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周父指,上週纔到女兒學校出席家長日,當時見女兒未有異樣。 小學教育是為小朋友奠定知識基礎的重要階段,小學的學習環境除了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成績外,亦會影響他們的性格特質,所以家長們需謹慎為小朋友選擇合適的小學入讀。 校內大部分音樂、體育及藝術團隊均由仁紀老師教授或進行訓練,也有外聘導師作小組培訓,提供超過70項課外活動,還未計校隊在內。 仁立vs仁紀2025 在體育方面,學生精於田徑、球類活動、游泳等項目,分別連續8年及5年奪得葵涌區小學校際田徑比賽男子及女子總冠軍,運動成績可說是區內數一數二。 此外,仁紀設有棒球隊,在本港小學不算太多學校擁有棒球隊,該校棒球隊由體育老師一手一腳成立及培訓,並曾到臺灣參加比賽,累積比賽經驗之餘,對學生而言也是很好的體驗。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的資訊。
第二,聖公會仁立小學以「仁立」命名乃表彰一生忠誠侍主的鍾仁立會吏長,鍾會吏長生平致力於宣教傳道,興學育才。 除後,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為了表揚鍾會吏長的貢獻,特命名本校為「聖公會仁立小學」。 聖公會仁立小學以「仁立」命名乃表彰一生忠誠侍主的鍾仁立會吏長,鍾會吏長生平致力於宣教傳道,興學育才。 2023學年官立及資助小一自行分配學位結果於昨日(21日)出爐,成功比率達49.6%,是近15年新高,家長可向申請小學查詢結果。
仁立vs仁紀: 【2023 小學排名】最新香港小學排名
民生書院小學位於九龍城區,創立於1926年,與民生書院屬直屬關係,大部分小六畢業生可升讀該中學。 小學部全年學費約 $52,500,佔地達1.5萬平方米的校園擁有全天候室內泳池、室內運動場、文物館、空中花園、戶外遊戲場。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為私立半日制女校,擁有直屬中學嘉諾撒聖心書院,全年學費約$48,000。 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與嘉諾撒聖心學校的小六畢業生同樣擁有公平競爭升讀嘉諾撒聖心書院的機會,最新學年就有52人成功獲取錄,其他學生也獲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拔萃女書院、瑪利曼中學等取錄,升中優勢相當高。 英華小學與英華書院屬結龍關係,在辦校方針及教學理念方面都秉持「以基督精神,辦全人教育」願景。 該校逾60%教師都擁有超過10年的教學經驗,40%教師擁有碩士文憑,學校還設有STEAM LAB、夢工場、足球場、游泳池等完善設施,因此學生在學術、體育、音樂、童軍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拔萃女小學追求優質的全人教育,與中學在教學、課外活動等都有緊密合作,從小培養全能精英。 拔萃女書院更是DSE狀元搖籃,因此每年都深受家長歡迎,去年近3,800人爭取小一學額,反應熱烈。 仁立vs仁紀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為香港浸信會聯會於1982年興辦的政府資助小學,校史可追溯自1958年九龍城區的香港浸信會聯會第一小學及1971年慈雲山培愛小學,由1958年迄今,共六十二年。
仁立vs仁紀: 全港小學排名2023(排名91-100)
拔萃女小學創立於1860年,是一間以英文為教學語言的基督教直資女校,全年學費$70,000。 拔萃女小學致力提供全人教育,以民主博愛精神發揚基督教義及中國傳統文化。 不止注重學生的學業成就,亦鼓勵學生發揮不同領域的潛能,多元發展。 從小學開始便注重品德教育,希望學生成為充滿自信及富責任的公民。
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是一所直資男女校,與聖保羅男女中學提供「一條龍」升學服務,學費約$63,000。 座落在黃竹坑南風徑的校舍環境清幽,學校擁有泳池、創新科技室、繽紛農圃、蝴蝶園等設施,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習體驗。 仁立vs仁紀 學校也積極擴展學生的課外交流體驗,比如舉辦畢業交流營、外展訓練、海外比賽學科參觀活動等。 此外,其結龍中學聖保羅男女中學是傳統名校,目前DSE成績為全港最佳,讓不少家長對小學寄予厚望,去年就吸引約4,900人爭取小一學額。 香港培正小學是香港培正中學的直屬小學,成立於1889年,已有百多年歷史,奠基了傳統名校基礎,最新學費為 $55,800。 香港培正小學校舍已經發展完善,如今擁有2座校舍,小一開辦8個班級,教師人數達97人,百分之百擁有教育及學士文憑。
