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井處懸掛了一面握着聽筒的貓咪霓虹燈牌,背面是與牠隔着電話閒聊的小狗,吸引不少人打卡,「很多人對霓虹有刻板印象,覺得是很傳統的事物,但從這個招牌見到,霓虹都有很可愛的一面」。 這面招牌來自深水埗鴨寮街一間前身賣日本電子產品的五金舖。 陳倩雯聽商戶解說,原來1990年代的鴨寮街有如港版「秋葉原」,售賣日本電器、電子產品,他們纔打造這面如此kawaii的招牌點綴舖面,當年他們還會保送員工到日本受訓、學日文,反映當時社會潮流趨勢。 黃國書指出,在書法風格上,對於文字內容與筆墨線條結合的表現愈加精煉,從原本擅長的行草擴及篆隸,不止展現紮實的傳統碑帖功力,其創新的筆墨章法呈現與紙幅設計更融合現代書法佈局巧思,視覺藝術與書法融混的美學意境令人驚艷。 書法展覽 民進黨立委黃國書5日起在立法院文化藝廊舉辦書法展,邀請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長遊錫堃、立法院祕書長林志嘉、交通部長林佳龍、文化部長李永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等人參觀,親自解說創作理念,傳達創作中愛臺灣愛鄉土之情。 當代書法是古今審美衝突的競合成果,更是文化與藝術離合的複雜狀態。
- 開幕儀式後,同場還舉行“文聯盃”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頒獎典禮,來自香港多間中小學校的得獎學生依次上臺領獎,由主禮嘉賓為他們頒獎。
-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中國書協香港分會承香港文聯所託,即日起至本月24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舉辦「香港書法界大聯展」,展出近300幅來自不同省市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書法家作品。
- 此外,容老師並被中文大學善衡書院聘為特邀院務委員。
「才德勤修養,三魂共一心」,於希寧先生以此為座右銘,用光輝的一生詮釋了「憑恃國魂怡筆墨」的愛國精神和「畫魂深處寓人魂」的時代風骨。 今年是於希寧先生誕辰110週年,鄭州美術館得到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服務中心和於希寧藝術館的大力支持,將於希寧的精品佳作在鄭州展出,讓觀眾近距離感受這位花鳥畫藝術大師的藝術魅力和崇高風範,在文化傳承中厚植家國情懷,激發愛國熱情。 (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蕊 河南報道)為紀念於希寧誕辰110週年,「道明、氣充、文雄——一個花鳥畫家的家國情懷」展覽在鄭州美術館開幕,以展示我國著名國畫藝術大師、美術教育家於希寧先生的精品力作和藝術風采。 黃國書說明,這次最有意義的作品就屬《樂為世界人》,因為今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100年,當年創辦人蔣渭水特於會歌末段提到「但願最後完使命,樂為世界人。人類萬萬歲,臺灣名譽馨」,黃國書也以此與遊錫堃分享,期盼一起攜手為民主努力。
書法展覽: 展覽展覽預告
爲了促進馬來西亞與香港的書法交流,以及爲教育單位籌款,中國香港書法學會與南洋大學香港校友會聯合主辦“中國香港書法家容浩然師生書法義展”。 展覽日期是2013年9月10日至9月12日(星期二至四),開放時間爲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7時,在隆雪華堂光前堂舉辦。 協辦單位爲隆雪華堂文教委員會、馬來亞南洋大學校友會、雪隆太平華聯校友會、南大教育與研究基金會。 2015年3月8日晚上,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於旺角翠園酒樓舉行春茗及第五屆會員大會,延開12席,大家歡聚一堂。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舉辦的杭州、湖州、黃山筆墨紙硯五天之旅(2016年10月 日),共36人參加,現把旅程中的點滴與大家分享。 除了欣賞特色招牌,由霓虹師傅借出的工具及招牌製作過程的短片亦值得駐足一看。
