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案底對生活存在不少影響,一些官方機構及私人機構在請人時,均會審查求職者有否案底。 即使是移民外國,或簡單到美國旅行申請簽證,均會因為有案底而被拒。 MoneySmart即為大家簡單解說案底消除方法。
- 臥底警員證供是否可信,他能否在場清楚認清被告,往往是指控被告的關鍵。
- 證據顯示,他認為自己若受到人身威脅,會隨時用氣槍射人。
- 黃認為違反感化令明顯是當事人誠信有問題,「當時親口答應遵守先會頒發感化令,違反就係唔禮貌同唔尊重法庭!」他亦指,違反感化令要視乎違反多少項條件及性質,法官可撤銷感化令再作判刑,當事人最終可被判監禁。
- 受感化者須接受感化主任為期一至三年的輔導及監管。
- MoneySmart即為大家簡單解說案底消除方法。
有網民分享,自己留有輕微案底,雖然會被要求回答有關問題,不過亦成功入境日本臺灣等地。 準備移民時,一般均需向警方申請無犯罪紀錄證明書(俗稱良民證)。 於此證明書上,所有曾經被定罪的案底均會列出。
感化令案底: 社會服務令
不過,根據《罪犯自新條例》,如罪犯是初犯者(即沒有其他案底),及被判處不超過3個月的監禁或罰款不超過HK$10,000,只要在3年內不再犯案,其案底便可被視為「已喪失時效」。 如果被告沒有案底,所犯的罪行較為輕微(例如普通襲擊、或無持有武器下在公眾地方打架),控方可能會在被告同意簽保守行為下,願意不提證供起訴(英文簡稱為 “O.N.E. Bind Over”)。 對被告來說,這個安排的可取之處,是被告在技術上已經脫罪,他 / 她沒有被正式定罪,亦即是沒有留案底。
- 一般來說,不提證供起訴、讓被告簽保守行為之安排,需要控辯雙方同意並獲得裁判官批准,纔可以實行。
- 圍牆支援手冊為在囚人士家屬及朋友提供一系列詳盡指南,包括探監物品、探監流程、探監規定、探監人數、懲教署認可交來物品、探監物資、各個懲教院所及監獄詳情等等。
- 法庭在判處社會服務令之前,社會福利署的感化主任須向法庭提交有關違法者的背景調查報告,以及評估違法者是否適合接受社會服務令的報告。
- 自2008年起,警方將青少年警司警誡計劃引伸到長者,65歲或以上無案底長者犯罪,只要案件性質輕微,並無涉及傷人、毒品及性罪行,有機會以總警司警誡處理。
- 如果受感化的人在感化令生效期間再次犯案,或違反感化命令的條文,他們可能要就其原本干犯的罪行,重新接受判刑。
- 須留意,此法例亦有例外情況,如不適用於高級公務員職位、紀律部隊、專業人士如律師、會計師、保險代理人或銀行董事等等。
- 如果該人在一年內再於公眾地方打架,法庭便會下令他 / 她須交出1,000 元擔保金。
淫褻物品審裁處由一位主審裁判官及兩位或以上審裁委員組成,主要負責兩項工作—為事物及物品評定類別及裁定性質。 根據《淫褻及不雅物品管制條例》,淫褻物品審裁處有權評定物品類別,為社會詮釋淫褻及不雅的含義。 包括任何暴力、腐化或引起厭惡情緒的物品均被視為不雅。 感化令案底2025 1)接受警方的監管,而最長年期為兩年或直至十八歲生日(兩者中以較短的期限為準);及 2)接受社區支援服務計劃的跟進服務。 當一名未滿18歲的少年人,因犯案而被拘捕及有足夠證據被起訴時,警方可以照一般案件處理,將少年犯人起訴交由少年法庭處理。
感化令案底: 刑事案件聆訊程序
臥底警員證供是否可信,他能否在場清楚認清被告,往往是指控被告的關鍵。 如果被告對裁判官的裁定感到不滿,可在裁定作出後14天內向裁判官申請覆核其裁定。 感化令案底 如果有關覆核被駁回,被告便可向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提出上訴。
不過,某些國家或會限制發放簽證予有案底人士。 以美國為例,申請旅遊簽證一般須如實相告所有犯罪紀錄。 聯邦移民法規定,如犯有道德敗壞(Moral turpitude)的罪行,包括謀殺、強姦、盜竊等,絕大機會拒發簽證。 自2008年起,警方將青少年警司警誡計劃引伸到長者,65歲或以上無案底長者犯罪,只要案件性質輕微,並無涉及傷人、毒品及性罪行,有機會以總警司警誡處理。
感化令案底: 案底消除條件:初犯 刑期短
