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進一步解釋,生第一胎的媽媽由於肚皮比較緊,胎兒很容易卡進骨盆腔,慢慢往下推。 可是有些生第二胎的孕婦,肚子看起來比較大,似乎快要生了,但其實是因為肚皮鬆掉,造成胎頭無法直接進入骨盆腔。 不過可以藉由子宮的收縮讓胎兒慢慢調整姿勢與方向,再慢慢進入產道。
此時子宮必須規律的往外、往上做「拉提式」收縮才能幫助子宮頸順利擴張;如果收縮頻率不規則或間隔時間變長,子宮頸擴張速度變慢,就會減緩產程。 區慶建主任解釋,第一產程的定義為子宮規則收縮至子宮頸全開;第二產程為子宮頸全開至胎兒娩出;第三產程為胎兒娩出至胎盤娩出。 加速胎頭下降2025 我們常聽到的「順產有3P」,分別為Power、Passenger、Pathway,分別為子宮有效收縮、胎兒的大小與狀況、產道的空間與肌肉是否有彈性。
加速胎頭下降: 開始不規則陣痛,多久後會生產?
若想要加速產兆,準媽媽可以透過爬樓梯,鍛鍊下肢肌肉幫助分娩,還有助於促進宮縮。 但下樓梯時,懷孕後期挺著大肚子不易看到臺階,也容易增加腰腹部及腳的負擔,比較不建議。 此外,貼著牆面深蹲、走路散步、瑜珈或使用生產球等輕度運動也是不錯的方式,也可以增加骨盆底肌羣的活動量,幫助順產。 產婦用力到何時,可到產房由醫師接生的階段呢? 加速胎頭下降2025 邱慕蓉護理長表示,主要檢查是否可在會陰處看到寶寶的頭部,若為初產婦,希望至少可看到大約50元硬幣大小,並考量接生醫師的地點、預作準備的時間,來判斷何時進產房。
- 很多待產媽咪打了減痛分娩後,覺得忽然很舒服就不太願意動,造成產程容易沒有進展。
- 無論是「臀位」或「橫位」皆為胎位不正,皆要剖腹產。
- 此時產道需要一點時間放鬆,宮縮的頻率、強度和用力時上半身是否直立都會影響產程的進展,宮縮力道一旦不足就會使產程減緩。
- 可透過媽媽體液的顏色、流量、味道、質地等來簡易判斷,如果真的無法確定,建議還是到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
- 楊振銘醫師也以「倒車入庫」來解釋胎頭與骨盆腔比例不合,他說,在倒車入庫時如果車子斜歪一邊,車子很難倒進車庫;另外,車子太大也難以進入車庫。
- 雖然這時期照射X光對足月的寶寶沒有影響,不過現在多半沒這麼做,因為讓孕婦去照射X光會令她們的心裡會感到不安。
當您感覺到胎兒運動緩慢甚至不動時,應立即去醫院檢查胎兒的健康狀況。 加速胎頭下降2025 進入37週以後,胎兒就算足月了,各項發育都已成熟,隨時準備好要與您見面。 準備自然產的孕婦,懷孕35至37週時要做陰道乙型鏈球菌篩檢,醫師會拿棉花棒沾取一點陰道分泌物。 加速胎頭下降 篩檢的安全性很高,即使是高危險妊娠的孕婦也可以做。 如果驗出有感染,待產時醫師會施打抗生素,以免寶寶通過產道時受到感染。
加速胎頭下降: 第二產程(子宮頸全開~胎兒娩出)
頻尿、想上大號:當胎兒進入骨盆時,會刺激膀胱並給母親帶來頻尿的感覺。 此外,胎兒壓迫到直腸也會產生腸胃蠕動感,您會覺得很想上廁所。 久坐或久站會影響血液循環,進一步影響供給胎兒的血液量,所以要隨時變換一下姿勢,職業婦女也要記得每一個小時都要起身走一走,倒杯水、上個廁所都可以。 加速胎頭下降 鞋子也要穿舒適的止滑鞋,走路要小心,注意平衡。 過期妊娠、足月破水、足月時有輕微的子癇前症、慢性高血壓等情形發生時,才需要催生。 加速胎頭下降2025 其他例如相機、擠乳器、奶瓶…等各項物品,則是依個人的需求而定。