- 「這些玻璃管就像迷宮一樣複雜,設計、美感、技術等任何一部分不足都難以完成。」他們特意找鐵器師傅用人手方法重做圓形鐵箱,將原有8米長招牌中的四喜圓形標誌保留,變成一件藝術品。
- 於2013年9月10 至 13日舉辦的容浩然師生書法義展,展出作品共142幅,是次活動為新紀元大學學院陳六使圖書館及太平華聯校友會馬大中文系助學金共籌得款項馬幣二十二萬,特在此多謝各位捐贈墨寶的同學。
-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裡,了無古今的隔閡。
- 香港藝術館22日起舉行「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展出超過70件香港藝術家書法作品的館藏,並以文學、舞蹈、圖像和音樂配合展示,讓觀眾暢遊詩舞畫樂之間,探索書法與生活的關係及所引發的香港當代創作。
- 「像」由心生,境隨
書法集合歷史、文字、文學、視覺、身體、觀念與行為,成為總合性藝術的最佳代表,挑起了繼承與創新的矛盾,同時考驗了當代社會中的視覺價值與文化深度的爭端。 展示書法,同時展示了國際化與在地性的角色扮演,也誘使觀察者思考時空的曖昧關係,因而產生極為不同的審美價值判斷。 第二屆會員大會及執委會改選在二零零九年二月二十七日在倫敦廣場的酒樓西湖春天舉行。 在席上,主席容浩然移交四川重建籌款(六萬元)支票與楊處長。 2012年4月16日文滙報刊登了一篇容浩然老師的專訪,名為”書法中的中國心——容浩然書法作品賞析”,有興趣可到以下連結閱讀。 本會原意在剛舉行的第四屆會員大會中(二零一三年三月三日晚上)修改會章,把每兩個月開一次的執行委員會會議,改為每三個月召開一次。
書法展覽: 【期間限定展覽】特色霓虹燈招牌重現大館!可盡情打卡兼近觀細節 展出招牌稿圖及工具、製作過程短片不容錯過
容浩然老師是中國香港書法學會主席,先隨楊善深學習書畫,後拜書法家張海爲師。 他曾七次入選香港藝術雙年展,一九九六年獲香港藝術雙年展書法獎;四次入選全國書法篆刻展;兩次入選全國中青年書法篆刻展,並獲第三屆中青年書法篆刻展優秀作品獎。 容老師現爲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書法導師,並開辦浩然書畫坊教授書畫。
蘇軾之赤壁賦的理與趣的視頻,主講人為上海交通大人文學院長聘黃偉豪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然而,不受傳統束縛的意念也活躍起來,至明代浮現縱橫跳脫的氣息。 明人書法面貌至為紛雜,行草書尤其活潑自由,適與當時依循傳統法度者形成對比。 其間突顯個性自成一格的書家,也走出實現自己的路徑,不為時代潮流所吞沒。 遊錫堃也說,當初林佳龍當選臺中市長時,地方傳出《十年磨一劍》之美談不但成為創作靈感來源,爾後黃國書繼承林佳龍之立委席次,繼續為地方打拼服務。
書法展覽: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會員作品展覽 (第三屆)開幕式部份相片
是次展覽共有九位中國著名書法家及五十九位會員參展,並邀得康樂文化事務署副署長鍾嶺海太平紳士為開幕禮的主禮嘉賓、中文大學逸夫書院校董車越喬先生及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為剪綵嘉賓。 陳國基致辭時稱,書法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代表,對於文化傳承帶有深厚意義,而青少年是繼承和發展書法藝術的重要力量。 繼2019年後,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今年再度舉辦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很高興見到今次展覽展出獲獎學生的作品,充分體現了薪火相傳的良好精神。 疫情令不少展覽受影響,成立近40年的甲子書學會原本於中央圖書館地下舉行的展覽,也移師至香港大會堂舉辦。 書法展覽 雖然展覽已結束,不過讀者可在這裏欣賞學員各具特色、具傳統韻味的書法作品。