感化報告認為梁工作繁忙,判社服令只會增加她的壓力,有礙她更生,又引述梁的導師稱對她犯案感到震驚,認為她只是一時天真愚昧,建議法庭判感化。 威院外科實習醫生聲稱半年沒有放假,請大假又不獲批,精神壓力爆煲,適逢醫生請假考試高峯期,便偽造專科考試通知書請3日假。 醫院其後查覈她的成績,才揭發她根本沒有報名考試。 女醫生早前承認欺詐罪,今(27日)於東區法院判12個月感化,裁判官認同她是好醫生,憑努力去取得現在的成就,勸勉她珍惜今次輕判的機會。 社署感化主任會因應服刑人士的實際狀況和技能安排工作,並在盡量不影響其就業、學習及宗教活動的情況下制訂一個可行的工作時間表。
這樣可確保違法者適合進行社會服務工作,以及有合適工作可提供予違法者,並在得到違法者的同意下,才判處社會服務令。 法庭可就14歲或以上干犯可判監禁罪行人士,向社會福利署索取社會服務令報告,社署感化主任在瞭解其背景後會向法庭提交報告,並由法庭就判刑作出裁決。 被判處社會服務令人士須在社署感化主任的監管下按判令進行無薪的社會服務工作(最高為240小時)。 所有被法庭判處社會服務令的案件,均會轉介到社會福利署轄下的社會服務令辦事處跟進。
感化令案底: 個人架生
梁自小品學兼優,2009年考入中大醫科,畢業後在威爾斯親王醫院工作,案發時被抽調到東區醫院進行外科訓練,月入約7.2萬元。 法庭指出被告並無向警署值日官投訴被警員毆打,或被警員插臟嫁禍的指稱,向警察投訴科提出毆打投訴時,亦沒有提及被警員插臟嫁禍,法庭認為被告指控沒有邏輯。 計劃重點﹕透過警司級或以上的警務人員,根據律政司指示╴酌情考慮向犯事青少年作出警誡,代替作出刑事檢控。 圍牆支援手冊為在囚人士家屬及朋友提供一系列詳盡指南,包括探監物品、探監流程、探監規定、探監人數、懲教署認可交來物品、探監物資、各個懲教院所及監獄詳情等等。 求職方面,留有案底固然令求職變困難,即使簡單如一份普通銷售工作,如申請人擁有盜竊或不誠實行為的案底,僱主亦會對其誠信存疑。
感化令案底: 刑事犯罪紀錄及《罪犯自新條例》
另一方面,法庭亦可透過此安排,防止被告再幹犯類似的錯事,從而亦維護了公義。 一般來說,不提證供起訴、讓被告簽保守行為之安排,需要控辯雙方同意並獲得裁判官批准,纔可以實行。 由法庭頒發的社會服務令列明瞭必須完成的社會服務工作時數,並須在12個月內以合理進度完成。 當法庭裁定其已違反社會服務令時,法庭可就其原本所犯罪行重新判處另一項刑罰,或在不損害有關命令繼續生效的原則下判處罰款。 他續指,若當事人未能遵守感化令條件,則要視乎違反的嚴重性及感化官的報告內容,法官有權向當事人作出警告、延長感化時間或增加額外感化條件,甚至可撤銷感化令再作判刑,有機會判處監禁。
感化令案底: 感化官指被告一時天真愚昧犯案
年齡在14歲或以上,因觸犯的控罪而可被判處監禁的話,法庭可考慮判以社會服務令。 犯事者須在12個月內,完成法庭指定的服務時數(最高爲240小時)。 履行社會服務令的時間及工作性質均由感化官安排,工作爲無償的社會服務工作,工作種類繁多,例如剪草、清潔、簡單維修、協助籌辦弱能人士或老人服務活動等。 被告在沒有案底而犯輕微罪行下,控方或會選擇在被告同意下簽保守行為,不提證供起訴。 在不提證供起訴的情況下,被告沒有被正式定罪,亦即是不會留有案底。
感化令案底: 法庭案件/案例資訊
如案底已喪失時效,該罪犯等同沒有被定罪一樣,因此,如他在求職時被僱主或其他人詢問有無犯過刑事罪,他可立即回答:「無」。 如果申請一些「重要的職位」,例如律師、會計師,申請政府的紀律部隊及較高級的文職職位(舊總薪級表第31點),必須申報從前的案底。 這些專業團體或政府機構是否因為曾經有案底,而不接納申請,情況並不一定,但案底必定帶來不便。 感化令案底 有犯罪記錄就不一定會給外國領事館拒絕移民申請,這要看犯罪的性質如何,對一個人的移民申請,案底必定帶來不便。
感化令案底: 法律支援服務(免費或資助)
辯方律師求情時指,被告過往成績不錯,是升學材料,而且被告自律,曾經參與過慈善活動。 又指明白到案件有一定嚴重性,但希望裁判官判刑時可考慮從更生角度出發,多於判處被告阻嚇性刑罰。 雖然坊間普遍認為社會服務令是一個寬鬆的的判刑,但上訴法庭曾清楚表明不應視社會服務令為「較輕程度刑罰」。 社會服務令(英語:Community service order)是普通法地區如英國和香港的一種刑罰,為替代監禁的一項判刑選擇。 社會服務令既有懲罰的成份,也有使違法者改過自新的作用。
感化令案底: 移民向警申請良民證 有案底不獲發