所以,在子宮頸開到10公分左右,先以超音波來觀察寶寶的胎頭,讓他自己試著轉,看是否有機會轉成顏面朝下;若不行就必須採取剖腹生產。 王樂明醫師說明:「產婦已經開始待產,子宮頸卻慢慢開3公分、4公分、5公分等。」造成原因可能是子宮頸口開太慢或時間停滯過久、子宮頸尚未變薄,以及胎頭下降的時間太久等,導致產程進展延緩。 加速胎頭下降 醫師表示,無痛分娩雖具有侵犯性,但只要有專業醫師執行,況且現在醫師的技術都很純熟,「無痛分娩」的併發症機率低於千分之1! 除非孕婦過胖、脊椎受過傷才會增加使用的困難度,重覆穿刺多針才會痛,但對一般的醫師,不太可能發生。 張芳霖醫師則表示,新的研究認為,打無痛分娩不會造成長期背痛,但短時間因為背部痙攣、肌肉緊張,會有短時間2、3天的背痛,這是難免的。
加速胎頭下降: 媽咪投票趣
原則上,1次宮縮的持續時間,可使用閉氣用力3個回合,1個回合約為10秒,再換一口氣,配合宮縮去用力。 我第一胎因為肚子大到快爆炸,寶寶也很大,所以38週就開始做青蛙跳,跳了四天就被我跳出來了,還好早出來,寶寶已經3500了,真等到四十週大概快四千了。 產前檢查的項目琳瑯滿目,除了健保給付的十次孕婦產前檢查外,還有許多需要自費的項目,常見的產前檢查項目有唐氏症篩檢、羊膜穿刺、高層次超音波和妊娠糖尿病篩檢等等。 放鬆心情多休息:準媽媽應該多休息,在即將臨盆時不要做太累的工作,也要停止激烈的運動。
- 此外,因為肌瘤可能導致子宮收縮不佳,有產後大出血的可能性,建議產前要服用鐵劑補充血紅素。
- 區慶建主任說明,子宮肌瘤可能會提高第二孕期早產的機率,比一般孕婦高8倍;剖腹產的機率則高6倍。
- 建議產婦可以坐在產球上模擬青蛙張開雙腿,前、後、左、右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透過地心引力的牽引促進胎頭下降。
- 若產婦太緊張,會引導淋浴、溫水泡盆、按摩以幫助肌肉放鬆。
剛生產後的身體還很虛弱,產後營養補充是門大學問! 如果您不餵母奶,那麼飲食的份量和攝取的熱量和懷孕前相同即可。 加速胎頭下降 如果您決定親餵母乳,那麼良好的飲食習慣可以幫助哺乳媽媽補充營養,提供豐沛的乳汁給寶寶。 會陰腫脹:由於胎兒的刺激,妊娠荷爾蒙與神經系統都產生變化,加速血液循環使會陰腫脹。 外陰和陰道腫脹變寬會增加血液供應,使陰道寬度擴張,幫助胎兒在分娩過程中順利通過陰道。
加速胎頭下降: 第二產程
「無痛分娩」多少對運動功能有些影響,產婦打了之後,神經系統敏感者腳會麻麻的,但不常見,不過還是建議要有家屬陪伴,這樣比較安全! 此外,有些人對止痛藥物敏感,會有噁心嘔吐的感覺,但機率不高。 (2)排便 臨產後,應鼓勵產婦每2~6小時排尿一次,以免膀胱充盈影響子宮收縮及胎頭下降。 加速胎頭下降 初產婦宮頸擴張不足4cm,經產婦宮口擴張不足2cm,應給予肥皂水灌腸,避免在分娩時排便污染,灌腸又能通過反射作用刺激宮縮,加速產程進展。
加速胎頭下降: 產前小叮嚀
現代醫學強調結合「人性」與「科技」,確實可以透過科學方法來減輕產痛,好處包括: 加速胎頭下降 1.能增加胎盤血流,使產婦肌肉協調,便能增加胎兒的氧氣供應量。 3.能讓產婦好好配合用力,不會亂扭動而造成生產時胎兒受傷。
加速胎頭下降: 用力訣竅1:練習呼吸
這些增加顯示胎兒的健康良好,且含有充足的氧氣。 加速胎頭下降 它們可能會在子宮收縮時發生,因為胎兒對於子宮壓力的增加有反應而活動。 準爸爸要適時叮嚀媽咪,在沒有宮縮時、用力後,仍要調整呼吸到原本的速率。
加速胎頭下降: 產前1個月,可能有哪些生產的徵兆?
孫序東醫師認為不一定,要看每一位醫師的習慣。 灌腸的目的在於不讓寶寶在糞便中出生,不過目前多數醫師不會要求孕婦一定得灌腸;至於剪會陰則仍是比較建議的做法,剪會陰的好處是傷口不會亂裂,但是不剪也可以。 下體有液體流出,是破水還是分泌物,又或者是漏尿? 因為在孕期容易有許多類似的狀況出現,使得第一胎的媽媽很容易混淆,此時就可以藉由下面的表格來分辨是真產兆還是假產兆。 真性陣痛,隨著越產程進展,宮縮頻率會越來越密集、疼痛感加重、宮縮時間也會拉長,而假性宮縮沒有規則的頻率,可以透過休息而緩解。 已經準備好待產包,肚子有點抽痛的感覺,哪時候要準備去醫院待產?