恭喜本會主席容浩然老師的六屏隸書作品入選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中國書法) (前稱香港藝術雙年展)。 此外,容老師並被中文大學善衡書院聘為特邀院務委員。 本會主席容浩然老師於2012年11月5日在香港木球會的講座『怎樣欣賞書法』共58人參加,以下為活動當晚的照片。 林順忠會友願意為此善行捐出港幣二十萬元,主席亦會捐出約二十件書法作品作為義賣之用。 此外,本會希望多些會員一同參與此善舉,為馬來西亞華文教育及文化發展作一點貢獻,故徵求會員捐出一至兩 件書法作品用作義賣。 作品呎吋不限,書體亦不限,唯參加者每人需付港幣三百元,以用作印製展覽小冊子的費用。
書法展覽: 第七屆會員大會暨春節聚餐(2019年3月 照片
第三屆會員大會及執委會改選,已在二零一一年二月十二日於中華遊樂會(中餐廳)舉行,會中選出由十六人組成的執委會,在選舉後,隨即舉行週年聚餐。 本次義展將展出容浩然老師及其學生的作品大約100幅;凡義賣的作品,由買書法者指定,將義款捐獻給受益單位新紀元學院陳六使圖書館或雪隆太平華聯馬大中文系助學金。 書法展覽 同時,配合義展也將出版《容浩然師生作品集》,參觀者可以樂捐方式索取。 恭喜本會會員鍾漫容獲得2016年全港青少年書畫比賽毛筆書法青年組亞軍及全港孔教儒家書法大賽毛筆公開組季軍。 有次來到葵涌工廠區,他被一間售捲閘的店舖招牌震懾,一個個紅色北魏體的文字在他眼前一字排開,氣勢磅礴。
書法展覽: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書法講座 (2012年 11月5日)花絮
「那個招牌有17隻字,字體很大,近2呎乘2呎,隻隻字都很『爆』!」從那天起他就開始勾勒北魏體,後來有臺灣集資平臺邀請他在網上眾籌發行整套文字,就一腳踩入字體設計的行列,製作「爆北魏體」。 書者隨心手寫十多幅作品,內容多數關於現今時代修身處世之道,當中有歷久不衰的古代詩詞,亦有流行文學元素。 作為一種藝術媒介,當代書法可以藉著傳統技法融合現世思維,表達生活所感。 Karen Tong,生於香港,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 書法師承本地名書法家華戈先生,習書七年,專研行草書風。 此外,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張國義、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等出席開幕禮。
書法展覽: 展覽概述
也有會員入選或獲獎香港當代藝術雙年展,有會員加入書法導師行列。 書法展覽 這次書法展展示每位會員作品兩幅,一幅是臨摹,選自各朝代至民初各種書體源流蛻變,包括甲骨文、篆、隸、楷、行、草等。 另一幅是自運,題材由書者自行選擇,書體及載體形式不限。
書法展覽: 馬來西亞容浩然師生書法展之旅花絮
【明報專訊】隨着霓虹招牌慢慢消失的,還有招牌上的書法字。 書法展覽 書法展覽2025 北魏體是香港舊式招牌其中一款常見字體,茶餐廳、酒樓、藥房、當舖等各行各業都曾有不少招牌由北魏體書寫而成。 不過隨着老店結業、招牌拆卸,讓這種字體正從街景中流逝。 藝術家陳敬倫花2年時間,在網上眾籌集資,將北魏體轉化成電腦字形「爆北魏體」,延續字形生命。 漢字書寫的歷史演進,使文字符號出現多種多樣化的面貌,吸引了大量的文人藝術家透過書寫的表現展現出特殊的品味,豐富了視覺的藝術。
書法展覽: 「香港畫藝會第十一屆會員作品展2023」
於2013年9月10 至 13日舉辦的容浩然師生書法義展,展出作品共142幅,是次活動為新紀元大學學院陳六使圖書館及太平華聯校友會馬大中文系助學金共籌得款項馬幣二十二萬,特在此多謝各位捐贈墨寶的同學。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了無古今的隔閡。 在18日舉行的開幕典禮,香港特區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陳國基、香港特區政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香港會員總會會長馬逢國等擔任主禮嘉賓,並參與剪綵儀式。
書法展覽: 馬來西亞師生義展籌款結果
在這次的展示中,資深書法藝術家透過深厚的傳統書法功底,表現出對於文字把握的能力與學養,展現出耐人尋味的思考。 具有悠久歷史的漢字書藝,傳統又迷人,時尚而復古,固執且獨特。 為了重估書法藝術的可能與價值,策展與研究,觀看與對話,可能是建構書法美學的最佳途徑。 橫山書法藝術館開館展「飛墨橫山」以此為旨,透過「溯源」、「尋新」、「對語」、「跨域」四個子題,展示書法藝術傳統與當代的對話,探索書藝創作的時代趨勢和美學思維。 藉此,為橫山書藝館的未來發展拉開序幕,也展望橫山書藝館成為國際書藝匯流的焦點場域。