仁立vs仁紀: 拔萃女小學
62校網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石圍角小學-由以往的0測3考減少至0測2考。 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是著名英中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女子中學之直屬小學,在教學理念方面有一定的聯繫,因此在11校網派位中人氣非常高。 事件亦震驚同校學生及家長,一名小四學生家長李先生稱,學校功課不算沉重,最近也無考試,上星期五才見家長派成績表。 家長賴女士則表示事發時正送小朋友上學,曾聽到巨響,對事件感到傷痛。 一開始大家可以一覽全港小學排名,瞭解一下哪間學校較為優勝。 仁立vs仁紀2025 由於資料較多,使用 Tablet 或 電腦睇比較方便。
- 辦學宗旨是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全方位學習,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建立教師團隊;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根據辦學團體所訂的方針、政策,透過彼此服務、犧牲的精神,不斷創新發展,培育人才,服務社羣。
- 每年參與校外比賽超過1,000項,結果超過90%同學獲獎。
- 65校網聖公會主恩小學 -由以往的0測4考減少至0測3考。
- 由於資料較多,使用 Tablet 或 電腦睇比較方便。
小學秉持以人為本的天主教傳統教學模式,分班安排亦隨機模式分配,與一般的按能力分班稍有不同。 學校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因此希望全面發展學生的個人潛能,培育卓越及有愛心的未來女領袖。 仁立vs仁紀2025 今日是申請2022/23學年小一入學「自行分配學位」的最後一天,意味着K3學生升小旅程正式啟航。 如好彩的話,部分學生會在11月獲得學位,但這不代表遊戲結束,因為有部分人可能投考私立小學。 而未獲學位的小朋友,除了等待6月大抽獎外,亦可申請報讀直資或私立小學。 未來一段日子,小編會繼續報道有關小一的資訊,今篇集結各界口碑、人氣及升中派位成績優異的30所小學,方便家長為子女揀選適合的學校。
仁立vs仁紀: 仁立vs仁紀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仁立vs仁紀2025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屬葵青區大熱小學,既擁有千禧校舍,又與區內名氣高企的英中: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有聯繫關係,每年約有一班人數升讀林護,而且升中派位成績亮麗,98% 獲派首三志願。 以下列出過去數年的派位數據(自行分配學額及暫定統一派位學額是教育局公佈的數字,小一派位總學額是推算出來的)。
仁立vs仁紀: 教學情況
學校的上課時間是全日,教學語言是英文,每年有測驗2次及考試2次。 第三,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源於「香港浸信會第一小學」。 辦學宗旨是以學生為中心,透過全方位學習,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為教師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建立教師團隊;學校是一個學習型組織,根據辦學團體所訂的方針、政策,透過彼此服務、犧牲的精神,不斷創新發展,培育人才,服務社羣。 學校重視生命和宗教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格, 以「正向教育」建立學生正面價值觀,體育課程包含游泳課,讓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多元化動感小息,建立孩子每天運動30分鐘的習慣,課堂間設Brainbreak活動,透過運動提升學習效能。