加速胎頭下降: 生產包要準備哪些物品?
以往是隻有自然產的孕婦需要做乙型鏈球菌篩檢,不過現在會鼓勵剖腹產的孕婦也要做。 加速胎頭下降2025 有些孕婦感覺到胎頭下降會很緊張,不過懷孕大約9個月時,胎頭下降是正常的生理機制,並不屬於產兆。 當胎頭下降以後,有些平常因肚子太大,呼吸比較不順暢的孕婦會比較容易呼吸,因為胎頭下降,就不會向上頂到橫隔膜。 當落紅、陣痛、破水3大產兆出現,就可以準備去醫院待產了。 如果有疑慮請詢問醫療人員,避免異常產兆危害媽媽和寶寶的健康。 產後再來要面臨的是哺乳問題,想要哺乳更順利,絕對不能錯過:追奶多久擠一次?
加速胎頭下降: 分娩的3個產程
水腫:由懷孕期間子宮脹大,下腔靜脈的重壓使血液流回心臟,這會引起下肢水腫,此外,長期站立的孕媽媽也容易水腫。 孕媽媽雙腿的水腫可能在生產前幾週就已經發生,當您注意到水腫似乎加劇時,這可能是您即將生產的徵兆。 規律的劇烈陣痛:突然感到腹部疼痛,並且是持續性的疼痛,持續15至20秒左右,陣痛緩和後約3至5分鐘再度襲來,有規律地越來越痛。 腹痛是由子宮收縮引起的,代表您正式進入產程,可以準備去醫院了。
加速胎頭下降: 無痛分娩 拉梅茲呼吸 生產球 按摩
絕對不要等到完全測量不到任何胎動時纔去醫院。 自然產的孕婦如果喫得下,還是可以正常飲食;剖腹產產前則必須空腹8小時,以免因麻醉而嘔吐,導致食物吸入肺部,引發吸入性肺炎。 ※破水:由於破水太久卻沒有生產,胎兒可能有感染之虞,所以無論是否合併陣痛,皆應減少走動,盡快到醫院。 一開始是不規則陣痛,逐漸變為規則,疼痛時間也逐漸拉長。
不過如果等到有產兆才請假,也要留意辦公室距離醫院多遠。 ※註:落紅、破水、陣痛,不一定哪一種產兆先出現、也不一定都會出現,有些孕婦也可能沒有破水;不過每個人都會陣痛。 落紅大多是出現些許血絲,若媽媽的出血量多比月經量還多,即是落紅過多。 有很高機率來自於胎盤問題,像是胎盤早期剝離或前置胎盤等。 特別是出現胎盤早期剝離,會讓寶寶發生缺氧、缺血等問題,會危及寶寶生命。
鄭修芳說,用力方式有很多種,有時可以順著身體的感覺,想用力的時候用力,不用特別push(推)。 影響子宮頸擴張快慢的因素有很多,就產婦本身條件來看,就包含了骨盆大小和形狀,其他還有孕期是否規律運動、胎兒尺寸、胎頭原本高度、是否給予催生藥、是否下牀活動等。 剛開始就是普通的肚子痛,並伴隨酸酸緊緊的感覺,隨著宮縮頻率和強度逐漸增加,疼痛指數也會慢慢升高,破水後有可能升至頂點。
加速胎頭下降: 分娩時能喫巧克力補充熱量嗎?