書法展覽: 香港藝術館辦書法展 展出逾70件本地藝術家墨寶
20世紀受到西方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書法表現也受到國際藝術運動的感染,從抽象表現風潮影響日本,韓國,臺灣,再蔓延到中國。 書法面對近現代的求變渴望相較於傳統期望,有了漸變與激變的差異。 概括現代書法到21世紀初,若從中國輻射的角度而言,民國尚變,當代尙新。 二零一零年四月本會主席及二十多位會員到北京參加中國 書法家協會主席張海先生的書展,盛況空前,與會者獲益良多。 主席隨即帶領各會員到另一書法家張繼書室中 參觀,獲盛情招待,令眾人眼界大開。
書法展覽: 會員李麗芬的作品入選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國畫) (前稱香港藝術雙年展)
由於時代潮流趨向簡便快捷,隸書又持續蛻變分化,遂有草書、行書和楷書的形成。 書體遞變原非朝夕立就,因此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過渡型書風以及各體參雜的混合書風時而可見,顯示書體蛻變遷延歲月,方能在結構和筆法上建立自己的規律。 遊走舊區如九龍城、上環、深水埗一帶,不少老店那雄渾又穩重的招牌,大多由北魏體書寫而成,中環「鏞記」酒家正是其一。 展場中間放有多面大型招牌,最吸睛莫過於足有6米高的「大同老餅家」,雖然並非機構保育過最大的招牌,但走近欣賞,都足夠震撼! 以往招牌總是高高在上,今次近距離面對面,可見到不少有趣細節。 來自上水四喜珠寶金行的招牌,不止雙喜、喜上加喜,而是用4個喜字組成!
書法展覽: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書法講座 (2012年 11月5日)的撮要
希望藉此表現出會員在學習書法中其根(臨摹)及其果(自運)之間的關係。 香港藝術館22日起舉行「漢字城韻──書法中的詩舞畫樂」展覽,展出超過70件香港藝術家書法作品的館藏,並以文學、舞蹈、圖像和音樂配合展示,讓觀眾暢遊詩舞畫樂之間,探索書法與生活的關係及所引發的香港當代創作。 展覽亦結集不同界別的創作人,提供嶄新及多面向的觀展體驗,帶領觀眾進入書法獨特的審美體系。 展覽從書法藝術與詩、舞、畫、樂之間的關係出發,讓觀眾從自己的知識體系及興趣中,發掘欣賞書法的樂趣,並重新審視在科技的高速發展之下,保存和延續經典文化成果的價值。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中國書協香港分會承香港文聯所託,即日起至本月24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廳舉辦「香港書法界大聯展」,展出近300幅來自不同省市包括粵港澳大灣區的書法家作品。
本會會員李麗芬個人畫展已於2014年11月 日假香港文化中心四樓展覽廳舉行,其展品照片可於以下連結欣賞。 2017年2月17日晚上,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於旺角翠園酒樓舉行第六屆會員大會暨新春聚餐,筵開12席,現與大家分享當晚照片。 中國香港書法學會主席容浩然老師的【書法《矛與盾》】書法作品集(獲得國家藝術基金2022年度資助項目之一)已經付梓了,作品集現定價為每本港幣300元,容老師學生可以優惠價每本港幣240元認購。
本次書法展也是容浩然第一次來山東舉辦展覽,從小就熱愛書法的容浩然對齊魯文化一直心嚮往之,並且多年來致力於中國書法文化在海內外的宣傳、教育事業。 展覽將展出容浩然創作的行書、隸書、草書、楷書作品近百餘幅,屆時廣大書法藝術愛好者將能近距離欣賞他“風格拙樸,氣息暢達”作品,市民可免費前往參觀。 第八屆中國香港書法學會會員作品展訂於2023年7月14-17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一至五號展覽館舉行,現附上邀請咭。 書法展覽2025 所謂晉人尚韻丶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丶元人復古、明人尙態丶清人尚質,書法史各個朝代的書風都展現出時代不同的樣貌。