社會服務令不但可以協助違法者改過自新,也具有補償社會的功能。 違法者因為需要履行社會服務,導致其活動會受到限制,也剝奪了部份自由時間,因此構成了懲罰。 在進行社會服務的過程,違法者可以學習到循規守法的重要性,並積極改善自己的行為,也擴闊其視野,亦促進自重和積極的生活方式。
感化令案底: 工作內容
另一種做法是由一名警司或以上職級的警務人員行使酌情權,向該名少年人施行警誡,而無須交由法庭審理。 如在緩刑的實施期間犯了可懲處監禁的罪行,新的判罰監禁期屆滿後始執行原來緩刑的刑罰。 例如甲先生犯了A罪行,被判監禁3個月緩刑2年,緩刑期間犯了B罪行,被判監禁4個月。 甲先生將被判監禁4個月+3個月,即共7個月。 被判感化的罪犯,其定罪會在他/她定罪3年之後,被視為已喪失時效。 當定罪被視為已喪失時效後,罪犯便無須披露該定罪或命令,但根據《罪犯自新條例》第4條申請指定職位者除外。
感化令案底: 判刑前可索取的報告
(3) 感化令案底2025 法庭如不信納該兒童或少年人明白指控罪行的性質,或該兒童或少年人不認罪,法庭須聆聽證人所提出支持有關申訴或告發的證據。 每名上述證人的主問證供作畢後,法庭須詢問該兒童或少年人,或如認為適當,詢問其父母或監護人是否有意向證人提出任何問題。 如該兒童或少年人有意作出陳述以代替提問,亦須獲準。
當一個人被定罪後,留於警方或法庭之案底便不能被刪除(除非該罪犯上訴成功)。 感化令案底2025 若違反感化令,法庭可能會警戒被告,或判處被告罰款。 若違反感化令,法庭有機會會再次就被告的原本罪行,再行判刑。 感化令案底2025 感化令案底2025 感化令案底2025 在一般情況下,當值律師服務不會為違反感化令的被告提供律師服務,因這不是新案件。
社區法網提供的資料只供初步參考,而有關資料並非正式法律意見。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Now新聞臺】一名中學生、前「學生動源」成員劉康,早前被裁定管有仿製火器罪成立,裁判官考慮到被告年輕,而且沒有案底,相信他重犯機會低,判他18個月感化令。 這除了使對青少年違法者的前途影響相對較低外,社會服務令也可以使他們培養自律,並在具啟導作用的監督下做有意義的工作。 感化令案底 感化令案底2025 感化期內,犯罪者不用服刑,可自由活動,但必須定期見感化主任和接受感化主任的指導[6],也要接受小學或初中教育及職業訓練,以及遵守感化令的規定。 感化期之內,犯罪者可以自由活動,但係要定期見感化主任同接受感化主任嘅指導[6],又要接受教育或者職業訓練,同埋要遵守感化令嘅規定。
感化令案底: 罪犯自新條例的「洗底」安排
若被告人於指定時限內未能付清該罰款,他/她須於限期內向法院總務室申請延期,通常可於即日獲安排在第一庭處理。 辯方律師又表示,被告就讀中學的教職員對他愛護有加,雖然已到9月中,但校方仍為他預留學位,準備被告隨時返校繼續學業,準備文憑試。 值得一提,自美國眾議院於2019年10月通過《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對港人簽證申請亦有所修訂,因參與維護民主及自由的抗議活動被拘捕,將不會被拒申請。
感化令案底: 感化令
被要求簽保守行為的人,須透過擔保方式,以某個金額,並以自簽或由其他保證人作擔保,承諾保持行為良好及遵守法紀,擔保期不超過三年。 在警司警誡計劃下,一名警司或以上職級人員行使酌情權,對青少年罪犯作出警誡而不提出起訴,而涉案青少年須接受警方監管,爲期2年或直至該名青少年年滿18歲爲止(兩者中以較短的期限爲準)。 而經慎重考慮犯事者背景而准許犯事者無須實時入獄,但在緩刑期間必須保持社會安寧,行爲良好,不再犯法,否則將會按刑期而實時監禁。 某些罪行並不可判處緩刑,這些罪行列於第221章《刑事訴訟程序條例》附表3內,其中包括行劫、猥褻侵犯及其他嚴重罪行。
感化令案底: 刑事罪行有多少種刑罰?
上訴通知書應在裁判官駁回覆核後14天內提交。 被告也可直接向原訟法庭提出上訴而不用需先尋求覆核。 (1) 凡有兒童或少年人因任何罪行而被帶到少年法庭席前,法庭有責任盡快以淺白語言向其解釋該指控罪行的內容。 感化令案底 (2) 法庭如信納該兒童或少年人明白指控罪行的性質,法庭須問其是否認罪(除非該指控罪行是殺人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