不過初產婦與經產婦的潛伏期時間不同,王樂明醫師表示,有些初產婦的潛伏期會達20小時以上,太早收住院會拉長住院時間。 一般而言,子宮頸開到3公分以上則開始進入活動期,而活動期來說,經產婦約為6小時、初產婦約為8小時,但還是因人而異。 孕婦→生產時一般都是採用截石臥位,但當產程遲滯,最好改變用力姿勢,轉為側臥、膝胸臥位,或下牀活動一下,儘量避免太早躺上產檯。 加速胎頭下降2025 加速胎頭下降 加速胎頭下降2025 陪產家人此時不妨協助助產師調整產婦的呼吸和用力方式。 醫師大多都會建議孕婦,產前1個月應將生產包及早準備好,一旦產兆出現,可以拿了就走。
蔡幸芬醫師表示,所謂「胎位正」,指的是枕前位,即眼睛朝下(向媽媽的屁股)、後腦朝上(向媽媽的肚子)的姿勢,簡單來說就是俯臥。 當出現這種情況,媽咪必須變換姿勢讓寶寶改變位置。 如果這麼做還是無法讓寶寶「喬」到正確位置,醫師會視情況幫助寶寶轉位。 一般來說進到產房待產時,當子宮頸口開到接近10公分,會先請護理人員教產婦練習用力,練習差不多後才會讓她進產檯生產。 第1產程卡住比較常見的情況有「子宮無法有效收縮」和「胎頭無法順利下降」兩種。 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蔡幸芬表示,很多人都以為只要開始宮縮,產程就可以順利進行,其實沒那麼簡單。
區慶建主任說明,子宮肌瘤可能會提高第二孕期早產的機率,比一般孕婦高8倍;剖腹產的機率則高6倍。 而且因為有子宮肌瘤,胎位不正的機率則比一般孕婦高4倍、胎盤早期剝離的機率也是高4倍。 加速胎頭下降2025 許多人都有脊椎側彎的問題,不過無論是脊椎側彎或脊椎受傷,都可能影響減痛分娩執行成功的機率,還是需要會診麻醉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 至於有些孕婦習慣做的運動項目為舉重,其實並不建議,拿太重的東西有可能導致胎盤剝離。 另外,並非所有的破水都會有明顯破掉、一大股水流下的狀況,有些媽媽的破水是「高位破水」流量不會太大,容易和分泌物和漏尿搞混要特別注意。 可透過媽媽體液的顏色、流量、味道、質地等來簡易判斷,如果真的無法確定,建議還是到醫療院所進一步檢查。
加速胎頭下降: 產前1個月,生活的注意事項
初產婦子宮頸口開10公分時進產房,經產婦則是開8公分時進產房。 待產所需要的時間因人而異,初產婦大約十幾至二十小時,生產時間大約一至二小時;經產婦則不一定,時間會比較短。 加速胎頭下降2025 孫序東醫師指出,其實現今醫學界仍不完全明白產兆的生理機轉,有很多種理論,據測應與每個人的荷爾蒙反應不同有關。
加速胎頭下降: 使用時機
如果這些措施無法矯正胎兒的心跳模式,可能必須執行剖腹產以拯救胎兒的生命。 當子宮頸已經進入活動期(大約擴張3、4公分)卻停止擴張,醫師就會考慮用人工破水的方式促進產程。 沒有羊水在中間緩衝,胎兒會直接往下壓迫子宮頸,促進子宮頸變軟、擴張。 愛麗生婦產科診所副院長羅英字表示,下牀走動或坐產球都可以讓胎頭往下壓迫子宮頸,促進子宮頸分泌前列腺素,進而變軟、擴張。
很多待產媽咪打了減痛分娩後,覺得忽然很舒服就不太願意動,造成產程容易沒有進展。 然而,現在不叫「無痛分娩」,因為「無痛」會造成產婦的錯誤概念。 其使用原理是,神經有兩種功能:感覺和運動,「產痛治療」是要把「痛的感覺」阻斷掉,而儘量不要影響神經的「運動功能」,讓腹部及骨盆腔可以儘量用力,把寶寶生出來。
如果懷孕初、中期胖太多,後期就要控制體重,以免胎兒過大,麵包、白米飯、甜食或高熱量的食物,都要少喫一些,最好改喫五穀飯或糙米飯。 加速胎頭下降 區慶建主任呼籲:「不要把胎兒養得太大!」胎兒多大是太大呢? 加速胎頭下降2025 要看孕婦的體型而定,例如:170公分的孕婦,骨盆會比較大,假如寶寶為3千7百公克,大多還是可以順產;不過140公分的孕婦,即使寶寶僅為3千3百公克,生產時還是會相當辛苦。
新手媽媽就看這篇,讓Mamaline泌乳營養團隊告訴你更多專業資訊。 當胎兒活動或睡覺時,基準胎心率輕微地波動(每分鐘5到15次)。 如果沒有變異性出現,它意味著心臟的自然節律點已受到影響(交感神經系統的作用)。
加速胎頭下降: 寶寶太大隻出不來、痛到沒力氣擠…擔心生產卡卡?專家教妳順產技巧!
5.打「無痛分娩」可以較輕鬆地經歷、體驗產程,有些產婦甚至可以「笑笑」迎接生產,反而可以減少剖腹的機率。 6.產婦清醒且心情愉快,家人可共同參與,讓生產變得很溫馨且自然。 從宮縮到陣痛大概可以分成「潛伏期」、「活動期」和「過渡期」3個階段。 一般所說的產兆是指活動期的宮縮,平均3~5分鐘出現一次。 振興醫院婦產部專科護理師兼助產師鄭修芳表示,只要產婦沒有破水或有催生需求,基本上都要等到活動期才能辦理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