「這些玻璃管就像迷宮一樣複雜,設計、美感、技術等任何一部分不足都難以完成。」他們特意找鐵器師傅用人手方法重做圓形鐵箱,將原有8米長招牌中的四喜圓形標誌保留,變成一件藝術品。 【明報專訊】元朗大同老餅家、深水埗南昌押、油麻地冠南華婚紗,過去一年大家忙着與這些老字號的霓虹招牌說再見,以為一別便是永遠。 但說了再見就會再見,這幾面招牌由非牟利團體「霓虹交匯」保育和修復後,連同其他近20件大大小小的霓虹招牌和藝術品,近期在中環大館展出,讓大眾近距離接觸這些曾遙遙高掛在街道上的招牌,欣賞霓虹招牌的工藝與美學。 為紀念於希寧誕辰110週年,「道明、氣充、文雄——一個花鳥畫家的家國情懷」展覽在鄭州美術館開幕,以展示我國著名國畫藝術大師、美術教育家於希寧先生的精品力作和藝術風采。 黃國書自幼臨習書法,自顏柳楷書和魏碑臨寫入門,後旁及宋代書家行草,專精多元書體,學生時期即獲獎無數,就讀臺中一中時更獲全省美展優選。 黃國書說,此次是繼2008年首次個展後,睽違14年在立法院文化藝廊之微型個展。
書法展覽: 香港書法名家作品邀請展 (9月26日)容浩然老師即席揮毫照片及片段
當中涉及書 法,山水,花鳥,人物, 我們在繼承傳統中國藝術的基礎上,加以探索技巧及個人情感, 創作出具個人風格的作品。 跳出舒適圈,運用現代藝術創作和設計中的一些手法和觀 念進行創作,為中國水墨變異尋找突破,給傳統的「筆墨」予以新的詮釋。 不論書畫,墨是靈魂;以水墨為心,設計為眼,傳統為骨,
霓虹燈紅綠光影交織出的迷人夜景,曾經是這座城市的「名片」,既反映各行各業如何藉由霓虹招牌展現活力,亦是不少觀光客來港遊覽的必看風景。 本會主席容浩然老師於八月二十一至二十二日到訪廣州及佛山,並獲廣州市政協及荔灣區僑聯接待,及參觀全國陶瓷大師潘柏林先生主持的廣東柏林陶塑研究院。 配合紀念陳六使先生髮起創辦南洋大學60週年,身爲南大校友的馬中友好協會永久名譽會長丹斯里拿督斯里劉賢鎮偕夫人潘斯里魏順蓮,慷慨贊助“中國香港書法家容浩然師生書法義展”活動經費,並主持展覽9月10日的開幕儀式。 容浩然老師則於開幕前的上午10時,主講書法學術講座及聯同學生即席揮毫。 2013年10月3日下午是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頒獎日,容浩然老師及李麗芬師姐於香港藝術館其入圍作品前留影。
書法展覽: 活動地點查詢
2013年11月16日於中大沈祖堯校長府第舉行的中大文物館館友採藝雅聚及中大金禧書法分享會暨緘默拍賣會邀請了饒宗頤教授,沈祖堯校長,陳祺豐老師,容浩然老師等,提供墨寶拍賣為中大文物館籌款,容老師及陳老師並於會上即席揮毫。 隋唐時代是另一個關鍵時期,政治統一帶來南北各地書風會流,筆法發展臻於完備,從此楷書成為歷代通行的書體。 但是宋人並不以繼承傳統為足,書法取向表現個人情性、得其天趣。 開幕儀式後,同場還舉行“文聯盃”全港中小學書法比賽頒獎典禮,來自香港多間中小學校的得獎學生依次上臺領獎,由主禮嘉賓為他們頒獎。 香港賽馬會慈善及社區事務執行總監梁卓偉亦指出,書法藝術是四大國粹之一,亦能陶冶性情。 是次展覽猶如書藝文化的一場視覺盛宴,有助市民瞭解祖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對祖國的認同感。
書法展覽: 香港文匯網
除了書法藝術展示外,展覽也深入淺出介紹書法藝術的類型、演變以及歷代書法大家的特色和風格,現場並展示筆、墨、紙、硯、印章等書法工具並搭配花藝設計等,內容豐富精彩。 書法展覽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樹屋好字展」,集結中國歷代及朱玖瑩等臺灣書法大家之作,精挑具正向涵義的眾多好字,呈現「書好、意好、形好」滿滿正能量。 開館首展「飛墨橫山」由華梵大學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黃智陽教授擔綱策劃,邀請臺灣、中國、日本、韓國、德國、芬蘭等地共51位藝術家參與展出。 橫山書法藝術館為臺灣首座由官方經營之書法藝術主題館,肩負推動臺灣書法藝術保存、研究、發展與推廣之使命,以奠基書法研究與教育、形塑在地藝文特色、促進國際書藝交流為目標。 本會仝人為四川大地震災後重建籌款,主席容浩然會義務替捐款港幣二千元或以上的善長書寫一幅三平方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