仁立vs仁紀: 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
TOPick翻查新界區30間熱門小學網頁公佈的結果,整體而言超收情況並不嚴重,大部分學校超收人數在10人以下,其中以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超收29人最多。 仁立vs仁紀2025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是觀塘區48校網的熱門小學之一,學生升中前景優異,獲派中學包括英皇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拔萃男書院、德望學校、聖保羅書院等名牌中學。 瑪利曼小學為灣仔區的英文資助女校,85%畢業生可升讀瑪利曼中學。
仁立vs仁紀: 全港小學排名2023(排名11-20)
早前餘茵茵校長同我哋做咗個 live,介紹學校環境,家長們都好踴躍問問題, 校長都有問必答。 學校是資助小學,所以要按照政府的「小一入學統籌辦法」收生。 如果未被取錄,就於十二月申請「統一派位」,結果於來年六月公佈。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寶湖道)成立於2002年,雖無聯繫中學,不過升中派位成績優異,獲派首志願學校佔比達90.9%,派往英中人數佔逾80%,包括救恩書院、喇沙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聖羅撒書院等。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海泓道)屬於31校網,深受區內家長歡迎,往年超收學額就達17人。
仁立vs仁紀: 香港18區媽媽會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為全日制直資英文男校,一年級共提供150個學位,學費約$45,000。 學校以英文為主要教學語,在音樂、視藝、體育方面都有傑出表現。 加上小學部與名牌英中拔萃男書院結龍,成績及表現符合學校基本要求的畢業生都能直升拔萃男書院,加上拔萃男書院提供IBDP課程,在DSE及IB成績都屬全港頂尖,成為吸引家長為孩子報讀的關鍵原因之一,去年就吸引將近4千人爭取學額。 拔萃女小學為拔萃女書院的小學部,無論是小學或中學,都是公認的頂尖學校。 小學每年都開放140個小一學位提供申請,學費約為$70,000。
仁立vs仁紀: 學校設施
香港有 423 間資助小學,佔整體約 仁立vs仁紀2025 81%;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辦學宗旨:本著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樹立淳樸校風。 以學生為中心,透過正規課程及課外活動,發掘他們的潛能,讓學生在靈、德、智、體、羣、美六育得到均衡發展,讓他們在關懷和愛中成長。 65校網聖公會主恩小學 -由以往的0測4考減少至0測3考。
仁立vs仁紀: 小學資訊
每年小六同學之升中派位結果,獲派英文中學的同學超過80%。 每年小三及小六全港性系統評估中、英、數三科之成績非常理想。 每年參與校外比賽超過1,000項,結果超過90%同學獲獎。 瑪利曼小學位於灣仔區的一所津貼小學,學校是一間天主教的女校,創校於 1927年,校訓是「天主是我的明燈」, 辦學宗旨是致力為學生提供全面教育,幫助他們在靈性上及德、智、體、羣、美各方面得到充分的發展。 現在的辦學團體是聖依納爵教育機構 ,現任校長為何建儀女士。
19/20學年,有87%學生獲派首三志願中學,包括華仁書院、聖芳濟書院、循道中學、伊利沙伯中學。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與葵青區首屈一指的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是聯繫關係,雖只保留25%學位,不過小六畢業生升讀該中學機會大,20/21學年就有30人(36%)升讀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以上2023最新香港小學排名只供參考,各位家長可根據自己小朋友的程度及喜好,揀選英文小學或中文小學。 另外,建議各位家長可以帶同小朋友到各區小學初步瞭解一下。 根據現行的小一入學制度,在自行收生階段,學校至少提供50%學額,當中30%預留予世襲生,包括教職員子女、在讀學生弟妹等。 若自行派位超收人數愈多,大抽獎學額就會減少,所以是家長報名統一派位的重要參考指標。
