兼總校長一職。

2010年4月,光良與孔勝民在臺北成立星娛音樂,江美琪成為該唱片公司的第一位簽約歌手,併發行兩首數位新歌〈月光下〉、〈你是愛我的〉。 孔美琪丈夫 同年11月10日,集結兩首單曲和新歌〈愛情的重量〉集結成EP《愛情的重量》發行。 香港培僑中學便是其中之一,校長伍煥傑介紹,培僑中學有兩個旗杆,一個位於校舍頂部,工作日均有國旗飄揚,另一個則位於操場,每逢週一會舉行升旗儀式。 孔美琪透露,維多利亞首間在內地開辦的中小學,將選址深圳南山,2022年9月落成啟用。 孔美琪丈夫2025 孔美琪大讚當地環境優美,有很多戶外空間,校址旁邊更有個大型公園,期望該校可推行別樹一格的森林教育。 早前特首林鄭月娥曾表示,為應對入學率下降引致的縮班殺校問題,政府未來可能要這些學校搬遷到新發展的北部都會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