仁立vs仁紀: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
香港家長為了讓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並在最好的環境下成長會不惜工本,搬到更好的小學校網區,讓子女可以獲得更好的升學機會。 保良局梁周順琴小學是位處於屯門區的一所津貼小學,根據教育局的小一學校網選校名冊,屬於70校網。 學校是一間男女校,創校於 1984年,校訓是「愛敬勤誠」, 現在的辦學團體是 保良局 仁立vs仁紀2025 ,現任校長為溫慧芬女士。 學校的上課時間是全日,教學語言是中文,每年有測驗1次及考試4次。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是一間天主教的直資女校,全年學費大約$55000。
仁立vs仁紀: 資助小學
本校以「仁立」命名乃表彰一生忠誠侍主的鍾仁立會吏長,鍾會吏長生平致力於宣教傳道,興學育才,他誨人不倦的精神,最為信眾所景仰。 聖公會小學監理委員會為了表揚鍾會吏長的貢獻,特命名本校為「聖公會仁立小學」。 陳凱倫文中所稱的計畫,或許就是忠仁忠義分割40年攝影展。 2009年9月27日忠仁、忠義曾在臺大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分割30週年‧感恩傳愛」紀念茶會,並將義賣畫作所得,捐作88水災賑災之用。 2001年,原校入紙競投鄰近葵涌邨的校舍,以分拆為兩所獨立的全日制小學,並獲批准[4]。 隨著現時校舍於翌年落成,仁立小學下午校隨即遷入現址,並更名為仁立紀念小學;而上午校則留守原址,亦改為全日制。
仁立vs仁紀: 校長
課堂安排上,餘茵茵說,學校去年暑假已購入視像教學所需軟硬件,另以撥款增購不同科目網上學習平臺,讓學生有更多網上自學資源。 為維持學生社交互動,學校採取「混合式教學」,即實體課外,也用google 仁立vs仁紀 classroom進行互動討論丶發放教學資源和教學短片等。 學校有很多音體美活動,當中懿琛的音樂表現特別出眾,擅長鋼琴和單簧管。 此校前身為聖公會仁立小學下午校,以已故香港聖公會會吏長鍾仁立冠名,於1970年創校,沿用半日制模式辦學[3]。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仁立vs仁紀: 教育王國
72校網潮陽百欣小學-由以往的2測2考減少至0測3考。 東華三院姚達之紀念小學(元朗)-由以往的2測2考減少至0測3考。 分組類別及排名僅供比對及參考,加上消息取自種種管道,故呼籲家長謹慎審核,切勿輕易深信。 小學招生狀況逐年浮動,若此網站針對組別有所誤解,將不背負相關責任。
仁立vs仁紀: 仁立VS仁紀
新界區校網中尤以沙田區91校網較受歡迎,網內集中數間地區熱門學校,包括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沙田圍胡素貞博士紀念學校。 仁立vs仁紀2025 當中浸信會沙田圍呂明才小學超收多達29人,意味著統一派位學額將會減少。 而位於葵青區65校網的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亦超收24人。 社區出現多條傳播鏈,惟一月屬學界考試季節,加上農曆年假臨近,有意見提議暫停面授課,讓學生提早放農曆年假。 仁立vs仁紀 雖然教育局昨晚(7日)稱暫維持面授課安排,但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校長餘茵茵直言,本波疫情來得急,已有心理準備或需停課,憂小六生的第三次呈分試會受影響。 宇軒運動細胞特別強,「我在學校第一次接觸足球和棒球。二年級開始打棒球,後來加入校隊,愈打愈喜歡,現時是港隊成員,曾代表香港去臺灣、日本等地比賽。」他亦參演過本地以棒球為題材的電影《點五步》。
昨晨七時許,詠詩母親已上班,父親則仍在家,詠詩如常穿上學校體育衫「上學」,不料竟走上大廈天台跳樓,壓斷大樹樹枝後直墮地面,頭破骨折重傷,不少途人驚聞巨響報警,詠詩被送院後不治,其父及胞兄趕到醫院,驚聞噩耗,悲慟不已。 葵涌一名小六女生,據稱日前第一次「嚟M」,曾向母親大呻好睏擾,昨晨她身穿學校體育衫,孭着書包如平時上學般離家後,卻走上住所大廈三十八樓天台梯間徘徊,並不停按手機疑打電話,未幾即由天台墮下身亡。 死者並無學業及感情問題,又無留下遺書,手機通話及短訊記錄亦已刪除,自殺原因成謎,但警方不排除她對月經初潮過度焦慮致壓力「爆煲」所致。
仁立vs仁紀: 全港小學排名
(臺灣英文新聞/社會組 綜合報導)臺灣第一對成功分割的連體嬰、其中的哥哥張忠仁,昨(1月31日)下午被發現在輪椅上抽搐不止,經送臺大醫院急救,今(2月1日)清晨仍因腦幹出血不治,年僅42歲。 71校網路德會呂祥光小學 -由以往的2測2考減少至1測2考。 仁愛堂劉皇發夫人小學-由以往的2測2考減少至0測2考。 校方表示對事件極為難過和悲痛,因事件已交警方調查,不宜作任何揣測或發表意見。 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之應變程序,將有關情況通知全校老師,並已進行特別班主任課,瞭解同班學生的心理狀況,有需要時會提供輔導。
仁立vs仁紀: 浸信會呂明才小學
學校自行決定小一收生辦法,拔萃女小學畢業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其接龍中學拔萃女書院。 拔萃女書院是Band1A中學,無論是學業成就還是文娛運動成就都十分出色。 九龍塘學校(小學部)成立於1936年,學費約 $61,000。 學校以「作育英才」為辦學宗旨,讓學生在五育方面得到均衡的發展,致力提供多元化的優質教育,使學生在愉快中學習及獲得發展潛能的機會。
英華小學學費只需 $18,000,去年就逾吸引5千人報名,而小學僅取錄165人,參與者須經過三輪面試方獲取錄。 TOPick根據教育局「2024年度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各小一學校網小學名冊」,整理了新界區17個校網共239間官津小學的自行分配學位學額,以供家長參考。 【小一派位/自行派位/小一自行/官津小學】 年度小一自行分配學位階段將於9月21日至29日接受申請,熱門的官立及資助小學當然很搶手。 新界區校網中尤以沙田區91校網較受歡迎,網內集中數間地區熱門學校。
聖保祿學校(小學部)於1864 年創立,校訓是為一切人,成為一切 All things to 仁立vs仁紀 all people。 辦學宗旨是以基督精神之價值觀為本,為學生提供美好的教與學氣氛,達致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其智能及品德的成長。 學校設有 30 個課室,1 個禮堂,2 個操場,這小學佔地面積大約 8,826 平方米,屬於「特大型」的校園。 教學人員總數 66 人;班級總數為 30 班,每級約有 5 班。
仁立vs仁紀: 香港播映情況
對於升中選校,他考慮報讀賽馬會體藝中學,該校專門取錄體育或視藝活動表現突出的學生,或向職業棒球手方向發展。 煒楓精於數學,對奧數尤其感興趣,一年級已開始參加「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香港賽區),鋼琴、長號、辯論也難不倒他。 他表示︰「我最喜歡學校的圖書館,有很多圖書,我每星期會去三四次,不同類型的小說都會看。」他的兩個姐姐都是仁紀的畢業生, 分別升讀荃灣官立中學及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而他亦以林護為第一志願。 位於葵涌嘅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係葵青區熱門小學,屬於 65 校網,更同區內著名英中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有聯繫關係。
仁立vs仁紀: 學生分享
由於該校為資助學校,免付學費,加上大部分科目以英語授課,是不少家長的首選。 聖保羅書院小學是聖保羅書院的直屬小學,建立於1851年,已經有170歷史,最新學費為 $30,000。 學校的教學策略包括按能力分班、自主學習、發現式學習、體驗式學習等,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學校注重品德教育,以獨特的核心價值「Giver’s Heart」培養學生感恩、正直、高潔、同理心和抗逆力。 保良局蔡繼有學校是著名一條龍私立男女校,提供12年的教育,學生在中學可選讀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課程(IGCSE)及國際文憑課程(IB 仁立vs仁紀 )。 學校於今年7月放榜的IBDP就誕生了6名狀元,獲得出國留學機會。